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F OR函数及数据筛选在血吸虫病疫情控制达标预评估中的应用

董娟;袁梅枝;王加松;何亮才;彭孝武;付正银

关键词:函数, 数据筛选, 血吸虫病, 疫情控制, 达标, 预评估, 荆州市, 血清学检查, 筛选方法, 控制目标, 控制标准, 标准数据, 样本量, 选择性, 湖北省, 应用, 疫区, 审核, 汇总, 调查
摘要:实现湖北省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控制目标,2007年荆州市对所辖的疫区村开展了大规模调层查病工作,对调查的流行村预评估标准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应用IF(选择性返回函数)、OR(取并集)及数据筛选方法,高效、便捷筛选出达到疫情控制标准的村和审核血清学检查小样本量[1].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对一起水痘暴发流行的调查

    湖北省洪湖市峰口镇某幼儿园发生一起水痘暴发流行.为了解该幼儿园水痘暴发的流行特征,掌握发病规律,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为控制水痘暴发提供参考依据.洪湖市疾控中心对这次发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颜学德;涂萍桂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等效声级计算模板的设计与应用

    新的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GBZ189.8-2007)(下称新标准)介绍了8 h等效声级和全天等效声级的计算方法,使噪声的评价更为科学合理.但由于等效声级的计算较为繁琐,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噪声测量点很多,结果计算成了基层工作人员一项繁琐的工作.

    作者:吴家兵;彭邦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襄樊市200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是长期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的重要措施之一.襄樊市于1991年建立AFP病例监测系统,监测质量逐年提高,自1994年襄樊市原襄阳县报告了全国后1例由I型野毒株引起的脊髓灰质炎病例后,已连续13年无脊灰野病毒病例报告,为进一步做好今后的监测工作,长期保持无脊灰状态,现将襄樊市2007年AFP病例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钱邦军;秦明顺;任青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祛湿汤合并制霉菌素甘油治疗念珠菌性龟头炎的疗效观察

    念珠菌性龟头炎又名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常因性接触而传染.也可因接触被念珠菌污染的浴巾、浴盆、衣物、医疗器械等感染,该病属于条件致病菌致病[1].所以提倡性伴同查同治.

    作者:孙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2003~2005年宜昌市城区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水平监测分析

    目的 对2003~2005年宜昌市城区 3 189 名1~7岁儿童进行了乙肝监测,为防制乙肝制定科学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微量末稍血,用胶体金标纸片法检测.结果 HBsAg阳性率为0.19%,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3.45%,抗-HBs阳转率为70.81%,3年间抗-HBs阳转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组抗-HBs阳转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健全流动儿童管理制度,提高乙肝疫苗免疫成功率,达到有效保护低年龄组儿童,降低乙肝发病率至关重要.

    作者:佟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黄梅县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为了解黄梅县中小学生的乙肝病毒感染状况,黄梅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7年10~12月对全县中小学生进行了一次健康体检,体检项目中包括HBsAg检测,其目的是了解乙肝病毒在中小学生中的感染状况,为下一步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亚兵;陈永红;王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2006年湖北省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染性强、传播范围广泛,常会引起暴发流行[1].为了解湖北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水平及其流行特征,给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今后当地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策略和规划提供参考依据,现将2006年湖北省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郑莉;张发香;叶建君;詹发先;张迟;赵明江;李书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东风教育集团中学生用眼卫生知识水平及来源情况调查

    近视是青少年常见病,视力低下者中85%为近视[1],我国学生近视患病率高达60.00%,居世界第二位,患病人数达6 000万,居世界首位[2].近视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升学和择业,已成为一个愈来愈严重的社会问题.

    作者:张新平;吴家兵;马龙飞;周晓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宜昌市197例海洛因依赖者HCV、HIV、TB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吸毒者主要用静注、肌注和烫吸的方式吸毒.药物滥用是传播疾病、交叉感染的一种主要途径,严重危害吸毒者的身体健康.为了解宜昌市吸毒人群HCV、HIV、TB感染状况,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门诊对2007年12月26日~2008年4月2日期间自愿来该门诊就诊的海洛因依赖者197人,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采样检测HCV、HIV,拍胸片进行TB感染情况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邓亚玲;徐承海;吴谨呈;向平;许涛;易晋华;何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外科无菌伤口与感染伤口的处理

    外科伤口处理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伤口的愈合和患者的治疗时间,更换敷料的目的是观察和处理伤口,发现并消除不利于伤口愈合的因索,增强和促进有利因素,使伤口早日愈合.文章浅谈不同伤口的特点和敷料更换的方法以及防止伤口感染的处理措施.

    作者:胡建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IF OR函数及数据筛选在血吸虫病疫情控制达标预评估中的应用

    实现湖北省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控制目标,2007年荆州市对所辖的疫区村开展了大规模调层查病工作,对调查的流行村预评估标准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应用IF(选择性返回函数)、OR(取并集)及数据筛选方法,高效、便捷筛选出达到疫情控制标准的村和审核血清学检查小样本量[1].

    作者:董娟;袁梅枝;王加松;何亮才;彭孝武;付正银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128份痢疾标本临床诊断与实验室病原分离结果偏离的原因分析

    2006年7~9月,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送检的临床诊断为痢疾的粪便标本进行实验室分离培养,在128份粪便标本中,分离培养出16株痢疾杆菌,4株副溶血性弧菌,5株变形杆菌,1株肺炎克雷伯菌,8株致泻性大肠杆菌.

    作者:刘伟;屈飞飞;李繁;陈海平;王菊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两起中学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流行调查分析

    湖北省长阳县一中、清江高中于2007年8月30日至9月23日,相继发生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流行.接到疫情报告后,长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迅速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理,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并及时报请上级部门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通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田纯学;曹亚军;李钰琼;陈龙;郑洪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武汉市郊区居民自杀意念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描述武汉市郊区居民自杀意念流行特征,探讨自杀意念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为自杀干预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方法 调查对象为15周岁及以上且近6个月一半以上的时间居住本地区的郊区居民,采取户内抽样的方法,入户一对一调查.结果 轻度、中度和重度自杀意念发生率分别为33.08%、5.85%和4.83%;性别(t=-2.21,P=0.027 6)、读书年限(t=-2.09,P=0.037 6)、家庭经济状况(t=2.85,P=0.004 6)、抑郁状况(t=-2.62,P=0.009 2)、生活质量(t=12.24,P<0.000 1).以上诸因素对郊区居民自杀意念严重程度有显著影响.结论 女性是重点,从医学防治的角度讲,需要加强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建设,从社会防治的角度讲,需要采取文化教育、经济建设和生活质量的提升等综合措施.

    作者:宋剑锋;梁渊;卢祖洵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湖北省1956~2006年耕牛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湖北省是血吸虫病流行为严重的省份之一,病牛数占全国流行省之首[1].前几年,由于受洪涝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局部地区疫情有所回升[2].疫区大批耕牛感染血吸虫,不仅给畜牧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而且病牛是血吸虫病流行重要的传染源[3].

    作者:李小平;岑丽萍;彭惠玲;罗智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利用C++Builder建立疾控中心疫苗管理系统

    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计划免疫工作占较大比重,其中疫苗的申购、管理、发放、损耗以及冷链运转中使用情况统计如果采用手工统计会比较繁琐,也容易出错.为规范疫苗管理,解决县市级疾控中心对疫苗管理的难点,笔者采用C++Builder软件实现库存疫苗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自动化,提高疫苗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作者:熊伟;赵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对48例艾滋病患者实施三阶段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艾滋病(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1].人群普遍易感,它的流行已成为当前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尚无可治愈的药物和有效的疫苗,健康教育是目前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的措施.

    作者:肖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湖北省乙肝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湖北省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湖北省2001~2007年的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1年以来湖北省乙型肝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7年平均发病率为83.15/10万,2007年上升至全省各类传染病发病首位.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15~50岁,高发人群为农民、学生.结论 乙肝仍是湖北省发生多的传染病,应进一步加强乙肝监测和免疫接种,开展预防乙肝的宣传教育.

    作者:张发香;叶建君;郑莉;赵珣;陈红缨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BCG-PPD和TB-PPD监测新生儿卡介苗预防接种效果对比分析

    新生儿卡介苗预防接种是我国目前结核病预防的一种重要措施,为了考核卡介苗免疫接种效果,目前多采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我国1994年开始了卡介苗纯蛋白衍生物(BCG-PPD)的生产和研究,为了探讨BCG-PPD在监测新生儿卡介苗预防接种效果方面的报道,现将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2005年2~7月进行的BCG-PPD和TB-PPD在新生儿卡介苗预防接种效果的监测资料作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祥芳;杜义祥;方卉芬;张利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宜昌市卫生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评析

    对卫生行政处罚案卷实施规范制作,是案卷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关系到被处罚案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为了解宜昌市卫生行政处罚案卷规范情况,宜昌市卫生局卫生监督中心对该市2006年度卫生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进行了量化评分和质量分析.

    作者:刘立屏;许宝华;余晓英;孔祥雄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