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川芎嗪抑制血管重塑的研究进展

杨敏;李慧;朱博文;董杰

关键词:
摘要: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以四川产者质优.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的功效,在头痛、胸痹、瘕瘕腹痛、跌扑损伤、淤肿疼痛、经闭痛经、月经不调、风湿痹痛等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1].川芎嗪(tetram ethylpy razine)被广泛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防治[2].血管重塑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变基础,而大量研究表明川芎嗪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血管重塑,本研究就川芎嗪抑制血管重塑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如下.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学贯中西 继往开来——记雷公藤研究杰出专家秦万章教授

    秦万章(1931.8-),江苏省高邮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终身教授,上海市名中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历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主任、教授、名誉院长,上海市及复旦大学医学院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卫生局药物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华医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卫生部药品监督管理局评审委员会委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部顾问,英国伦敦医学研究中心及传统医学会顾问,日本津村医药研究所顾问.现任中西医结合雷公藤研究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红斑狼疮医疗协作中心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红斑狼疮研究会主任等职,同时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名誉主编,《皮肤科时讯》总主编,《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等10余种杂志编委及特邀编委等.

    作者:李斌;李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川芎嗪抑制血管重塑的研究进展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以四川产者质优.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的功效,在头痛、胸痹、瘕瘕腹痛、跌扑损伤、淤肿疼痛、经闭痛经、月经不调、风湿痹痛等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1].川芎嗪(tetram ethylpy razine)被广泛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防治[2].血管重塑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变基础,而大量研究表明川芎嗪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血管重塑,本研究就川芎嗪抑制血管重塑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如下.

    作者:杨敏;李慧;朱博文;董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保肺定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血管重构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保肺定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大鼠肺血管重构的干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5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每组10只.采用气道滴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联合香烟烟雾暴露的方法制备大鼠COPD模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则予保肺定喘汤灌胃[12.4 g/(kg·d)],西药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50 μg/(kg·d)],中西医结合组同时予相同剂量保肺定喘汤灌胃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肺血管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管壁内胶原纤维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检测各组大鼠肺动脉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变小,管壁内胶原纤维及α-SMA表达增加(P<0.01,P<0.05),PCNA、VEGF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均能使肺小动脉管壁变薄、管腔变大,管壁内胶原纤维及α-SMA表达减少(P< 0.01,P<0.05);PCNA、VEGF表达下降(P<0.01,P<0.05).结论 保肺定喘汤能有效减轻COPD大鼠肺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调节肺小动脉α-SMA、PCNA及VEGF表达有关.

    作者:何飞;沈亚青;徐俭朴;王辉;贾仰民;喻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手掌纹理特征的研究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手掌纹理特征.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3组:哮喘组(125例)、体虚易感冒患者组(简称体虚易感组,80例)及健康对照组(100名).采用油墨捺印法拓印被采集人的手掌面纹理并对其进行人工分析,比较各组的纹理参数差异.结果 与体虚易感组比较,哮喘组患者手掌纹理的尺箕型指纹出现率升高,弓型、桡箕型、斗型指纹出现率降低(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哮喘组成年患者手掌纹理的atd角增大,成年女性患者左手tPD值亦增大(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手掌纹理较体虚易感人群及健康人群具有一些变化,这些特征性改变可能对哮喘的遗传性研究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作者:雷昭;郝一鸣;王忆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雷公藤化学活性单体及其衍生物的探讨

    在雷公藤的化学研究中,雷公藤的化学成分复杂,经考证到目前为止,现已从雷公藤属植物中提取单体及其化学结构修饰的衍生物有380多种单一化合物,主要为生物碱、三萜、二萜、倍半萜及其他等,其中有130多种被证实有生物活性.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有雷公藤红素、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甲、雷公藤内酯酮、去甲泽拉木醛、萨拉子酸、生物碱等,既是有效成分,也是主要有毒成分;也是近年来药理研究多的单体,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也有许多化学衍生物;也是多种雷公藤制剂的质控指标成分,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作者:秦万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再生复血汤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外周血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及Foxp3mRNA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再生复血汤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小鼠外周血CD4+ CD25+ CD127-调节性T细胞(Treg)及核转录因子Foxp3 mRNA的影响.方法 将72只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再生复血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予60 Co-y联合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和氯霉素建立AA小鼠模型.造模第7天再生复血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再生复血汤1 0、5、2.5 g/(kg· d)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予环孢素3 mg/(kg·d)灌胃,各组均干预30天.检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WBC)、网织红细胞数(Ret)、血红蛋白数(Hb)及血小板数(PLT)、骨髓有核细胞数(粒系比例、红系比例、巨核细胞数,淋巴细胞比例)、Treg比例和单个核细胞Foxp3mRNA表达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外周血WBC、Ret、Hb、PLT、骨髓粒系比例、红系比例、巨核细胞数、Treg比例、Foxp3 mRNA表达量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小鼠外周血WBC、Ret、Hb、PLT、骨髓粒系比例、红系比例、巨核细胞数、Treg比例、Foxp3 mRNA表达量升高,淋巴细胞比例下降(均P<0.05).与再生复血汤低剂量组比较,再生复血汤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外周血WBC、Ret、Hb、PLT、骨髓粒系比例、红系比例、巨核细胞数、Treg比例、Foxp3 mRNA表达量升高,淋巴细胞比例下降(均P <0.05),且再生复血汤高剂量组优于再生复血汤中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再生复血汤能通过促使AA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 mRNA表达,使得Treg比例升高,诱导AA小鼠恢复自身免疫耐受,并且呈现剂量依赖性.

    作者:王跃;聂甜;江劲波;赵早云;黄蓉;杨舟;郝敬全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雷公藤红素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雷公藤红素是从雷公藤植物中提取到的第一个化合物.其药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后渐多;在进入21世纪后,研究加速.是雷公藤活性成分中被研究较多的成分之一,截止2017年5月15日,PubMed收录雷公藤红素研究相关论文440余篇,涉及世界著名学术期刊,如Cell和Blood等.

    作者:张登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概念隐喻认知视角下《伤寒论》中医隐喻术语的英译

    随着中医典籍《伤寒论》的研究在博观与厚积中逐渐走向世界,理应肩负起传译中医文化之重任.然而,其译介之难莫过于其病症名、方剂名等中医隐喻术语的翻译.笔者认为,将概念隐喻认知引入《伤寒论》的翻译研究,有益于进一步提高中医典籍的翻译质量,促进我国传统医学的域外传播.

    作者:谷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麻醉分论坛会议纪要

    经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务院批准,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于2017年12月7-10日,在广东省东莞市胜利召开.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教授主持.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陈香美会长代表学会做大会报告,详细阐述中西医结合60年发展历程.本次大会共有来自美、英、法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 6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盛会,收到全世界范围内投稿3 378篇,涵盖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历史、前沿、基础与临床.此次大会共设10个分会场,8个专业委员会参加,包括:代谢病、心血管病、烧伤、麻醉、眼科、生殖、耳鼻喉及肾脏病.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承办了此次大会的麻醉分论坛.

    作者:苏帆;张维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循环microRN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瘀证轻重判别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目的 研究循环microRN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血瘀轻重判别、预后评估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将60例ACS患者按血瘀证计分标准分为ACS血瘀轻证组(31例)和血瘀重证组(29例),另选3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qRT-PCR技术,比较各组4种循环microRNA(miR-208a-3p、miR-222-3p、miR-16、miR-198)表达水平及患者全球急性冠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分层有无差异,并对microRNA表达水平、血瘀证计分与患者全因死亡GRACE预测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瘀轻证组和血瘀重证组miR-208a-3p相对表达量上调,血瘀重证组miR-222-3p相对表达量下调、miR-198相对表达量上调(均P<0.05);与血瘀轻证组比较,血瘀重证组miR-222-3p相对表达量下调(P<0.05).血瘀轻证和重证组6个月全因死亡GRACE危险分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循环micro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全因死亡GRACE预测积分无明显相关性;在院全因死亡GRACE预测积分、6个月全因死亡GRACE预测积分与血瘀证计分呈正相关(r=0.31、0.33,P<0.05).结论 miR-208a-3p可作为ACS血瘀证与健康志愿者的判别,但不能用于判别血瘀轻重.miR-222-3p、miR-198可能在协助判别血瘀轻重方面具有一定意义.血瘀证计分越高,则GRACE预测积分越高,预后越差.

    作者:贾敏;蒋跃绒;苗阳;赵福海;王韶屏;许振业;马彩云;史大卓;陈可冀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雷腾舒的研究及展望

    随着对雷公藤植物研究的日趋深入,其单体成分及生物活性也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广泛的认识.其中,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是从雷公藤中分离提取出的二萜三环氧化物,是迄今研究发现的雷公藤植物活性成分中具有代表性、免疫抑制活性强的化合物[1,2],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等方面显示了良好的防治效果[3,4].但其生物学上的毒性太强.狭窄的治疗窗和强烈的毒副反应使其难以开发利用为临床用药[5].

    作者:李援朝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片仔癀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

    1 背景 传统名贵中成药片仔癀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处方和工艺受国家级绝密保护,“片仔癀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口到东南亚、东北亚等国家和地区,每年出口创汇超千万美元,位居中国中成药单项出口创汇首位.处方由三七、蛇胆、牛黄、麝香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热毒血瘀所致急慢性肝炎、痈疽疔疮、无名肿毒、跌打损伤及各种炎症.传统的片仔癀是锭剂,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还有胶囊剂,两种剂型处方及功效一致.

    作者:《片仔癀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编写组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引言1 关键事项本指南由全国具有代表性的从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中经验丰富的心血管病专家及方法学专家经过问卷调查、专家咨询、专家论证等规范程序而制订.指南制订工作组成立文献收集和评价组,对中医辨证、中成药、其他疗法及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治疗AMI的古今文献以GRADE系统进行评价和推荐.任何一个指南都是伴随着医学科学的进展不断更新完善的,受现有文献的研究设计、研究方法、研究质量等因素影响,本指南今后尚需结合新的研究证据不断修正和完善.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脏介入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联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社;365心血管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去甲泽拉木醛的研究及展望

    去甲泽拉木醛(Demethylzeylasteral)是20世纪90年代从雷公藤根皮中分离得到的有效成分,20余年来各国学者对其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经查阅了PubMed和CNKI中论文发表情况,截止2016年6月,PubMed收录有关去甲泽拉木醛的研究论文19篇,CNKI收录的研究论文有28篇.通过对论文发表地区的分析表明,大部分去甲泽拉木醛的研究论文由我国学者发表,也有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学者发表的论文.

    作者:杨春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冠心病瘀毒理论与血小板—血栓—炎症网络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理机制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的破裂,继发血小板的异常活化,继而于冠脉内形成血栓,导致冠脉部分或完全阻塞,终发生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等事件.活化的血小板通过释放和表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参与血栓形成和炎症反应,从而介导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近年来,中医学对于冠心病病因病机的研究日渐深入,认为“因瘀致毒,瘀毒互结”贯穿于疾病的整个过程,是病情转变和恶化的关键,因此活血化瘀法和解毒法并用成为治疗本病新的切入点.其中“瘀”为常,“毒”为变[1,2],由常生变,这与血小板负责生理性止血到异常活化从而导致病理性血栓形成和炎症反应相似.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与总结,笔者发现瘀毒理论指导下的冠心病的病因病机与血小板—血栓—炎症网络密切相关.笔者在此就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明确活血解毒法治疗冠心病的指标体系.

    作者:张莹;马晓娟;史大卓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大蒜素对PM2.5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PM2.5对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及大蒜素(Allicin)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集大气PM2.5并分别以0(空白对照组)、20、100、200、400 mg/L(PM2.5 20、1 00、200、400 mg/L组)作用小鼠VSMCs 24 h,检测VSMCs增殖情况,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含量和VSMCs中磷酸化p38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VSMCs分别加入Allicin 5、20、40 mg/L(Allicin 5、20、40 mg/L组)、p38 MAPK通路阻滞剂SB203580 20 μmol/L(SB203580 20μmol/L组)和Allicin40 mg/L与SB203580 20 μmol/L(Allicin+ SB203580组),检测Allicin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M2.5 100、200、400 mg/L组均诱导VSMCs增殖,VSMCs分泌ET-1及VCAM-1含量升高,NO分泌减少(P <0.05,P<0.01),细胞内p-p38 MAPK及PCNA蛋白表达增加(P<0.05),尤其200 mg/L组效果显著(P <0.05,P<0.01);与PM2.5 200 mg/L组比较,Allicin 20、40 mg/L组、SB203580 20 μmol/L组、Allicin+SB203580组可抑制PM2.5诱导的VSMCs增殖,VSMCs分泌ET-1及VCAM-1含量减少,NO分泌增加(P<0.01),VSMCs中p-p38 MAPK及PCNA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与Allicin 20 mg/L组比较,Allicin+SB203580组可进一步抑制PM2.5诱导的VSMCs增殖,VSMCs分泌ET-1及VCAM-1含量减少,NO分泌增加(P <0.01,P<0.05),VSMCs中p-p38MAPK及PCNA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 Allicin可能通过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抑制PM2.5诱导的VSMCs增殖.

    作者:龚志翔;万强;徐驲;杨雪;陈洪涛;万蝉俊;骆始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支架植入后靶血管血流改善作用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目的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观察短期口服麝香保心丸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靶血管血流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180例PCI冠心病患者按2∶1分为保心丸组(120例)和安慰剂组(60例).两组均给予冠心痛标准治疗,再此基础上保心丸组予冠脉造影术前2日服用麝香保心丸(22.5 9/粒,每次2粒,每日3次);安慰剂组予口服安慰剂.检测冠状动脉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水平(suPAR)、肌钙蛋白T(cTnT)、肌酸磷酸酶-同工酶MB(CK-MB)和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观察患者冠脉造影术中情况和随访1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 终纳入分析1 12例,其中保心丸组74例,安慰剂组38例.与安慰剂组比较,保心丸组PCI术前后cTFC改变值为4.78±2.83,suPAR差值为3.31±4.24,NLR术后为2.66 ±1.56,均优于安慰剂组(-0.26±12.60、-0.20±5.33、3.47±1.51,均P<0.05);两组患者cTnT、CK-MB水平及术后1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 ogis 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相关因素高血压及吸烟后服用麝香保心丸与cTFC改变值呈正性相关(OR=3.753,P=0.013).结论 麝香保心丸可改善PCI靶血管区域血流速度及心肌灌注水平,降低炎症反应.

    作者:李慧洋;李剑;吴帮卫;谢坤;高稳;沈蕴芝;周丽慧;倪唤春;施海明;罗心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助力精准医学:表型组学与中医学的借鉴与融合

    表型组学是一门在基因组水平上系统研究某一生物或细胞在各种不同环境条件下所有表型的学科.识“态”和调“态”是中医学认识和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思维和手段.中医学从临床表现到“态”归纳的思维和理念,与表型组学的研究理念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中医学朴素的调“态”整体观为表型组学在基因水平上理解人类疾病多样性提供参考;而利用表型组学、系统生物学等研究方法,可以为揭示中医学“态”的本质和“调态”机制提供助力,增强中医治疗的精准性和科学性.

    作者:仝小林;何莉莎;赵林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肾衰养真胶囊对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大鼠UPP通路的影响

    目的 观察肾衰养真胶囊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 ailure,CRF)营养不良大鼠泛素蛋白酶体通路(ubiquitin proteasome pathway,UPP)的影响.方法 采用5/6肾切除同时予4%酪蛋白饮食制备CRF营养不良大鼠模型.4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肾衰养真胶囊组和开同组,每组1 0只.术后1周肾衰养真胶囊组给予每天肾衰养真胶囊0.28 g/mL灌胃,开同组给予开同片每天0.21 g/mL灌胃,同时模型组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假手术组不施加任何干预,持续干预4周.检测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24 h Upro)、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检测骨骼肌泛素(Ub)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骨骼肌肌肉萎缩蛋白(MAFbx)和肌环指蛋白-1(MuRF-1)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SCr、BUN、24 h Upro水平升高,AIb、Hb水平下降,骨骼肌Ub、MAFbx、MuRF-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开同组和肾衰养真胶囊组SCr、BUN水平下降,AIb水平升高,Ub、MAFbx、MuRF-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 <0.05,P<0.01);肾衰养真胶囊组24 h Upro水平下降,Hb水平升高(P<0.01).与开同组比较,肾衰养真胶囊组24 h Upro水平下降,BUN、Hb水平升高更明显(P<0.05,P<0.01),开同组MAFbx蛋白表达水平较肾衰养真胶囊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 肾衰养真胶囊可能通过减少骨骼肌Ub、MAFbx和MuRF-1蛋白表达,从而抑制UPP信号通路的活性,减少蛋白分解,改善CRF营养不良.

    作者:邓聪;魏连波;汪东涛;鲁路;赖艳娴;王康玮;耿振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雷公藤甲素作用新机制研究

    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在雷公藤化学单体中是研究多、机制阐述清楚、生物活性强、药效明确、毒副作用大的成分.由此,也成为雷公藤学界争议大的议题.正是来自于它的极其稳定的生物活性机制,甲素对于多基因系列的诱导与抑制,对细胞周期的干预,是其药理作用与毒副作用的共同机制依据.

    作者:林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