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杨小红;葛昆;郭玉霞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患者常因吞咽功能障碍、进食困难而导致营养及水分的摄入不足,同时易发生误吸、误咽、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引起窒息而危及生命,直接影响患者早期的康复治疗.我科使用吞咽治疗仪配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吞咽障碍患者15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书秀;骆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胃食管反流病(GERD)系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根据2006年三亚共识,胃食管反流病里面有3种类型,包括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糜烂性食管炎(EE)和Barrett食管[1].NERD是存在与反流相关的不适症状,但内镜下无食管黏膜破损和Barrett食管.GERD是内科门诊的常见病,约占消化科门诊量的20%,而其中又以NERD多见,约占GERD患者的50%~70%[2].NERD患者临床上主要有烧心、反酸、反流的典型症状,也可能出现胸骨后疼痛、哮喘、咳嗽等非典型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NERD的治疗药物也是首选质子泵抑制剂(PPI),但有研究显示其临床治疗效果反应小于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且患者病情容易反复,复发率高[3].近年来,对NERD患者不同亚型的研究中显示,NERD患者中病理性酸反流所占比列相对较低,另有部分患者存在其他发病机制[4].本研究应用铝碳酸镁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NERD患者,观察其疗效,旨在进一步探讨铝碳酸镁治疗NERD的临床价值.
作者:蔡先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疱疹样脓疱病是妊娠妇女的一种罕见病,1872年由Von Hebra首次提出以来,逐渐被临床医师所认识和关注.其特点是在红斑的基础上有对称性分布的群集样小脓疱,常成批发生,伴有严重全身症状.我院于2001年3月收治1例产后发生疱疹样脓疱病患者,经综合治疗患者痊愈出院,随访11年未再发病.该患者的治疗涉及皮肤科常用的抗过敏、抗感染、激素和小剂量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本文从1个典型病例的治疗谈皮肤科用药.
作者:郭凤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是人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引起的高血糖、高血酮、酸中毒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以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为特点.目前因为本病的延误诊断及缺乏合理治疗而造成死亡的情况仍较常见[1].因此,对DKA患者进行科学而有效的急救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科2012年1月至12月共收治了40例DKA患者,其中20例应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联合胰岛素泵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东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外周静脉化疗约50 %的患者会出现血管内膜损伤进而出现静脉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患者也有32.3%会发生静脉炎,采用紫草膏外涂可减轻局部组织损伤[1],减轻或延缓血管内膜损伤的发生,预防和治疗静脉炎,延长患者血管应用.通过和传统50%硫酸镁湿敷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其效果优于硫酸镁[2].临床对紫草膏的应用已有了较为广泛的研究,而且组织病理学方面证实紫草膏可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然而缺乏紫草膏对血管内膜保护作用的组织影像学研究.本研究在临床应用的基础上,从组织影像学方面观察了紫草膏对血管内膜损伤保护作用,后从临床方面研究紫草膏对血管内膜损伤的预防、治疗作用,并和传统方法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瑞;杨小红;葛昆;郭玉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国内外公认有效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核苷类似物主要通过作用于HBV 的聚合酶区发挥抗HBV疗效,药物进入体内后首先磷酸化为三磷酸盐或二磷酸盐形式,然后取代HBV复制过程中聚合酶链延长所需的结构相似的核苷,从而终止链的延长,达到抑制HBV DNA复制的目的.它因口服给药方便,每日1次,具有良好依从性,在临床应用较广泛.目前上市的核苷类似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本文将核苷类似物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抗病毒治疗现状进行综述评价,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王霞;孙怡;郑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电动吸痰器和中心吸引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缺少能有效固定吸引管末端的装置,导致吸引管末端游离,易被污染.在吸痰操作中,负压吸引管接头如何放置才能既操作简便又能减少污染机会,是值得临床护理工作者探讨的问题.传统的吸痰装置是用玻璃接头连接橡胶管与吸痰管.
作者:周雪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整合在乙型肝炎患者中广泛发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 DNA整合率达80%,在急性肝炎、CHB、低血清抗HBV核心抗体(抗HBc)滴度的丙型肝炎病毒(HCV)相关CHB患者中,HBV DNA整合率分别为16%、100%、25%,提示急性、慢性肝炎中均存在HBV DNA整合[1].本文对HBV DNA整合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阮鹏;龚作炯;周伯平;黄健;徐少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中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占乳腺门诊患者的7%左右[1],是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或者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是乳管内病变的早期表现[2],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在收入院的乳头溢液的患者中良性肿瘤占60%~70%,乳腺癌约26%.在纤维乳管镜检查出现以前,人们始终不能直接观察乳管内病变情况再选择治疗方式,终只能采用手术切除乳腺叶来诊断和治疗[3].目前纤维乳管镜是乳头溢液性乳腺疾病病因诊断的佳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可重复的特点,能直接观察乳管内病变,提高了乳头溢液患者病因诊断的准确性,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护士的物品准备齐全,熟悉掌握检查前、中、后护理配合步骤,与医生密切配合对乳管镜检查的顺利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我科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行纤维乳管镜检查350例,均顺利完成,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是颅脑损伤中较多见的疾病,它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20%左右[1],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是开颅手术清除血肿[2],但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微创技术的应用,使得治疗颅内血肿有了更加简便快捷的方法,我科自2008年以来应用北京万特福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CT监视下治疗硬膜外血肿24例,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敬华;马爽;赵宪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间隙连接通道(GJC)是否通过调节胞内钙离子浓度,进而调控肺血管通透性,终导致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方法 应用小口径步枪致伤制造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检测肺含水量、伊文思蓝漏出率,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血管内皮Cx40表达;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分别给予达氏修正伊氏培养基(DMEM)、伤后动物血清和GJC通道阻滞剂,应用染料划痕实验检测GJC功能、伊文思蓝漏出实验检测单层内皮细胞通透性、Fluo-3AM钙离子荧光探针检测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 动物实验中,伤后Cx40表达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肺血管通透性则呈递增趋势,二者呈负相关(r=-0.934,P<0.05).离体实验中,伤后动物血清降低GJC功能,Cx40表达降低,当应用通道阻断剂后,GJC功能和Cx40表达降低程度更甚;此时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增加,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应用GJC通道阻断剂后,这种效应更加明显.结论 肺血管内皮细胞GJC对肺血管通透性有调节作用,胸部枪弹伤后,肺血管内皮Cx40表达降低,引起GJC功能下降,导致胞内钙超载,终导致肺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急性肺损伤的发病.
作者:王献忠;张利峰;孙密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多药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的数量和耐药率不断上升[1],其所导致的感染性疾病临床治疗十分棘手.PA对抗菌药物存在多种耐药机制[2],其主要机制是各种β-内酰胺酶的产生.本文就PA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胡艳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解剖标志定位简单的临床神经阻滞麻醉及镇痛的操作技术,能为患者上肢手术和镇痛等提供良好的效果.笔者2009年3月至2011年4月,对连续臂丛神经阻滞(PCNA)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在上肢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供临床参考.
作者:于晓云;李和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儿童保健及疾病的预防日益迫切,如何能提高儿童身体素质,是我们儿科营养研究的重点.2002年第四次全国营养调查表明,中国儿童的热能和蛋白质缺乏已基本解决,但微量营养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仍是中国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而由此引起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及治疗应得到重视.微量营养素缺乏往往呈隐形状态,属亚临床或生化水平缺乏状态,适当添加各类微量营养素补充剂,对保证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儿童健康是十分重要的[1].营养素摄取是否合理是产生体质差异的关键因素,足够的营养是保证儿童正常成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当各种因素使微量营养素的摄入长期不足时,就会产生各种缺乏症状[2].复合微量营养素补充剂对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现将我们观察了160名健康儿童微量营养素补充与否的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会琴;常红;王春华;高伟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葡萄球菌是临床感染常见的病原菌.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性不断升高,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感染亦不断增多,治疗难度加大.为了解葡萄球菌的组成及耐药状况,对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临床分离的219株葡萄球菌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及防止播散提供依据.
作者:尹艳萍;胡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牙周病是成年人常见的口腔疾病,是一个多因素的疾病,没有一个单一的因素能引起牙周组织破坏,以至牙齿脱落.细菌入侵和宿主防卫机能之间维持一种平衡状态,牙周就处于健康状态.体内、外因素均可影响此平衡动态.外源性因素(局部性促进因子),如口腔卫生不良、牙石、食物嵌塞、创伤性牙颌损伤、医源性因素、接触点不良、吸烟等,内源性因素(全身促进因子),如内分泌功能不良、代谢紊乱、免疫缺陷、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遗传因素等,使宿主抵抗力减弱,导致牙周组织对细菌损害易感,从而容易发生牙周病.
作者:李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入院宣教,即患者住院24 h内由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并示范病房环境、科室主要工作人员、医院规章制度等相关内容.它要求及时、准确、完整、语言通俗易懂、能够让患者及家属理解并掌握.加速患者对入院宣教的掌握,可以促使患者减轻焦虑、消除陌生感、尽快熟悉和适应医院环境,并以稳定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1];还可以迅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入院宣教也是病历存档的重要内容之一,宣教完毕,要求患者及家属在宣教材料上签名,它是护士向患者进行入院介绍的法律依据,对避免和减少医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针对如何选择适宜的入院宣教时机进行初步探讨,现介绍如下.
作者:蔡文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在显微外科手术中,无损伤尼龙缝针的管理极其重要,因其缝针相当微小,容易遗失或粘贴在医生手上或其他敷料上不易查找,甚至遗落在切口内,这不仅给手术医生、护士带来诸多不便,而且可能增加患者的痛苦.为此,我科巧妙应用一次性输液粘贴巾管理显微缝针.此法可妥善保管缝针,避免丢失.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玉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尿液分析仪的普遍使用,尿干化学法分析尿液已成为很多医院的常规检验项目.尿干化学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检测尿量少、并可获得多项参数的优点.它只能起到一个筛选作用,而不能完全取代显微镜镜检,尤其是尿中的有形成分.尿沉渣镜检可定量分析尿液中红细胞数量和形态,既可以避免尿液中过氧化酶类似物造成的假阳性,又可以避免尿液中大量还原性物质的存在所造成的假阴性结果.这2种方法互有优缺点,为探讨它们的联合应用价值,笔者使用桂林Uritest-200B尿液分析仪和奥林巴斯CHK显微镜对门诊患者新鲜的尿液标本200份进行了红细胞检测,对尿干化学法检测尿红细胞和尿显微镜镜检红细胞作了对比分析.尿液分析仪与尿显微镜镜检联合检查尿液红细胞,能提高尿液红细胞检验的质量.尿干化学法不但能提高红细胞检测的灵敏度,而且对尿液红细胞被破坏的标本也能提供一定的临床帮助,并且显微镜镜检可以鉴别红细胞的形态,对肾小球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的鉴别也有重要帮助.现将两者的比对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米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在临床工作中,男性患者行导尿术常因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过于紧张等原因,导致尿管无法顺利通过尿道,造成插管失败.2012年5月我院优质护理导尿小组在腔道麻醉剂盐酸丁卡因胶浆作用下,对首次插管失败的患者再次行导尿术,取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过;范亚莉;贾智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