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公共卫生监督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

范继红

关键词:公共, 卫生监督, 信息科学, 现代社会, 世界认识, 进程, 服务, 地位
摘要:现代社会信息科学的出现,大大加速了人们对世界认识的进程,为了充分认识公共卫生监督信息的地位和作用,使其更好地为现实工作服务,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高血压是糖尿病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它在糖尿病人群中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群的两倍[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血压病与糖尿病相伴发生,超过一半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常有心、脑、血管和眼底多种并发症存在,而高血压可加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两者相互作用,导致恶性循环.糖尿病心肌病变加重高血压心脏舒张功能损害,使收缩功能减退提前出现.高血糖、高胰岛素及高脂血症可加重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的程度,使冠心病的发生率增加.良好的血压控制可延缓大小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2].因此防治糖尿病的同时切不可忽视高血压的控制.

    作者:雷幼蓉;黄璐;刘美华;程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2002年佛山市孕妇碘营养状况分析

    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IDD)是我国目前发病率高的地方性疾病.孕妇是碘缺乏病敏感的群体,预防孕妇缺碘,是关系到优生优育、预防残疾、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卫生健康问题.尿碘测试水平是评价人体碘摄入状态的主要手段,也是碘营养水平的监测和碘干预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佛山市于1995年全面供应碘盐至今,为弄清佛山市孕妇的碘营养水平,按孕妇人口比例1%随机抽取佛山市四个区的孕妇进行尿碘测定,以评价佛山市孕妇的碘营养状态.

    作者:张国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采用加药琼脂分离污水中沙门氏菌的实验探讨

    为了摸索一种能够有效减少杂菌生长,相对提高污水中沙门氏菌分离率的琼脂平板,我们通过实验,采用加药琼脂平板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付洪刚;杨宇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女大学生痛经症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根据学校新生中女大学生痛经患病率较高的情况,2003年对部分新老女大学生痛经患病情况与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王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石首市1998~2003年五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监测分析

    石首市从1992年起建立了儿童死亡监测报告制度,较系统地进行了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为了解石首市儿童死亡监测情况,对近6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提出防治措施.

    作者:杨大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国儿童营养状况及对其改善的建议

    近年来,与儿童健康密切相关的营养问题,在世界各国皆受到重视.中国3亿多儿童的营养状况,一直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

    作者:杨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2003年底至2004年初韩国、泰国、日本、越南和我国相继暴发禽流感,越南、泰国出现了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并致死的病例.经实验检测证实,此次流行的禽流感病毒为H5N1变异株,目前,从亚洲禽类分离出的H5N1病毒株变异迅速,在鸟类中出现大范围禽流感流行,增加了人类暴露的机会.随着感染人数增多,会增加禽和人流感病毒株的基因重组机会[1].由于流感病毒抗原的特异性,其变异株和疫苗的预防效果均密切关联.因此,对流感病毒变异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门课题.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早已开始从分子水平探讨流感病毒的变异机制及其流行规律,人类流感与动物流感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均已取得了重大进展.现将流感病毒基因组结构,病毒变异特性,病毒在不同宿主中的变异速度及其变异的分子基础等诸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潘南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四例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临床分析

    湖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于2003年11月份收治4例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雄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监利县实施免疫接种门诊化建设的做法与体会

    监利县位于长江中下游,人口140万,面积2 900平方公里,0~7岁儿童数102 989人,分布在全县23个乡镇场,全县原有接种门诊23个,产科接种点4个,村级接种点778个,每年冷链运转6次.结合本地实际、通过综合分析对传统的接种模式进行改革,取消村级接种点,规范建设免疫接种门诊,实现预防接种门诊化.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对监利县免疫接种门诊建设作一报道.

    作者:易生华;周红兵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卫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为全面了解卫生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充分掌握卫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客观行为表现,认真做好卫生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2004年4月我们对咸宁市卫生学校1129名一、二年级在校生进行了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态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学校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作者:曹树泉;卢玉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乡镇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

    近几年来,湖北省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在湖北省经济建设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为了摸清乡镇工业职业病危害现状、分布及发展趋势,对部分乡镇企业职业病危害进行重点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冯涛;高光华;王和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病房管理要求与病人主体之间矛盾的探讨

    管理是将人员组织起来朝着一项目标共同完成工作的过程.病房管理的中心目标,是为病人创造一个整洁、安静、舒适安全的医疗环境,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作者:吴华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宜昌市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为了解宜昌市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特征及相关因素,提高儿童保健水平,于2002年4~6月,对全市城区25所幼儿园7 587名儿童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晓虹;赵军;杨荣;李俊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小儿川畸病诊治问题探讨

    川畸病(kawasak disease KD)近年来已成为儿童常见病,其并发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已超过风湿性心脏病,而成为小儿主要后天性心脏病[1].其预后与该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关系密切,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自1998年6月至2003年6月共收治该病102例,其中32例并发冠状动脉损害,3例并发冠状动脉瘤.为交流经验,改善该病预后,现将有关资料讨论报告如下.

    作者:鲁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广东省外来务工妇女和本地妇女宫颈癌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为掌握外来务工妇女宫颈癌流行病学情况,为其提供科学的宫颈癌防治决策依据.方法2000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宫颈刮片及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分析,分别对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和佛山市3 600名外来务工妇女和3 600广东本地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疑似病例进行组织活检进一步确诊,并对调查对象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经济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外来务工妇女宫颈癌检出率与广东本地妇女有显著性差异,明显高于本地妇女,而且患病有着年轻化趋势;不同的职业人群中,工人及服务业人员宫颈癌检出率较高;文化程度越低、经济状况越差者,宫颈癌检出率越高.结论加大对外来务工妇女宫颈癌的普查普治工作,有效预防宫颈癌对外来务工妇女的危害.

    作者:刘瑶;童晓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489例慢性血吸虫病合并HBV感染情况报告

    2002年元月至2003年12月,荆门市血防所共收治慢性血吸虫病人489例,住院期间,作肝功能及HBV检查,测得HBV阳性56例(大三阳18例,小三阳38例),合并HBV感染率为11.4%.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天秀;陆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防范护理纠纷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护理学科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同时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巨大变革,21世纪的护理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尤其自2002年4月9日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事故<举证倒置>措施的相继出台,对医疗护理安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而加强护理质量管理,防范护理纠纷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杨世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关于公共卫生监督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

    现代社会信息科学的出现,大大加速了人们对世界认识的进程,为了充分认识公共卫生监督信息的地位和作用,使其更好地为现实工作服务,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范继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正常人群白喉免疫水平调查分析

    通山县自1967年正式开展在易感人群中进行有计划地使用百白破三联菌苗及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等制品的预防接种以来,白喉的发病率已有显著下降.1983年以后全县又实施了冷链,计划免疫制品的接种工作由以往的每年冬季1次转入每2月1次.为了考核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和正常人群对白喉的免疫水平,于2001年6月在城乡开展了正常人群的白喉免疫水平调查.

    作者:杨保国;舒进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湖北省1997~2003年AIDS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通过对湖北省1997~2003年AIDS发病和死亡的流行病学分析,为制定湖北省AIDS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全省各地监测报表、常规监测资料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3年全省共发现472例AIDS病人,其中185例死亡,以青壮年农民为主,发病和死亡男女比例分别为1.38:1和1.26:1,感染途径以有偿献血为主,占61.02%,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肺部机会性感染.结论湖北省艾滋病正处于发病和死亡高峰,为AIDS患者提供关怀及医疗支持是当前为紧迫的任务.

    作者:张艺;彭国平;赵明江;李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