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司匹林大剂量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陈竹青;陈旭波

关键词:阿司匹林, 大剂量, 低分子肝素, 肝素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血栓形成, 冠状动脉, 心肌梗死患者, 稳定心绞痛, AMI, 双重效应, 溶栓疗法, 普通肝素, 联合用药, 抗血小板, 常规治疗, 斑块破裂, 安全有效, 检出率, 动脉内
摘要: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原因.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内血栓检出率明显高于稳定心绞痛,说明血栓形成是AMI的主要原因.抗凝及溶栓疗法已成为AMI的常规治疗,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更为安全有效,阿司匹林兼有抗血小板和抗炎的双重效应.二者联合用药,其效果更为明显.
山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性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状况分析

    本文旨在了解老年性痴呆(AD)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提高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选取2008年7月至2009年10月住院的AD患者80例的主要照顾者,每例患者入选1名直系亲属.入选条件:经临床诊断为AD患者的直系亲属,且承担照顾者的主要责任;无严重身体疾病;无精神病史及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能自愿完成所有评价.共80名,丈夫28名,妻子22名,儿子16名,女儿14名,年龄22~66岁.

    作者:高国菊;翟振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血尿酸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通常认为高尿酸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但两者间是否存在独立的相关性仍有争论.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观察血清尿酸(UA)水平对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及其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作者:雷建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小儿卵巢肿瘤的特点与治疗

    小儿卵巢肿瘤较为少见,但占女性小儿生殖系统肿瘤的首位.我院2000年5月至2009年4月共收治67例.现将小儿卵巢肿瘤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小儿卵巢肿瘤患者67例,年龄4.5~14岁,平均8.5岁,7岁以下15例,8~12岁44例,13~14岁8例.

    作者:王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纵隔支气管囊肿19例临床分析

    总结我院2001-2010年支气管囊肿35例,其中纵隔支气管囊肿19例,占54%.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9例中,男性13例,女性6例.年龄16~61岁,平均42.5岁.5例无症状,体检时发现;14例有症状,表现为胸痛2例、背痛1例、咳嗽5例、咯痰2例、气促4例、胸闷3例、间断呃逆1例、咽部异物感1例、吞咽不畅2例.病史2 d至6个月.上纵隔5例,前纵隔2例,中纵隔2例,后纵隔10例.右侧纵隔10例,左侧纵隔9例.气管旁型6例,隆突下型3例,肺门型4例,食管旁型1例,其他型5例,其中2例位于食管肌层.合并感染5例.

    作者:魏书庆;郭锐;孙铨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扁平苔藓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的探讨

    扁平苔藓又名扁平红色苔藓,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或亚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可因多种疾病引发,如药物、骨髓移植、肿瘤、肝病等.扁平苔藓的原发损害为扁平发亮的丘疹,粟粒至绿豆大或更大,多角形,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表面保留皮纹.皮损多为紫红色或紫蓝色,也可为暗红、红褐、污灰色或正常皮色.

    作者:张素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56例临床分析

    我科对临床上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伴肺性脑病患者,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2009年本科治疗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6例,男性38例,女性18例,年龄57~88岁,平均69岁.

    作者:梁静;刘卓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羟乙基淀粉治疗急性脑梗死病情恶化的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是目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溶栓和抗血小板治疗偱证医学已充分证实.对于发病机制中存在低灌注和栓塞的扩容治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大脑缺血核心部位周围存在保持部分能量代谢的低血流灌注区域,即所谓的缺血半暗带,阻止梗死进展.本研究探讨羟乙基淀粉进行扩容治疗对改善急性脑梗死病情恶化的治疗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淑华;时会军;吴有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阿司匹林大剂量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原因.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内血栓检出率明显高于稳定心绞痛,说明血栓形成是AMI的主要原因.抗凝及溶栓疗法已成为AMI的常规治疗,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更为安全有效,阿司匹林兼有抗血小板和抗炎的双重效应.二者联合用药,其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陈竹青;陈旭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前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是以综合治疗为主,尚无特效疗法.为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国产)在急性期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将我科治疗的7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总结如下.

    作者:肖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内壁内移截骨全髋置换术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目的 利用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方法,研究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髋臼内壁内移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髋臼假体-骨界面间的应力分布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骨盆为实验对象,用螺旋CT做全长连续扫描,然后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建立髋关节发育不良骨盆模型.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功能,在计算机环境中对重建模型进行髋臼内壁内移截骨全髋关节置换的模拟手术,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olidWorks对重建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化,后使用SolidWorks软件中的力学分析工具包COSMOS对网格化的模型进行力学分析,得到髋臼假体-骨界面间的应力分布情况的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观察术后髋臼假体-骨界面间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术后髋臼压应力分布符合后上象限大,前下象限小,前上象限、后下象限居中的趋势.剪切应力分布情况为后上象限剪切应力大,其他象限无差异.结论 髋臼内壁内移截骨术没有改变正常髋臼的应力分布情况.

    作者:张治宇;崔岩;马承斌;赵广;任卫新;李力卓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不同注射速度对于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质量的影响

    对于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多层螺旋CT(MDCT)肺动脉血管成像,逐渐成为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MDCT肺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与患者的合作情况、CT机配置及扫描参数的设置、造影剂注射速度与方式、图像后处理等多种因素相关,本文重点讨论造影剂注射速度与MDCT肺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万芸;刘长江;张汉良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肝断面血流阻断法与第一肝门阻断法在肝切除术中的比较

    我院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应用自制肝断面血流阻断器(HSVB)行血流控制实施肝切除术42例,并与同期第一肝门阻断法(Pringle法)肝切除术40例作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我院行肝癌切除82例,其中用自制HSVB行血流控制法42例,男性32例,女性10例,年龄12~76岁,平均51.3岁;病灶长径3~24 cm,平均8.2 cm;肝功能Child分级A级32例,B级10例.

    作者:周松;李冉冉;陈文有;陈达丰;柯恩明;刘广欣;郑硕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药直肠滴注联合微波照射治疗肛窦炎66例疗效观察

    肛窦炎也称肛隐窝炎,是病程冗长、极易复发的疑难病之一.我科采用微波加中药直肠滴注治疗此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11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治疗组6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龄17~54岁,平均(38±3)岁;病程4个月至26年.

    作者:赵玉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邢台县山区农村居民高血压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评价分析

    由于城乡差别的存在,农村人群医疗条件相对匮乏,高血压病相关知识严重不足,农村居民高血压病防治问题尤为突出.加强山区农村居民高血压健康教育工作是山区农村高血压综合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我们于 2009年5月至2010年8 月在邢台县山区路罗镇、白岸乡12个自然村庄实施了为期1年的高血压健康教育及干预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丽;乔钦增;赵卫林;魏双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口腔压膜式前牵矫治器在安氏Ⅲ类错牙合中的临床应用

    安氏Ⅲ类错牙合是临床常见的一类错牙合畸形,许多患者在乳牙期就表现出严重的骨性错牙 合畸形,乳牙期的患儿由于配合差,口腔小,牙齿短,再加上替牙期乳牙的缺如,临床操作困难,以往都用传统自凝树脂矫治器进行矫治,此种矫治器就位差,患者感觉不舒适,导致治疗效果差,所以对于安氏Ⅲ类错牙 合患儿的早期矫治是正畸医师感到比较棘手的问题.我科自2008年起采用新型压膜式矫治器对乳牙期和混合牙列期安氏Ⅲ类错牙 合患者进行矫治,其中采用口腔压膜式前牵矫治器共计3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国芳;范红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丙型肝炎病毒(HCV)和艾滋病病毒(HIV)都可以通过血液等途径传播,吸毒人群尤其是静脉注射吸毒者不仅是HIV感染的高发人群,同时也是HCV感染的高发人群.共用污染了的注射器具是造成吸毒人群HC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为了解凭祥市吸毒人群HCV感染现状,为制定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于2010年5月至6月对250例吸毒人员进行了HCV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农丽萍;何波;张建明;黄祖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性液体标本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法)检测结核性液体标本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BacT/ALERT 3D培养法(3D培养法)、PhaB法对142例液体标本进行检测,其中结核病例组122例,包括胸腹腔积液69例、脑脊液26例、尿液10例、脓汁及干酪物10例、其他7例,对照组非结核病例20例,并以3D培养法为金标准,评价2种检测方法对结核性液体标本的诊断价值.结果 PhaB法、3D培养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3.4%(53/122)、32.8%(40/122); PhaB法与3D培养法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P<0.05);以3D培养法结果为金标准,则PhaB法检测准确度、敏感性为92.5%和100%.结论 ①PhaB法检测结核性液体标本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操作简便、快速,可以在肺外结核诊断中常规应用;②3D培养法可做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菌型鉴定,但需时较长.

    作者:吴俐健;张含玉;王笑歌;邹博;王群;刘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防治对策

    为进一步提高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现就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的可能原因及防治对策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3月在我科住院进行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2例,男性38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65.5岁.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32例,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24例,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14例,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12例.

    作者:王志英;黄玉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2血清学和尿脱落细胞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联合检测在膀胱癌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尿脱落细胞荧光原位杂交联合检测对膀胱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 100例膀胱肿瘤患者的MMP-2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含量,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尿脱落细胞表达,20名健康人群标本对照.结果 膀胱癌患者MMP-2水平,荧光原位杂交阳性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膀胱癌阳性检出率,降低患者费用.结论 MMP-2水平与尿脱落细胞荧光原位杂交联合检测对膀胱癌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弥补了单独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的不足.

    作者:韩永;徐燕杰;黄海燕;许晓光;冯凯;蔡明;石炳毅;郭晖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早期脑梗死CT征象分析

    超早期脑梗死是指发病6 h内的脑梗死.国内外大量研究已证实,在梗死发生后的6 h内进行介入溶栓,能大程度地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发病6 h内的超早期脑梗死由于神经细胞处于肿胀时期尚未完全坏死,故CT检查常无明显异常改变,临床较难确诊.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临床和影像学复查确诊为脑梗死,且在发病6 h内行第1次CT检查的病例共计36例,旨在探讨超早期脑梗死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CT诊断超早期脑梗死的认识.

    作者:李立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山西医药杂志

山西医药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