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慧;姚毓娟;汪振诚;周向阳
锂盐药物浓度是情感性精神疾病诊断、治疗、监测、预防复发和病因学研究的重要指标.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锂盐药物浓度的检测、疗效与毒副作用,影响因素及其临床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妇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应用近况;阐述了12 h标准血清锂浓度、唾液锂浓度、尿液锂浓度在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对程度不一的锂中毒提出了解毒思路.
作者:陆海一;刘亚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64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清NO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NO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且其升高水平在失代偿、有腹水、肝功能分级差、伴有并发症的患者较代偿、无腹水、肝功能分级好、不伴有并发症的患者明显(0.01<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NO水平升高,可能与疾病活动情况、腹水形成、肝功损害、并发症发生及预后等有关.
作者:苏志达;吕柯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考察空腹与饱腹状态下自制阿莫西林胃滞留片在人体内的滞留时间,并与市售胶囊进行比较.采用γ-闪烁扫描示踪的方法进行研究.受试者空腹与饱腹服用自制片的胃滞留时间均比市售胶囊显著延长,服药后5h时胃中仍能检测到一定的放射性,饱腹者比空腹者胃中的放射性强度更强.自制胃滞留片在胃中的滞留时间比市售胶囊显著延长,达到了缓释、长效的目的.
作者:刘卫卫;张纯;谭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女性,46岁.因进行性腹膨胀伴尿频、尿急2年于2000年1月13日入院.查体:腹部膨隆,左腹可触及一质地硬、不活动、表面尚光滑肿块.上界于左侧肋下、右缘越过中线脐旁4cm、下界占据盆腔.B超显示腹部及盆腔不均质肿块(24cm×13cm×10cm大小),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子宫未见异常.CT示腹部、盆腔占位性病变.钡剂灌肠造影示肠管右移、肠腔内未见占位性病变.
作者:张斌;陈如华;庄永忠;王国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女,20岁,因左下颌磨牙区咀嚼不适而就诊.查体:颌下和颈部淋巴结无肿大,面部左右对称、无畸形,咬合正常,牙列不齐,(8)未萌.
作者:王敏春;倪金星;寿柏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38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进行了肝叶或肝段切除,其中部分病人同时行胆总管空肠吻合术.根据详细的影像学资料(CT,PCT等),了解肝内胆管结石的分布,确定手术方案.结果:33例随诊病人中,疗效:优24例,良5例,差4例.有结石残留9例,残石率27.3%.因残石引起肝脓肿或反复胆管炎发作需再手术5例,再手术率为15.2%.术后并发症:38例病人术后发生胆漏2例,膈下感染1例,肝断面出血1例.结论:肝内胆管结石只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行肝部分切除效果满意,部分病人可以根治.
作者:于树森;郝玉梓;程鸿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甲状腺腺瘤是常见的甲状腺肿瘤,为探讨超声对其诊断价值,本文对超声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1例病例进行对照分析.
作者:陈小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胃肠道间质瘤少见,临床与平滑肌源性肿瘤和神经源性肿瘤鉴别困难.文章报告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X线和显微镜、免疫组化的病理所见,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作者:张德昌;王志纯;刘玉龙;艾书跃;李世红;李士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西药联合应用可以增强、减弱、抵消或中和各自的作用,中西药之间这种相互作用正逐步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文章着重阐述近年来国内外对常用中成药、中草药(植物药)与西药相互作用的临床研究结果,以期引起医患双方的共同重视.
作者:王群红;李宏建;杨连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学生近视眼的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药物.方法:选用20只新西兰纯种幼兔建立近视模型,然后分别采用2种药物和生理盐水治疗.结果:大光明护眼液治疗组的平均屈光度(D)值为(+2.50±0.68)、平均裸眼觅食距离(cm)值为(280.00±27.30)、平均体重(g)增长值为(726.00±31.30);而珍视明滴眼液治疗组和生理盐水治疗组近视屈光度(D)值分别为(+1.66±0.29)和(+0.85±0.42),平均裸眼觅食距离(cm)分别为(256.00±54.48)和(196.00±76.48),平均体重(g)增长分别为(622.00±31.94)和(560.00±62.85).结论:(1)长期限制视距、微弱光线照射和经常习惯性近距离视物是造成近视眼的直接因素;(2)采用大光明护眼液治疗近视眼的疗效明显,优于珍视明滴眼液和生理盐水治疗组(P<0.01).
作者:赵富清;张翠岚;彭兆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在手术室范围内,对手术病人进行个案护理查房是对该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作者重点介绍个案护理查房在手术室的实施方法.通过护理查房的实施,提高了手术室整体护理的质量,词动了护士学习业务知识的积极性,促进了护士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作者:吴竹梅;陈红;周建征;熊烨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复发性口疮性溃疡(RAU)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比较14C标记的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技术与尿素酶方法在检测RAU患者Hp感染时阳性率的差异.方法:利用14C-UBT技术对42例RAU组及25例正常对照组行Hp检测,对Hp阳性者行口腔粘膜活检.将取下的粘膜用尿素酶方法检测验证口腔Hp感染情况.结果:RAU患者Hp阳性率为66.7%,而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为36.0%(P<0.05).对14C-UBT检测Hp阳性的28例RAU患者,经口腔粘膜活检,用尿素酶方法检测,Hp阳性者为20例.结论:Hp是RAU的致病因素之一.14C-UBT可做为RAU患者Hp检测的初步筛选方法,尤其可用于大量病人的初步筛选及治疗后复查.
作者:王晓阳;吴竹梅;石红;王建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儿童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系儿科常见病,但合并心包积液少见,本院自1992年至2000年收治34例,经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确诊合并心包积液11例,用甲状腺片替代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严桂珠;丁银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骨盆肿瘤局部动脉内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介入治疗50例骨盆肿瘤患者,观察临床及放射学改善情况,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血管造影可清楚显示肿瘤的大小及血供特点,术中出血大大减少.治疗后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手术及病理证实: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液化和囊性变,并有假包膜形成.介入术后血管造影表现与病理结果相符.结论:骨盆肿瘤术前介入治疗的效果明显,其作用在于:使肿瘤缩小,分界变清晰,减少肿瘤血供,有利于完整切除,提高手术成功率.介入治疗是骨盆肿瘤术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马贵;田建明;叶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熟悉、了解肝门及胆囊三角的外科解剖特点,分别阐述肝门及胆囊三角的正常解剖关系和一些常见的胆道和血管解剖学变异和异常,以防范在外科临床实践中医源性胆道和血管的意外损伤.
作者:陈宏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氯胺酮麻醉在小儿手术中应用较为广泛,它具有完全的镇痛作用和确切的麻醉效果.但也有交感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如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幻觉和苏醒期精神症状,故手术室护士加强氯胺酮麻醉期患儿的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郑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偏瘫是脑血管意外多见的后遗症,且多发于老年人.对这类病人的护理除了加强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外,还要进行康复功能的训练,让病人逐步走向康复,回归家庭和社会,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骆昕;骆云;李艳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设计一种波长为650 nm的半导体激光器(LD)贴近皮肤照射皮下静脉的激光血液治疗仪.实测皮肤及静脉血管的透光率,设计激光输出端头结构.结果650 nm的激光对于手背皮肤的透光率为20%,对静脉壁的透光率为90%,设计出了单半导体激光输出端头.表明半导体激光器贴近皮肤照射皮下静脉,进行激光血液辐照治疗可能成为激光血液疗法的又一种新疗法.
作者:刘建刚;段平;窦忠新;骆晓森;刘红旗;陈亚蕾;沈健;王国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检测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率,分析妊娠对HPV感染的影响.方法:收集393例普查对象宫颈分泌液,采用PCR方法检测HPV,被检者按年龄、性活动史长短分为高龄组与低龄组,每组又进一步分为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检测各组HPV感染率,统计学分析其差别.结果:PCR检测HPV具有高灵敏度;低龄组中,妊娠与非妊娠对象HPV感染率分别为38.2%和24.8%;高龄组中,妊娠与非妊娠对象HPV感染率分别为56.9%和27.6%.低龄与高龄组感染率有显著差别(P<0.05),妊娠与非妊娠对象感染率也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女性生殖道HPV感染与被检者年龄、性活动史长短有关,妊娠状态下妇女易感染HPV.
作者:张雪慧;姚毓娟;汪振诚;周向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缓激肽(BK)是否参与了大鼠心肌缺血预处理(IP)的心肌保护.方法: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处理(IP)组和缺血预处理时加缓激肽B2受体拮抗剂B1650(BKA+IP)组,观察各组缺血再灌注前后心功能变化,并且检测再灌注末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与IR组相比,IP组明显减轻了再灌注损伤,使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明显提高,MDA生成下降,SOD活性增加;加缓激肽B2受体拮抗剂,这种保护作用消失.结论:缓激肽参与IP的心肌保护作用是通过激活缓激肽B2受体介导的.
作者:朱立平;王亦流;王书婷;王力;胡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