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雪芬
为适应21世纪现代护理模式的需求,在传染病护理学教学上,根据其学科特点进行教学改革探讨,主要包括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加强实践技能训练、课堂教学和临床教学同期进行,重视传染病的健康教育等.倡导开放式教学,多种教学形式的有机结合,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作者:黄荔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男,56岁.因发热3 d伴随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2 d入院.查体:T 38℃、P 80次/min、R 20次/min、Bp 14/9 kPa.患者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实验室检查:WBC 12.0×109/L、N 0.8、L 0.19.诊断:急性阑尾炎.拟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腹腔渗液较多,呈淡黄色;阑尾充血水肿明显,未见脓苔;继探查见距回盲部15 cm处有一直径2 cm大小肿块,质中,充血水肿明显,肿块中央有一针尖大小坏死灶.施行阑尾切除及回肠部分切除术.病理诊断(1)伤寒结节;(2)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作者:周敬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口腔表皮样囊肿在临床上罕见[1].经检索,植入性口腔表皮样囊肿尚无报道.现将所遇2例报告如下:例1,男,21岁,某舰战士.在舰上练习装填炮弹时,不慎被撞针击中右侧面颊部,来我所就诊时查:右侧颊部皮肤有约0.2 cm圆形伤口,贯穿口腔,黏膜约为1.3 cm不规则伤口,与之相应之牙齿第二双尖牙,第一磨牙无明显松动,伤口内无异物,用5 ml注射器抽吸3%双氧水及0.9%盐水冲洗.
作者:赵福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在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控制目标,对教师实施教学前馈控制,注重抓好备课质量控制和教学制度落实两个环节.通过控制,明显提高了教师的护理理论和教学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护理知识的兴趣,切实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夏春云;吴亚文;陈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尼莫通注射液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用药.由于其特殊的溶媒成分、药理作用和使用要求,对临床护理提出较高要求.在操作前要做好患者的健康指导.操作中须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反应,控制好输注时间,排列好输液次序,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等.拔针后要加强穿刺处护理和疗效观察.护士素质的提高和患者的积极配合是安全使用尼莫通注射液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亚红;李芸;王兴花;张雨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 (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在再生障碍性贫血 (AA)和缺铁性贫血 (ID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硝酸还原酶特异地将NO3 -还原为NO2 -,通过显色测定NO的浓度;利用 NOS催化 L-精氨酸生成NO,NO与亲核性物质生成有色化合物,在特定波长 (530 nm)下测定吸光度大小,计算 NOS活性.结果 :AA患者血清NO浓度 (96.9±13.9)μmol/L高于正常对照组 (76.9±20.3)μmol/L; IDA患者血清NO浓度(98.35±11.86)μmol/L高于正常对照组(76.9±20.3)μmol/L;AA患者血清 NOS活性 ( 35.5±8.1)U/ml高于正常对照组 ( 28.3±11.1)U/ml,经治疗贫血症状改善者 NO及 NOS水平分别为 68 μmol/L和 29.7 U/ml,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IDA患者血清 NOS活性是(32.54±6.12) U/m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NO及NOS参与了AA和 IDA的发病过程,在AA和 IDA的诊断和疗效方面有一定意义.
作者:曲玲;禹华玮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脑血管意外是常见的急性脑局部血循环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急骤,病情严重,死亡率、后遗症率较高,给病人造成心理及精神上的变异,因健康、环境、家庭及医疗常识等因素影响,病人普遍表现出焦虑、恐惧、孤独及悲观厌世等心理,心理护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尤为突出.作者较为细致地分析了脑血管意外病人的各种心理表现,提出了加强培养护士语言运用能力、有针对性地加强各种心理护理、积极做好病人亲属的思想工作等心理护理的有效方法,对改进和加强脑血管意外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杨慧;李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改良极化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前后QTd、QTcd变化,探讨它对CHF近期预后影响.方法:将80例住院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应用改良极化液(葡萄糖-胰岛素-门冬氨酸钾镁液)治疗,B组40例仅静滴葡萄糖.结果:两组患者RR间期在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组治疗后QTd、QTcd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缩短(QTd分别为90.2±40.7与50.2±30.4,QTcd分别为86.4±12.4与46.2±12.4, P<0.01),治疗后QTd、QTcd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QTd为50.2±30.4与78.9±20.2,QTcd为46.2±12.4与70.3±16.8, P<0.01),两组间洋地黄过量中毒、恶性室性心率失常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极化液可明显缩短CHF患者QTd、QTcd,减少洋地黄过量中毒、恶性室性心率失常发生,对CHF近期预后可能有改善作用.
作者:吴正平;史雷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而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leus EPII)有其独自特点,提高对它的认识可减少病人的痛苦及肠瘘等并发症的风险.我院1995~2000年共收治12例EPII病人.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18~72岁.临床症状及体征:轻度腹痛4例,阵发性腹痛2例,轻度腹胀5例,腹胀较重7例,呕吐8例,停止排气排便12例,腹部轻压痛9例,腹部压痛不明显3例,肠鸣音减弱7例,肠鸣音消失5例;X线:12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肠腔积气、积液;B超:12例病人均有肠腔积气,无腹腔积液.发病前手术类型:胃穿孔修补术1例,胆囊切除术3例,胃癌根治术4例,胆肠吻合术1例,脾切除术1例,直肠癌Dixon手术2例.发生梗阻时间5~11 d,治愈时间平均21 d.
作者:张斌;陈如华;李青松;王国栋;卢祖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低分子量肝素(速避凝)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继发性脑出血的发生率.方法:采取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速避凝合用阿司匹林(治疗组64例)及单用阿司匹林(对照组61例)治疗发病24 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125例.在速避凝合用阿司匹林治疗前及用药后第14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病人出院时和第12周进行两次病人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arthel指数),并检测凝血功能、脑出血并发率及肝功、肾功.结果:治疗组凝血酶原活动度在用药后显著降低(P<0.05),但引发脑出血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近期疗效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第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出院时Barthel指数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进步(P<0.05),对肝功、肾功无影响.结论:速避凝合用阿司匹林比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更好.
作者:陈宪琪;孙顺昌;王利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通过分析临床教案编写的演变,介绍了因特网医学资源的检索方法,认为利用因特网医学资源可以编写出内容新、资料全、图文并茂、整洁美观的优秀教案.
作者:张犁;李威;李一凡;黄兰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确立腰椎假性滑脱在X线影像中的分型.方法:对1992年6月至2000年5月在该院进行腰椎X线检查的5 6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全组均摄取腰椎正侧位,部分患者加摄特殊体位.结果:全组共发现腰椎假性滑脱485例,占检查人数的8.58%,其中男121例,女364例;滑脱主要发生在下腰椎,又以第4腰椎为多见.结论:腰椎假性滑脱主要发生在下腰椎,根据滑脱部位椎体移动的方向可分为4种类型.
作者:王志纯;张德昌;马贵;李世红;李士建;艾书跃;舒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胡黄连总苷(TGP)对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脏重量指数;同时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连续7 d灌胃给予8、16 mg/(kg*d)TGP,能明显抑制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的升高(P<0.01),减轻增加的肝脏重量指数,显著抑制肝组织中MDA、NO含量的升高及SOD活性的下降(P<0.01).结论:TGP对CCl4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作用与其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颜天华;张朝晖;禹道春;杨云飞;马敏;刘冰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模型大鼠尿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2,AQP2)浓度的变化及其与低钠血症的关系.方法:应用左冠状动脉结扎制备CHF大鼠模型,对术后不同时期的大鼠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尿AQP2浓度,并测定24 h尿量、血钠、尿渗量等指标.结果:ELISA定量检测大鼠42只,显示CHF模型大鼠比对照组尿AQP2的浓度明显增高(P<0.01),且心力衰竭越重及血钠越低,尿AQP2的浓度越高.结论: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监测的尿液AQP2浓度,可以有效、方便地反映CHF时水潴留和低钠血症状况,为临床防治CHF及水钠失衡提供了新的监测指标和方法.
作者:卢武生;许顶立;孟素荣;陈政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儿,男,12岁,反复发热伴皮疹、关节痛、血尿、蛋白尿1年余,因持续高热1周,双下肢对称性突发性瘫痪1 d,大小便失禁入院.
作者:吕娅;傅元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在肾盂积水患者的尿路造影中,俯卧位摄片能对常规仰卧位尿路造影检查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选择56例病例,年龄23~72岁,先行常规仰卧位摄影,当肾盂、输尿管显影不明显时,加做俯卧摄影.使仰卧位时未显影的肾盂、肾盏和输尿管被造影剂充盈,大程度地显示尿路和病变.
作者:许吉强;刘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运用荧光探针PCR测定妇科、皮肤性病科及泌尿外科门诊就诊者淋病双球菌(GC)、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情况.对门诊600例疑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分别或同时进行GC、CT、UU的FQPCR测定.GC阳性25例,阳性率8.47%;CT阳性30例,阳性率7.21%;UU阳性39例,阳性率9.13%;检测对象中未发现有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同时合并感染,只有2例CT、UU合并感染;女性就诊者GC、UU阳性率均远远超过男性, CT无明显差别.目前我国性传播疾病已成为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疾病,文中报道的结果与目前欧美国家报道的社区筛查结果接近. 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结果客观准确、灵敏、特异性好等特点,是诊断性传播疾病的好方法.
作者:龚小云;罗平;卫国;刁庆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直链黏多糖,广泛存在于动物和人体组织及细胞外基质中,商品HA一般为其钠盐.HA在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被认为是一种填充空间、稳定结构、涂层细胞和保护细胞的多糖.目前,临床上HA已广泛应用于眼科、耳鼻喉科、骨科及普外科等,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文章主要阐述HA抗氧化作用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作者:苏志达;李瑜;朱人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分析115例儿童烧伤的原因及发病特点,认为家庭生活中热液烫伤是儿童烧伤的常见原因,儿童集体生活单位及某些工厂企业`忽视安全生产,疏于防范造成的儿童烧伤也有一定比例.因此加强教育、加强监护,注意安全生产,保护儿童合法权益,可以有效地预防儿童烧伤发生.
作者:陈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幽门螺杆菌(HP)是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致病菌,血清HP抗体(HP-Ab)测定是检测HP感染的主要方法之一.我们对78例腹痛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HP-Ab进行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顾继列;周新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