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硝酸酯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杜岚;赵庆春;田星

关键词:硝酸酯类药物, 药物不良反应, 临床用药安全, 急性心肌梗死, 药品说明书, 血管扩张剂, 心脏前负荷, 心肌耗氧量, 肺动脉高压, 治疗, 心力衰竭, 误诊误治, 心绞痛, 高血压, 肺淤血, 收录, 上市, 静脉, 国内, 防治
摘要:静脉血管扩张剂硝酸酯类药物能降低心脏前负荷,可缓解肺淤血而不增加心肌耗氧量,因此在临床上常用于防治各型心绞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也常用于高血压或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虽然硝酸酯类药物上市多年,但是药品说明书中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收录还不完全,可能会造成某些不良反应的误诊误治.因此,总结了近年来国内报道的相关不良反应,旨在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
山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CT监视下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治疗硬膜外血肿24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是颅脑损伤中较多见的疾病,它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20%左右[1],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是开颅手术清除血肿[2],但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微创技术的应用,使得治疗颅内血肿有了更加简便快捷的方法,我科自2008年以来应用北京万特福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CT监视下治疗硬膜外血肿24例,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敬华;马爽;赵宪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磁共振成像表现与小脑出血预后的关系

    小脑出血占全部脑出血患者的比例为10%,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好致死率,同时血肿常压迫脑干;小脑出血导致昏迷或者出现脑干压迫症状时,如不采取及时处理,患者病死率接近100%[1],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进步,使得脑干损伤的诊断更加简便和精确,可以说MRI影像表现是判断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本文中我们回顾性分析31例严重的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的MRI影像表现,揭示脑干损害和不良预后之间的关系,报告如下.

    作者:孙学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乙型肝炎病毒整合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整合在乙型肝炎患者中广泛发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 DNA整合率达80%,在急性肝炎、CHB、低血清抗HBV核心抗体(抗HBc)滴度的丙型肝炎病毒(HCV)相关CHB患者中,HBV DNA整合率分别为16%、100%、25%,提示急性、慢性肝炎中均存在HBV DNA整合[1].本文对HBV DNA整合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阮鹏;龚作炯;周伯平;黄健;徐少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肺损伤时间隙连接通道调控肺血管通透性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间隙连接通道(GJC)是否通过调节胞内钙离子浓度,进而调控肺血管通透性,终导致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方法 应用小口径步枪致伤制造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检测肺含水量、伊文思蓝漏出率,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血管内皮Cx40表达;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分别给予达氏修正伊氏培养基(DMEM)、伤后动物血清和GJC通道阻滞剂,应用染料划痕实验检测GJC功能、伊文思蓝漏出实验检测单层内皮细胞通透性、Fluo-3AM钙离子荧光探针检测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 动物实验中,伤后Cx40表达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肺血管通透性则呈递增趋势,二者呈负相关(r=-0.934,P<0.05).离体实验中,伤后动物血清降低GJC功能,Cx40表达降低,当应用通道阻断剂后,GJC功能和Cx40表达降低程度更甚;此时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增加,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应用GJC通道阻断剂后,这种效应更加明显.结论 肺血管内皮细胞GJC对肺血管通透性有调节作用,胸部枪弹伤后,肺血管内皮Cx40表达降低,引起GJC功能下降,导致胞内钙超载,终导致肺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急性肺损伤的发病.

    作者:王献忠;张利峰;孙密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从疱疹样脓疱病治疗谈皮肤科用药

    疱疹样脓疱病是妊娠妇女的一种罕见病,1872年由Von Hebra首次提出以来,逐渐被临床医师所认识和关注.其特点是在红斑的基础上有对称性分布的群集样小脓疱,常成批发生,伴有严重全身症状.我院于2001年3月收治1例产后发生疱疹样脓疱病患者,经综合治疗患者痊愈出院,随访11年未再发病.该患者的治疗涉及皮肤科常用的抗过敏、抗感染、激素和小剂量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本文从1个典型病例的治疗谈皮肤科用药.

    作者:郭凤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喜炎平注射液致过敏反应一例

    患者男,9岁,因发热2 d于2012年11月23日来院就诊,查体:体温39.2 ℃,呼吸31次/min,脉搏112次/min,神志清楚,精神反应佳,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表面均未见脓性分泌物,心肺腹无异常.血常规:血小板15.4×109/L,初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将喜炎平注射液3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滴至50 mL时患儿出现憋气、呼吸困难、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厥冷.当时查体:神志不清,心率52次/min,血压57/41 mm Hg(1 mm Hg=0.133 kPa).考虑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用喜炎平注射液,给予吸氧,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注射液0.4 mg,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约15 min后,患者面色口唇红润,憋气缓解,呼吸恢复正常,四肢转温,脉搏76次/min,血压91/62 mm Hg.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椎体转移瘤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磁共振成像鉴别

    脊柱椎体压缩骨折是临床常见疾病,其病因较多如骨质疏松、外伤、原发或者继发肿瘤等.对于不同病因骨折临床的治疗方式截然不同,因此对于鉴别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病因就显得尤为重要.磁共振成像(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和多参数成像等特点,对骨髓组织的细微病理变化十分敏感,在鉴别椎体良恶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方面表现出独特优势[1,2].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临床或病理证实18例转移瘤和32例骨质疏松症的MRI表现,分析探讨具有鉴别诊断价值的征象.

    作者:舒海丽;马龙;李双芳;张燕中;牛金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大同市某社区居民牙周病的调查报告

    牙周病是成年人常见的口腔疾病,是一个多因素的疾病,没有一个单一的因素能引起牙周组织破坏,以至牙齿脱落.细菌入侵和宿主防卫机能之间维持一种平衡状态,牙周就处于健康状态.体内、外因素均可影响此平衡动态.外源性因素(局部性促进因子),如口腔卫生不良、牙石、食物嵌塞、创伤性牙颌损伤、医源性因素、接触点不良、吸烟等,内源性因素(全身促进因子),如内分泌功能不良、代谢紊乱、免疫缺陷、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遗传因素等,使宿主抵抗力减弱,导致牙周组织对细菌损害易感,从而容易发生牙周病.

    作者:李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多药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的数量和耐药率不断上升[1],其所导致的感染性疾病临床治疗十分棘手.PA对抗菌药物存在多种耐药机制[2],其主要机制是各种β-内酰胺酶的产生.本文就PA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胡艳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铝碳酸镁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胃食管反流病(GERD)系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根据2006年三亚共识,胃食管反流病里面有3种类型,包括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糜烂性食管炎(EE)和Barrett食管[1].NERD是存在与反流相关的不适症状,但内镜下无食管黏膜破损和Barrett食管.GERD是内科门诊的常见病,约占消化科门诊量的20%,而其中又以NERD多见,约占GERD患者的50%~70%[2].NERD患者临床上主要有烧心、反酸、反流的典型症状,也可能出现胸骨后疼痛、哮喘、咳嗽等非典型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NERD的治疗药物也是首选质子泵抑制剂(PPI),但有研究显示其临床治疗效果反应小于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且患者病情容易反复,复发率高[3].近年来,对NERD患者不同亚型的研究中显示,NERD患者中病理性酸反流所占比列相对较低,另有部分患者存在其他发病机制[4].本研究应用铝碳酸镁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NERD患者,观察其疗效,旨在进一步探讨铝碳酸镁治疗NERD的临床价值.

    作者:蔡先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19株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葡萄球菌是临床感染常见的病原菌.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性不断升高,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感染亦不断增多,治疗难度加大.为了解葡萄球菌的组成及耐药状况,对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临床分离的219株葡萄球菌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及防止播散提供依据.

    作者:尹艳萍;胡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核苷类似物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国内外公认有效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核苷类似物主要通过作用于HBV 的聚合酶区发挥抗HBV疗效,药物进入体内后首先磷酸化为三磷酸盐或二磷酸盐形式,然后取代HBV复制过程中聚合酶链延长所需的结构相似的核苷,从而终止链的延长,达到抑制HBV DNA复制的目的.它因口服给药方便,每日1次,具有良好依从性,在临床应用较广泛.目前上市的核苷类似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本文将核苷类似物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抗病毒治疗现状进行综述评价,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王霞;孙怡;郑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辨证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的临床体会

    精神分裂症是慢性迁延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而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属妇科疑难病[1].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认为该病的主要病机是冲任气血失调.治宜肝脾肾同调,以补肾为主.补肾固本,健脾养血,疏肝理气,使血行通畅,经闭自除.笔者根据多年治疗本病的经验,自拟调经汤.临症加减,总结如下.

    作者:方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脂蛋白(a)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导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近年来,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Hcy增高将刺激血管壁引起动脉血管损伤,导致炎症和管壁的斑块形成,终引起血流受阻.脂蛋白(a)[LP(a)]是人血浆中的一种独特脂蛋白,由肝细胞合成并分泌入血.近年来,LP(a)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通过观察T2DM患者血清Hcy和LP(a)水平,探讨、分析联合检测Hcy和LP(a)对T2DM大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

    作者:王亚莉;曹亚薇;韩汝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提高劳动力人口慢病知晓率的研究

    随着我国疾病谱和死亡谱的变化、生活行为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 )迅速上升,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人口NCD患病率大幅攀升.开展NCD预防是我国医务人员的职业职能.人们对NCD的认知是NCD防治基础.本研究选择一个社区运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手段显著提高居民劳动力人口NCD知晓率,报告如下.

    作者:钱新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肺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及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临床分析

    为了解肺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现对本院近年来收治的106例肺炎住院患儿入院后的血清心肌酶谱及CRP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同期101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对照,报告如下.

    作者:闵兆晗;刘春红;徐卫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广东省东莞市2008-2011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在我国抗菌药物是医院用药的主体,其使用和耗资高居医疗费用的榜首.在治疗各类感染性疾病的同时,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也呈上升趋势.本研究对2008-2011年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东莞站收集的6 716份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综合分析,在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方法,对报告进行分析,旨在发现和探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揭示其流行病学特点,以对今后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石民彦;李鹤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诊断与防治进展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是当前诊治肝、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ERCP术后胰腺炎( post ERCP pancreatitis, PEP)是ERCP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接近3.5%,并波动于1.6%~15.7%[1].本文对PEP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及防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瑜;张健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解剖标志定位简单的临床神经阻滞麻醉及镇痛的操作技术,能为患者上肢手术和镇痛等提供良好的效果.笔者2009年3月至2011年4月,对连续臂丛神经阻滞(PCNA)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在上肢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供临床参考.

    作者:于晓云;李和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我院门诊电子处方不合格情况分析

    我院自2010年9月开始实行电子处方以来,手写处方中出现的书写上的问题已基本杜绝,但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为提高处方质量和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现对我院2011年9月至12月门诊处方8 172张进行审核,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陆文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山西医药杂志

山西医药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