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量营养素在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中的作用

王会琴;常红;王春华;高伟红

关键词:微量营养素缺乏, 儿童保健, 营养素补充剂, 生活水平提高, 长发育, 现报告如下, 疾病的预防, 状态, 中国, 营养状况, 微量元素, 体质差异, 身体素质, 健康儿童, 疾病预防, 关键因素, 发育过程, 儿童健康, 治疗应, 亚临床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儿童保健及疾病的预防日益迫切,如何能提高儿童身体素质,是我们儿科营养研究的重点.2002年第四次全国营养调查表明,中国儿童的热能和蛋白质缺乏已基本解决,但微量营养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仍是中国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而由此引起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及治疗应得到重视.微量营养素缺乏往往呈隐形状态,属亚临床或生化水平缺乏状态,适当添加各类微量营养素补充剂,对保证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儿童健康是十分重要的[1].营养素摄取是否合理是产生体质差异的关键因素,足够的营养是保证儿童正常成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当各种因素使微量营养素的摄入长期不足时,就会产生各种缺乏症状[2].复合微量营养素补充剂对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现将我们观察了160名健康儿童微量营养素补充与否的比较,现报告如下.
山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紫草膏对局部组织及血管内膜损伤防治作用的研究

    外周静脉化疗约50 %的患者会出现血管内膜损伤进而出现静脉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患者也有32.3%会发生静脉炎,采用紫草膏外涂可减轻局部组织损伤[1],减轻或延缓血管内膜损伤的发生,预防和治疗静脉炎,延长患者血管应用.通过和传统50%硫酸镁湿敷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其效果优于硫酸镁[2].临床对紫草膏的应用已有了较为广泛的研究,而且组织病理学方面证实紫草膏可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然而缺乏紫草膏对血管内膜保护作用的组织影像学研究.本研究在临床应用的基础上,从组织影像学方面观察了紫草膏对血管内膜损伤保护作用,后从临床方面研究紫草膏对血管内膜损伤的预防、治疗作用,并和传统方法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瑞;杨小红;葛昆;郭玉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联合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是人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引起的高血糖、高血酮、酸中毒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以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为特点.目前因为本病的延误诊断及缺乏合理治疗而造成死亡的情况仍较常见[1].因此,对DKA患者进行科学而有效的急救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科2012年1月至12月共收治了40例DKA患者,其中20例应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联合胰岛素泵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东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喜炎平注射液致过敏反应一例

    患者男,9岁,因发热2 d于2012年11月23日来院就诊,查体:体温39.2 ℃,呼吸31次/min,脉搏112次/min,神志清楚,精神反应佳,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表面均未见脓性分泌物,心肺腹无异常.血常规:血小板15.4×109/L,初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将喜炎平注射液3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滴至50 mL时患儿出现憋气、呼吸困难、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厥冷.当时查体:神志不清,心率52次/min,血压57/41 mm Hg(1 mm Hg=0.133 kPa).考虑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用喜炎平注射液,给予吸氧,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注射液0.4 mg,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约15 min后,患者面色口唇红润,憋气缓解,呼吸恢复正常,四肢转温,脉搏76次/min,血压91/62 mm Hg.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广东省东莞市2008-2011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在我国抗菌药物是医院用药的主体,其使用和耗资高居医疗费用的榜首.在治疗各类感染性疾病的同时,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也呈上升趋势.本研究对2008-2011年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东莞站收集的6 716份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综合分析,在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方法,对报告进行分析,旨在发现和探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揭示其流行病学特点,以对今后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石民彦;李鹤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19株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葡萄球菌是临床感染常见的病原菌.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性不断升高,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感染亦不断增多,治疗难度加大.为了解葡萄球菌的组成及耐药状况,对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临床分离的219株葡萄球菌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及防止播散提供依据.

    作者:尹艳萍;胡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管紧张素(1-7)心血管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在心血管疾病中起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是RAS的主要效应因子,其作用主要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Ⅱtype 1 receptor, AT1)介导.长期的AngⅡ高水平会导致血压升高,促进炎症生成、血管壁及心室重构和内皮功能紊乱,使血液高凝和动脉粥样硬化,终发生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肾功能不全等靶器官损害[1].

    作者:张培勇;蔡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一次性输液贴在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妙用

    在显微外科手术中,无损伤尼龙缝针的管理极其重要,因其缝针相当微小,容易遗失或粘贴在医生手上或其他敷料上不易查找,甚至遗落在切口内,这不仅给手术医生、护士带来诸多不便,而且可能增加患者的痛苦.为此,我科巧妙应用一次性输液粘贴巾管理显微缝针.此法可妥善保管缝针,避免丢失.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玉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结果分析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占出生婴儿的8‰~12‰,意味着我国每年有12万~20万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1],是我国城市0~5岁婴幼儿死亡的首要原因[1].现国内外均开展了新生儿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便于早期诊断及治疗.据北京市儿童保健所统计,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中,1992-1998年先天性心脏病均居第3位,1997年为第2位,1998年跃居第1位,在先天畸形中先天性心脏病已跃居第1、2位[2].为此,对923例新生儿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进行探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刘华;陈小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椎体转移瘤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磁共振成像鉴别

    脊柱椎体压缩骨折是临床常见疾病,其病因较多如骨质疏松、外伤、原发或者继发肿瘤等.对于不同病因骨折临床的治疗方式截然不同,因此对于鉴别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病因就显得尤为重要.磁共振成像(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和多参数成像等特点,对骨髓组织的细微病理变化十分敏感,在鉴别椎体良恶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方面表现出独特优势[1,2].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临床或病理证实18例转移瘤和32例骨质疏松症的MRI表现,分析探讨具有鉴别诊断价值的征象.

    作者:舒海丽;马龙;李双芳;张燕中;牛金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我院门诊电子处方不合格情况分析

    我院自2010年9月开始实行电子处方以来,手写处方中出现的书写上的问题已基本杜绝,但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为提高处方质量和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现对我院2011年9月至12月门诊处方8 172张进行审核,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陆文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81例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我国呼吸系统的常见病,是由于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1].冬春季节多发,我科自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共收治81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通过护理干预,使患者缩短住院周期,提高了生存质量,现将其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新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盐酸丁卡因胶浆在男性再次导尿中的应用

    在临床工作中,男性患者行导尿术常因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过于紧张等原因,导致尿管无法顺利通过尿道,造成插管失败.2012年5月我院优质护理导尿小组在腔道麻醉剂盐酸丁卡因胶浆作用下,对首次插管失败的患者再次行导尿术,取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过;范亚莉;贾智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核苷类似物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国内外公认有效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核苷类似物主要通过作用于HBV 的聚合酶区发挥抗HBV疗效,药物进入体内后首先磷酸化为三磷酸盐或二磷酸盐形式,然后取代HBV复制过程中聚合酶链延长所需的结构相似的核苷,从而终止链的延长,达到抑制HBV DNA复制的目的.它因口服给药方便,每日1次,具有良好依从性,在临床应用较广泛.目前上市的核苷类似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本文将核苷类似物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抗病毒治疗现状进行综述评价,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王霞;孙怡;郑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诊断与防治进展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是当前诊治肝、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ERCP术后胰腺炎( post ERCP pancreatitis, PEP)是ERCP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接近3.5%,并波动于1.6%~15.7%[1].本文对PEP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及防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瑜;张健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大同市某社区居民牙周病的调查报告

    牙周病是成年人常见的口腔疾病,是一个多因素的疾病,没有一个单一的因素能引起牙周组织破坏,以至牙齿脱落.细菌入侵和宿主防卫机能之间维持一种平衡状态,牙周就处于健康状态.体内、外因素均可影响此平衡动态.外源性因素(局部性促进因子),如口腔卫生不良、牙石、食物嵌塞、创伤性牙颌损伤、医源性因素、接触点不良、吸烟等,内源性因素(全身促进因子),如内分泌功能不良、代谢紊乱、免疫缺陷、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遗传因素等,使宿主抵抗力减弱,导致牙周组织对细菌损害易感,从而容易发生牙周病.

    作者:李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应用静脉留置针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52例分析

    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腋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52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52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16例,年龄17~58岁,手术时间2~4 h 35例,~6 h 13例,6 h以上4例.手术种类包括:腕管损伤合并血管、神经、肌腱断裂20例,上肢不全离断伤10例,肌腱断裂19例,断指再植3例.术前常规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那0.1 g、阿托品0.5 mg.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对侧,被阻滞上臂外展90°前臂外旋屈肘位,手背近头部,似行军礼状.体表定位:先在腋窝触摸到腋动脉搏动,再沿动脉走向向上摸到胸大肌下缘,动脉搏动消失处,略向下取腋动脉搏动高点为穿刺点.

    作者:郭玉敏;李树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磁共振成像表现与小脑出血预后的关系

    小脑出血占全部脑出血患者的比例为10%,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好致死率,同时血肿常压迫脑干;小脑出血导致昏迷或者出现脑干压迫症状时,如不采取及时处理,患者病死率接近100%[1],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进步,使得脑干损伤的诊断更加简便和精确,可以说MRI影像表现是判断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本文中我们回顾性分析31例严重的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的MRI影像表现,揭示脑干损害和不良预后之间的关系,报告如下.

    作者:孙学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铝碳酸镁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胃食管反流病(GERD)系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根据2006年三亚共识,胃食管反流病里面有3种类型,包括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糜烂性食管炎(EE)和Barrett食管[1].NERD是存在与反流相关的不适症状,但内镜下无食管黏膜破损和Barrett食管.GERD是内科门诊的常见病,约占消化科门诊量的20%,而其中又以NERD多见,约占GERD患者的50%~70%[2].NERD患者临床上主要有烧心、反酸、反流的典型症状,也可能出现胸骨后疼痛、哮喘、咳嗽等非典型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NERD的治疗药物也是首选质子泵抑制剂(PPI),但有研究显示其临床治疗效果反应小于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且患者病情容易反复,复发率高[3].近年来,对NERD患者不同亚型的研究中显示,NERD患者中病理性酸反流所占比列相对较低,另有部分患者存在其他发病机制[4].本研究应用铝碳酸镁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NERD患者,观察其疗效,旨在进一步探讨铝碳酸镁治疗NERD的临床价值.

    作者:蔡先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肺损伤时间隙连接通道调控肺血管通透性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间隙连接通道(GJC)是否通过调节胞内钙离子浓度,进而调控肺血管通透性,终导致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方法 应用小口径步枪致伤制造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检测肺含水量、伊文思蓝漏出率,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血管内皮Cx40表达;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分别给予达氏修正伊氏培养基(DMEM)、伤后动物血清和GJC通道阻滞剂,应用染料划痕实验检测GJC功能、伊文思蓝漏出实验检测单层内皮细胞通透性、Fluo-3AM钙离子荧光探针检测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 动物实验中,伤后Cx40表达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肺血管通透性则呈递增趋势,二者呈负相关(r=-0.934,P<0.05).离体实验中,伤后动物血清降低GJC功能,Cx40表达降低,当应用通道阻断剂后,GJC功能和Cx40表达降低程度更甚;此时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增加,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应用GJC通道阻断剂后,这种效应更加明显.结论 肺血管内皮细胞GJC对肺血管通透性有调节作用,胸部枪弹伤后,肺血管内皮Cx40表达降低,引起GJC功能下降,导致胞内钙超载,终导致肺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急性肺损伤的发病.

    作者:王献忠;张利峰;孙密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脂蛋白(a)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导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近年来,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Hcy增高将刺激血管壁引起动脉血管损伤,导致炎症和管壁的斑块形成,终引起血流受阻.脂蛋白(a)[LP(a)]是人血浆中的一种独特脂蛋白,由肝细胞合成并分泌入血.近年来,LP(a)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通过观察T2DM患者血清Hcy和LP(a)水平,探讨、分析联合检测Hcy和LP(a)对T2DM大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

    作者:王亚莉;曹亚薇;韩汝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山西医药杂志

山西医药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