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起霍乱病例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

李冬林;李华民

关键词:霍乱, 病例, 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处理, 中心医院, 疑似患者, 控制中心, 疾病预防, 报告, 咸宁市
摘要:2005年9月1日,咸宁市中心医院收治一例霍乱疑似患者,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派人前往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处理,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相关因素分析

    糖尿病(DM)是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合并钙磷代谢紊乱及骨质疏松已被多数学者所公认.因此,防治骨质疏松对糖尿病患者有重要意义.通过对68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骨密度测定,并对相关生化指标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浩华;徐焱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常用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与常见错误辨析

    统计图表是统计描述的重要工具,是科技论文写作中一种常用的表现形式,它可以取代冗长的文字叙述,直观形象地反映事物之间的关系.全文就常用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及绘制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加以讨论,提出修正办法,供制作统计图表时参考.

    作者:郑康杰;施侣元;陆云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饮用酒中甲醇含量的一种现场快速分析方法

    少量甲醇进入人体就可导致双目失明等严重健康损害.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谷物类和薯干类饮用酒中,甲醇含量分别不得超过0.4 mg/ml和1.2 mg/ml.由于甲醇与乙醇理化性质极为相似,要检测饮用酒中的微量甲醇,国内外多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GC法).GC法耗时较长、仪器庞大,不便于现场监测,使用受到限制.

    作者:陆华新;杨明茂;段奇翠;李忠珍;宋为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对氰化物检测中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探讨

    氰化物测定是卫生检验人员经常遇到的分析项目,一般采用异烟酸-吡唑酮法,该法具有线性好、灵敏度高、实验条件简单易掌握等特点,多为大部分实验室所接受,方法针对不同类的样品均需一定的前处理后再进行.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同种类的样品应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主要是需加入的不同试剂进行样品前处理,若采用相同的试剂进行样品前处理必将对测定的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作者:骆胜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1683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围产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围产期保健工作及产科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为了解盐都县围产儿死亡率及死亡原因,现对盐都县1991~2004年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周红干;董文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CYFRA21-1和CA-125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糖链抗原-125(CA-125)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83例肺癌患者、28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25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A-125和CYFRA21-1.结果肺癌组血清CA-125和CYFRA21-1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肺良性疾病组;CYFRA21-1在肺鳞癌中表达水平高,CA-125在肺腺癌中表达水平高;CA-125和CYFRA21-1联合检测肺癌的敏感性为83.9%,特异性为80%.结论联合检测CA-125和CYFRA21-1对于临床诊断肺癌,特别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姚群峰;薛津若;肖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乡村卫生站消毒效果调查分析

    乡村卫生站作为广州市花都区卫生网络的基层单位,分布在农村乡镇,为解决广大农村居民基本的医疗问题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解该区乡村卫生站的消毒效果,以便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卫生管理部门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现将广州市花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年对该区内195所乡村卫生站消毒效果监测情况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徐胜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黄石市职业病防治执法工作探析

    <职业病防治法>颁布施行已经3年,但各地的执法效果多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大同小异,执法环境、队伍建设、职能多变、技术装备、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制约了<职业病防治法>的贯彻实施.作者现将黄石市职业病防治法的执行情况作一剖析.

    作者:金晓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保健食品中三价铬的测定方法

    三价铬是人体正常糖与脂代谢所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1],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越来越高,以三价铬为功效成份的辅助降血糖保健食品也愈来愈多.目前食品中对其功效成份往往以总铬计,而与三价铬共存的六价铬是被毒理学家公认的致癌物[2],因此食品中三价铬的测定显得愈来愈重要.

    作者:黄文耀;邓琴;沈更新;徐国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HIV检测结果性伴告知的研究进展

    性伴告知(partner notification)是指向性传播疾病指示病例(index patients)的现有和过去性伴以及注射器具共用人员告知有关暴露危险并提供咨询、检测、治疗等服务的公共卫生行为.

    作者:钱足庶;余冬保;汪雁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1242名中小学教师B超检查结果分析

    B超检查对肝脏、胆囊、肾脏疾患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特别是对胆囊息肉及肝、肾囊肿为首选方法[1],已作为健康检查的常规项目,该文对兴山县1 242名中小学学教师肝脏、胆囊、肾脏B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蓉;万忠卫;向晓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价值

    为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测肺动脉栓塞的特征性改变和诊断价值.对12例肺栓塞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倪莉;陈晚先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兴山县中小学教师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为了解兴山县中小学教师健康状况,2005年6月~10月对全县1 28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健康体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万忠卫;鲁维明;张全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食品中多氯联苯的污染及其控制

    有机化合物多氯联苯(PCBs)自1881年由德国人成功合成后,美国于1929年开始工业生产.它是一类具有两个相联苯环结构的含氯化合物,它具有非常优良的物理特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之中[1].多氯联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中,并通过食物链传递和富集而进入人体,因此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目前各国已普遍减少使用或停止生产多氯联苯[2].但是,多氯联苯已使用近40年的时间,由于它用途极其广泛,理化性质稳定,又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因此各国都把多氯联苯列入必须优先处理的食品污染物名单中.

    作者:杨晓敏;朱建如;陈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原子吸收测定饮用水中铜的不确定度评定

    据GB/T 15481-2000idtISO/IEC 17025:1999规定[1],校准实验室或进行自校准的检测实验室,对所有的校准和各种校准类型都应具有并应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构成不确定度的来源,包括(不限于)所用的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方法和设备、环境条件、被检测或校准物质的性能和状态以及操作人员.

    作者:陈然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武汉市早期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评价武汉市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一年及以上患者的生命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FACT-B量表对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测定.结果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命质量较好.患癌前体育锻炼,目前的婚姻状况、工作情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经济因素等为患者术后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应从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出发,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汪敏;周海滨;彭绩;熊田甜;曲江文;聂绍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某县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和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评估某县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探讨HIV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在某县戒毒所和社区征集满足条件的吸毒者,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单独的房间内进行访谈,同时采集血样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调查注射吸毒人群269人,HIV感染率为26.0%(70/269).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中,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有统计学意义.危险因素包括家庭所在地为县城(相对于其他乡镇)(OR=4.08,95%CI:1.65~10.08)、注射总次数≥1 000次组(OR=7.45,95%CI:2.62~21.16)或注射总次数100~999次(OR=3.03,95%CI:1.04~8.86),在戒毒所内有共用针具行为(OR=8.32,95%CI:2.77~24.98)或仅有戒毒所外共用针具行为(OR=5.54,95%CI:1.97~15.60).结论目前该县注射吸毒人群HIV流行处于较高水平,需加强共用针具危险性的宣传教育,加强打击毒品隐蔽进入戒毒所的力度.

    作者:徐翠玲;郑锡文;汪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湖北省二例丝虫病网络直报疫情的调查处理

    湖北省原为丝虫病中度流行区,1988年达到基本消除丝虫病标准.防治后期病原学监测自1993年以来,未再发现微丝蚴血症者,2001年达到消除丝虫病标准,实现全省消除丝虫病.但2004年6月和2005年3月,网络直报丝虫病2例.接报后,作者即赴疫情报告单位及患者居住地进行调查处理.

    作者:王莉莉;余品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罗田县1995~2005年麻疹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急性传染病,麻疹疫苗使用前,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处于罗田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前3位.自麻疹疫苗的广泛使用,特别是1986年实施冷链接种以来,改变了传统的接种模式,使计划免疫工作得以常年开展,疫苗质量大幅度提高,全县麻疹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大幅度降低.为制定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对罗田县1995~2005年麻疹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锡纯;王学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暗娼的行为特征及沙眼衣原体的PCR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暗娼的行为特征及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问卷调查并采集宫颈拭子,用PCR方法对其进行衣原体检测.结果(1)近1周平均商业性伴数为3.33名;近1次和近1个月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分别占62.22%和31.20%;她们跟商业性伴和固定性伴在近1次和近1个月每次性接触时安全套使用率均有差异(均P<0.0001).(2)衣原体感染率为14.21%.结论暗娼中存在感染HIV/AIDS的高危因素,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率较普通人群高.应加强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

    作者:杨北方;许骏;王夏;姚中兆;刘满清;唐力;周旺;周敦金;叶临湘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