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玲;许国锋
目的:了解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者血和尿IL-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夹心法测定47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在疾病活动期和激素冲击治疗8周后血清及晨尿IL-8的水平,以38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NS患者血清及尿IL-8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与血清肌酐(sCr)无显著相关性(r=0.14,P>0.05和r=0.06,P>0.05);激素治疗8周后,血、尿IL-8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5.结论:IL-8与NS的发病机制有关,测量血、尿IL-8有助于判断NS患者肾脏的炎症活动情况.
作者:常月琴;周成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制备NIDD基因TaqMan探针建立检测NIDD基因荧光定量PCR(FQ-PCR),以进一步研究NIDD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法,从出生后一天的SD大鼠脑组织mRNA中扩增NIDD基因的部分编码序列区(CDS)片段,克隆入pGEM-T载体,筛选阳性克隆、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采用TaqMan探针,以重组质粒为模板绘制标准曲线.结果:RT-PCR法扩增出一特异产物与预期长度112 bp相符,DNA序列测序的结果与GeneBank提供的已知序列(AB098078)比较,所克隆的NIDD基因片段与其中的112 bp完全相同,与NIDD基因100%同源.以重组质粒为模板绘制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大于0.99,反应效率显示为1,各点变异系数小于10%.结论:采用RT-PCR和T载体技术成功制备出可应用于FQ-PCR的NIDD基因TaqMan探针.
作者:沈勤;陈梦玲;沈爱国;严美娟;史淑贤;程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侵袭与转移是恶性肿瘤为关键的生物学行为和重要的致死因素.影响肿瘤细胞侵袭与转移的因素众多且复杂.
作者:胡红心;周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B7-H3与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同一细胞系上B7-H3和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T1-T7)的表达,从而探讨它们之间可能的相关性.结果:成功地检测到了B7-H3与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T1-T7)表达的差异性和一致性.结论:共刺激分子B7-H3和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T1-T7)在T1、T2存在可能的结合点,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作者:蒲仁芳;马震宇;杭赛宇;周迎会;吴士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HIV融合抑制剂是否能对SARS起作用.方法:搜寻HIV gp41融合抑制剂,用DOCK软件分析其与SARS蛋白的S2结构域HR1三聚体晶体结构的亲和力.结果:预测了23个小分子,ADS-J1、ADS-J2、XTF Formazan等几个小分子得分较高,提示与S2结构域有亲和力.结论:发现抗HIV的融合抑制剂有可能对SARS起作用.
作者:潘浩;陈永井;周迎会;吴士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的水平及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和放免法分别测定3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30例2型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患者、28例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sICAM-1和UAER水平.结果:①2型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sI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在排除代谢因素影响后(两组年龄、病程、BM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bA1c等无显著性差异),2型糖尿病组中微量白蛋白尿组与正常白蛋白尿组sICAM-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2型糖尿病组UAER与sICAM-1正相关,相关系数0.53(P<0.01),尤其在微量白蛋白尿组,相关系数达0.59(P<0.01).结论:sICAM-1增高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发展过程,它的检测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治疗、预后观察的一个临床指标.
作者:庄若;袁国跃;蒋维;于炎;陆益龙;朱伟;严丽荣;王东;候莉;苗曼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具备频率应答功能的起搏器能随病人的运动及代谢需要而改变频率以满足不同状态下的心排血量需要,是近10年来生理性起搏研究的重要进展,应用日益增多.现将我院自1987年以来所安置24例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杨玲;许国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不同含量维生素E(VE)膳食对大鼠血液铁状态和脑铁贮存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VE缺乏组(LVE),正常含量VE组(NVE),补充VE组(HVE).喂养3个月后断头取血和脑组织,测定血液铁状态指标和各脑区非血红素铁(NHI)含量.结果:与NVE组相比,LVE组血红蛋白(Hb)浓度显著升高,总铁结合力(TIBC)显著增大,血浆铁浓度(PI)没有显著变化;HVE组Hb没有显著变化,但TIBC降低,PI升高,导致血浆铁饱和度升高.与NVE组相比,LVE组和HVE组下丘脑的NHI均显著降低,延髓NHI均显著升高,HVE组中脑的NHI显著升高,但LVE组没有显著变化,在两组其他脑区NHI含量均未发现显著变化.结论:膳食VE含量变化可改变血液铁状态和脑内铁稳态.
作者:肖德生;刘淑杰;蒋璐;车力龙;钱海;曹惠芝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二氧化碳(CO2)气腹易导致CO2吸收入血,引起循环与呼吸的紊乱,单纯硬膜外麻醉往往不能满足手术的需要,我院自开展此项手术以来,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瑞芬太尼为一种新型的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它复合丙泊酚的全凭静脉麻醉方法由于具有起效快,清除快等特点,已逐步应用到临床,本研究将此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并与我院惯用的麻醉方法相比较,拟探讨两种麻醉方法的优缺点,选择该类手术的佳麻醉方法.
作者:袁菊芳;孙彩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植入脑内后的存活和迁移性.方法:分离大鼠MSCs体外培养、纯化,Hoechst33342标记后立体定向植入大鼠海马CA4区,1、2、4周后处死大鼠取脑,制作冷冻切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Hoeehst33342阳性细胞.结果:原代、传代细胞贴壁生长,有较强的增殖能力;植入大鼠海马后沿针道及注射区可见多数存活细胞,散在分布,自植入区及针道向周围逐渐减少.结论:大鼠MSCs植入大鼠脑内后能够存活并具有向周围组织迁移的能力.
作者:蔡宁;欧阳琦;王存祖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拜糖苹或二甲双胍)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短期疗效.方法:46例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使用甘精胰岛素加拜糖苹或二甲双胍,B组使用中效胰岛素加拜糖苹或二甲双胍.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12周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FBG、2hB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对于空腹血糖的控制A组明显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良好地控制高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而有效.
作者:杨立;许静洁;陈南衡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生物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和病变通常由基因在不同阶段和部位的差异表达来决定.基因表达差异终表现为蛋白质合成量上的差异,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细胞的激活、增殖、分化、病变和凋亡.定量mRNA表达是了解机体生长发育调控和病理病变机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准确定量mRNA表达成为了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者:张驰宇;成婧;李全双;曹威;孙金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存在于多种组织,主要包括骨髓、脂肪组织、骨骼肌、肝脏、脐血及外周血等,骨髓是常用的MSCs体外分离培养的组织来源,脐血及外周血仅含有少量的MSCs.MSCs在体外扩增能力强,具有广泛的多向分化潜能,在临床再生医学、组织工程及基因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已成为目前成体干细胞研究的一个热点[1,2].
作者:朱伟;张慧;黄蓓;郭长青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口服辛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干预作用.方法:32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服用辛伐他汀20 mg/d,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的变化,血脂以及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目减少,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显著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显著升高(P<0.05).结论:辛伐他汀通过调脂和降低MMP-1等独立于调脂的抗氧化、抗增殖等作用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趋于稳定.
作者:蒋建红;张奕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对运动员的血浆维生素E(VE)含量影响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江苏大学大学生运动员和国家青年队篮球运动员为对象,分析他们在2005年冬训期间血浆VE浓度,并与年龄匹配的非运动员进行比较.结果:训练进程中男女大学生运动员与职业队运动员血浆VE无显著变化,但均保持低于非运动员或正常水平.结论:运动训练使运动员血浆VE水平远低于普通人群,建议给予运动员适量VE补充.
作者:肖德生;曹惠芝;景忠伟;许彩艳;李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诊断夹层动脉瘤方面的应用价值,并对各种处理技术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回顾性总结12例夹层动脉瘤的MSCT技术,通过对比剂至主动脉大对比增强期扫描获得大量数据,输入ADW4.0工作站后,应用多层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construction,CPR),容积重建(Volume reconstruction,VR),表面重建(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及MS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MSCT virtual endoscopy,MSCTVE)等对夹层动脉瘤进行图像重建,所有图像由三位有经验的影像学医师进行评估.结果:夹层动脉瘤的特异征象主要是分离移位的内膜,真假腔的存在;非特异征象是主动脉增厚钙化,主动脉不规则扩张,附壁血栓.二维图像(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能较好显示病变范围、大小及病变细节,而三维重建(大密度投影、表面遮盖显示和容积重建)能良好地显示管壁钙化情况和病变空间关系,仿真内窥镜可显示夹层动脉瘤的内膜破口情况、内膜片与血管关系.结论:MSCT成像技术已成为诊断夹层动脉瘤的有效影像学检查方法,其中MSCT血管造影由于其迅速,非侵入性,高敏感性及特异性且能显示夹层动脉瘤受累程度而逐渐取代传统CT.扫描在主动脉及分支增强佳时进行.MSCT的二维及三维重建技术能提供夹层动脉瘤的大量信息,在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有助于临床及外科治疗.
作者:王虹;彭卫斌;赵亮;殷瑞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治疗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方法:23例顽固性腹水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腹水浓缩回输治疗,观察腹水浓缩回输前后体重、腹围、尿量、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血中电解质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体重下降,腹围减少,尿量增加(P<0.01);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均升高(P<0.05);而血中电解质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腹水浓缩回输腹腔对治疗顽固性腹水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司博林;王晓明;申瑞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是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诸多蛋白酶中重要的一种蛋白酶.NE与人类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1],如肺气肿、囊性肺纤维化(CF)、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慢性肠道疾病、心肌炎、关节炎等,尤其是NE在ALI/AR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此外,NE在机体免疫防御、炎症反应及其调控过程中也发挥作用.作者就NE目前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马国尔;郑金旭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胰岛素的测定方法很多,包括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电化学发光法与其他免疫检测手段相比,有明显的优势.曾有报道认为溶血对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有一定影响[1].本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36组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血和非溶血的血清标本进行胰岛素测定,现将测定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病症,在中医属急性外感热病,我们在2004年6~8月使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兵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