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滨湖地区血防健康教育方法探讨

揭香保

关键词:滨湖地区, 健康教育方法, 血吸虫病, 控制标准, 中长期规划, 传染源, 疫情, 历史, 教工, 国家
摘要:我国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血吸虫病制定了五个标准,为控制血吸虫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提出以控制传染源为主,同时制定了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要求2008年全部达到疫情控制标准,这就为对血防健教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健康教育对改善人群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评估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的一种多发病和慢性病,前列腺增生又称前列腺肥大,是指前列腺的基质和(或)腺体的增生.

    作者:李秋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25例狂犬病临床及流行特征分析

    狂犬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1].近年来,病死数居我国3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2006年全国狂犬病发病率比2005年增加28.48%,死亡人数占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总死亡构成的25.51%[2],狂犬病对社会的危害日益加剧.对武汉市传染病医院近年来收治的125例狂犬病病人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郑汉丹;周海兰;陈勇;牛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神农架林区碘缺乏病现状监测分析

    神农架林区地处湖北省鄂西北渝鄂交界处,境内群山环绕,森林茂密,高海拔3 105.4米,是华中第一高峰,亦是全省碘缺乏病重病区之一.

    作者:徐雪平;周毅德;王明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一起手足口病局部流行的调查报告

    2007年5月1日至6月3日,黄梅县刘佐乡胡营村、费湾村和相邻的小池镇马列村,在5岁以下14名儿童中发生以发热、口腔粘膜溃疡,手、足部位出现斑丘疹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疫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证实该次疫情是由EV71型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局部流行.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胡旺先;崔心尧;陈永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艾滋病患者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的研究

    目的 深入了解和探讨艾滋病患者在疾病困扰中承受的心理压力以及其应对方式.方法 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的研究方法,以自拟的半结构式访谈指引,对山西省某县3位艾滋病患者进行面对面访谈和观察,访谈结束后运用主题分析法,找出有意义的研究主题.结果 艾滋病患者压力感受主要集中在:①对个人患病现实的感受;②对生死的强烈感受;③对社会隔离的感受;④对社会支持的强烈期盼.其应对方式主要表现为:①认知调整:②求助社会支持:③主动解决问题;④应对方式与其原人格状态有关.结论 艾滋病患者心理状况复杂,在未来的艾滋病防治与关怀工作中,心理关怀急需重视,开展社会支持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压力应对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董海原;王艳军;张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武汉市2006年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武汉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江河纵横,湖泊众多,自然环境复杂,属湖沼型地区[1].除硚口区、江汉区外的12个区历史上都曾有血吸虫病流行.为了解全市血吸虫病疫情现状,客观地评价防治成效,对全市2006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报表及疫情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华堂;徐明星;杨燕;胡世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双氢克尿噻治疗糖尿病大泡一例报告

    鄂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试用双氢克尿噻治疗糖尿病大泡,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 病史及治疗经过 患者,女,76岁,患糖尿病5年.双下肢出现水泡1日,于2006年5月4日入院.T:36.5℃,R:20 次/分,Bp:155/70 mmHg.神清,精神可,面色稍苍白,左眼睑下垂,无腋毛,甲状腺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罗音,心率11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未触及,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脊柱和四肢无畸形.

    作者:余乃新;张亚兵;余雪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一起建筑工地食堂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2007年7月13日,十堰市某建筑工地食堂发生食物中毒,中毒人数为26人,主要症状为:中毒者均有恶心、呕吐,少数有腹痛、腹泻、头痛,部分患者出现心慌、乏力症状.

    作者:王滨;郑向梅;高景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海洛因成瘾者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和保持的定性研究

    目的 了解湖北省荆州市海洛因成瘾者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和保持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从湖北省荆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选取42名已经脱失和102名依从性较好的吸毒者进行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和保持情况的追踪调查与访谈.结果 荆州市参加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吸毒者脱失的主要原因是违法犯罪和偷吸毒品被关押(占52.4%),部分因外出工作而脱失(占23.8%);此外吸毒量少(t=-2.199,P<0.05)、药物滥用单一者治疗依从性差(x2=9.354,P<0.01),保持的主要原因是源于良好的药物疗效(93.1%)和较好的社会支持(x2=29.284,P<0.01).此外,门诊医生的积极干预也是提高保持率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应调整对吸毒者的防控思路,进一步完善相关服务体系,同时加大对社会的宣传,减少认知误区.

    作者:王志成;钟慧君;王莉;黄桂英;李舒超;李佳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免疫预防接种皮内注射两种进针方法效果比较观察

    皮内注射是将小量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1],免疫预防接种常用的卡介苗(BCG)、卡介苗纯蛋白衍生物(BCG-PPD)接种均为皮内注射.

    作者:项维红;俞开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偶合淋巴管瘤一例报告

    南平市在乙肝疫苗接种中发现一例偶合淋巴管瘤病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儿,女,2005年4月18日上午11时45分出生,孕1产0,40周.

    作者:陈丽云;张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甲醛致骨髓造血细胞遗传毒性的分子机理研究展望

    20世纪60~70年代,室内空气甲醛污染曾经困扰了西方世界发达国家,经过80年代的治理,室内空气甲醛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目前主要在人造板工厂和成衣厂等职业场所还存在室内甲醛污染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出现了房屋装修热潮,至今不退.房屋装修代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是件好事情,但是不正确的房屋装修,却带来室内空气甲醛污染的严重后果.

    作者:王汉军;杨旭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湖北省2006年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分析

    细菌性痢疾是我国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流行范围广等特点.湖北省2006年8个县市报告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10起,累计发病831人.为了解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与变化,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依据,现将湖北省2006年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蒋晓清;吴杨;李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武汉市1992~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武汉市1992~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乙脑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疫情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与发病特点及三间分布.结果 1992~2006年武汉市共报告乙脑病例433例,死亡10例,年均发病率0.41/10万,年均病死率2.31%,乙脑发病呈明显下降趋势,且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无乙脑病例报告;发病季节在4~9月,高峰期在7~8月;病例主要集中于新洲区(占39.72%)、黄陂区(占31.87%)、江夏区(占12.24%)等郊区;15岁以下的患者占94.23%(408/433),散居儿童发病占61.20%(265/433).结论 武汉市乙脑发病主要表现为散发,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人群以低年龄组为主.近年来乙脑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乙脑监测和防控依然不能放松.

    作者:陈邦华;胡权;余滨;刘普林;高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武汉市465例涂阳肺结核病人中断治疗原因分析

    随着化学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和其他人为因素,耐多药结核病日益增多,对全球结核病的控制造成了严重威胁[1].近年来武汉市肺结核耐药率持续较高水平,其中肺结核病人中断治疗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方翠红;张正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小学教师颈椎病患病情况及病因分析

    目的 了解中小学教师颈椎病患病情况及其病因.方法 随机抽取某地区10所中学和8所小学的603例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教师的一般情况、职业史、生活习惯、颈椎病患病情况等.结果 603例调查对象中,颈椎病患病率47.30%,教师每日伏案工作超过5 h者颈椎病患病率高于伏案工作少于5 h者(P<0.05),长期高枕者患病率高于无长期高枕者(P<0.05),合并咽喉炎者颈椎病患病率高于无咽喉炎者(P<0.05),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有头颈部外伤者高于无头颈部外伤者(P<0.05).结论 中小学教师为颈椎病的高发人群,其中,女性教师多高于男性;教师伏案工作和教师咽喉疲劳等职业因素可能为中小校教师颈椎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作者:胡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合肥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期健康人群带菌率监测分析

    目的 为制定流脑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开展流脑疫情预测、预警积累数据.方法 采取单纯随机抽样方法,以县区为单位按3~5岁、6~11岁、12~15岁、16~18岁、19~25岁分组,每个年龄组抽取20~30人,分别在流脑流行的前、中、后期连续监测两年,采集调查对象的鼻咽拭子,进行带菌率监测.结果 流行前、中、后期带菌率分别为3.5%、5.4%、6.6%,流行后期较前期上升了3.1%;3期带菌率卡方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19.168,P=0.000).菌群分布主要是B群和C群,3期中,C群所占比例上升幅度较大,分别为24.7%、58.0%、60.8%.城市两年流行前期带菌率分别为2.2%、4.2%;发病率分别为4.5/10万和4.3/10万.年龄组带菌率与发病构成均以16~18岁高;流行前期流脑疫苗接种和未接种者带菌率分别为1.7%、4.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带菌率随流脑流行前、中、后期,呈不断上升趋势.以C群为主,C群已成为合肥市流脑流行的优势菌群.

    作者:王晓萍;靳玉惠;黄泓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对17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高血压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的病因之一,其发生与患者的工作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及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可直接影响高血压的控制效果[1~3].

    作者:叶菁;唐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病危险因素分析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为消除营养缺乏疾病,改善居民健康提供了经济、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膳食结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变化.

    作者:石荣兴;常宪平;马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一起不明原因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2006年12月3日中午,武汉市某服饰公司食堂发生84名职工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及实验室检测,证实系食用平菇炒鸡蛋所引起,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