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军;王成全;周相朝;温立新;邹学亮;潘会明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为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近年来门诊发现其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为了寻求佳的治疗方法,十堰市妇幼保健院应用克霉唑阴道片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清冉;王景娥;佘锋国;曾福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在我国人群中HBsAg携带率较高,而医院是患者相对集中的场所,为了解医院外环境中HBV的污染情况,我们选择了几家综合医院进行抽样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东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湖北省枣阳市老年人胆囊结石患病率现状,为制订防治胆囊结石病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0年1月~2004年11月,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枣阳市城乡老年人中以健康体检形式进行胆囊结石病调查,总计4 500人.结果老年人胆囊结石的患病率为14.22%,标化患病率为15.82%,其中男性患病率为9.20%,女性患病率为19.32%,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0.01);农村老年人患病率为12.60%,城市老年人患病率为18.28%,城市老年人患病率高于农村(P<0.01).结论枣阳市老年人的胆囊结石患病率较高.
作者:陶书超;阎瑛;吴崇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3~2004年,枣阳市对全市中小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宏轩;田海军;史天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慢性湿疹是皮肤科顽疾之一,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抗炎、抗过敏治疗,但因该病继发性皮损增厚,外用药物难以奏效,且长期使用可引起对药物的耐受.梅花针在皮肤科领域的应用,因其见效快、疗程短、不易复发,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得宝松(Diprospan)是一种新型强效皮质激素制剂.作者从2002年7月开始尝试局部使用梅花针扣刺联合得宝松溶液外擦治疗慢性湿疹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仕雄;魏芙;张频;王锦豹;张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人类面临着各种自然灾难(如地震、洪水、疫情)和人为灾难(如交通事故、工业污染、恐怖袭击中可能使用的核、化学、生物武器等)的严重威胁.灾难医学是研究为受灾伤病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科学.灾难伤病员救护与平时医疗不同,具有救灾机构的随机性、救灾现场的危险性、伤情救治的复杂性等特点.医护人员掌握灾难医学知识的好坏程度直接影响我国的灾难医疗救援水平.该研究通过了解医务工作者对灾难医学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姚卫光;艾福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现辖4区1市1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数据统计,全市人口为247.64万人(包括外来常住人口,不包括常年外出人口),其中黄石港区19.66万人、西塞山区24.40万人、下陆区14.66万人、铁山区6.65万人、大冶市87.36万人、阳新县94.91万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22.14万人,占总人口的49.32%;居住在乡村人口为125.50万人,占总人口的50.68%.
作者:肖少卿;吴晓红;邓健;柯贤洲;曾菊梅;张芊;陈燕;陈文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30年来,将近有30多种新型传染病出现.如何尽早发现新型疾病是摆在医学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医生诊断疾病的思维模式是经典的临床思维模式.临床思维是将一般规律运用到判断特定个体所患疾病的思维过程,故属演绎推理,其特点是:针对个体,即临床医生是根据每个病人的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特征同已知疾病的诊断标准相比较作出判断,尽量作出一个相似的诊断.如果发现异常现象,常考虑为个体差异或疾病的不典型或特殊表现.
作者:郭毅;蒋明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某城市社区的鼠密度情况,比较药物灭鼠和综合灭鼠措施的灭鼠效果,提出控制鼠密度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某城市的两个社区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0.005%溴敌隆灭鼠,实验组采用综合灭鼠措施,在灭鼠前后通过粉迹法调查鼠密度.结果灭鼠前对照组和实验组的鼠密度分别为8.33%和13.56%,差异无显著性(P>0.05).灭鼠后对照组、实验组的鼠密度分别为5.03%、0.6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取综合灭鼠措施才能更有效的控制城市社区的鼠害.
作者:王芬;朱长才;黄建友;郭孝鹏;陈佰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检测经不同浓度气态甲醛暴露后所致小鼠脑细胞的遗传损伤.方法用不同剂量气态甲醛(0.5,1.0和3.0 mg/m3)对小鼠进行连续动态染毒处理72 h,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又称彗星实验)检测脑细胞的DNA损伤.结果吸入浓度为0.5和1.0 mg/m3的甲醛后,可造成脑细胞DNA的严重断裂,而3.0 mg/m3的甲醛则引起显著的交联作用.结论气态甲醛可造成脑细胞DNA的断裂和交联.
作者:杨光涛;徐钱;娄小华;吴凯;王黎明;李艳;柯翔鸿;杨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全面了解我国医疗机构的基本状况以及医疗服务市场存在的的问题,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医疗机构专项调查工作的通知>及<全国医疗机构专项调查方案>,布署开展了针对医疗机构的基本状况的大规模的调查工作,对湖北省开展的情况以及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作者:李亚红;肖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小鼠吸入气态甲醛后,甲醛对小鼠的脑、肾组织蛋白造成氧化损伤和脂质的过氧化及其发生机制.方法用不同剂量的气态甲醛对小鼠进行连续动态染毒处理72 h,用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小鼠脑、肾组织蛋白质的羰基含量,以判断蛋白质的氧化损伤程度;用MDA(丙二醛)试剂盒测定组织中MDA含量,来判断脂质的过氧化程度.结果只有吸入3.0 mg/m3的气态甲醛时,才会对脑、肾组织中的蛋白质造成明显的氧化损伤;而在0.5 mg/m3时,脑组织中脂质的过氧化比肾组织中显著.结论0.5 mg/m3的气态甲醛不造成蛋白质氧化损伤,而对脑组织中脂质的过氧化作用却很显著,可见0.5 mg/m3甲醛对生物体存在着直接的神经毒性;3.0 mg/m3的气态甲醛对脑、肾组织中的蛋白质和脂质会造成明显的氧化损伤,且肾组织比脑组织敏感.
作者:娄小华;徐钱;王黎明;吴凯;李艳;柯翔鸿;杨光涛;杨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甲醛与苯对小鼠外周血红细胞、骨髓细胞微核的诱发效应.方法甲醛、苯及两者联合作用分高、中、低三个剂量组,采用静吸式染毒方法,每天2 h,连续染毒15 d,考查微核率的变化.结果染毒后小鼠外周血红细胞、骨髓PCE细胞微核率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甲醛和苯均可不同程度的影响小鼠外周血红细胞和骨髓细胞的微核细胞率,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联合作用时效应强.
作者:姚雪梅;叶亚新;王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酱油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常加入一些防腐剂保鲜防腐.国家标准中已有方法分别测定山梨酸、苯甲酸及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均可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但是在两种填充柱上,并且样品需要提取浓缩进样.该文建立了毛细管柱同时测定酱油中5种防腐剂,将样品经提取直接进样,不需浓缩过程,在毛细管柱上同时分析山梨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及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有效的解决了通常酱油提取过程中由于乳化而引起的回收率下降问题.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准确.
作者:李小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在疾病预防控制及卫生监督工作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相关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甚至是保证执法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依据.在进行一项分析测量时,往往因为操作者照搬标准,忽视了一些隐藏的问题,终导致检测失败.该文在此总结出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易忽视问题而致检测失败的实例,进行分析与探讨,供同行参考.
作者:徐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通过总结在开展医院健康教育工作实践中建立的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健康、规范开展给予指导.
作者:陈启超;陈清蓉;陆高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公共卫生是通过研究影响公众生命和健康安全的各类因素来制定政策措施,改善生物和社会环境,实施卫生监测和预警及应急处理对策,控制和消灭危害生命的因素,保护公众健康的一门科学.可见,公共卫生事业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涉及到人类生活、社会和经济的各个领域,既要全面提高当代人的生存质量,又要努力维护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和生存质量,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国良;闫冬良;毛宗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掌握湖北省1992~2003年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现状,分析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方法1992年以来的中小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工作资料、调查资料、学校卫生统计年报表及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992年全省中小学学生肠道蛔虫感染率为25.97%,到2000年下降至10.57%,达到了以省为单位终期规划目标,但2003年农村中小学生肠道蛔虫感染出现反弹.小学生的肠道蛔虫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中学生;农村中小学学生肠道蛔虫感染率高于城市.结论中小学生蛔虫感染呈逐年下降趋势,中小学生蛔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为农村及小学生.
作者:曾秀林;余毅震;杨明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公安县自1982年7月原南平公社新田大队发生首例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以来,疫区范围不断扩大,发病率大幅度上升,近几年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夏秋季主要传染病之一.为了探讨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以期制定防疫对策,指导防制实践,现将公安县1982~2004年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历年钩体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动态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邹时超;薛维军;张祖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叶酸对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血浆HCY水平及SOD、MDA、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蛋氨酸饮食复制高HCY模型,大鼠30只,雄性,平均体重(150士50)g.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蛋氨酸组与叶酸处理组,共同喂养6周后,心脏取血.分别测定各组血浆HCY、SOD、MDA、血脂的水平.结果蛋氨酸组、叶酸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HCY、MDA含量均显著升高,SOD水平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叶酸处理组与蛋氨酸组相比,HCY、MDA含量明显下降,SOD水平升高,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而TC、TG、HDL在蛋氨酸组、叶酸处理组和对照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能增强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叶酸可抵抗高同型半胱氨酸引起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及对其引起血管损伤可能有预防作用.
作者:马春桃;黎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