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患者对综合医疗模式的态度

关键词:年轻患者, 医疗模式, 病房, 老年人, 选择权, 平均年龄, 老年组, 被调查者, 医疗质量, 优先选择, 意识模糊, 医疗系统, 两种模式, 调查询问, 调查显示, 年轻人, 年龄组, 优选, 医院, 学习
摘要:近年来,综合医疗模式已逐渐被接受,旨在评价患者对此的态度及对两种模式的优先选择。  从1995年11月~1996年4月,在接受综合医疗模式的医院,由1名调查者随机会见237名患者,排除32名Abbreviated精神测验积分小于8分者,共205名。平均年龄68岁(15~92岁),女性115名(56%),男性90名(44%),分为年轻组≤64岁(n=63),老年组≥65岁(n=142)。调查询问以下问题:①是否认为老年和年轻患者应该在同一病房;②是否认为你(被调查者)所在病房的某人应该在老年病房或年轻病房;③如果有选择权你会选择按年龄分病房或综合病房;④入综合病房前住过院者比较医疗质量的变化。同时询问患者选择的理由。结果做χ2分析。  调查显示:①多数患者选择综合病房(86%比14%),老年组更显著(χ2=6.69 P<0.01)。老年人认为与年轻人可以互相帮助、学习,并有利于反对歧视老人。②70%的被调查者未遇见认为应该按年龄分病房的患者;另30%是认为老年人意识模糊(56%)、虚弱(36%)、年老(8%)。③如果有选择权,仅47名(23%)患者选择按年龄分病房,其中年轻组41%,老年组15%。选择同年龄组原因是自觉虚弱或不愿老年人打扰。④69名曾入院者,36%认为综合病房医疗质量更好,12%认为更差,52%认为不变,两组间无差异。  作者认为综合医疗是优选的医疗模式,特别对老年人,但还应认识到一些患者有特殊要求。因此,理想的模式是一个包括完整的综合医疗系统的按需体制。(涂朝晖摘 陈世蓉校)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局部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与职业层的关系

    目的 在局部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方面,对12个国家进行职业层差异比较,以确定与较低或较高死亡率相关的因素。  方法 从20世纪80年代美国纵向或横断面调查中,获得30~64岁人群中职业层死亡率资料。一般的职业层计划应用于大多数国家。主要资料问题的潜在效果被定量评价。  结果 在英格兰威尔士、爱尔兰以及北欧国家,手工劳动层死亡率比非手工劳动层高。在法国、瑞典以及地中海国家,手工劳动层死亡率与非手工劳动层一样低或更低。与北欧比较,美国职业层死亡率差异在30~44岁人群中较小,在45~64岁人群中较大。  结论 结果强调了局部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社会经济不平等的易变性。在行为危险因子中,这些社会经济不平等性对社会梯度表现出极强的敏感性。这些危险因子的梯度通过文化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来测量。(艾宗波摘 符成功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与高龄老人社区居住人群功能降低和改进有关的因素

    研究旨在分析高龄老人社区中与功能减退和改善有关的因素。Sherbrooke市内的老年人代表性样本接受了每年1次共3次的评估。与功能衰退相关的因素中重要的是:不能进行常规活动的天数、每天食用热饭的次数和认知状态;显著的保护因素是体重降低和独居。以往功能自主性、认知状态或情绪的减退不是独立的危险因素。与功能改善有关的重要因素是残疾指数、以往功能减退情况,以及残疾指数的降低。感觉到健康状况比前一年差是一个显著的阻碍功能改善的因素。

    作者:董忠;高京晓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妊娠期癫痫发作与假性发作的观察

    据Smyth和他的同事们报告,过去很少有人怀疑癫痫病假性发作。在妊娠中毒病历早期脑电图(EEG)显示,活跃着非特异性尖波。抗癫痫药物的血清浓度易变,不可测量,不稳定发作导致频繁发作。尽管出现持续性肢体颤动,但血氧饱和度及血压正常。这些非典型特征通过脑电图记录,告诫患病妇女在早期确定癫痫发作,可避免胎儿死亡。  癫痫假性发作、歇斯底里发作或精神性非癫痫病发作,占难治疗癫痫病人的10%~45%。此外,癫痫假性发作病人中约20%也可能确有癫痫病发作,应将脑电图与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有助于从癫痫发作中辩别精神性发作的特征是:症状发生在癫痫持续期之后,在未入睡期,异常的运动肌收缩,对骨盆有强大的推进力,眼睛紧闭,被动睁眼时有阻力;无嗜睡或精神紊乱;在发作期间,脑电图和血清泌乳激素水平正常。  作者赞同Smyth及癫痫研究中心的同事们的意见,可能在辩别癫痫发作与假性发作期有一定困难。难控制或难处理的癫痫,通常导致治疗时机丧失。然而,记录整个震颤或凝视症状,对无预兆性癫痫是重要的。提示通过注意眼睛、耳、手和嗅觉可测量患者机体的异常情况。(刘 军 周立颖摘 安 民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儿童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在调节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自我意识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健康个性的形成,同时也标志儿童个性的发展水平。随着社会性研究的兴起,儿童自我意识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从定义、发生发展、实践性研究和促进措施等4个方面,阐述了儿童自我意识的研究状况和进展。

    作者:官旭华;石淑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人口密度与儿童急性成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危险性

    儿童白血病在治疗和在生物学的描述上尽管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它的病因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为人们所知晓。调查产生的或者与环境或遗传危险因素相关的假设试验,其收获并不具有很高的价值。儿童早期急性成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理,与可能的传染作用相关的两个有趣的假说已经提出。两个假说均以观察数据为基础,尽管有区别,但都认为人口混杂的效果、密度或两者,对传染和早期儿童急性成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可能产生影响。  Gerry提议:当未成熟的B细胞迅速分开的时候,就在子宫内发生一个初始突变事件。后来的突变发生于出生后,并且婴儿期是否有暴露于传染因素中的机会,对其有强烈地影响。通过对比,Kenny提出假设:无论在子宫内还是出生后暴露于病毒中,儿童白血病都可能是一种罕见的反应。然而他提议:与增加的人口混杂相关的这种情形,尤其是先前隔离的人口中,会增加白血病群的可能性。在空间和时间上,明显的白血病分类生态学研究结果存在很大的明确性。  Alexander和同事们在EUROCLUS研究报告中,专门设计了试验人口密度与儿童白血病增加危险这种联系的可能性。在1980~1989年间的17个国家中,13 551例被诊断为儿童白血病,全部白血病病例都附有地理代码,以便与预计病例数作比较。人口密度按照先验的想法被分为三阶层(0~149,150~499和>500人/km2),并且在制定的年龄组内对急性成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例都进行了独立分析。初步的结果显示并不显著,但是统计结果在人口密度150~499人/km2的区域内其群生性十分显著。近的研究报告中,在更广范围对人口密度的分组进行了探索。大体说来,按国家给以控制后,研究显示,与人口密度的几个阶层和诊断性的几个年龄组有关的相对危险性稍有增加。在被观察的指定年龄中,中等的人口密度区域(500~749人/km2),儿童急性成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率是高的,虽然不具有很高的价值,但在统计上,有意义的年龄相关危险为1.1~1.2。就Kenny和Gerry的假设,在2~4岁年龄组内,这个结果为相应。对这一组而言,除低的密度阶层(0~49人/km2),所有组的相关危险都有轻微的增加(范围1.02~1.20),但是并不显示随着密度增加而有明显增加的倾向。  EUROCLUS研究由于人口多而且变化大的特点给人深刻印象。然而,设计上,它实际是一个生态学研究,因此,结果的解释就必须慎重,因为在令人感兴趣的暴露(如传染)或在已知的与怀疑的混杂因素方面没有具体信息。所关心之点是缺乏过去的居住史数据,诊断使用地理住处是必需的。鉴于人口的可动性,尤其那些带着小孩子的人们,在诊断前有些病例可能已经移动了住处,这就可能遮盖人口密度效应。  与生态学研究相关的常规限制,使得难于下结论证实EUROCLUS研究的发现是否支持易传染的假设。尽管如此,附加描述或生态学的数据作用相关的假说发病机理将被严格的测试。不幸的是,这些任务与各种潜在的难以克服的困难有关。(郜成吉摘 陈世蓉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SF-36健康调查量表的应用

    生命质量是医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虽然生命质量测量的理论文献有了发展,但仍未有一个统一的测量方法。为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结果的比较,国际生命质量评价组织推荐使用SF-36健康调查表进行生命质量的测定,并在其方案中对SF-36的翻译、有效性、标准的建立、解释做了说明。综述概括了SF-36的发展和评价,包括信度和效度的研究,提供了应用的指导,也陈述了国际生活质量评价的简要历史。

    作者:王素华;李立明;李俊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艾滋病病人的社区、医院服务费用的人口统计学和社会经济学因素分析

    探索了伦敦艾滋病病人社区和医院服务总费用的人口统计学和社会经济学影响因素。这项研究采用的是回顾性研究方法,它研究了社区和医院服务利用、需求和消费,并且将以上指标纳入调查表。调查表的实施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工作人员完成,有关费用的资料来源于接受服务的病人和在伦敦提供服务的两个生殖泌尿医学诊所,即:在英国伦敦中心的ST Mary's医院的Jefferiss Wing诊所和Middlesex医院Patric Clement's诊所。调查对象为艾滋病感染病人225例(其中105例无症状病人,59例有症状的非艾滋病病人,61例艾滋病病人)。目前,发现有些因素对HIV感染病人的健康护理费用的影响比现已明确的某些因素更为重要,如:疾病阶段、传播途径、被雇用状态和是否有伴侣支持等社会和经济因素明显地降低社区服务费用;另外,尽管仅仅只有小部分HIV感染者购买了健康保险,但是健康保险也有类似的降低社区服务费用的作用。  非欧盟国家的国民(主要来自于非洲),HIV艾滋病感染者的社区服务费用只占欧盟国民的1/4。将其他因素调整以后,社区服务费用在女性异性恋中高,而在男性异性恋中低。受教育程度低、被雇用状态不好的那些HIV感染者的医院服务费用显著较高。结论是:在调整了传播途径、疾病阶段、与伴侣生活在一起、被雇用状态和个人健康保险的影响因素后,社区为HIV感染病例中非欧盟国家的国民提供的服务似乎远远落后于欧盟国家的国民,前者费用只占后者1/4。对HIV感染病人提供非官方保健服务的附加激励措施,可能是改善社区健康服务的一个经济措施。  (范珊荣摘 程茂金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父母在保护青少年免于犯罪和吸毒中所起的作用

    研究表明,犯罪和吸毒在行为问题中互有关联。该文目的是从文化领域和生态学、同学、家庭和个性方面,发现与青少年犯罪和吸毒有关的相似的危害因素,和哪种危险因素与其中一种行为问题更相关,并研究父母-孩子之间的密切关系作为保护因素,在抵消文化和生态学危险因素方面,使犯罪和吸毒减少。  对象和方法 参加者为随机选择的2 837名哥伦比亚青少年,包括高危险人群(如单亲家庭、失业和文化程度较低者)和低危险人群,年龄12~17岁,平均16岁,其中男性占53.0%,女性占47.0%。双亲家庭占66%,将母亲文化程度分为5级(从小学到研究生)。独立变量包括4个方面:文化和生态学,包括暴力、药物是否易获得、工作及学校压力;同学情况,包括同学吸毒和犯罪情况、花费交友时间;家庭特征,包括父母-孩子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同胞有无吸毒;个性包括性格内向、心理创伤和学习成绩差。依赖变量是犯罪和吸毒。  结果 男孩较女孩更可能吸毒和犯罪(分别为r=0.19,P<0.001;r=0.24,P<0.001),吸毒和犯罪行为与种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父母的婚姻状况(如单亲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父母失业与青少年犯罪行为相关(分别为r=0.06,P<0.01;r=0.08,P<0.001;r=0.09,P<0.001);父母的婚姻状况与吸毒显著相关(r=0.09,P<0.001)。所有危险因素均与吸毒和犯罪相关,与吸毒和犯罪有相关性的因素为:个性方面包括放纵不正常行为和学习成绩低,同学方面有犯罪和吸毒行为,文化和生态学方面包括暴力、工作或学校压力及家庭各方面危险因素,46%的吸毒者和61%的犯罪者在这些方面可找到原因。与犯罪有关的危险因素远较与吸毒有关的危险因素多,5个变量中只有2个与吸毒有关,即同胞或同学中有吸毒者,药物易获得。个性变量中严重心理创伤和学习成绩差、单亲家庭、同学中有犯罪者、对受试者使用暴力与犯罪的相关性显著高于与吸毒的相关性。密切的父母-孩子关系如父母身份、母爱、和父母-孩子之间非冲突的关系,能抵消这些危险因素对吸毒和犯罪的负作用,降低青少年吸毒和犯罪的发生。  讨论 该研究首次显示了对吸毒和犯罪的一些相同的和不同的危险因素,表明国家对公共健康政策有关的干涉,如暴力和吸毒是可行的,结果指出,干涉程序旨在争对青少年易受影响的吸毒和犯罪方面的具体相关因素。例如,减少吸毒和犯罪的危险因素,增加保护因素,从而减少吸毒和犯罪。(郑爱青 于秀丽摘)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美、德、法等国无偿献血条件和献血程序比较

    介绍了美国、德国、法国、新加坡等国的无偿献血条件和献血程序,目的在于向广大卫生工作者宣传发达国家或地区无偿献血的有关知识和实践,以期对我国的无偿献血事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新平;徐海峰;霍金荣;Till Baernighausen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社会心理因素与单纯性肥胖

    就社会心理因素对单纯性肥胖的影响,肥胖形成后的社会心理学影响,以及社会心理因素与肥胖治疗的某些关系进行了介绍。

    作者:李红政;雷美英;姚树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东南亚地区的脊柱关节病

    在东南亚地区与HLA-B27抗原相关的脊柱关节病,尤其是强直性脊柱炎被认为很少见,然而对这一地区的研究表明,与脊柱关节病相关联的HLA-B2704主要存在于中国人中,而与之不相关的HLA-B2706却多见于马来西亚人群。意识到B27亚型在中国人和马来人中的差异对于风湿科医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他们应当掌握如何处理HLA-B27和其亚型阳性的患者,并知道如何解释其结果。

    作者:姚华;龚修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父母行为、个性与儿童行为的关系

    影响儿童行为的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这两大类因素是相互作用的,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正确地说明问题,而父母行为和个性与儿童行为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双向作用的关系。父母的行为和个性通过生物学因素(如遗传因素)和社会学因素(如教养态度、亲子关系)影响儿童的行为。社会学是研究人与人、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科学。社会对儿童的影响常通过家庭和学校产生。在儿童期首先是儿童与父母、儿童与家庭的关系,到了学龄期又加上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

    作者:黄静宁;陈寿康;刘筱娴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法国的公共卫生教学进展

    与我国公共卫生专业本科大学生教育制度相比较,法国没有这种培养途径和方式。它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来源于学完6年医学专业课程,且通过专科医学教育竞争性考试而进入公共卫生专业学习4年的学生。介绍了法国医学院医学专业公共卫生普通教学近年来的进展情况,以及通过改革所带来的变化。

    作者:蒯强;陶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苏丹南部的饥荒调查

    苏丹长期受内战和严重饥荒的影响,造成人群中普遍存在严重营养不良和很高的死亡率。  长期战争和混乱的社会经济使苏丹南部正面临着严重的食品短缺。尤其1998年1月在加扎勒河省的瓦乌、乌韦勒和戈格里亚勒的战斗,造成大量贫民流亡,牧畜存栏数大量下降,掠夺和干旱使情况更加恶劣。结果使加扎勒河省的人口面临大面积饥荒。  作者在1998年7月20日~8月25日期间,对加扎勒河省展开营养和死亡率调查。根据WHO推荐的样本分组方法,把指定地区内儿童随机分为30组,每组15个。通过询问户主来收集研究前1个多月或2个月的成人和儿童死亡人数的资料。测量所有身高在65.0~114.9 cm,年龄在6~59个月间儿童的体重、身高和后臂的周径。以体重与身高的比值(W/H)为指标计算。  在三个地区调查了981户,共5 658人,5岁以下儿童1 685(29.8%)人。这三个地方,死亡率是国际标准值(每天0.10‰)的10~20倍。自然死亡率是每天0.92‰~2.61‰,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是每天1.76‰~4.57‰。对1 352名年龄在6~59个月的儿童做营养调查,结果显示极重度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和重度营养不良的人占极高比率。尽管被测儿童年龄不是很准确(通过身高估计年龄),但营养不良的严重程度明显超过1994年卢旺达难民和1996年利比亚的观察结果,与1992年索马里的情况很相似。  对上述形势严峻地区的调查,得到了大量真实的普遍人群死亡率和营养不良的数据。这些数据进一步证实了苏丹南部饥荒影响的严重程度和广度。作者希望这个调查结果唤起每个人加入到那儿的救济行动中去。(刘体全 杨光辉摘 郝 勇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社会关系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几种健康行为和社会关系(团体关系和个体关系)的相关性。  方法 资料来源于1988~1994年美国在18岁以上人群中进行的第三次全美健康和营养检测调查。研究了以下5种行为与团体关系频率和个体关系频率之间的相关性。这5种行为是:吸烟、1年内未测血压、1年内未测胆固醇、1年内未进行身体锻炼和每天吃果蔬少于5次。  结果 通过对年龄、性别、种族、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和职业状况等进行校准修正后,得出以下结论:团体关系与所有5种行为因素呈负相关;其中,吸烟和身体锻炼两因素与之呈显著性负相关(P<0.001);个体关系与1年内未测血压、未测胆固醇、果蔬消费不足3因素呈显著性负相关(P<0.001);个体关系与不进行身体锻炼的相关性接近阈反应(P<0.001);个体关系与吸烟呈正相关(P<0.05)。  结论 以上结果与以前的研究相符。表明社会关系对几种行为均有影响,而这几种行为是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直接和间接相关的。(王远虹摘)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老年人健康程度评价系统

    组建健康程度评价系 依据流行病学调查作出的健康程度评价,一般是以死亡和患病作为终指标,根据开始进行流行病学跟踪调查时所见,来预测所见症状终导致的危险程度。依照病人的危险程度开展日常保健医疗活动时运用该系统,是为了根据患者现在的生活习惯、临床所见,来预测该对象将来可能发生的危险程度,并采取措施预先防止其危险导致的结果。  尽管是跟踪调查,在说明老年人流行病跟踪调查结果时,也必须常考虑到发生因果关系逆转的可能性。活着的人其生活习惯和临床所见未必意味着他就长寿。例如即使一个常吃肉的人长寿了,也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说常吃肉的人健康长寿的概率就大。它表明存在一种可能性:身体健康,所以就能象年轻人一样吃肉,并不说明其他问题。运动、饮酒、性生活等也同样。  重要的是坚持认识到因果关系产生逆转的可能性,去解释流行病调查结果、建立健康程度评价系统。  《循环系统疾病基础调查的跟踪研究专题报告》(Nippon Date, 1980) 以10 000人作为1980年厚生省循环系统疾病基础调查对象,进行了14年跟踪流行病调查。1980年该项调查包括的对象是30~89岁,范围较广。这次调查优点是对从全日本典型的300个地区随意抽到的对象进行跟踪,并且根据厚生省人口动态统计,专门确定了多达1 300名死者的死因。  根据这份专题报告,使得根据流行病调查对年轻人到老年人进行健康程度评价成为可能。据此研究者为健康教育学习编制了一份健康程度评价表格。虽然以往的微机健康程度评价系统也必不可少,不过这份表格也另有它的作用:随时随地均可使用。  图1即是以40~69岁者为对象,利用年龄、血压分类、吸烟习惯、血糖多少分类等典型的危险因素,对由于某种原因造成死亡的概率进行健康状况评价的表格。表内上部为由年龄和血压分类得出的相对危险度。以40多岁正常血压者的死亡危险度为1,65~69岁高血压者死亡危险程度就是前者的22.4倍。如此高龄即使血压正常,其死亡危险仍是前者的17.1倍。表中部,虽然随时采血的血糖(Nippon Date,1980中没有负荷血糖一项)正常、不吸烟者的相对危险是1,但一天吸两盒者耐糖功能有异常、血糖160 mg/dl或糖尿病时即为前者的2.7倍。因此,表内下部列入了上述两项相对危险度,再乘以10年后标准死亡率7.2,即可算出每1 000人10年后的死亡概率。表内下部是不同年龄理想条件下的死亡率和日本人的平均死亡率,可与表格进行比较。  小结 由于评价老年人健康程度依赖其流行病调查的结果,因此,重要的是调查的出处。调查将决定预测的可靠性。这里是根据1980年Nippon Date作出的对老年人健康程度评价,以后将可以根据临床上更详尽的信息去评价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以血压和年龄确定的指数65~69岁60~64岁50~59岁40~49岁 17.118.720.522.49.710.611.612.73.13.43.74.111.11.21.3正常血压正常高血压临界区高血压高血压以吸烟和血糖确定的指数160 mg/dl以上或糖尿病140~159 mg/dl120~139 mg/dl119 mg/dl以下 1.42.02.73.81.31.82.43.31.11.62.12.911.41.92.6不吸烟1~20支21~40支41支以上计算一下你的健康程度  (血压与年龄确定的指数)×(吸烟和血糖确定的指数)×基数=(10年后因某种原因死亡的概率)  ×× 7.2 =比较一下              (‰)                  40~49岁   50~59岁   60~64岁   65~69岁以理想指数计算的结果以日本人平均指数计算的结果7.222.369.6122.79.629.993.1164.3图1 健康评价表——总死亡概率(李文力 吴春艳摘 贾刚田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青年人因失业焦虑导致医疗咨询的前期症状

    背景 有证据支持在失业与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对失业是否导致心理发病或是否这种联系归因于失业,使那些人较易患精神病进行了辩论。评价了青年人近及累积失业引发精神压抑及焦虑导致医疗咨询的危险性。并对压抑、精神适应不良、社会阶层、居住地区及条件的预期存在趋势的测量方法进行了调整。  方法 从英国儿童成长调查(1958年英国出生队列)资料中挑选3 241名从出生到33岁的资料记录,分别在出生、7岁、11岁、16岁、23岁及33岁对他们进行分析。结果是压抑及焦虑的开始年龄在24~33岁之间(压抑及焦虑导致病人找普通医生或专家咨询)。这些被用于Cox比例危险模型中,在那里,两种失业的测量方法随协变量变化时间而做模型。通过23岁以前失业体验的不适情况,测量精神压抑的预期存在趋势。两种失业测量方法都被调查:失业开始时的年龄(近失业)及失业开始前的累积失业(分4类:0,1~12,13~36,37个月以上)。  结果 在对包括压抑预期趋势的潜在混杂因子调整后,疾病发生前失业者与疾病发生前未失业者比较,显露症状需要医疗咨询的相对危险度(RR)是2.0(95% CI=1.21~3.63)。在对潜在混杂因子进行调整后,累积失业在所有人群当中与症状的出现相比,在统计学上无显著相关;累积失业37个月以上者与未失业者比较RR为1.63(95% CI=0.95~2.79)。然而,通过身体不适记录分值显示的压抑预期趋势都除外,与未失业者比较,近失业者的RR上升为2.30(95% CI=1.44~3.65),累积失业37个月以上者RR上升为2.04(95% CI=1.17~3.54)。  结论 失业即使在那些没有明显心理易损性人群中,也是压抑心理症状的危险因子。(艾宗波摘 陈世蓉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巴西城市的重度钩端螺旋体病流行

    在传统观念上,钩端螺旋体病被认为是一种散发性农村疾病。然而,自80年代初以来,有人对选择的城市人口做了钩端螺旋体抗体筛查,发现阳性率高达30%,说明有相当大比例的市区居民曾暴露于本病。1996年雨季期间,巴西萨尔瓦多市更是发生了一次表现为黄疸和急性肾衰的一种急性病大流行,后来证实为钩体病。  1996年3~11月,巴西萨尔瓦多市传染病医院对钩体病进行了主动监视,所有疑似钩体病病例均收入该院治疗。结果在临床诊断的326例病例中,经血清学试验和钩体培养确诊的病例有193例(59%)。多数病例为成人,平均年龄35.9岁,男性占80%。入院时见有黄疸、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和出血,其他的并发症有呼吸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精神状态改变及贫血。尽管进行了积极治疗,但仍有50例死亡,病死率为15%。  萨尔瓦多市钩体病流行期间,重度钩体病发病率为12.5/10万。在76个人口调查区中,发病率>20/10万的有15个。这15个区均由贫民窟组成,47%的住宅为敞开式下水道系统,而其他61个区为29%。这15个区居民罹患重度钩体病的危险性比其他区高3倍。  钩体病原本是与家畜、森林中的贮主和耕作习惯有关的一种散发性农村疾病。但由于农村向城市移民以及城市人口剧增,使巴西城市发生了变化,产生了钩体传播的新环境。此次萨尔瓦多市钩体病暴发表明,本病的流行病学和影响正在改变。重度钩体病数只代表所有临床感染的5%~15%,实际病例数可能超过2 000例。发生重度钩体病高危险性的个人,均为居住于缺乏基本卫生设施的城市边缘贫民窟的城市贫民。从病人中分离出哥本哈根问号血清型钩体这一事实,支持了家鼠作为基本贮主的分析,因为黑鼠和沟鼠是这一血清型钩体的常携带者。将暴雨时流行以及男性病例比女性多结合在一起考虑,这些结果说明接触鼠尿污染的洪水是可能的传播方式。  流行钩体病的类似社会和气候条件在整个中、南美洲的城市都存在。巴西的所有主要城市中心均报告过季节性钩体病暴发;1997年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市,在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的暴雨期间也发生了一起钩体病流行。这些报告又一次证明钩体病是从其传统的农村地区传播到城市中心的一种新的传染病。(黄治平摘 陈世蓉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患者对综合医疗模式的态度

    近年来,综合医疗模式已逐渐被接受,旨在评价患者对此的态度及对两种模式的优先选择。  从1995年11月~1996年4月,在接受综合医疗模式的医院,由1名调查者随机会见237名患者,排除32名Abbreviated精神测验积分小于8分者,共205名。平均年龄68岁(15~92岁),女性115名(56%),男性90名(44%),分为年轻组≤64岁(n=63),老年组≥65岁(n=142)。调查询问以下问题:①是否认为老年和年轻患者应该在同一病房;②是否认为你(被调查者)所在病房的某人应该在老年病房或年轻病房;③如果有选择权你会选择按年龄分病房或综合病房;④入综合病房前住过院者比较医疗质量的变化。同时询问患者选择的理由。结果做χ2分析。  调查显示:①多数患者选择综合病房(86%比14%),老年组更显著(χ2=6.69 P<0.01)。老年人认为与年轻人可以互相帮助、学习,并有利于反对歧视老人。②70%的被调查者未遇见认为应该按年龄分病房的患者;另30%是认为老年人意识模糊(56%)、虚弱(36%)、年老(8%)。③如果有选择权,仅47名(23%)患者选择按年龄分病房,其中年轻组41%,老年组15%。选择同年龄组原因是自觉虚弱或不愿老年人打扰。④69名曾入院者,36%认为综合病房医疗质量更好,12%认为更差,52%认为不变,两组间无差异。  作者认为综合医疗是优选的医疗模式,特别对老年人,但还应认识到一些患者有特殊要求。因此,理想的模式是一个包括完整的综合医疗系统的按需体制。(涂朝晖摘 陈世蓉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戒烟的护理干预

    香烟是美国人的杀手。在美国,每年死于因烟草所致疾病的人数超过40万。尽管如此,有25%的美国成年人仍在吸烟,在25~44岁年龄组,吸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统计数据表明,新烟民中近90%为十几岁的青少年,每年花费在因使用烟草引起的健康问题上的经费为500亿美元,另有470亿美元间接用于其引起的生产能力丧失等问题。  吸烟引起的远期副作用已得到证实。然而,护士们认识到,对于没有症状的吸烟者,要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正受到一种尚未显现的慢性疾病的威胁是很困难的。因此,讨论烟草对吸烟者的近期影响可能更有用。当一个人吸烟时,可能会发生心率增快、血压上升、口腔粘膜溃烂、气短、组织缺氧、晨间咳嗽、胃酸反流、牙周疾病、紧张和焦虑、阳萎和不育、哮喘加重及皮肤早衰等表现。  把焦点放在戒烟的近期益处上可能比强调预防远期慢性疾病更有说服力。戒烟后一些有益的变化包括:血压、脉率、CO水平恢复正常,味觉、嗅觉、肺功能和消化不良症状改善,患心梗、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癌及其他癌肿的机会减少。  采用Fagerstrom量表评价吸烟者对尼古丁的依赖性,得分高意味着依赖性大,据此护士能帮助病人增加对戒烟后反应的了解,以制订戒烟计划。在90年代早期,Fiore提出将病人的吸烟状态作为第五生命体征,对住院病人常规进行烟草使用情况评价。  护士要以一种友善、关心、非指责性的方式劝导病人戒烟。病人可能曾经经历过戒烟后尼古丁引起的躯体戒断症状,而且病人的吸烟习惯与许多刺激因素有关,包括咖啡、酒精、饭后、工作间歇、烟友以及所有其他与香烟有关的行为。假如病人知道他(她)的刺激因素,并试图避开和妥善处置它们,戒断症状是容易克服的。  戒烟有几种有效的方法,包括直截了当法、尼古丁替代治疗、非尼古丁治疗药物如盐酸安非他酮治疗等。其他如催眠、针灸和厌恶疗法的有效性尚有待证实。病人渴望停止吸烟是戒烟成功重要的因素之一。  实用的劝告4A可纳入日常临床护理工作中,即①询问(Ask),②建议(Advise),③帮助(Assist),④安排随访(Arrange follow-up)。  动员病人戒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护理干预,评价病人对尼古丁的依赖程度和吸烟的刺激因素,对于推荐合适的戒烟行动计划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护士在病人贯彻戒烟策略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她们在降低与吸烟相关疾病的发生和死亡方面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张 淳 魏聿萍摘 李 柏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