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湖北省2008年国家监测点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李小平;刘建兵;黄希宝;何汇;杨晶军;刘汉成;涂祖武;戴裕海

关键词:血吸虫病, 疫情, 监测
摘要:目的 分析湖北省2008年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监测结果,了解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现状,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16个监测点的监测工作,并统计分析各项指标.结果 湖北省16个监测点居民感染率为1.10%,耕牛感染率为2.42%,活螺平均密度为0.2757只/0.11 m2,感染螺平均密度为0.00062只/0.11 m2,钉螺感染率为0.226%.结论 虽然16个监测点人畜感染率降低到5%以下,但部分监测村钉螺感染率仍较高,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要进一步认真落实.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湖北省2008年国家监测点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湖北省2008年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监测结果,了解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现状,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16个监测点的监测工作,并统计分析各项指标.结果 湖北省16个监测点居民感染率为1.10%,耕牛感染率为2.42%,活螺平均密度为0.2757只/0.11 m2,感染螺平均密度为0.00062只/0.11 m2,钉螺感染率为0.226%.结论 虽然16个监测点人畜感染率降低到5%以下,但部分监测村钉螺感染率仍较高,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要进一步认真落实.

    作者:李小平;刘建兵;黄希宝;何汇;杨晶军;刘汉成;涂祖武;戴裕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对试管助孕夫妇实施心理疏导的价值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俗称试管婴儿,是现代人类助孕技术之一,已广泛应用于辅助生殖医学领域.它主要适用于女性输卵管性因素、男性重度少弱精、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因素、不明原因不孕等,目前的临床妊娠率在20%~40%[1].在实施该技术过程中,诸多因素可影响其成功率,需要医、护、患三方面紧密合作.现将385例IVF-ET技术助孕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桂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三峡水库坝区库底卫生清理措施及评价

    三峡工程是国家枢纽工程,做好三峡水库库底卫生清理工作,对维护坝区人群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1996年起,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卫生部和湖北省卫生厅陆续在三峡库区开展了库底卫生清理工作.2008年三峡工程建设基本结束,现将1996~2008年,三峡水库坝区库底卫生清理工作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以期推广应用.

    作者:张令要;岳木生;詹发先;谭梁飞;岳金亮;王谷生;彭清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论疾控机构实验室等级评审

    为全面提升湖北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管理和检测能力,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湖北省卫生厅制定并印发了<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等级评审工作方案>和<湖北省疾控机构实验室等级评审工作方案实施细则>以及<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等级评审评分标准>(以下简称<评分标准>),并于2009年开始在湖北省市(州)县级疾控机构开展实验室等级评审工作.

    作者:徐勇;周红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公共用具大肠菌群测定中采样方法的探索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是一项常规性检测工作,大肠菌群检测结果反映出物品是否受人畜粪便污染,是否消毒,是安全卫生直接的指标.国标法检测大肠菌群有多种采样方法,常用的是涂沫法,在采样过程中,由于采样时间长短的差异,导致阳性检出率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按国标法采样检测有漏检的可能.为此,对采样方法进行了改进,对大肠菌群检测采用涂抹法采样,直接放入培养基中,一批样品采集完成后送回实验室进行检测,实际测定结果中阳性检出数增加,更真实地反映了样品合格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钦光;刘志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武汉地区市售食品中铅和镉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风险评价

    多年来我国的食品卫生工作者一直致力于食品卫生法的贯彻实施和食品安全管理,对各类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了大量的监测.通过对监测资料进行卫生学评价,可以得到食品受污染的状况及污染程度,但是各类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危害的风险程度却无法通过监测数据直观的反映出来.

    作者:张萍;刁平;何振宇;梁高道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湖北省四县市区2004~2008年晚期血吸虫病病人救治情况调查

    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是由于反复或重度感染血吸虫尾蚴,未经及时治疗或有效的杀虫治疗,经过较长时间的病理发展过程,造成虫卵沉积、组织纤维化形成而引起相应器官功能受损及障碍的一种重型血吸虫病.湖北省由于地域地形的复杂性,居民接触疫水的频繁性,使得该省晚血病人救治工作的任务十分繁重.晚血患者患病后部分丧失或全部丧失劳动力,大多难以继续从事生产劳动,重者危及生命而严重影响家庭经济,使因病致贫现象严重[1].为了解晚血救治项目开展以来的实施效果,进一步做好晚血病人的救治工作,在每年进行的救治核查工作的基础上,对湖北省的江陵、沙市、荆州区及钟祥四县市2004~2008年间的晚血救治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作者:彭惠玲;李小平;邓爱群;何汇;罗智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食物中毒等事件调查处理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自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以来,各地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在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事件的调查处理中的工作职责规定存在较大的歧义,有的地区规定调查处理全部由卫生监督机构全权负责;有的地区规定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由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卫生学调查和行政处罚.从而出现了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事件认定职责不清,认定主体不明和认定不准,致使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事件没有得到较好的处理,较大程度上影响调查处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文中就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事件的认定、诊断和处理讨论如下.

    作者:魏筱红;魏泽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武汉市某社区居民心理状况调查

    社会节奏的加快及社会的转型,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罹患心理疾病的几率逐渐在增加.有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非精神病患者中,出现抑郁、焦虑症状的人竞高达占总数的约25%,其中青少年患者所占的比例较高.来自国际心理治疗大会发布的数字表明,中国大约有1.9亿人在一生当中需要接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1].为了解武汉市居民的心理状况,2008年8月对武汉市硚口区某社区居民进行了心理状况调查.

    作者:丁祎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随州市艾滋病流行现状及趋势分析

    艾滋病是我国公共卫生21世纪所面临的大挑战之一,随州市自2001年4月份发现首例艾滋病疫情以来,在各级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开展了大量的HIV/AIDS监测工作,至2008年12月底累计报告HIV感染者591例,其中AIDS病人420例,死亡237人.目前,HIV/AIDS流行形势十分严峻.为此,对随州市AIDS流行情况及流行特点进行分析,以便为相关部门建立科学完善的艾滋病防治体系、制定政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何卫华;金晓舟;刘晓辉;周沛林;郭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关于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荆门市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荆门市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方法 对荆门市2002~2008年结核病项目工作报表和人口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荆门市2002~2008年共登记治疗涂阳肺结核病人10 249例,完成项目计划的103.79%,DOTS策略人口覆盖率达到100%,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现率已连续3年保持在70%以上,治愈率达到94.95%.结论 荆门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取得了预期效果,肺结核传染源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郑中华;解华山;吴湘;尤洪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武汉市城区居民住户蟑螂侵害调查及德国小蠊抗药性研究

    近几年来常接到居民电话咨询,说家中发现大量小虫子,不知道是什么虫子没见过,希望我们帮忙杀灭,前去调查发现均为德国小蠊.根据武汉市蟑螂监测,德国小蠊的侵害情况和密度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己成为当前灭蟑工作的难点和面临的新课题.为了解武汉市城区居民家中受蟑螂侵害情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于2008年开展了此次调查.

    作者:邓丽娟;姜家驹;李莺;张腊梅;刘小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入伍新兵副流感病毒抗体水平流行病学调查

    副流感病毒(parainnuenza Virus,PIV)是一种常见的通过气溶胶在人与人间传播而感染的呼吸道病原体,可引起咽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病原体为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具有包膜的球形RNA病毒,有5个血清型,该病毒抵抗力弱,不稳定,不耐酸,不耐热,37℃可迅速灭活.全世界散发或局部流行,一年四季均有流行,以秋、冬季为主.临床表现差别很大,轻者症状不明显,重者可发生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甚至威胁生命.副流感病毒感染起病一般较急,出现鼻塞、流涕、咽痛,继而不同型别病毒感染表现出不同的临床征状[1,2].为做好部队副流感病毒感染的预防工作,掌握入伍新兵人群抗体水平情况,从血清标本库中随机抽取近8年入伍的364份标本并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俞苏蒙;叶晓波;邢云卿;高彦军;冯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咸安区2008年中小学生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是目前危害人们健康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当前流行广泛、危害性大的一种传染病疾病.应用乙肝疫苗现被公认为是预防并控制乙肝的佳方法[1].为进一步加强对HBV感染的预防和控制,2008年成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区范围内的26 822名中小学生进行了乙肝两对半标志物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廖柳霞;金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气相色谱质谱法确认水产品中的孔雀石绿

    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三苯甲烷类碱性染料,自上世纪30年代起就被广泛用于渔业生产,防治水霉病.MG有多种毒性作用,其中包括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还具有遗传毒性和生殖发育毒性.同时,孔雀石绿进入生物体内后,迅速被还原成脂溶性的隐色孔雀石绿(Leucomalachite green,LMG),LMG因其高度脂溶性,很容易在生物体内蓄积并可沿着食物链产生生物富集效应,而孔雀石绿的毒性主要也是通过被还原后的LMG来产生的.

    作者:梁高道;麦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胆道疾病的影象学检查方法及优缺点

    20世纪70年代以来,手术之前清晰显示胆道系统的影像及其病理改变,是胆道疾病治疗的前提[1],近年来胆道影像学发展迅速,现介绍如下.1 X线平片及胆道造影在很长一段时间,X线平片及胆道造影是胆道重要检查方法,随着影像学技术发展,临床现已较少使用.

    作者:黄伟杰;丁海霞;徐德安;鲁植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民营医院检验科院感管理的探讨

    医院感染是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包括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检验科院感管理本身并不存在民营与公立之分,但是在不同体制下还是有其特别之处,该文从医院管理层及检验科实际出发,对院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万芳;韩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炎症、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

    深入而广泛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颠覆了有关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实质的传统认识,深化了炎症、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认识.当前较为一致的观点是,炎症、感染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因此,针对炎症的不同环节实施有效干预,从理论上可延缓甚至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耿利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十堰市2002~2008年传染性肺结核病发现情况分析

    肺结核病是一种经空气传播的疾病[1],发现和治愈涂阳肺结核病人是控制结核病疫情的有效措施[2],自2002年以来,十堰市启动实施了世行贷款和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卫X项目),加大了病人发现力度,提高了病人发现水平,现对十堰市2002~2008年传染性肺结核发现登记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忠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