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48例艾滋病患者实施三阶段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肖林

关键词:预防艾滋病, 患者,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慢性传染病, 卫生问题, 致命性, 治愈, 疫苗, 药物, 人群, 公共, 措施
摘要:艾滋病(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1].人群普遍易感,它的流行已成为当前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尚无可治愈的药物和有效的疫苗,健康教育是目前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的措施.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两起中学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流行调查分析

    湖北省长阳县一中、清江高中于2007年8月30日至9月23日,相继发生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流行.接到疫情报告后,长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迅速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理,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并及时报请上级部门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通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田纯学;曹亚军;李钰琼;陈龙;郑洪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对48例艾滋病患者实施三阶段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艾滋病(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1].人群普遍易感,它的流行已成为当前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尚无可治愈的药物和有效的疫苗,健康教育是目前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的措施.

    作者:肖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抚州市1~4岁儿童病毒性乙型肝炎血清学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抚州市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的效果及婴幼儿乙肝病毒携带率和免疫水平.方法 从全市11个县(区)中选取7个县(区)进行调查.原则上每个县(区)从东西南北中不同方位各抽1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选取1~4岁儿童各120名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年龄组各30人,收集血清样本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结果 此次共检测 1 048 名儿童的血清,HBsAg阳性率为1.91%,显著低于1992全国和2002年福建省乙肝血清学调查结果;抗-HBs阳性率为74.24%,显著高于1992全国乙肝血清学调查结果.其中男性的HBsAg阳性率为2.08%,女性的阳性率为1.60%;抗-HBs阳性率男性为74.63%,女性为73.53%,男女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抚州市自2000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大大降低,婴幼儿体内保护性抗体水平也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效果显著.加强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加强乙肝疫苗的接种,特别是保证乙肝疫苗的首针及时接种是该市今后的工作重点.

    作者:吴俊发;兰武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宜昌市197例海洛因依赖者HCV、HIV、TB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吸毒者主要用静注、肌注和烫吸的方式吸毒.药物滥用是传播疾病、交叉感染的一种主要途径,严重危害吸毒者的身体健康.为了解宜昌市吸毒人群HCV、HIV、TB感染状况,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门诊对2007年12月26日~2008年4月2日期间自愿来该门诊就诊的海洛因依赖者197人,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采样检测HCV、HIV,拍胸片进行TB感染情况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邓亚玲;徐承海;吴谨呈;向平;许涛;易晋华;何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广西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点分析与评价

    目的 分析广西自治区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点,为政府提供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组织实施的一系列预防和控制的行政措施,以及采取综合性的政府行为.方法 收集广西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报告数据与资料,进行汇总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年广西共报告232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病人数为 7 724 例,死亡64例,病死率为0.82%,全自治区各市均有发生,时间以5月高44起,12月相对较高31起,事件类型以传染病暴发为主,事件发生场所主要在学校.结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广西农村地区和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点.

    作者:雷芝樱;付志智;邓革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湖北省乙肝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湖北省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湖北省2001~2007年的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1年以来湖北省乙型肝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7年平均发病率为83.15/10万,2007年上升至全省各类传染病发病首位.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15~50岁,高发人群为农民、学生.结论 乙肝仍是湖北省发生多的传染病,应进一步加强乙肝监测和免疫接种,开展预防乙肝的宣传教育.

    作者:张发香;叶建君;郑莉;赵珣;陈红缨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282例腹式子宫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腹式子宫切除术(TAH,sabdominal hysterectomy)是治疗妇科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随着手术技巧和麻醉技术的改进,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大为提高.要保障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十分重要.

    作者:钱虹;赵美毅;饶慧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气态甲醛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肝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目的 研究气态甲醛对细胞遗传物质的毒性.方法 选用SPF 级昆明种纯系雄性小鼠作为研究对象,用浓度为0.5、1.0和3.0 mg/ m3的气态甲醛对小鼠进行连续动态染毒72 h,染毒结束后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肝细胞微核形成率.结果 气态甲醛能诱导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肝细胞微核率增加,染毒组与对照组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甲醛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肝细胞的染色体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作者:高娜娜;常青;陈莉;李学彬;杨旭;丁书茂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血液回收机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 研究外科大手术中的患者使用血液回收机进行回收式自身输血在节约用血、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等方面的作用.方法 将204例出血量比较大的外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数日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血液回收机进行回收式自身输血,双数日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输异体血.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回收血量、输异体血量,输血不良反应及预后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106例患者共出血27.78×104 ml,回收自体血(浓缩红细胞)12.78×104 ml,按HCT为0.5计算,相当于全血25.56×104 ml,回收率达92.10%.对照组98例患者共出血22.02×104 ml,输异体血16.43×104 ml;输血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9%,对照组为11.2%,有显著性差异;死亡率:观察组为1.9%,对照组为5.1%,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利用血液回收机将术中失血收集,经过滤、清洗后再回输患者,节省了大量异体血,减少了输血反应,并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晓燕;姜海明;王得坤;李巧玉;凌飞海;梁毅;郑俊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荆门市麻风病防治现状及对策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和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畸残率比较高,大部分畸残者难以恢复正常.荆门市属麻风病低流行区,1956年正式成立了麻风病防治机构,经过几代麻防人员的努力,于1999年12月经湖北省卫生厅考核验收,确认麻风病已达到基本消灭的标准.

    作者:韩杰;宋祖元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湖北省肺吸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湖北省肺吸虫病流行区居民肺吸虫感染现状.方法 随机抽取湖北省肺吸虫病流行区的6个县(市)18个调查点,对常住居民采取静脉血1.5~2.0 ml,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肺吸虫特异性抗体.结果 ELISA检测血清 8 251 人(份),检出肺吸虫特异性抗体刚性250人(份),阳性率为3.03%;其中男性阳性率为3.44%(135/3 926)、女性阳性率为2.66%(115/4 325).10岁以下年龄组阳性率高为4.26%(41/963),其次是20~29岁年龄组阳性率为4.23%(42/993),30~39年龄组阳性检出率低,为2.47%(45/1 824).年龄组之间存在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调查点、不同民族肺吸虫的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不尽相同,阳性率高的调查点为18.44%(92/499).侗族、土家族与汉族居民中肺吸虫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38%(20/130)、3.19%(123/3 855);2.51%(107/4 265).结论 6县(市、区)居民中肺吸虫的隐性感染依然存在;肺吸虫病对当地居民存在着潜在的危害.

    作者:陈建设;杜红;黄光全;余品红;张华勋;王莉莉;林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利用C++Builder建立疾控中心疫苗管理系统

    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计划免疫工作占较大比重,其中疫苗的申购、管理、发放、损耗以及冷链运转中使用情况统计如果采用手工统计会比较繁琐,也容易出错.为规范疫苗管理,解决县市级疾控中心对疫苗管理的难点,笔者采用C++Builder软件实现库存疫苗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自动化,提高疫苗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作者:熊伟;赵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青篙替代治疗艾滋病患者一例报道

    武汉市自2003年开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以来,已有80余人接受了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根据治疗疗效评估,绝大多数感染者治疗效果良好,但也有极少数感染者由于药物副反应和其他原因,无法继续抗病毒治疗.

    作者:曹琳;周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武汉市综合治理垸内钉螺孳生地项目管理模式探讨

    2004年春季至2006年春季,武汉市对全市垸内钉螺孳生地进行了全面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达到了改造钉螺孳生环境、基本消灭垸内钉螺,减少人畜感染,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目的[1].

    作者:杨燕;周敦金;张兆仁;胡世全;王家刚;徐明星;黄四喜;罗华堂;程忠跃;胡来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东风教育集团中学生用眼卫生知识水平及来源情况调查

    近视是青少年常见病,视力低下者中85%为近视[1],我国学生近视患病率高达60.00%,居世界第二位,患病人数达6 000万,居世界首位[2].近视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升学和择业,已成为一个愈来愈严重的社会问题.

    作者:张新平;吴家兵;马龙飞;周晓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祛湿汤合并制霉菌素甘油治疗念珠菌性龟头炎的疗效观察

    念珠菌性龟头炎又名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常因性接触而传染.也可因接触被念珠菌污染的浴巾、浴盆、衣物、医疗器械等感染,该病属于条件致病菌致病[1].所以提倡性伴同查同治.

    作者:孙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接种狂犬疫苗致过敏性紫癜一例报告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100[1],故及时全程注射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措施.狂犬疫苗副作用较少,仅极少数人出现低热,局部红肿等不良反应,但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门诊于2007年12月10日,在注射狂犬疫苗后出现一例严重过敏性紫癜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婧;胡春梅;张凤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外科无菌伤口与感染伤口的处理

    外科伤口处理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伤口的愈合和患者的治疗时间,更换敷料的目的是观察和处理伤口,发现并消除不利于伤口愈合的因索,增强和促进有利因素,使伤口早日愈合.文章浅谈不同伤口的特点和敷料更换的方法以及防止伤口感染的处理措施.

    作者:胡建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无痛纤支镜下小儿肺泡灌洗的术中护理

    纤维支气管镜(下称纤支镜)在儿童呼吸道疾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通过纤支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能解决药物治疗和胸部理疗效果不佳的肺部大片感染和肺不张的临床难题.

    作者:李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2003~2005年宜昌市城区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水平监测分析

    目的 对2003~2005年宜昌市城区 3 189 名1~7岁儿童进行了乙肝监测,为防制乙肝制定科学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微量末稍血,用胶体金标纸片法检测.结果 HBsAg阳性率为0.19%,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3.45%,抗-HBs阳转率为70.81%,3年间抗-HBs阳转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组抗-HBs阳转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健全流动儿童管理制度,提高乙肝疫苗免疫成功率,达到有效保护低年龄组儿童,降低乙肝发病率至关重要.

    作者:佟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