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头溢液行乳管镜检查的临床护理

李鑫

关键词:乳头溢液, 乳管镜检查, 纤维乳管镜, 乳管内病变, 乳腺疾病, 直接观察, 病因诊断, 门诊患者, 诊断和治疗, 最佳方法, 治疗方式, 早期表现, 手术切除, 乳汁, 密切配合, 临床症状, 良性肿瘤, 护理体会, 护理配合, 非妊娠期
摘要: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中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占乳腺门诊患者的7%左右[1],是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或者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是乳管内病变的早期表现[2],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在收入院的乳头溢液的患者中良性肿瘤占60%~70%,乳腺癌约26%.在纤维乳管镜检查出现以前,人们始终不能直接观察乳管内病变情况再选择治疗方式,终只能采用手术切除乳腺叶来诊断和治疗[3].目前纤维乳管镜是乳头溢液性乳腺疾病病因诊断的佳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可重复的特点,能直接观察乳管内病变,提高了乳头溢液患者病因诊断的准确性,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护士的物品准备齐全,熟悉掌握检查前、中、后护理配合步骤,与医生密切配合对乳管镜检查的顺利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我科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行纤维乳管镜检查350例,均顺利完成,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山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核苷类似物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国内外公认有效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核苷类似物主要通过作用于HBV 的聚合酶区发挥抗HBV疗效,药物进入体内后首先磷酸化为三磷酸盐或二磷酸盐形式,然后取代HBV复制过程中聚合酶链延长所需的结构相似的核苷,从而终止链的延长,达到抑制HBV DNA复制的目的.它因口服给药方便,每日1次,具有良好依从性,在临床应用较广泛.目前上市的核苷类似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本文将核苷类似物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抗病毒治疗现状进行综述评价,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王霞;孙怡;郑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吸引管末端放置方法的改进

    电动吸痰器和中心吸引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缺少能有效固定吸引管末端的装置,导致吸引管末端游离,易被污染.在吸痰操作中,负压吸引管接头如何放置才能既操作简便又能减少污染机会,是值得临床护理工作者探讨的问题.传统的吸痰装置是用玻璃接头连接橡胶管与吸痰管.

    作者:周雪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条形码在医院检验信息中的应用

    随着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的应用逐步普及,我院从2009年开始使用LIS系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过程中引进条形码技术作为标本的唯一标识,从检验申请开始,条码生成、样本采集、标本送达、签收、标本双向识别自动检验到报告的打印乃至结果自动传输到医生工作站,都在该系统中完成,不但实现了标本流程各节点的实时监控,还减少了检验流程中的重复工作,优化了流程,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差错,对规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条形码管理系统,仍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1].

    作者:胡筱梅;李毅;李荫桂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3251例结果分析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约有新发病例50万/年,我国新发病例超过13万/年,约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1/3,其发病趋势呈年轻化.防治宫颈癌的重要环节是早诊断和早治疗.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测(TCT)是当前国际上先进的细胞学检测技术,提高了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和敏感性.现将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妇科门诊及体检中心宫颈TCT检查3 251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TCT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全贵;马婷婷;冯小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乳头溢液行乳管镜检查的临床护理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中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占乳腺门诊患者的7%左右[1],是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或者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是乳管内病变的早期表现[2],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在收入院的乳头溢液的患者中良性肿瘤占60%~70%,乳腺癌约26%.在纤维乳管镜检查出现以前,人们始终不能直接观察乳管内病变情况再选择治疗方式,终只能采用手术切除乳腺叶来诊断和治疗[3].目前纤维乳管镜是乳头溢液性乳腺疾病病因诊断的佳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可重复的特点,能直接观察乳管内病变,提高了乳头溢液患者病因诊断的准确性,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护士的物品准备齐全,熟悉掌握检查前、中、后护理配合步骤,与医生密切配合对乳管镜检查的顺利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我科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行纤维乳管镜检查350例,均顺利完成,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提高劳动力人口慢病知晓率的研究

    随着我国疾病谱和死亡谱的变化、生活行为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 )迅速上升,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人口NCD患病率大幅攀升.开展NCD预防是我国医务人员的职业职能.人们对NCD的认知是NCD防治基础.本研究选择一个社区运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手段显著提高居民劳动力人口NCD知晓率,报告如下.

    作者:钱新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液电碎石技术在胆道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前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困难和预后不佳的主要原因是术后结石残留,胆道镜的使用使术后残石的治疗有了较大进步,而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则进一步提高了镜下碎石的效果和结石取净率,减少胆道镜取石次数.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应用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技术治疗肝胆管结石4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益均;赵鹏;张安元;康世洲;董波;曾洪柠;郭永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硝酸酯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静脉血管扩张剂硝酸酯类药物能降低心脏前负荷,可缓解肺淤血而不增加心肌耗氧量,因此在临床上常用于防治各型心绞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也常用于高血压或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虽然硝酸酯类药物上市多年,但是药品说明书中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收录还不完全,可能会造成某些不良反应的误诊误治.因此,总结了近年来国内报道的相关不良反应,旨在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

    作者:杜岚;赵庆春;田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辨证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的临床体会

    精神分裂症是慢性迁延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而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属妇科疑难病[1].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认为该病的主要病机是冲任气血失调.治宜肝脾肾同调,以补肾为主.补肾固本,健脾养血,疏肝理气,使血行通畅,经闭自除.笔者根据多年治疗本病的经验,自拟调经汤.临症加减,总结如下.

    作者:方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我院门诊电子处方不合格情况分析

    我院自2010年9月开始实行电子处方以来,手写处方中出现的书写上的问题已基本杜绝,但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为提高处方质量和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现对我院2011年9月至12月门诊处方8 172张进行审核,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陆文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紫草膏对局部组织及血管内膜损伤防治作用的研究

    外周静脉化疗约50 %的患者会出现血管内膜损伤进而出现静脉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患者也有32.3%会发生静脉炎,采用紫草膏外涂可减轻局部组织损伤[1],减轻或延缓血管内膜损伤的发生,预防和治疗静脉炎,延长患者血管应用.通过和传统50%硫酸镁湿敷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其效果优于硫酸镁[2].临床对紫草膏的应用已有了较为广泛的研究,而且组织病理学方面证实紫草膏可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然而缺乏紫草膏对血管内膜保护作用的组织影像学研究.本研究在临床应用的基础上,从组织影像学方面观察了紫草膏对血管内膜损伤保护作用,后从临床方面研究紫草膏对血管内膜损伤的预防、治疗作用,并和传统方法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瑞;杨小红;葛昆;郭玉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一次性输液贴在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妙用

    在显微外科手术中,无损伤尼龙缝针的管理极其重要,因其缝针相当微小,容易遗失或粘贴在医生手上或其他敷料上不易查找,甚至遗落在切口内,这不仅给手术医生、护士带来诸多不便,而且可能增加患者的痛苦.为此,我科巧妙应用一次性输液粘贴巾管理显微缝针.此法可妥善保管缝针,避免丢失.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玉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戊乙奎醚与依托咪酯用于无痛胃镜诊疗的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戊乙奎醚与依托咪酯在无痛胃镜诊疗中应用的利弊.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于我院行无痛胃镜检查或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A组(常规组)48例,诱导用药:阿扎司琼0.2 mg/kg、芬太尼1 μg/kg、丙泊酚2 mg/kg,序贯静脉注射;维持用药:间断给予丙泊酚;B组(依托咪酯组)52例,诱导用药:戊乙奎醚0.01 mg/kg、阿扎司琼0.2 mg/kg、芬太尼1 μg/kg、依托咪酯0.15 mg/kg、丙泊酚1 mg/kg,序贯静脉注射;维持用药:间断给予丙泊酚、依托咪酯.比较2组的诱导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意识消失时、胃镜插入后即刻、胃镜拔出后即刻的血压、心率)、呼吸抑制的发生率、苏醒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组诱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B组(P<0.05),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B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且复视多见于青年人,谵妄多见于老年人.A组麻醉后各时点的血压、心率明显低于麻醉前及同时点B组水平(P<0.05),A组意识消失时的血压低于胃镜拔除后即刻(P<0.05);B组麻醉后各时点的血压、心率稍降低,但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痛胃镜诊疗中推荐应用依托咪酯,尽量避免应用戊乙奎醚.

    作者:程翔;支晓雁;文生豪;田国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从疱疹样脓疱病治疗谈皮肤科用药

    疱疹样脓疱病是妊娠妇女的一种罕见病,1872年由Von Hebra首次提出以来,逐渐被临床医师所认识和关注.其特点是在红斑的基础上有对称性分布的群集样小脓疱,常成批发生,伴有严重全身症状.我院于2001年3月收治1例产后发生疱疹样脓疱病患者,经综合治疗患者痊愈出院,随访11年未再发病.该患者的治疗涉及皮肤科常用的抗过敏、抗感染、激素和小剂量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本文从1个典型病例的治疗谈皮肤科用药.

    作者:郭凤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入院宣教时机对宣教效果的影响

    入院宣教,即患者住院24 h内由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并示范病房环境、科室主要工作人员、医院规章制度等相关内容.它要求及时、准确、完整、语言通俗易懂、能够让患者及家属理解并掌握.加速患者对入院宣教的掌握,可以促使患者减轻焦虑、消除陌生感、尽快熟悉和适应医院环境,并以稳定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1];还可以迅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入院宣教也是病历存档的重要内容之一,宣教完毕,要求患者及家属在宣教材料上签名,它是护士向患者进行入院介绍的法律依据,对避免和减少医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针对如何选择适宜的入院宣教时机进行初步探讨,现介绍如下.

    作者:蔡文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诊断与防治进展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是当前诊治肝、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ERCP术后胰腺炎( post ERCP pancreatitis, PEP)是ERCP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接近3.5%,并波动于1.6%~15.7%[1].本文对PEP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及防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瑜;张健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超声造影在肝硬化背景下局灶性病变诊断的应用

    肝硬化背景下肝脏局灶性病变包括: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肝血管瘤、肝硬化再生结节等.这些病变在二维超声的诊断中,尤其是在肝硬化背景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缺乏特异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相当典型的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肝血管瘤有高敏感性和表现特异性,对小的良恶性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较为困难.近年来随着超声造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应用,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有了飞跃性的提高.本研究就我院2011-2012年35例肝硬化背景下局灶性病变进行了肝脏超声造影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莉;张丽春;史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黄体破裂保守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卵巢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腹痛是其就诊的主要症状,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腹腔内出血,出血量多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应及时手术治疗.对于出血不多的患者可行保守治疗,破口可自行闭合止血.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人性化的护理模式,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我科自2012年1月至10月对收治的12例黄体破裂保守治疗患者开展了舒适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李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吞咽治疗仪配合吞咽康复治疗吞咽功能障碍158例疗效分析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患者常因吞咽功能障碍、进食困难而导致营养及水分的摄入不足,同时易发生误吸、误咽、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引起窒息而危及生命,直接影响患者早期的康复治疗.我科使用吞咽治疗仪配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吞咽障碍患者15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书秀;骆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肺转移瘤58例X线征象分析

    肺是转移瘤的好发脏器,根据肺外恶性肿瘤患者尸检统计,肺转移占20%~54%,头颈部、乳腺、消化道、肾、睾丸、骨等原发性肿瘤易转移到肺部[1].恶性肿瘤中有50%以上患者在建立诊断或治疗时已有肺转移而导致治疗上的失败或死亡,因此,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检查有无远处转移时,肺部是X线检查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2].为探讨肺转移瘤的X线征象特征与原发肿瘤之间的关系,早期指导临床治疗或有目的地寻找原发部位恶性肿瘤,现将我院58例肺转移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闫培先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山西医药杂志

山西医药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