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开英;秦剑;周祥敏
黄连是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1],历代方书中多有应用[2],从来认为无毒,而且还有解毒方剂中用黄连.1978年,新加坡政府卫生部宣布黄连或小檗碱为毒品,认为孕妇或新生儿服用黄连或小檗碱,能诱发G6PD缺陷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核黄疸.全面禁止买卖、持有、医用黄连[3,4 ].我国也有人主张新生儿忌用黄连[5,6].然而,中医自古有给新生儿服用黄连的黄连法[7],清朝皇室有给新生儿服用含黄连的福寿丹开口的传统,文宗咸丰帝初生也曾服用福寿丹[8].至今,安徽、湖南、江西、四川、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南方诸省民间仍有给新生儿服用黄连方剂的习惯.黄连是否真的有毒,应如何防治,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高晓山;陈馥馨;杨守业;皮晓霞;李建荣;林娜;刘源;王旭华;严梅桢;高雨农;汪长生;叶爱莲;刘克丽;姜国锋;黄佛生;刘晓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利用稻瘟霉生物活性成分跟踪筛选模型,筛选海兔中抗有丝分裂活性成分.方法:通过观察样本引起稻瘟霉的分生:孢子或菌丝形态生长异常或生长抑制的情况,跟踪筛选活性组分,并与体外肿瘤细胞毒试验对照.结果:从海兔乙醇粗提物中筛选得到2个具有细胞毒活性的组分,其体外对P388和HL-60的IC50分别为23.4,18.6,19.4,12.5μg.mL-1.结论:本模型首次用于海洋天然活性化合物的追踪分离,方便、快捷、成本低,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林厚文;汤海峰;张纯;沈阳;郭澄;易杨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对白英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正相及反相硅胶柱色谱分离,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咖啡酸,香草酸,N(p-hydroxyphenethyl)p-coumaramide,芦丁.结论: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杨敬芝;郭贵明;周立新;丁怡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陆氏润字丸是由大黄(酒制)等10味中药加工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开胸涤痰、润肠去积之功效;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成药制剂(第十一册).方中大黄(酒制)为君药,但其质量标准无大黄的含量测定.本文以大黄的有效成分大黄素和大黄酚[1]为指标,直接用甲醇加热回流提取,采用HPLC,建立含量测定方法,能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
作者:郭怡飚;宋旭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对中药水煎液的常用精制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以评价各种方法的优劣.方法:用醇沉法、超滤法、澄清剂法、大孔树脂法分别对淫羊藿、黄芩汤等单味药和复方的水提液进行分离、纯化,并用HPLC及其他方法对其单味药和复方中的指标成分及多糖、蛋白质进行定量测定和定性鉴别.结果:4种分离纯化技术各有其优点.结论:需根据临床治疗的需要、药物的化学成分及所需制备剂型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分离和纯化方法.
作者:冯青然;王元瑜;马振山;张保献;聂其霞;赵小妹;臧琛;仝燕;王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为菊花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生药性状鉴别.结果与结论:搞清了亳菊、滁菊、贡菊、杭白菊、杭黄菊及其他一些非主流品种的性状特点.
作者:周建理;袁如柏;刘翔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为当归的道地性提供环境因子的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考察和室内化学分析研究当归栽培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甘肃岷县当归栽培土壤的物理性状、有机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综合因子佳.结论:生态环境是形成当归道地性的主导因子.
作者:赵杨景;陈四保;高光耀;冯毓秀;杨世林;徐丽珍;杜力军;胡世林;冯雪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本草纲目》药物基原的考证研究,明确李时珍当时所记述的药物在现代植物分类学中的地位,以便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进一步开发新药.方法:针对《本草纲目》原文,利用文献考证及植物分类学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从《本草纲目》全部植物基原药物中,考证出属于禾本科者39种,并简述其生境与分布.结论:属于禾本科的药物种数较多,其中薏苡、淡竹叶、菰等都是传统常用名药.搞清植物亲缘关系,可作为药源开发的线索与依据.
作者:郝近大;谢宗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建立急支糖浆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YWG-C18柱,以乙腈-0.02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2%三乙胺,磷酸调pH 2.7)(5∶10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 nm.结果:本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盐酸麻黄碱在0.207~2.07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3%(n=6),RSD 1.5%.结论:建立的定量方法可作为本品质量控制标准之一.
作者:邓开英;秦剑;周祥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对杜仲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溶剂法、色谱法分离化学成分,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叶中分离得到6个化台物,熊果酸(1).β-谷甾醇(2),对香豆酸(3),咖啡酸乙酯(4),绿原酸(5),松柏苷(6).结论:均为首次从杜仲叶中得到,化合物3,4,5为首次从杜仲属中获得.
作者:成军;白焱晶;赵玉英;王邠;程铁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阳春砂仁水溶性成分.方法:各种色谱法分离纯化,光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阳春砂仁水溶性成分中分得槲皮素的2种黄酮苷,槲皮苷和异槲皮苷.结论:2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阳春砂仁中获得.
作者:孙兰;余竞光;周立东;罗秀珍;丁卫;杨世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药巴戟天Morinaa 0fficinalis HOW属于茜草科Rubiaceae巴戟属植物,具有补.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效[1].巴戟天水提物在小鼠悬尾和大、小鼠强迫游泳等经典的抑郁模型上显示出抗抑郁的药理活性[2,3].但是,有关巴戟天及其水提物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尚未见报道.本文旨在对巴戟天水提物治疗抑郁症的l临:床疗效,耐受性及毒副反应作出初步评价.
作者:梁建辉;舒良;罗质璞;刘平;杨明;谭春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粉防己碱与长春新碱合用能否逆转人乳腺癌MCF-7多药耐药细胞的抗凋亡作用.方法:用荧光染料Hoechst 33342和碘化丙锭联染观察染色质凝集,流式细胞术检测G1亚峰,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Fluo-3染色法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结果:抗肿瘤药物长春新碱处理MCF-7敏感和耐药细胞后24 h,可观察到2种类型的染色质凝集;但在耐药细胞中,相同浓度处理下染色质凝集的细胞明显减少.无明显细胞毒性的粉防已碱(20 μmol@L-1)与长春新碱合用,荧光显示法和TUNEL法均证实敏感和耐药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粉防己碱与长春新碱合用明显升高细胞内的游离钙含量.结论:粉防己碱能有效地逆转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抗凋亡作用.
作者:王金华;叶祖光;孙爱续;薛宝云;梁爱华;李春英;王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建立降糖馨胶囊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YWG C18分析柱.结果:本文提取方法有效去除了同类成分的干扰,色谱分离效果好,平均回收率为97.4%,RSD=2.13%.结论: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降糖馨胶囊质量的方法.
作者:徐秀珍;韩义欣;逯海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为中药材GAP实施提供新的思路和管理模式.方法:在简要总结中药材GAP实施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中药材GAP实施是复杂系统,并对其系统结构、特点以及实施的方法论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中药材GAP实施是一个复杂系统,由中药材生物系统、环境系统和管理经营系统组成,有其自身特点和方法论.结论:目前GAP实施存在较多问题,急需复杂系统的观点指导其顺利进行.
作者:黄璐琦;崔光红;戴汝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我们遇到因服生晒参而导致发热者3例,现报道如下,供同事们参考.例1:患者男,69岁.患者主诉发作性胸闷10年余,加重半月,于1997年6月3日入院.6月5日患者因疲乏无力,站立时头昏,经测血压后,诊为体位性低血压,并依据舌体胖、脉细而辨证为气虚.给予生晒参每日6 g,水煎服.服药第1天下午,患者体位性低血压明显改善,同时有全身热感,测体温37.4℃.服药2 d,血压正常,热感也明显加重,测体温38.5℃.此时患者既无引起发热的原因也无感染病灶.仍继续服生晒参,总共5 d,期间体温在38.1~38.6℃.在无其他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至第6天时,患者血压仍稳定在正常范围,疲乏无力也明显好转,故改生晒参3 g,每日1剂,水煎服.当天下午患者热感减轻,体温降至37.6℃.此量连续服药8 d,患者血压稳定,体温正常.
作者:苏全胜;林勇;任苏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清热汤剂是一医院水煎醇沉汤剂,由黄芩、茵陈、葛根、贯众等多种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能.主治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病毒性肺炎、流行性感冒、发烧等.为了控制该汤剂的质量,保证临床用药效果,我们对清热解毒汤剂的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考虑黄芩为方中君药,其主要成分为黄芩苷,测定黄芩苷的含量能够反映和控制该汤剂的内在质量.有关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法[1]、薄层色谱法[2]、高效液相色谱法[3-6].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为控制该汤剂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收稿日期1 2000-11-15
作者:谢萍;王艳华;毕开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不同的组分或成分对血虚模型小鼠造血功能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整体实验法、MTT比色法、3H-TdR参入法、半固体造血细胞集落形成技术等,测定血虚小鼠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数和造血干/祖细胞集落水平.结果:当归补血汤的多糖与非多糖组分均有补血作用,多糖组分作用较强,尤以当归多糖的作用更为显著.非多糖组分中以阿魏酸作用强,黄芪异黄酮等也有一定的作用.以上各成分可在不同的作用环节上促进造血细胞的形成.结论:当归补血汤通过多成分、多环节改善血虚动物的造血功能.
作者:宁炼;陈长勋;金若敏;吴耀平;张海贵;孙成立;宋纯清;胡之璧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