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例疑似白喉的流行病学调查

周红俊

关键词:白喉, 流行病学调查, 中心医院, 疑似病例, 控制中心, 疾病预防, 报告, 咸宁市, 实验室, 检测
摘要:2004年12月11日,咸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中心医院报告1例白喉疑似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已于12月22日排除.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例疑似白喉的流行病学调查

    2004年12月11日,咸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中心医院报告1例白喉疑似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已于12月22日排除.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周红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武汉市居室内放射性水平调查

    目的了解武汉市居室内γ辐射水平和氡浓度,为控制室内放射性污染提出预防措施.方法依据我国现行有关建材的放射性和氡的标准.结果居室内γ辐射水平范围为11.32±4.21~15.12±3.92,氡浓度范围为19.24±5.83~34.47±5.74.结论居室内墙体材料以废渣砖结构的γ辐射水平和氡浓度高,γ辐射水平和氡浓度在不同季节、不同楼层有明显差别.

    作者:侯祖洪;杨想军;秦俊;黄鹤;马新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新形势下卫生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大好形势下,联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实际,科学认识卫生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把握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刘昌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糖尿病亲属中糖耐量正常者血糖水平的漂移变化分析

    目的探查糖尿病亲属中糖耐量正常者1 d内血糖水平漂移变化过程.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50例糖尿病亲属的糖耐量正常者进行连续72±7小时血糖监测.结果平均血糖值5.3±0.5 mmol/L;1 d内血糖的峰、谷值分别为7.8±1.4 mmol/L、3.9±0.7 mmol/L;血糖漂移>7.8 mmol/L占64%;血糖漂移<2.8 mmol/L占22%.血糖漂移于2.8~7.8 mmol/L的时间比例达99%.结论该研究结果有助于较为详细地认识糖尿病亲属糖耐量正常者的血糖漂移变化,及时发现无症状的高血糖和低血糖.并对探讨糖尿病诊断的分割点及血糖控制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萍;邓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氟化物致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的形态损伤

    应用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作为模型,研究氟化物毒性作用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的形态损伤,近年来文献中少见报道.用扫描电镜观察培养的细胞,视野广,可观察到细胞簇的全貌及细胞表面的超微改变.笔者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在氟化物作用下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探讨了氟化物致心肌细胞形态损伤的可能机理.

    作者:张德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黄体晚期服米非司酮对生育调节的影响及LIF在子宫内膜的表达

    目的探讨黄体晚期给予米非司酮对生育调节的影响及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300例育龄妇女随机分为5组,每组60例.A、B、C组预期月经来潮前3天口服米非司酮,总量分别为75 mg、50 mg、75 mg,其中A、B组服米非司酮48小时后加服米索前列醇(米索)400 μg;D、E组预期月经来潮前5天口服米非司酮,总量为75 mg,其中E组服米非司酮48小时后加服米索400 μg.观察各组服药的妊娠率、月经变化,电镜下子宫内膜超微结构的变化.用逆转录PCR方法半定量检测白血病抑制因子信使核糖核酸(LIFmRNA)在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的变化及黄体晚期应用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组织中LIF表达的影响.结果5组黄体晚期应用米非司酮对月经周期无影响,各组继续妊娠率分别为6.25%、36.4%、55.6%、8.3%、10.0%.LIFmRNA在正常月经周期卵泡期、黄体早、中、晚期表达的相对量依次增高,黄体晚期应用米非司酮,LIFmRNA表达水平为0.61±0.05.结论米非司酮于黄体晚期应用降低子宫内膜组织中LIF表达可能是其抗生育的机理之一,能有效达到避孕目的.

    作者:林爱丰;夏良斌;冯淑芝;潘伯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竹溪县2004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竹溪县位于鄂西北秦巴山区,全县15个乡镇,414个行政村,总人口36万人,自然环境缺碘,历史上属碘缺乏病流行区.1965年抽样调查,地甲病患病率为48.19%,自1965年起实施以普及供应加碘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1981年普查时,地甲病患病率降至22.90%;经普查普治后,1995年患病率下降为3.17%,达到了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地甲病患病率<5%).自1991年以来,碘盐合格率稳步上升,儿童甲状腺肿大率逐年下降.为掌握全县碘缺乏病流行现状,2004年9~10月竹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县开展了碘缺乏病现状调查,现将其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郭顺;徐世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使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筛查早期肿瘤及疗效监测

    目的研究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诊断系统用于筛查早期肿瘤及疗效监测的价值.方法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诊断系统测定分析282例健康体检人群,185例临床确诊的各种肿瘤患者和136例肿瘤术后监测患者的12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原125(CA125),糖原153(CA153),糖原242(CA242),糖原199(CA199),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铁蛋白(FER),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人生长激素(HGH).结果被检测282例健康体检者中,超出参考值范围的结果有2例,后经随访均证实确诊为早期肿瘤患者(阳性率为0.71%);185例临床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中,153例结果异常(阳性率为82.70%);另有136例为术后监测,125例结果正常,11例结果异常.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诊断系统对于肿瘤筛查、监测其复发和转移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曹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湖北省2004年性病疫情分析

    目的了解湖北省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特点,指导全省性病防治.方法用性病疫情管理软件和Excel对2004年湖北省77个地(市)、县上报的性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湖北省累计报告性病病例22 921例,较2003年下降了3.97%,发病率为38.867/10万.其中男性病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60.33%,女性病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39.67%,男女病例数之比为1.52:1.20~岁组占33.91%,30~岁组占37.33%,40~岁组占17.04%.0~岁和1~岁两个年龄组占0.87%.结论2004年湖北省性病疫情与2003年相比虽有所下降,但艾滋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预防和控制性病的任务仍十分艰巨.患者主要集中在20~岁组和30~岁组两个年龄组.儿童患者的数量有明显的升高.性病的防治重点应放在青壮年和婴幼儿人群.

    作者:李玲;李旺华;詹发先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黄冈市艾滋病防治专业队伍调查

    基层防治艾滋病专业人员是各项技术措施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的水平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措施实施效果.为了解基层防治艾滋病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条件,为加强艾滋病防治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于2004年6月对湖北省黄冈市从事防治艾滋病工作的专业人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戴本南;戴纯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44例治疗初探

    随着高血压病人数的增加,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患者也相应增多.ISH的升高是心血管病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为提高该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减少病死率及致残率.将中国农科院油科所44例ISH患者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陈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江西省2000~2003年新生儿破伤风疫情分析

    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NNT)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一种主要疾病.为了早日实现我国消除NNT的总目标,及时掌握江西省NNT流行病学特点,现将江西省2000~2003年NNT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范奕;来伟;何加芬;何伟;彭广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湖北省电力系统职工血吸虫感染情况分析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湖泊众多,是血吸虫病重流行区,特别是荆州地区更为严重,近几年血吸虫感染呈回升趋势,为探讨电力系统职工感染血吸虫的情况及防治措施,2004年,对省内电力系统职工进行一次普查,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周飞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调查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食物中毒,中毒的食品也比较复杂,有肉类、奶类及淀粉类.某市一起因食用肉丸子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周安娜;李林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及角膜内皮失代偿的成因及防治

    自1967年Kelma[1]首次报道超声乳化技术以来,经过眼科医师的不懈努力,其技术日趋完美,已成为白内障手术常用的术式之一.该手术具有切口小、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等优点.但随之引起的并发症也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其中角膜水肿,角膜内皮失代偿就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角膜水肿的表现为内皮细胞减少,角膜厚度增加,透明度下降,有时合并条纹状角膜病变,即后弹力膜皱折.角膜失代偿为内皮受到严重损伤致功能严重失调,角膜上皮层及前弹力层之间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伴角膜基质水肿.其转归为视力障碍,终形成大泡性角膜病变.

    作者:晏颖;邢怡桥;艾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一起非法行医案件的查处

    2004年6月19日上午8时,潜江市卫生监督局接到群众举报,荷花塘药店聘请医生非法行医,推销治疗用仪器及其药品.市卫生监督局立即派出5名卫生监督员赶赴现场,开展了查处工作.

    作者:董尚勤;韩斌;徐知远;吴三定;吴小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年人口腔疾病患病状况分析

    为了解中年人群口腔疾病患病现状、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牙病防治工作,合理配置口腔保健资源,2002年对河南省部分省辖市城乡35~44岁中年组人群口腔疾病患病状况,进行了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薇;杨汴生;何健;钟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21例肺结核合并肺癌临床分析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肺结核合并肺癌亦呈上升趋势.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湖北省荆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病患者中有21例并发肺癌,现分析如下.

    作者:肖芮;刘锦宏;陈显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人胰岛素基因在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表达

    目的研究人胰岛素基因表达质粒在体外转染鼠成纤维细胞(NIH3T3)后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壳聚糖转染法将重组的人胰岛素基因表达质粒转染鼠成纤维细胞(NIH3T3),转染后72 h,经G418抗性筛选出阳性克隆并培养到第24 d,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胰岛素的表达,同时用ELASA法监测转染后24 d的细胞培养液的胰岛素水平.并将阳性克隆大量扩增,注射至糖尿病大鼠腹腔内,并与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细胞比较,观察在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胰岛素表达及对血糖等变化的影响.结果转染PCMV.INS的NIH3T3细胞培养液的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未转染组(P<0.01)及PCMV转染组(P<0.01),未转染组与PCMV转染组细胞培养液的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接受胰岛素表达载体细胞的糖尿病大鼠,血糖明显下降,体重逐渐恢复.结论人胰岛素基因能成功转染非胰岛β细胞,并表达目的基因使血糖水平下降说明基因治疗有望成为1型糖尿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壳聚糖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胰岛素基因载体.

    作者:牛力;徐焱成;郭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老年性白内障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调查中老年性白内障的致病因素,为中老年性白内障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武汉市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中随机选择115例接诊的白内障患者及109例对照,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多因素问卷调查及率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眼部疾病、眼屈光不正、眼部手术以及全身性疾病与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的联系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白内障的防治工作应从多个方面立体展开.

    作者:邱晓华;郭天南;谭娟;赖玲玲;鲁文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