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琴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患者常因吞咽功能障碍、进食困难而导致营养及水分的摄入不足,同时易发生误吸、误咽、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引起窒息而危及生命,直接影响患者早期的康复治疗.我科使用吞咽治疗仪配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吞咽障碍患者15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书秀;骆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的应用逐步普及,我院从2009年开始使用LIS系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过程中引进条形码技术作为标本的唯一标识,从检验申请开始,条码生成、样本采集、标本送达、签收、标本双向识别自动检验到报告的打印乃至结果自动传输到医生工作站,都在该系统中完成,不但实现了标本流程各节点的实时监控,还减少了检验流程中的重复工作,优化了流程,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差错,对规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条形码管理系统,仍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1].
作者:胡筱梅;李毅;李荫桂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为了解肺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现对本院近年来收治的106例肺炎住院患儿入院后的血清心肌酶谱及CRP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同期101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对照,报告如下.
作者:闵兆晗;刘春红;徐卫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是当前诊治肝、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ERCP术后胰腺炎( post ERCP pancreatitis, PEP)是ERCP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接近3.5%,并波动于1.6%~15.7%[1].本文对PEP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及防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瑜;张健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小脑出血占全部脑出血患者的比例为10%,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好致死率,同时血肿常压迫脑干;小脑出血导致昏迷或者出现脑干压迫症状时,如不采取及时处理,患者病死率接近100%[1],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进步,使得脑干损伤的诊断更加简便和精确,可以说MRI影像表现是判断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本文中我们回顾性分析31例严重的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的MRI影像表现,揭示脑干损害和不良预后之间的关系,报告如下.
作者:孙学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在心血管疾病中起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是RAS的主要效应因子,其作用主要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Ⅱtype 1 receptor, AT1)介导.长期的AngⅡ高水平会导致血压升高,促进炎症生成、血管壁及心室重构和内皮功能紊乱,使血液高凝和动脉粥样硬化,终发生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肾功能不全等靶器官损害[1].
作者:张培勇;蔡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国内外公认有效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核苷类似物主要通过作用于HBV 的聚合酶区发挥抗HBV疗效,药物进入体内后首先磷酸化为三磷酸盐或二磷酸盐形式,然后取代HBV复制过程中聚合酶链延长所需的结构相似的核苷,从而终止链的延长,达到抑制HBV DNA复制的目的.它因口服给药方便,每日1次,具有良好依从性,在临床应用较广泛.目前上市的核苷类似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本文将核苷类似物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抗病毒治疗现状进行综述评价,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王霞;孙怡;郑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在我国抗菌药物是医院用药的主体,其使用和耗资高居医疗费用的榜首.在治疗各类感染性疾病的同时,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也呈上升趋势.本研究对2008-2011年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东莞站收集的6 716份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综合分析,在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方法,对报告进行分析,旨在发现和探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揭示其流行病学特点,以对今后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石民彦;李鹤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肝硬化背景下肝脏局灶性病变包括: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肝血管瘤、肝硬化再生结节等.这些病变在二维超声的诊断中,尤其是在肝硬化背景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缺乏特异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相当典型的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肝血管瘤有高敏感性和表现特异性,对小的良恶性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较为困难.近年来随着超声造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应用,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有了飞跃性的提高.本研究就我院2011-2012年35例肝硬化背景下局灶性病变进行了肝脏超声造影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莉;张丽春;史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卵巢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腹痛是其就诊的主要症状,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腹腔内出血,出血量多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应及时手术治疗.对于出血不多的患者可行保守治疗,破口可自行闭合止血.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人性化的护理模式,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我科自2012年1月至10月对收治的12例黄体破裂保守治疗患者开展了舒适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李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是颅脑损伤中较多见的疾病,它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20%左右[1],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是开颅手术清除血肿[2],但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微创技术的应用,使得治疗颅内血肿有了更加简便快捷的方法,我科自2008年以来应用北京万特福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CT监视下治疗硬膜外血肿24例,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敬华;马爽;赵宪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静脉血管扩张剂硝酸酯类药物能降低心脏前负荷,可缓解肺淤血而不增加心肌耗氧量,因此在临床上常用于防治各型心绞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也常用于高血压或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虽然硝酸酯类药物上市多年,但是药品说明书中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收录还不完全,可能会造成某些不良反应的误诊误治.因此,总结了近年来国内报道的相关不良反应,旨在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
作者:杜岚;赵庆春;田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腋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52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52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16例,年龄17~58岁,手术时间2~4 h 35例,~6 h 13例,6 h以上4例.手术种类包括:腕管损伤合并血管、神经、肌腱断裂20例,上肢不全离断伤10例,肌腱断裂19例,断指再植3例.术前常规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那0.1 g、阿托品0.5 mg.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对侧,被阻滞上臂外展90°前臂外旋屈肘位,手背近头部,似行军礼状.体表定位:先在腋窝触摸到腋动脉搏动,再沿动脉走向向上摸到胸大肌下缘,动脉搏动消失处,略向下取腋动脉搏动高点为穿刺点.
作者:郭玉敏;李树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高血压患者年龄、病程与眼底改变关系密切.为延缓高血压眼底病变的进展和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对3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眼底病变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贵梅;张瑞田;施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入院宣教,即患者住院24 h内由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并示范病房环境、科室主要工作人员、医院规章制度等相关内容.它要求及时、准确、完整、语言通俗易懂、能够让患者及家属理解并掌握.加速患者对入院宣教的掌握,可以促使患者减轻焦虑、消除陌生感、尽快熟悉和适应医院环境,并以稳定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1];还可以迅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入院宣教也是病历存档的重要内容之一,宣教完毕,要求患者及家属在宣教材料上签名,它是护士向患者进行入院介绍的法律依据,对避免和减少医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针对如何选择适宜的入院宣教时机进行初步探讨,现介绍如下.
作者:蔡文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脊柱椎体压缩骨折是临床常见疾病,其病因较多如骨质疏松、外伤、原发或者继发肿瘤等.对于不同病因骨折临床的治疗方式截然不同,因此对于鉴别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病因就显得尤为重要.磁共振成像(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和多参数成像等特点,对骨髓组织的细微病理变化十分敏感,在鉴别椎体良恶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方面表现出独特优势[1,2].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临床或病理证实18例转移瘤和32例骨质疏松症的MRI表现,分析探讨具有鉴别诊断价值的征象.
作者:舒海丽;马龙;李双芳;张燕中;牛金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外周静脉化疗约50 %的患者会出现血管内膜损伤进而出现静脉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患者也有32.3%会发生静脉炎,采用紫草膏外涂可减轻局部组织损伤[1],减轻或延缓血管内膜损伤的发生,预防和治疗静脉炎,延长患者血管应用.通过和传统50%硫酸镁湿敷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其效果优于硫酸镁[2].临床对紫草膏的应用已有了较为广泛的研究,而且组织病理学方面证实紫草膏可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然而缺乏紫草膏对血管内膜保护作用的组织影像学研究.本研究在临床应用的基础上,从组织影像学方面观察了紫草膏对血管内膜损伤保护作用,后从临床方面研究紫草膏对血管内膜损伤的预防、治疗作用,并和传统方法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瑞;杨小红;葛昆;郭玉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儿童保健及疾病的预防日益迫切,如何能提高儿童身体素质,是我们儿科营养研究的重点.2002年第四次全国营养调查表明,中国儿童的热能和蛋白质缺乏已基本解决,但微量营养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仍是中国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而由此引起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及治疗应得到重视.微量营养素缺乏往往呈隐形状态,属亚临床或生化水平缺乏状态,适当添加各类微量营养素补充剂,对保证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儿童健康是十分重要的[1].营养素摄取是否合理是产生体质差异的关键因素,足够的营养是保证儿童正常成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当各种因素使微量营养素的摄入长期不足时,就会产生各种缺乏症状[2].复合微量营养素补充剂对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现将我们观察了160名健康儿童微量营养素补充与否的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会琴;常红;王春华;高伟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我院自2010年9月开始实行电子处方以来,手写处方中出现的书写上的问题已基本杜绝,但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为提高处方质量和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现对我院2011年9月至12月门诊处方8 172张进行审核,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陆文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电动吸痰器和中心吸引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缺少能有效固定吸引管末端的装置,导致吸引管末端游离,易被污染.在吸痰操作中,负压吸引管接头如何放置才能既操作简便又能减少污染机会,是值得临床护理工作者探讨的问题.传统的吸痰装置是用玻璃接头连接橡胶管与吸痰管.
作者:周雪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