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庆放;黄优华;沈涛;徐强;孙军
目的:复习文献对14例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rimary Lymphoma of Spleen, PLS)进行免疫组化的研究,并检测其p53的表达情况.方法:对瘤组织采用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及SP两步法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免疫组化染色14例瘤细胞均表达CD45阳性,13例B细胞性均表达CD20阳性,其中B-小淋巴细胞淋巴瘤(3/14例),可表达CD43、CD79α和bcl 2阳性;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4/14例),可表达CD79α、IgM、ALK阳性,IgD弱阳性;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2/14例),表达CD43、CD79α、bcl 2、IgM阳性,IgD阴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4/14例),表达ALK阳性,CD30、CD3弱阳性.1例周围T细胞淋巴瘤,无其他特征型(1/14例),表达CD45Ro、CD3阳性,CD30弱阳性.14例PLS中6例(42.9%)表达p53阳性,而21例慢性增生性脾炎对照组中仅1例(5%)表达p53弱阳性,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LS较罕见,免疫组化染色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及分型具有重要的意义.PLS多为B细胞型,普遍认为与脾脏白髓中B细胞恶性变有关.PLS中可有p53异常蛋白表达,其预后较脾脏继发性恶性淋巴瘤及其它恶性肿瘤为好.
作者:王益华;吕翔;黄悦;樊克武;施广飞;戴小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维生素D3的作用下,白血病细胞株K562与SHI-1 ppGalNAcTs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RT-PCR法研究在不同浓度维生素D3的作用下,白血病细胞株K562与SHI-1 ppGalNAcTs表达的变化.结果 1,25-(OH)2D3(10-6~10-8mol/L)可分别上调K562细胞株ppGalNAcT2、T4、T5的表达.但在SHI-I细胞株,随着1,25-(OH)2D3浓度的增加ppGalNAcT1表达增加、T3表达没有变化、T4表达减少.结论:白血病细胞株K562与SHI-1 ppGalNAcTs的表达不同.在不同浓度维生素D3的作用下,白血病细胞株K562与SHI-1 ppGalNAcTs表达的变化也不同,说明不同ppGalNAcTs对1,25-(OH)2D3的反应不同.
作者:郭向红;莫建华;潘浩;金美芳;吴士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抗β2糖蛋白I抗体(aβ2GPI)检测在自身免疫病(AID)诊治中的意义. 方法:用ELISA法半定量检测抗核抗体(ANA)阳性患者、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患者以及体检健康人血清中的aβ2GPI,计算各组的阳性率. 结果:ANA阳性组、ACA阳性组及正常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是35.2%(31/88)、70.4%(19/27)、4.0%(2/50),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检测aβ2GPI有助于自身免疫病的诊断,aβ2GPI是血栓性疾病重要的检测指标.
作者:陈阿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糖尿病患者极易并发各种感染,感染又可加重糖尿病,诱发酮症酸中毒,增加糖尿病病死率.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是糖尿病的严重感染症,近年来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现将我院收治的肝脓肿患者分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作分析如下.
作者:王秀华;徐志刚;吴晨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艾滋病的流行给人类的健康、生命安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要了解和掌握HIV的感染情况,关键就是实验室的检测技术,而HIV抗体的检测是目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诊断中常用的方法,因此,提高实验室检测的准确性,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反应的发生,对诊断艾滋病十分重要.为了更准确、更严谨地出示检测报告,本室进行了ELISA检测HIV抗体的室内质量控制,现将质控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葛琴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肾细胞癌是成人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而儿童肾癌,尤其是伴砂粒体形成的乳头状透明细胞癌非常少见.我们收集3例报告如下.
作者:姜锦贵;印洪林;周晓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注意到,肩背部、上臂因皮肤张力较大,且皮肤较其他部位明显厚,若肿块切除后直接缝合,手术后容易留下瘢痕组织,甚至形成瘢痕疙瘩,严重影响病人的美观,瘢痕有时还会有针刺样的疼痛,容易导致医患矛盾.1999年1月~2003年12月笔者联合运用旋转皮瓣和结缔组织瓣对外伤后皮肤缺损和皮肤良性肿瘤、瘢痕切除后形成的圆形或类圆形皮肤缺损行整复术共17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斌;周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镇江市丹徒区恶性肿瘤患病率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该地区土壤及水质中镉、镍、铜、锌等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丹徒区许多村镇恶性肿瘤患病率明显高于镇江市平均水平,几个主要河段均有不同程度污染,其中恶性肿瘤患病率严重偏高的部分村镇,其水样中的镉超过标准一倍以上,土壤中镍和镉也远远超过国家标准,而土壤中锌的含量却偏低.结论:该地区水样和土壤中锌含量偏低,而镉和镍却严重超量,可能是导致癌症高发的主要原因.
作者:荆俊杰;谢吉民;朱卫华;嵇学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化疗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体内γ干扰素(IFN-γ)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无心、肝、肾疾病及合并感染的住院AL患者为研究对象,初治复发AL及缓解AL各15例,ELISA法检测AL患者化疗前后血清IFN-γ,生化法检测LDH水平.结果:初治复发AL组IFN-γ、LDH化疗后水平较化疗前明显降低(P<0.001),缓解AL组IFN-γ化疗后明显降低(P<0.01),LDH无明显变化(P>0.05).相关分析显示:缓解AL组化疗前IFN-γ与LDH之间正相关性(P<0.05),初治复发AL组化疗前及化疗后、缓解AL组化疗后两者间均无相关性.结论:化疗可抑制AL患者体内IFN-γ表达.
作者:陆益龙;徐生祥;巴荣;朱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0月应用美国枢法模丹历公司第三代后路椎间盘镜系统进行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MED)300例,报告如下:
作者:蒋忠;沈伟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采用99Tcm-放射性生物微球技术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肺、肾微循环的变化. 方法:将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NP组,以5%牛磺胆酸钠胰腺被膜下均匀注射诱发ANP模型;应用99Tcm标记牛蛙红细胞技术制备放射性生物微球,测定制模后30 min、2 h、6 h、12 h的肺和肾脏血流量.观察肺、肾组织学改变.结果:99Tcm-牛蛙红细胞符合放射性生物微球在微循环研究中的各项理化指标的要求; ANP组各时相之肺和肾脏血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镜下显示对照组肺、肾组织检查无明显异常,ANP组30 min即有组织学损害,并随时间的延长而更加严重.结论:采用99Tcm标记牛蛙红细胞制备放射性生物微球技术是研究组织脏器微循环的可靠方法;ANP时肺、肾脏微循环血流量明显降低,导致肺、肾脏组织受损.
作者:李龙;张建新;毛朝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停跳和不停跳心脏瓣置换术心肌酶学的变化,明确不停跳手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50例瓣膜置换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不停跳组)和对照组(停跳组),每组25例.两组分别于体外循环前5 min,体外循环后2,6,24,48 h采血测定心肌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结果:对照组再灌注后CK、CK-MB、LDH、AST明显增高,与实验组同时点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不停跳心脏瓣膜置换术能有效降低心脏手术患者CK、CK-MB、LDH及AST活性,从而减少心肌损伤.
作者:姜敏炎;陈亮;张剑平;吴伟敏;唐岳云;蒋平;李晓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放射介入术皮下埋植导管药盒系统(Port Catheter.System,PCS)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方法:对82例恶性肿瘤患者经锁骨下动、静脉和股动脉穿刺,皮下共埋植PCS 86个分别埋植于锁骨下区、下腹壁、大腿根部,其中4例患者各埋植了2个PCS,有12例PCS直接采用造影导管留置与埋植,术后2周即作PCS内穿刺灌注和栓塞治疗,每月一次作PCS冲洗复查.结果:82例患者埋植了86个PCS.介入埋植成功率100%,发生气胸2例.发生PCS阻塞7例,占8.14%.其中6例栓塞再通成功.血管闭塞2例.留置导管头移位5例,占5.81%.患者生存4~26个月.平均生存12个月.结论:介入埋植PCS为恶性肿瘤的局部用药开辟了新的方法,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唐庆放;黄优华;沈涛;徐强;孙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简易有创血压监测系统由于取材方便、不需要昂贵的监护仪和换能器,因此即使在基层乡镇医院亦能开展.但传统的装置存在着较大的系统误差,本文试对此系统误差产生原因及如何改良作一分析.
作者:陈云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严重烫伤后大鼠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刷状缘二肽载体(PepT1)生物学功能的变化,以明确严重烫伤后肠上皮细胞蛋白质吸收的特点.方法:采用SD大鼠30%烫伤模型,于伤后0,1,3,5,7天断髓处死,取中段空肠制成外翻空肠囊,置于二肽溶液(10 μCi/ml)中,比较烫伤大鼠与对照组大鼠肠上皮细胞对二肽的转运、摄取功能的变化.结果:严重烫伤大鼠小肠粘膜对二肽的转运和摄取功能明显下降(P<0.05),同时PepT1mRNA也下降.结论:严重烫伤可下调肠上皮细胞二肽转运载体mRNA的表达并使其对二肽的转运和摄取功能下降.
作者:邰宁正;章庆国;孙炳伟;刘昌;赵小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股骨髁部骨折属于膝关节内骨折,为高能量损伤,多造成粉碎性骨折,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目前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本院近年来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方法治疗该类骨折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阚广玉;顾爱群;刘宇;梅海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构建荧光实时定量RT-PCR测定伤寒杆菌鞭毛抗原z66和d/j 编码基因mRNA的方法.方法:根据伤寒杆菌鞭毛抗原z66和d/j编码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其读码框架内片段,克隆进pGEM-T Easy 质粒.质粒经PCR鉴定后,纯化并定量,作为荧光实时定量PCR的标准品,并制作标准曲线.利用不同渗透压下的鞭毛素基因表达差异,比较三种随机引物(6、8、10核苷酸)与特异性引物的逆转录效果,以确定一种佳的随机引物用于多基因表达观察.结果:标准曲线有较好的线性(r=0.999),cDNA和标准品的PCR产物溶解曲线峰值一致.用8核苷酸随机引物进行逆转录的敏感度高于6、10核苷酸随机引物,低于特异性引物,但用其观测z66抗原基因和d/j抗原基因在高、低渗时表达变化趋势与用特异性引物测得结果一致.结论:成功构建用8核苷酸随机引物进行逆转录同时测定伤寒杆菌鞭毛抗原z66和d/j 基因表达的荧光实时定量RT-PCR方法.
作者:徐顺高;黄新祥;周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从mRNA水平检测五种不同肿瘤细胞株中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pp-GalNAc-T2)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Northern杂交方法.结果:Northern杂交结果显示了两条区带,并且pp-GalNAc-T2在不同肿瘤细胞中存在表达差异.结论:pp-GalNAc-T2基因在不同细胞存在差异表达并可能存在着剪切现象.
作者:仇灏;陈克平;周嘉梁;彭淼;吴士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一般认为是机会性感染病原体.UU与沙眼衣原体(CT)、淋病奈瑟菌(NG)合称为泌尿生殖系统性传播疾病(STD)的三个常见的病原体.UU和CT在非淋病性尿道炎中占40%~50%,并有超过淋病奈瑟菌感染的趋势[1~3].国内调查显示UU的感染率在40%左右[4].又有报道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病原体分析结果显示UU,CT,念珠菌混合感染占主导[5],所以解脲支原体的准确检测日趋重要.检测解脲支原体规定的标准培养法是把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相结合的一种培养方法[6],而目前临床上常用单一的液体培养法取代标准培养法用于标本解脲支原体的检测,在各种刊物上也屡见报道[5,7,8]].本实验通过我院门诊80例STD疑似患者样本进行了两种方法的对比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965年,英国Banghan等将磷脂悬浮于水中首次制得了脂质体.1970年后,Rahman等人首次将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应用.至此,脂质体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关注[1~3].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满足了治疗上的许多要求,药物由脂质体携带后,能改变其体内的药动学行为,降低毒副作用和提高疗效.但因稳定性不够,产品包封率较低和靶向性分布欠佳等不足,应用程度受到限制[4].而磁性靶向给药系统由药物和适当的磁性材料及必要辅料配制而成,在足够的体外磁场引导下,随血流运行,选择性地到达并定位于肿瘤靶区.药物以受控的方式从载体中释放,然后在肿瘤组织的细胞或亚细胞水平上发挥药效作用,故对正常组织无太大影响[6].
作者:柳益书;张建新;姚礼庆;沈锡中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