邓丽娟;姜家驹;李莺;张腊梅;刘小泉
近几年来常接到居民电话咨询,说家中发现大量小虫子,不知道是什么虫子没见过,希望我们帮忙杀灭,前去调查发现均为德国小蠊.根据武汉市蟑螂监测,德国小蠊的侵害情况和密度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己成为当前灭蟑工作的难点和面临的新课题.为了解武汉市城区居民家中受蟑螂侵害情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于2008年开展了此次调查.
作者:邓丽娟;姜家驹;李莺;张腊梅;刘小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2009年4月15~29日,红安县二程镇桐柏中学陆续出现100余例流感样病例.4月27日20时05分接疫情报告后,红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根据现场流行病学、病原学和临床表现调查结果判断,这起疫情为一起B型流感局部暴发.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李文莉;赵长新;胡海峰;黄永红;帅和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食品中的金属污染物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重金属的污染会对人体造成急慢性中毒性损害.其中铅是蓄积毒,即使是微量的铅连续摄入也可引起慢性中毒;镉在体内蓄积性很强,主要蓄积在肝和肾,损害肝功能和肾功能,还可引起骨质疏松或骨软化.而过量地摄人铝,会影响人体对铁、钙等元素的吸收,导致骨质疏松、贫血,甚至影响神经细胞的发育,引起老年痴呆.通过连续3年的食品金属污染监测,大致了解了食品中铅、镉和铝的污染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素林;刘守亮;秦启发;骆胜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颁布实施以来,对于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制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和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职业卫生工作具有面广、量大、专业性强等特点及目前卫生监督管理队伍薄弱、监督力量严重不足等状况,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存在许多问题,作者就如何做好职业病卫生监督工作,结合二连浩特市的实际情况予以探讨.
作者:孙淑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受到人们的关注[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包括遗传、社会支持、个性、应对方式、宗教等因素影响[1].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基本也是重要的社会环境,一些研究发现,家庭中父母婚姻状况、子女数、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单位等对大学生心理状况有很大的影响[2]:家庭经济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也很大,那些贫困家庭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要低于非贫困大学生[3].然而,家庭状况都是通过由其形成的家庭心理环境来影响家庭中子女的心理,因而应用心理学领域的家庭环境量表来研究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应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这种角度的研究还较少.文章应用家庭环境景表探讨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
作者:武慧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梅毒是一种传染性强、危害大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几乎可引起人体全身所有组织器官损害和病变,导致功能障碍、组织破坏乃至死亡.为了解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梅毒流行趋势和特征,为防控梅毒提供依据,现将夷陵区2001~2008年梅毒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张新华;曹家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管理标准化是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知识文件化的过程.它是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检验实验室必须认清行业特点,正视存在的问题,找出管理的关键控制点,依照ISO/IEC 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进行规范管理.
作者:刘双;周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创建卫生城市,对于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市民生活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有力促进城市卫生状况、市容市貌和环境质量的不断好转,改善人居环境,预防和消除疾病,提高市民的健康水平.这对于广大市民安居乐业,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提高城市的亲和力,推动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长久和深远的影响.健康教育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宜昌市健康教育所近三年来,以创卫为契机,在控烟工作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宜昌市成功取得卫生城市称号,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马蓓蓓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影响神经肌内传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骨骼肌不同程度的虚弱和疲劳.其特征性表现是伴随肌肉的反复活动出现进行性虚弱无力.肌无力的程度通常为晨轻暮重,以周期性波动为特征,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2倍,且通常女性在20~40岁时发病.MG妇女所分娩的新生儿中10%~20%可出现新生儿MG的特征.一项较为全面综述认为,大约40%的MG妇女妊娠期病情恶化,还有30%产后突发病情恶化且很严重,而且约30%妊娠期保持不变的患者中也有几例出现产后病情变化[1].现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1例重症肌无力合并妊娠的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李茹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围产保健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质量的管理不仅可以为决策机关和妇幼保健部门提供详实、准确的数据,并且通过科学的统计分析,可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危险因素.2008年,房县妇保院为提高孕产妇管理的质量,确保孕产妇管理无盲点,成功进行围产保健系统计算机管理,经过近1年的运行取得一定成绩,深受孕产妇、医生的广泛好评.现将使用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程晓华;晏正全;贾永章;孙运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2009年4月8日晚22:00许,襄樊市卫生监督局接一杨姓女士投诉举报,在市区一大型酒店就餐吃骨头汤时,咀嚼骨头吃出水银样异物.接投诉后,市卫生监督局立即派3名监督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
作者:罗敬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蔬菜常年种植面积7.53万hm2,蔬菜中农药残留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对人群健康存在隐患.宜昌市乃世界闻名三峡土程所在地,要打造宜居和宜旅的旅游名城,建设和谐宜昌,就要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为了解宜昌市城区市售蔬菜中农药残留状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自2004年以来,分别对宜昌市城区市售蔬菜进行了连续抽样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萍;杨财平;万正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口腔疾病治疗过程中病原体的易传播性和传播途径多样性,使口腔科医源性感染成为当今医学界面临的一大难题,我国卫生部医院管理规范已将口腔科列为重点管理部门.由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结核病等疾病的高致病性,口腔医师和患者即将处在高危感染的前沿.为加强和规范武汉市口腔科门诊感染管理工作,2008~2009年,对武汉市20所医疗机构的口腔科门诊感染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防控对策,经过一年多的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王斌;刘德丰;刘庆华;朱军生;陈国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两种干预模式对MSM人群干预效果,为建立有效的干预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两种不同的干预模式(A模式,B模式)分别在两个区域对MSM人群进行干预,6个月后,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干预试验区内MSM269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两类试验区调查对象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知晓率、对同伴教育的认知、以及接受性病检测和主动咨询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在接受HIV检测方面A模式区为33.0%,B模式区为49.5%,B模式区明显高于A模式区(χ2=6.992,P=0.008);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A模式区为65.3%,B模式区为65.6%,两者无显著性差异(χ2=0.002,P=0.967);但是近一月性行为安全套使用两者有显著性差异(χ2=10.799,P=0.013).结论 两种干预模式干预效果B模式略优于A模式,但两种干预模式有待改进和完善,建议建立CDC与NGO合作的长效机制,加强对MSM的干预工作.
作者:姚中兆;刘聪;王红方;许骏;罗莉;丁洁;戴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乙型肝炎是目前危害人们健康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当前流行广泛、危害性大的一种传染病疾病.应用乙肝疫苗现被公认为是预防并控制乙肝的佳方法[1].为进一步加强对HBV感染的预防和控制,2008年成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区范围内的26 822名中小学生进行了乙肝两对半标志物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廖柳霞;金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之一,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依靠血透维持生命,透析患者的存活率也不断延长.但血液透析毕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血透室护理工作也不同于一般的病区护理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风险性,透析治疗过程中无论是患者还是工作人员均存在着各种潜在的风险.作者重点分析血透室护士职业风险发生的原因并探讨风险的防范措施,旨在更好的提高血透室护士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服务.
作者:黄晓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全面提升湖北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管理和检测能力,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湖北省卫生厅制定并印发了<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等级评审工作方案>和<湖北省疾控机构实验室等级评审工作方案实施细则>以及<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等级评审评分标准>(以下简称<评分标准>),并于2009年开始在湖北省市(州)县级疾控机构开展实验室等级评审工作.
作者:徐勇;周红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自2009年4月中旬以来,湖北省安陆市洑水镇幼儿园不断有入托儿童发生流行性腮腺炎,洑水镇卫生院对此情况向安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报告,市疾控中心随即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到该园进行了调查处理.经调查核实累计发病18例,确定为一起幼儿园流行性腮腺炎暴发,并采取了隔离、消毒等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对这起流腮暴发疫情的特点和防制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光树;祝付斌;张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自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以来,各地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在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事件的调查处理中的工作职责规定存在较大的歧义,有的地区规定调查处理全部由卫生监督机构全权负责;有的地区规定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由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卫生学调查和行政处罚.从而出现了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事件认定职责不清,认定主体不明和认定不准,致使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事件没有得到较好的处理,较大程度上影响调查处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文中就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事件的认定、诊断和处理讨论如下.
作者:魏筱红;魏泽义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