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子蒸馏技术用于广藿香油纯化工艺的研究

胡海燕;彭劲甫;黄世亮;吴立宏;朱宝璋;禤耀明;杨得坡

关键词:广藿香油, 分子蒸馏, 广藿香醇, 广藿香酮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先进的分离纯化广藿香油的技术.方法: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广藿香油进行分离纯化.结果:得到4个馏分,经GC-MS检测,馏分Ⅱ和Ⅲ中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2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与广藿香原油相比提高了27%~47%.结论:用分子蒸馏分离技术能有效地提高广藿香油中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的含量,为广藿香的产业化和与新药开发奠定基础.
中国中药杂志相关文献
  • 芪龙胶囊对急性应激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芪龙胶囊对急性应激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方法:急性应激血瘀大鼠模型采用在两次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 mg·kg-1之间将大鼠置于冰水中5 mim的方法建立.利用此模型观察芪龙胶囊对模型大鼠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性、红细胞聚集性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结果:芪龙胶囊0.6,0.3,0.15 g·kg-1均能明显降低高、中、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降低中、低切变率下全血还原黏度和红细胞压积,降低红细胞聚集性,并能够显著升高红细胞变形性(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芪龙胶囊0:6,0.3 g·kg-1还可降低模型大鼠血浆黏度(P<0.05,P<0.01).结论:芪龙胶囊可明显改善急性应激血瘀大鼠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吴彦;孙建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人参、藜芦合用对大鼠肝P450酶活性及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

    目的:研究中药十八反中人参与藜芦合用对P450同工酶在酶活性及mRNA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与细胞色素b5含量及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PND)、对硝基苯酚羟化酶(pNPH)活性.采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肝中5种P450同工酶CYP1A1,CYP2B1/2,CYP2C11,CYP2E1及CYP3A1 mRNA的表达.结果:人参与藜芦合用可明显降低P450蛋白含量,可降低细胞色素b5的含量,单药及其与藜芦配伍都能使APND活性下降.在mRNA水平上,藜芦可诱导GYP2C11的基因表达,与人参合用后却使得CYP2C11的表达下降.藜芦与人参配伍诱导了CYP1A1的表达.人参可抑制CYP2B1/2的基因表达,与藜芦合用后却明显诱导了CYP2B1/2的表达,人参与藜芦合用后也明显诱导了CYP3A1的表达.结论:人参与藜芦配伍前后对一些CYP亚型调控作用发生明显变化,可能存在基于药物代谢酶机理的相反作用,需进一步结合代谢研究加以综合分析,阐明相反作用的机理.

    作者:王宇光;高月;柴彪新;陈鹏;谭洪玲;赵永红;肖成荣;孙圆媛;朱力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珍珠菜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查阅近年有关文献,对珍珠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珍珠菜属植物主要含有黄酮类、三萜皂苷类、酸性成分等,药理作用表明其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解毒消痈、抗菌消炎等作用.珍珠菜属植物在我国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常海涛;孔维梁;屠鹏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浅谈验收中药饮片的体会

    <中国药典>对中药有规定理化鉴别方法,由于医院验收的中药饮片要即时入库是不可能完全按药典的方法来检验.因此以丰富的验收药材饮片经验才能快速和准确把品种纯正、质量上乘的饮片验收入库,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和及时.对有怀疑的品种,必需按药典的方法来鉴别.为此,笔者把多年积累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钟鉴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用色谱和ESI-MS方法考察四物汤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

    目的:为了探讨四物汤补血作用的物质基础,制备3种不同极性的四物汤提取部位(C1,C2,C3),对这3种部位的化学成分特点进行考察.方法:综合运用高效薄层色谱(HP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电喷雾离子化质谱(ESI-MS)3种方法对四物汤的C1,C2,C3部位及四味单药相应部位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四物汤部位C1中含有种类丰富的成分,包括阿魏酸、芍药苷等,并且应含有藁本内酯,而糖类物质极少;C2的成分以芍药苷、单糖、二糖为主;C3的成分以单糖和二糖为主.结论:综合运用色谱和直接输注ESI-MS,可以获得关于方剂提取部位组成的丰富信息.不同方法的结果可以相互比较,相互印证,使所获得的信息比单一方法更全面更确切.本研究的结果对于探讨四物汤补血物质基础具有参考意义.

    作者:梁乾德;马百平;李卫华;张村;王红霞;张首国;魏开华;王升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左旋四氢巴马汀对脑缺血小鼠脑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左旋四氢巴马汀对脑缺血小鼠脑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探讨左旋四氢巴马汀抗脑缺血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动物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左旋四氢巴马汀低、中、高剂量组,银杏组,采用脑匀浆法结合HPLC法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脑组织中Glu,GABA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脑组织Glu和GABA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上升,Glu/GABA明显升高.左旋四氢巴马汀能明显降低脑缺血小鼠脑组织Glu含量,使Glu/GABA趋于正常.结论:左旋四氢巴马汀可能通过降低脑缺血大鼠脑组织Glu含量,降低Glu/GABA比值发挥其抗脑缺血作用.

    作者:张仲苗;郑筱祥;江波;周权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分子蒸馏技术用于广藿香油纯化工艺的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先进的分离纯化广藿香油的技术.方法: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广藿香油进行分离纯化.结果:得到4个馏分,经GC-MS检测,馏分Ⅱ和Ⅲ中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2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与广藿香原油相比提高了27%~47%.结论:用分子蒸馏分离技术能有效地提高广藿香油中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的含量,为广藿香的产业化和与新药开发奠定基础.

    作者:胡海燕;彭劲甫;黄世亮;吴立宏;朱宝璋;禤耀明;杨得坡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2种工艺提取的龙血竭中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不同工艺提取的龙血竭中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含量.方法:样品用甲醇溶解,经TLC分离甲醇洗脱后,再以C18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乙腈-1%冰醋酸(31:6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7 nm,外标法定量.结果: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在0.206~4.12ng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7.2%,RSD为1.4%.结论:免加热工艺提取的龙血竭中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含量高于传统工艺提取的血竭.

    作者:宋月英;张庆云;胡迎庆;邓昌沪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药新药研发思路与方法的探索

    随着当代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一些新的疾病如高泌乳素血症、糖尿病性脂代谢紊乱等正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由于目前治疗这些疾病的中成药空缺,笔者由此想到一个问题:如何选择和开发治疗这类疾病的中药新药?现将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套关于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思路与方法阐述如下.

    作者:王停;张建军;张德芹;高学敏;荆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灯盏花素滴丸中灯盏乙素的含量

    灯盏花素滴丸是根据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三册收载品种灯盏花素片改剂型而得.灯盏花素片收载于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药,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等.灯盏花素滴丸主要有效成分为灯盏乙素[1,2],灯盏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法[3]、毛细管电泳法[4]和高效液相色谱法[5].作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灯盏花素滴丸中灯盏乙素的含量,该方法灵敏、专属、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制剂质量控制.

    作者:桂双英;周亚球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补骨脂对体外黑素细胞黏附和迁移的作用

    目的:研究补骨脂对黑素细胞黏附和迁移的影响.方法:用补骨脂处理黑素细胞,检测其黏附于牛血清纤维结合素和通过微孔滤膜的细胞数量并与生姜和未经药物处理的黑素细胞比较.结果:补骨脂可显著促进黑素细胞黏附于牛血清纤维结合素和通过微孔滤膜并呈剂量依赖关系,但当补骨脂浓度超过0.2mg·L-1时这种作用未见增加.补骨脂浓度在0.01mg·L-1时,黑素细胞黏附并无显著增加,但对迁移的影响已可见统计学差异(P<0.01).生姜则不具有这样的作用.结论:在体外,补骨脂能明显促进黑素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这至少可以部分解释应用补骨脂治疗白癜风是有效的.

    作者:牟宽厚;张宪旗;余兵;周爱民;冯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同仁大活络丹与同仁牛黄清心丸红外指纹图谱的研究

    目的:分别确定同仁大活络丹与同仁牛黄清心丸的红外指纹图谱.方法:对大蜜丸剂采用统一的提取方法,对每一个样品都依次用正己烷、乙醚和丁酮提取并测试其提取物的红外指纹图谱.结果:25批同仁大活络丹与27批同仁牛黄清心丸的样品分别具有独特而稳定的红外指纹图谱.结论:经过数据平均,同仁大活络丹与同仁牛黄清心丸的红外指纹图谱可以作为其质量控制和真伪鉴别的根据.

    作者:田进国;张静;任健;胡爱平;高彦慧;娄红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白芍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的分析

    白芍为毛茛科芍药Paeonia lacttiflora Pall.的干燥根.药材主产浙江、安徽、四川等地,此外,河南、贵州、山东等地也有栽培[1].其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之功能[2].据报道,白芍根主要含有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和苯甲酰羟基芍药苷等苷类成分.目前,多用芍药苷这单一成分作为白芍的质控指标,难于全面的控制白芍的内在质量,不能对其真伪优劣做出判断.本实验通过用RP-HPLC方法建立白芍的指纹图谱,并将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的数据分析技术应用于白芍的指纹图谱,考察了白芍药材与产地及炮制之间的数据关系,为全面控制白芍的质量提供了方法.

    作者:张克荣;毕开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诃子对大鼠心肌酶的影响

    诃子为使君子科落叶乔本植物Terminalia chebula Retz的干燥果实,具清热解毒,收敛养血等多种功效[1].蒙古药草乌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主成分乌头碱及其同系衍生物,属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剧毒.蒙医善用草乌治疗顽疾,以毒攻毒;具体应用中,又多以大剂量诃子配伍应用[2],以调和药性、降低毒性.前人从化学角度证实诃子通过与草乌生物碱特异性结合,起到解毒功效[3].本研究应用生物化学方法,进一步探讨诃子对心脏的作用和解草乌毒机理.

    作者:潘燕;张述禹;侯金凤;周秀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鹅去氧胆酸的平喘及抗炎作用机理研究

    目的:研究鹅去氧胆酸(CDCA)的平喘及抗炎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分析CDCA对大鼠血清和气管组织中NO含量的影响;采用竞争性蛋白质结合分析法,分析CDCA对大白鼠气管组织中的cAMP含量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CDCA对小鼠气管和肺组织中的PGE2含量.结果:CDCA能极显著地降低大鼠血清和气管组织中的NO含量的影响;能极显著地提高大白鼠气管组织中的cAMP含量;能显著地降低小鼠气管和肺组织中的PGE2含量.结论:CDCA的平喘及抗炎作用机理与其提高气管组织中的cAMP含量及降低体内NO和PGE2含量有关.

    作者:李培锋;关红;赵红霞;斯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从丹参中筛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目的:从丹参中筛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方法:分别提取丹参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用荧光检测法筛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的有效部位或成分.结果:丹参水溶性部分、丹参总酚酸及丹酚酸B显著降低了大鼠肺组织的ACE活性,其IC50分别为(2.45±0.07),(0.24±0.02),(0.02±0.01)g·L-1.含丹参酮Ⅰ,Ⅱ的菲醌类成分或脂溶性部分没有作用.结论:丹参具有ACEI作用,其活性成分存在水溶性部分中,主要为含丹酚酸B等酚酸类物质.

    作者:高小平;徐大勇;邓义龙;张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葛根对地塞米松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探讨葛根提取物对地塞米松造成的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地塞米松诱导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检测药物对细胞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的影响;采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1 mg·kg-1,隔日1次)的方法建立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葛根提取物能够明显降低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水平,增强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葛根提取物显著降低胰岛素抵抗大鼠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有效改善了大鼠的胰岛素抵抗状态.结论:葛根对地塞米松造成的胰岛素抵抗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白红艳;邹文俊;高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中药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壳聚糖是一种优良的天然絮凝澄清剂,用于中药分离过程去除杂质,对传统的水提醇沉工艺进行改造,有利于药效成分的保留和重金属含量的降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人体内可生物降解,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理想的控释载体材料,可作为中药的增效剂或缓释剂;作为唯一天然碱性多糖,壳聚糖具有消炎、抑菌和治疗体表溃疡等药理作用.壳聚糖具有独特优异的物化性质、生物相容性和生理活性,在中药制药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龙虎;吴国良;程翼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商品肉豆蔻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目的:分析商品肉豆蔻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豆蔻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分别检出95~118个成分,鉴定出7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5.18%~98.70%.结论:肉豆蔻醚(39.63%)和萜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成分.

    作者:王莹;杨秀伟;陶海燕;刘海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天麻及其制剂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天麻抗衰老和促进学习记忆的作用与其神经保护作用密切相关.研究证明,天麻、天麻有效成分以及天麻制剂可以通过影响兴奋性毒性、一氧化氮(NO)系统、胶质细胞、生物膜、氧化损伤及细胞凋亡等因素起到神经保护作用.目前的研究还提示,抑制能量代谢障碍、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成为天麻神经保护机制研究的新靶点.

    作者:孙晓芳;王巍;王丹巧;杜贵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主管:中药通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