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提高劳动力人口慢病知晓率的研究

钱新毅

关键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劳动力人口,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医务人员, 卫生问题, 生活行为, 干预手段, 知晓率, 死亡谱, 疾病谱, 患病率, 职业, 职能, 运用, 预防, 选择, 社区, 认知, 居民, 基础
摘要:随着我国疾病谱和死亡谱的变化、生活行为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 )迅速上升,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人口NCD患病率大幅攀升.开展NCD预防是我国医务人员的职业职能.人们对NCD的认知是NCD防治基础.本研究选择一个社区运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手段显著提高居民劳动力人口NCD知晓率,报告如下.
山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条形码在医院检验信息中的应用

    随着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的应用逐步普及,我院从2009年开始使用LIS系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过程中引进条形码技术作为标本的唯一标识,从检验申请开始,条码生成、样本采集、标本送达、签收、标本双向识别自动检验到报告的打印乃至结果自动传输到医生工作站,都在该系统中完成,不但实现了标本流程各节点的实时监控,还减少了检验流程中的重复工作,优化了流程,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差错,对规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条形码管理系统,仍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1].

    作者:胡筱梅;李毅;李荫桂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尿干化学法检查尿潜血与尿液红细胞镜检的结果分析

    随着尿液分析仪的普遍使用,尿干化学法分析尿液已成为很多医院的常规检验项目.尿干化学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检测尿量少、并可获得多项参数的优点.它只能起到一个筛选作用,而不能完全取代显微镜镜检,尤其是尿中的有形成分.尿沉渣镜检可定量分析尿液中红细胞数量和形态,既可以避免尿液中过氧化酶类似物造成的假阳性,又可以避免尿液中大量还原性物质的存在所造成的假阴性结果.这2种方法互有优缺点,为探讨它们的联合应用价值,笔者使用桂林Uritest-200B尿液分析仪和奥林巴斯CHK显微镜对门诊患者新鲜的尿液标本200份进行了红细胞检测,对尿干化学法检测尿红细胞和尿显微镜镜检红细胞作了对比分析.尿液分析仪与尿显微镜镜检联合检查尿液红细胞,能提高尿液红细胞检验的质量.尿干化学法不但能提高红细胞检测的灵敏度,而且对尿液红细胞被破坏的标本也能提供一定的临床帮助,并且显微镜镜检可以鉴别红细胞的形态,对肾小球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的鉴别也有重要帮助.现将两者的比对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米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紫草膏对局部组织及血管内膜损伤防治作用的研究

    外周静脉化疗约50 %的患者会出现血管内膜损伤进而出现静脉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患者也有32.3%会发生静脉炎,采用紫草膏外涂可减轻局部组织损伤[1],减轻或延缓血管内膜损伤的发生,预防和治疗静脉炎,延长患者血管应用.通过和传统50%硫酸镁湿敷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其效果优于硫酸镁[2].临床对紫草膏的应用已有了较为广泛的研究,而且组织病理学方面证实紫草膏可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然而缺乏紫草膏对血管内膜保护作用的组织影像学研究.本研究在临床应用的基础上,从组织影像学方面观察了紫草膏对血管内膜损伤保护作用,后从临床方面研究紫草膏对血管内膜损伤的预防、治疗作用,并和传统方法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瑞;杨小红;葛昆;郭玉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脂蛋白(a)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导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近年来,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Hcy增高将刺激血管壁引起动脉血管损伤,导致炎症和管壁的斑块形成,终引起血流受阻.脂蛋白(a)[LP(a)]是人血浆中的一种独特脂蛋白,由肝细胞合成并分泌入血.近年来,LP(a)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通过观察T2DM患者血清Hcy和LP(a)水平,探讨、分析联合检测Hcy和LP(a)对T2DM大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

    作者:王亚莉;曹亚薇;韩汝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3251例结果分析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约有新发病例50万/年,我国新发病例超过13万/年,约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1/3,其发病趋势呈年轻化.防治宫颈癌的重要环节是早诊断和早治疗.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测(TCT)是当前国际上先进的细胞学检测技术,提高了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和敏感性.现将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妇科门诊及体检中心宫颈TCT检查3 251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TCT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全贵;马婷婷;冯小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提高劳动力人口慢病知晓率的研究

    随着我国疾病谱和死亡谱的变化、生活行为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 )迅速上升,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人口NCD患病率大幅攀升.开展NCD预防是我国医务人员的职业职能.人们对NCD的认知是NCD防治基础.本研究选择一个社区运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手段显著提高居民劳动力人口NCD知晓率,报告如下.

    作者:钱新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肺转移瘤58例X线征象分析

    肺是转移瘤的好发脏器,根据肺外恶性肿瘤患者尸检统计,肺转移占20%~54%,头颈部、乳腺、消化道、肾、睾丸、骨等原发性肿瘤易转移到肺部[1].恶性肿瘤中有50%以上患者在建立诊断或治疗时已有肺转移而导致治疗上的失败或死亡,因此,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检查有无远处转移时,肺部是X线检查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2].为探讨肺转移瘤的X线征象特征与原发肿瘤之间的关系,早期指导临床治疗或有目的地寻找原发部位恶性肿瘤,现将我院58例肺转移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闫培先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液电碎石技术在胆道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前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困难和预后不佳的主要原因是术后结石残留,胆道镜的使用使术后残石的治疗有了较大进步,而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则进一步提高了镜下碎石的效果和结石取净率,减少胆道镜取石次数.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应用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技术治疗肝胆管结石4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益均;赵鹏;张安元;康世洲;董波;曾洪柠;郭永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血压眼底病变360例临床分析

    高血压患者年龄、病程与眼底改变关系密切.为延缓高血压眼底病变的进展和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对3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眼底病变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贵梅;张瑞田;施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一次性输液贴在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妙用

    在显微外科手术中,无损伤尼龙缝针的管理极其重要,因其缝针相当微小,容易遗失或粘贴在医生手上或其他敷料上不易查找,甚至遗落在切口内,这不仅给手术医生、护士带来诸多不便,而且可能增加患者的痛苦.为此,我科巧妙应用一次性输液粘贴巾管理显微缝针.此法可妥善保管缝针,避免丢失.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玉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联合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是人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引起的高血糖、高血酮、酸中毒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以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为特点.目前因为本病的延误诊断及缺乏合理治疗而造成死亡的情况仍较常见[1].因此,对DKA患者进行科学而有效的急救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科2012年1月至12月共收治了40例DKA患者,其中20例应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联合胰岛素泵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东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19株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葡萄球菌是临床感染常见的病原菌.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性不断升高,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感染亦不断增多,治疗难度加大.为了解葡萄球菌的组成及耐药状况,对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临床分离的219株葡萄球菌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及防止播散提供依据.

    作者:尹艳萍;胡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管紧张素(1-7)心血管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在心血管疾病中起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是RAS的主要效应因子,其作用主要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Ⅱtype 1 receptor, AT1)介导.长期的AngⅡ高水平会导致血压升高,促进炎症生成、血管壁及心室重构和内皮功能紊乱,使血液高凝和动脉粥样硬化,终发生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肾功能不全等靶器官损害[1].

    作者:张培勇;蔡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黄体破裂保守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卵巢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腹痛是其就诊的主要症状,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腹腔内出血,出血量多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应及时手术治疗.对于出血不多的患者可行保守治疗,破口可自行闭合止血.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人性化的护理模式,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我科自2012年1月至10月对收治的12例黄体破裂保守治疗患者开展了舒适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李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椎体转移瘤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磁共振成像鉴别

    脊柱椎体压缩骨折是临床常见疾病,其病因较多如骨质疏松、外伤、原发或者继发肿瘤等.对于不同病因骨折临床的治疗方式截然不同,因此对于鉴别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病因就显得尤为重要.磁共振成像(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和多参数成像等特点,对骨髓组织的细微病理变化十分敏感,在鉴别椎体良恶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方面表现出独特优势[1,2].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临床或病理证实18例转移瘤和32例骨质疏松症的MRI表现,分析探讨具有鉴别诊断价值的征象.

    作者:舒海丽;马龙;李双芳;张燕中;牛金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大同市某社区居民牙周病的调查报告

    牙周病是成年人常见的口腔疾病,是一个多因素的疾病,没有一个单一的因素能引起牙周组织破坏,以至牙齿脱落.细菌入侵和宿主防卫机能之间维持一种平衡状态,牙周就处于健康状态.体内、外因素均可影响此平衡动态.外源性因素(局部性促进因子),如口腔卫生不良、牙石、食物嵌塞、创伤性牙颌损伤、医源性因素、接触点不良、吸烟等,内源性因素(全身促进因子),如内分泌功能不良、代谢紊乱、免疫缺陷、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遗传因素等,使宿主抵抗力减弱,导致牙周组织对细菌损害易感,从而容易发生牙周病.

    作者:李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乙型肝炎病毒整合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整合在乙型肝炎患者中广泛发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 DNA整合率达80%,在急性肝炎、CHB、低血清抗HBV核心抗体(抗HBc)滴度的丙型肝炎病毒(HCV)相关CHB患者中,HBV DNA整合率分别为16%、100%、25%,提示急性、慢性肝炎中均存在HBV DNA整合[1].本文对HBV DNA整合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阮鹏;龚作炯;周伯平;黄健;徐少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乳头溢液行乳管镜检查的临床护理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中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占乳腺门诊患者的7%左右[1],是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或者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是乳管内病变的早期表现[2],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在收入院的乳头溢液的患者中良性肿瘤占60%~70%,乳腺癌约26%.在纤维乳管镜检查出现以前,人们始终不能直接观察乳管内病变情况再选择治疗方式,终只能采用手术切除乳腺叶来诊断和治疗[3].目前纤维乳管镜是乳头溢液性乳腺疾病病因诊断的佳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可重复的特点,能直接观察乳管内病变,提高了乳头溢液患者病因诊断的准确性,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护士的物品准备齐全,熟悉掌握检查前、中、后护理配合步骤,与医生密切配合对乳管镜检查的顺利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我科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行纤维乳管镜检查350例,均顺利完成,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微量营养素在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中的作用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儿童保健及疾病的预防日益迫切,如何能提高儿童身体素质,是我们儿科营养研究的重点.2002年第四次全国营养调查表明,中国儿童的热能和蛋白质缺乏已基本解决,但微量营养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仍是中国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而由此引起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及治疗应得到重视.微量营养素缺乏往往呈隐形状态,属亚临床或生化水平缺乏状态,适当添加各类微量营养素补充剂,对保证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儿童健康是十分重要的[1].营养素摄取是否合理是产生体质差异的关键因素,足够的营养是保证儿童正常成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当各种因素使微量营养素的摄入长期不足时,就会产生各种缺乏症状[2].复合微量营养素补充剂对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现将我们观察了160名健康儿童微量营养素补充与否的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会琴;常红;王春华;高伟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入院宣教时机对宣教效果的影响

    入院宣教,即患者住院24 h内由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并示范病房环境、科室主要工作人员、医院规章制度等相关内容.它要求及时、准确、完整、语言通俗易懂、能够让患者及家属理解并掌握.加速患者对入院宣教的掌握,可以促使患者减轻焦虑、消除陌生感、尽快熟悉和适应医院环境,并以稳定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1];还可以迅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入院宣教也是病历存档的重要内容之一,宣教完毕,要求患者及家属在宣教材料上签名,它是护士向患者进行入院介绍的法律依据,对避免和减少医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针对如何选择适宜的入院宣教时机进行初步探讨,现介绍如下.

    作者:蔡文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山西医药杂志

山西医药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