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8份痢疾标本临床诊断与实验室病原分离结果偏离的原因分析

刘伟;屈飞飞;李繁;陈海平;王菊光

关键词:痢疾杆菌, 粪便标本, 临床诊断, 实验室, 病原分离, 原因分析, 分离培养, 致泻性大肠杆菌, 副溶血性弧菌, 肺炎克雷伯菌, 控制中心, 疾病预防, 变形杆菌, 海淀区, 送检
摘要:2006年7~9月,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送检的临床诊断为痢疾的粪便标本进行实验室分离培养,在128份粪便标本中,分离培养出16株痢疾杆菌,4株副溶血性弧菌,5株变形杆菌,1株肺炎克雷伯菌,8株致泻性大肠杆菌.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襄樊市200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是长期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的重要措施之一.襄樊市于1991年建立AFP病例监测系统,监测质量逐年提高,自1994年襄樊市原襄阳县报告了全国后1例由I型野毒株引起的脊髓灰质炎病例后,已连续13年无脊灰野病毒病例报告,为进一步做好今后的监测工作,长期保持无脊灰状态,现将襄樊市2007年AFP病例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钱邦军;秦明顺;任青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昆明市五华区2004年居民死因回顾性调查情况分析

    五华区是昆明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主城区之一,位于昆明市西北向,辖区面积15.96 km2,下辖12个街道办事处,75个社区居委会(村),全区2004年常住人口660 992人.近年来,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的老龄化,城市居民的疾病谱、死因谱发生了较大变化.

    作者:肖芳;黄一峰;周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液态甲醛致金鱼脑细胞遗传毒性的研究

    目的 检测经不同浓度甲醛暴露后导致金鱼脑细胞的遗传损伤.方法 用不同剂量甲醛(10,100和1 000 μmol·L-1) 对金鱼脑细胞进行体内染毒处理3天,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彗星实验) 检测脑细胞的DNA 损伤.结果 吸入浓度为10,100和1 000 μmol·L-1的甲醛后,可造成脑细胞DNA断裂.结论 甲醛可造成脑细胞DNA 的断裂,随着甲醛浓度的增大,DNA断裂程度加剧.

    作者:李中振;李玲;王琰;王黎明;丁书茂;杨旭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夯实基础科学发展疾病预防控制事业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身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卫生防疫站.2001年,我国开始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两项体制改革,国家、省、市、县逐级成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以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水平.

    作者:杜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武汉市综合治理垸内钉螺孳生地项目管理模式探讨

    2004年春季至2006年春季,武汉市对全市垸内钉螺孳生地进行了全面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达到了改造钉螺孳生环境、基本消灭垸内钉螺,减少人畜感染,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目的[1].

    作者:杨燕;周敦金;张兆仁;胡世全;王家刚;徐明星;黄四喜;罗华堂;程忠跃;胡来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东风教育集团中学生用眼卫生知识水平及来源情况调查

    近视是青少年常见病,视力低下者中85%为近视[1],我国学生近视患病率高达60.00%,居世界第二位,患病人数达6 000万,居世界首位[2].近视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升学和择业,已成为一个愈来愈严重的社会问题.

    作者:张新平;吴家兵;马龙飞;周晓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湖北省乙肝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湖北省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湖北省2001~2007年的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1年以来湖北省乙型肝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7年平均发病率为83.15/10万,2007年上升至全省各类传染病发病首位.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15~50岁,高发人群为农民、学生.结论 乙肝仍是湖北省发生多的传染病,应进一步加强乙肝监测和免疫接种,开展预防乙肝的宣传教育.

    作者:张发香;叶建君;郑莉;赵珣;陈红缨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荆门市一例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调查分析

    2007年7月16日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报告了1例脊髓灰质炎(AFP)病例,同年12月26日由湖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确诊为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现将病例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蒋志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武汉市郊区居民自杀意念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描述武汉市郊区居民自杀意念流行特征,探讨自杀意念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为自杀干预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方法 调查对象为15周岁及以上且近6个月一半以上的时间居住本地区的郊区居民,采取户内抽样的方法,入户一对一调查.结果 轻度、中度和重度自杀意念发生率分别为33.08%、5.85%和4.83%;性别(t=-2.21,P=0.027 6)、读书年限(t=-2.09,P=0.037 6)、家庭经济状况(t=2.85,P=0.004 6)、抑郁状况(t=-2.62,P=0.009 2)、生活质量(t=12.24,P<0.000 1).以上诸因素对郊区居民自杀意念严重程度有显著影响.结论 女性是重点,从医学防治的角度讲,需要加强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建设,从社会防治的角度讲,需要采取文化教育、经济建设和生活质量的提升等综合措施.

    作者:宋剑锋;梁渊;卢祖洵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IF OR函数及数据筛选在血吸虫病疫情控制达标预评估中的应用

    实现湖北省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控制目标,2007年荆州市对所辖的疫区村开展了大规模调层查病工作,对调查的流行村预评估标准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应用IF(选择性返回函数)、OR(取并集)及数据筛选方法,高效、便捷筛选出达到疫情控制标准的村和审核血清学检查小样本量[1].

    作者:董娟;袁梅枝;王加松;何亮才;彭孝武;付正银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宜昌市197例海洛因依赖者HCV、HIV、TB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吸毒者主要用静注、肌注和烫吸的方式吸毒.药物滥用是传播疾病、交叉感染的一种主要途径,严重危害吸毒者的身体健康.为了解宜昌市吸毒人群HCV、HIV、TB感染状况,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门诊对2007年12月26日~2008年4月2日期间自愿来该门诊就诊的海洛因依赖者197人,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采样检测HCV、HIV,拍胸片进行TB感染情况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邓亚玲;徐承海;吴谨呈;向平;许涛;易晋华;何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宜昌市卫生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评析

    对卫生行政处罚案卷实施规范制作,是案卷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关系到被处罚案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为了解宜昌市卫生行政处罚案卷规范情况,宜昌市卫生局卫生监督中心对该市2006年度卫生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进行了量化评分和质量分析.

    作者:刘立屏;许宝华;余晓英;孔祥雄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荆门市消灭脊髓灰质炎措施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措施与效果.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荆门市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的各项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与回顾.结果 荆门市通过制定冷链运转日程表、接种对象一览表等提高免疫接种率、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的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全市适龄儿童脊灰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的水平,形成了牢固的免疫屏障,终止了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循环,1994年以来,未发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结论 荆门市实现了消灭脊髓灰质炎目标.

    作者:解华山;费贤哲;全天梅;艾勇;郑中华;张公敬;汪远学;李克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广西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点分析与评价

    目的 分析广西自治区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点,为政府提供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组织实施的一系列预防和控制的行政措施,以及采取综合性的政府行为.方法 收集广西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报告数据与资料,进行汇总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年广西共报告232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病人数为 7 724 例,死亡64例,病死率为0.82%,全自治区各市均有发生,时间以5月高44起,12月相对较高31起,事件类型以传染病暴发为主,事件发生场所主要在学校.结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广西农村地区和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点.

    作者:雷芝樱;付志智;邓革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利用C++Builder建立疾控中心疫苗管理系统

    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计划免疫工作占较大比重,其中疫苗的申购、管理、发放、损耗以及冷链运转中使用情况统计如果采用手工统计会比较繁琐,也容易出错.为规范疫苗管理,解决县市级疾控中心对疫苗管理的难点,笔者采用C++Builder软件实现库存疫苗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自动化,提高疫苗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作者:熊伟;赵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2006年湖北省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染性强、传播范围广泛,常会引起暴发流行[1].为了解湖北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水平及其流行特征,给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今后当地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策略和规划提供参考依据,现将2006年湖北省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郑莉;张发香;叶建君;詹发先;张迟;赵明江;李书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血液回收机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 研究外科大手术中的患者使用血液回收机进行回收式自身输血在节约用血、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等方面的作用.方法 将204例出血量比较大的外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数日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血液回收机进行回收式自身输血,双数日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输异体血.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回收血量、输异体血量,输血不良反应及预后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106例患者共出血27.78×104 ml,回收自体血(浓缩红细胞)12.78×104 ml,按HCT为0.5计算,相当于全血25.56×104 ml,回收率达92.10%.对照组98例患者共出血22.02×104 ml,输异体血16.43×104 ml;输血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9%,对照组为11.2%,有显著性差异;死亡率:观察组为1.9%,对照组为5.1%,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利用血液回收机将术中失血收集,经过滤、清洗后再回输患者,节省了大量异体血,减少了输血反应,并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晓燕;姜海明;王得坤;李巧玉;凌飞海;梁毅;郑俊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职业病防治法》对城市务工人群影响力现状调查分析

    城市务工人员作为一个与社会广泛密切接触的群体,其对<职业病防治法>的知晓情况、相关态度及行为状况影响着职业病的发病趋势.国家已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将务工人员列入重点健康监测人群.

    作者:金卫平;朱政纲;刘晓琳;张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气态甲醛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肝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目的 研究气态甲醛对细胞遗传物质的毒性.方法 选用SPF 级昆明种纯系雄性小鼠作为研究对象,用浓度为0.5、1.0和3.0 mg/ m3的气态甲醛对小鼠进行连续动态染毒72 h,染毒结束后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肝细胞微核形成率.结果 气态甲醛能诱导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肝细胞微核率增加,染毒组与对照组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甲醛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肝细胞的染色体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作者:高娜娜;常青;陈莉;李学彬;杨旭;丁书茂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湖北省巴东县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

    巴东县是湖北省艾滋病(AIDS)流行区之一,2003年该县被列为全国艾滋病示范区项目县.自1995年出现第1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先后开展了9次专题流行病学调查,截止2006年12月30日,共发现HIV/AIDS患者226例,为掌握巴东县AIDS流行特征及趋势,明确防治工作重点,制定预防控制策略,现将巴东县1995~2006年HIV/AIDS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鸿迎;赵鹤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