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传媒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张鄂明

关键词:传媒, 健康教育, 知识和技能, 预防疾病, 健康行为, 危险因素, 生活质量, 教育活动, 教育对象, 改善环境, 死亡率, 伤残率, 发病率, 组织, 系统, 人民, 防病, 传播, 保健
摘要:健康教育是以传播保健防病知识和技能,帮助教育对象建立健康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它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因此健康教育是预防疾病,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智力发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儿童智力是评价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发育不仅受遗传因素影响,也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制约。为了探讨武汉市青山区儿童智力发育状况及了解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的有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此项研究。……

    作者:余红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儿童疱疹性龈口炎

    疱疹性龈口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粘膜感染性疾病,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该病以6岁以下儿童较多见,呈急性发作,患儿常出现发热、拒食、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口腔粘膜广泛充血水肿,病程1~2天后出现水疱、溃疡、糜烂,影响患儿的饮食及睡眠。采用自配雾化液给患儿进行疱疹性……

    作者:黄旌;徐巍;罗贤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浅议医学研究中t检验与方差分析的正确应用

    针对医学论文中存在的许多误用和滥用假设检验方法的现象,在医学研究的基本精神指导下,阐述了医学研究中统计学应用的必要性;对统计学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其中的两类错误进行了分析,并探讨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正确应用途径以及用t检验代替方差分析的弊端。

    作者:孙维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盐都县实施结核病归口管理的措施与效果

    结核病是全球一大公共卫生问题,对结核病实行归口管理是国家卫生部1991年颁发的《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的重要内容。盐都县于1992年开始对农村肺结核病人实行归口管理,1997年开始实施《卫生部加强与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简称卫生部项目),现对实施效果作一分析评价。……

    作者:孙芳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接种百白破疫苗引发血管神经性水肿一例报告

    2000年8月,武汉市汉阳区1名儿童因接种百白破(DPT)疫菌引发过敏,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在治疗过程中又产生药物过敏症状。经数次调查处理,患儿现已痊愈。现将有关经过报告如下。……

    作者:鲜文;艾运生;李冠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大型餐饮单位工作人员卫生培训管理程序探索

    大型餐饮单位工作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水平及操作规范程度,直接影响着食品卫生质量,卫生知识培训是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的重要环节。据对某市5家大型餐饮单位餐饮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调查,初中及以下毕业生占39%,高中毕业生占37%,文化程度偏低;人员更换频繁,年更换率……

    作者:陈理良;张凤莲;王龙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浅谈传媒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是以传播保健防病知识和技能,帮助教育对象建立健康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它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因此健康教育是预防疾病,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

    作者:张鄂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灰色理论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大量综合水体近年来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全文从研究灰色局势决策的原理出发,采用较为翔实的监测资料,运用灰色理论模型对东湖水质进行评价。

    作者:朱雷;江小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先天性肛门闭锁并直肠前庭瘘的护理

    先天性肛门闭锁并直肠前庭瘘是胎儿期胚胎发育畸形,主要临床表现为出生后无肛门,大便由前庭(会阴)处排出,一般无肠梗阻表现。现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1995~2000年收治的15例患儿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建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沙市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探索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沙市区卫生系统通过采取构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规范运行机制,建立支持体系,完善社区卫生服务配套政策等措施,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方面作了实践探索。

    作者:邓长明;刘家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足反射区健康法的价值浅析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足反射区健康法是宝库中的一部分,是祖国医学的一个分支,是集辩病、预防、治疗、自我保健为一体的自然疗法。此法已有5千年的悠久历史,起源中国,流传国外(目前全球盛行)现已重回故里。足反射区健康法在实践中有很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作者:冯运蛟;李国栋;唐笙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影响新生儿听定向反应及其附加分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新生儿听定向反应及其附加分的多种环境因素及敏感性。方法 随机选取武汉市某医院妇产科1999年1~10月出生的足月新生儿103例,测定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并收集有关影响因素,同时测定新生儿脐血铅和胎粪铅含量。分别以新生儿非生物听定向反应评分及非生物听定向反应附加评分作为因变量,以影响因素及脐血铅、胎粪铅等24项指标作为自变量,采用多项有序分类反应型变量的logistic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在P=0.10水平筛选出相应的影响因素。结果 家庭人口数、孕期感染及孕期感染月份3项因素选入影响新生儿非生物听定向反应评分的模型。孕期情绪、孕期服药、新生儿性别、孕期感染、孕期感染月份、孕周、胎粪铅等7项因素选入影响新生儿非生物听定向反应附加评分的模型。结论孕周长、女性新生儿、孕期情绪好有利于新生儿非生物听定向反应附加评分的发育,孕期早期感染、孕期服药、高胎粪铅水平不利于新生儿非生物听定向反应附加评分的发育。

    作者:叶萍;朱先桔;王际平;陈清山;刘筱娴;尹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1999~2001年广西瓶装饮用水卫生质量调查分析

    瓶装饮用水是指经过滤、灭菌等工艺处理的装在密封的容器中可直接饮用的水,主要有瓶装纯净水、矿泉水、淡泉水等。瓶装水按其包装规格可分为桶装水(指规格>3.2L)和小瓶装水(指规格<1L),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饮用水观念的更新,瓶装水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生……

    作者:林静;顾兢;罗聪彪;杨文敏;林霞;林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卫生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卫生行为方面的特点。方法 对咸宁市初中生561名独生子女和1110名非独生子女进行卫生行为调查。结果 独生子女在卫生行为、守纪行为及学习成绩等方面都显著优于非独子女,且女生优于男生;男生非独生子女不良卫生行为发生率较高。结论 应重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及心理卫生方面的差异,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作者:张雪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屏障系统动物转移方法初探

    1 动物的转移步骤 1.1 动物转移前的准备 1.1.1 安全屏障系统的准备 ①对备用安全屏障系统及其配套设施设备作进一步安全检查后试运行2天,把系统内各区域、各房间打扫擦洗干净;放入饲养动物所需要的笼器具、卫生清洁用具、消毒剂、喷雾器等,另外准备2—3套经高压……

    作者:张金明;孙凡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无细胞百白破接种反应和免疫效果观察

    无细胞百白破系无细胞百日咳、精制白日咳类毒素,精制破伤风类毒素用氢氧化铝吸附制成,是以百日咳毒素(PT)为基础而组成的无细胞百白破(DTPa)三联疫苗。荆门市预防接种门诊2001年1~6月对辖区内298名适龄儿童,……

    作者:李俊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怡神露保健饮料抗肿瘤实验

    为评价怡神露保健饮料抑制肿瘤生长作用,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接种肿瘤细胞,比较两组棵小鼠肿瘤生长发育情况。……

    作者:余思义;戴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胎儿畸形发生因素临床分析

    胎儿畸形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存活者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极大不幸。全文对深圳市妇女儿童医院1991~1998年8年中80例胎儿畸形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病因素及早期诊断方法。……

    作者:王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检测血清铁蛋白和甘胆酸对献血者体检普查意义的探讨

    为加强输血安全工作,提升血源质量,防止输血反应疾病的发生,在按照国家法规对无偿献血者必检的血液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梅毒抗体等多项体检。本文试测血清铁蛋白(SF)……

    作者:陈玉梅;冯思美;龙宪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加强实验室管理保证检验质量

    为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各血站实验室正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实现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的措施便是开展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室内质量控制(IQC)是由实验室人员采用一系列方法,连续的评价本实验室工作的可靠程度,确定报告能否发出。……

    作者:卫瑞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