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岗;黄蕴慧;刘毅;顾银娜;顾云;祁铁流
锂盐药物浓度是情感性精神疾病诊断、治疗、监测、预防复发和病因学研究的重要指标.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锂盐药物浓度的检测、疗效与毒副作用,影响因素及其临床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妇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应用近况;阐述了12 h标准血清锂浓度、唾液锂浓度、尿液锂浓度在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对程度不一的锂中毒提出了解毒思路.
作者:陆海一;刘亚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男性,48岁,左下肢被摩托车碾压,拖行近10m,于伤后5 h入院.查体见左小腿中下段前外侧部、左足背及踝关节前外侧有一25cm×10cm软组织复合性缺损区,伤口边缘不齐,呈锯齿状改变,伤口内软组织污染较重,有少量泥沙,可见(足母)长伸肌腱、趾长伸肌腱均呈完全性断裂,缺损约10cm,胫前动静脉及腓深神经于踝上7cm处断裂、挫灭,缺如约10cm,胫骨下段踝关节上方10cm处呈粉碎型骨折,腓骨下段骨折,腓骨外侧及距骨外侧缘见5cm×5cm皮质骨缺损,露出其下松质骨,大面积平挫伤状,左胫骨前肌腱未断裂,但完全暴露于创面内,污染严重.
作者:刘启圣;陈晓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腰椎关节突间小关节综合征的CT征象及其临床意义.方法:76例患者均行CT轴位平扫,扫描包括L1-2至L5-S1椎间盘.扫描层面平行于椎间隙平面,扫描距阵512×512.计算数据的百分比.结果:腰关节突间小关节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逐渐增加,以50~60岁之间多;发病部位以L4-5椎间关节常见;CT主要表现为:小关节面硬化;小关节突增生肥大及骨赘形成;小关节腔真空征;小关节面不对称;关节囊及关节周围钙化;皮质下骨囊性病变;小关节半脱位.结论:结合临床表现,CT扫描可准确诊断腰椎关节突间小关节综合征.
作者:田军章;江桂华;胡铁山;段刚;郑丽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检测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率,分析妊娠对HPV感染的影响.方法:收集393例普查对象宫颈分泌液,采用PCR方法检测HPV,被检者按年龄、性活动史长短分为高龄组与低龄组,每组又进一步分为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检测各组HPV感染率,统计学分析其差别.结果:PCR检测HPV具有高灵敏度;低龄组中,妊娠与非妊娠对象HPV感染率分别为38.2%和24.8%;高龄组中,妊娠与非妊娠对象HPV感染率分别为56.9%和27.6%.低龄与高龄组感染率有显著差别(P<0.05),妊娠与非妊娠对象感染率也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女性生殖道HPV感染与被检者年龄、性活动史长短有关,妊娠状态下妇女易感染HPV.
作者:张雪慧;姚毓娟;汪振诚;周向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回顾分析该院十年来颅脑手术后切口漏的治疗方法.经腰蛛网膜下腔引流术18例,颅脑手术后切口漏得到治愈17例.作者认为,腰蛛网膜下腔引流术是治疗颅脑手术后切口漏的有效方法.
作者:彭有鼎;郝孔志;岳邦超;钱介荣;叶华应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儿童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系儿科常见病,但合并心包积液少见,本院自1992年至2000年收治34例,经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确诊合并心包积液11例,用甲状腺片替代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严桂珠;丁银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通过对检验专业3个年级的人体寄生虫实物标本与录像标本考试对比,结果表明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寄生虫录像标本可替代实物标本考试.文章还对录像考试的主要特点、注意事项和适用学科等作了概述.
作者:邱雄东;刘玉先;聂宏俊;隋慧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研究鼻胆管引流在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中的作用.术前经内镜置入鼻胆管行胆道引流,术中经胆道镜检查结石已取净,无胆道狭窄等病变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术后鼻胆管放置5~7 d,患者胆汁丢失明显减少,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免除了患者长期带T管的痛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特别是拔T管后的胆汁性腹膜炎.
作者:马戎;张凯;周建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骨盆肿瘤局部动脉内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介入治疗50例骨盆肿瘤患者,观察临床及放射学改善情况,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血管造影可清楚显示肿瘤的大小及血供特点,术中出血大大减少.治疗后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手术及病理证实: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液化和囊性变,并有假包膜形成.介入术后血管造影表现与病理结果相符.结论:骨盆肿瘤术前介入治疗的效果明显,其作用在于:使肿瘤缩小,分界变清晰,减少肿瘤血供,有利于完整切除,提高手术成功率.介入治疗是骨盆肿瘤术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马贵;田建明;叶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探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手术及化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年间收治的38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单侧附件切除加对侧卵巢剖检加大网膜切除13例;全子宫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加大网膜切除24例,其中8例加阑尾切除,2例加部分肠切除;1例晚期患者仅行活检术.除2例术后未行化疗,36例均行联合化疗.全组至今无瘤生存30例.存活2年以上34例,3年以上32例,5年以上23例.总5年生存率为80.77%.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年轻未生育者可以行保留生育机能的手术.术后辅以化疗,采用PVB、PEB、VAC等联合化疗方案.疗程不必过长,根据病情可选用3~10个疗程不等.
作者:姜允飞;姜琪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设计一种波长为650 nm的半导体激光器(LD)贴近皮肤照射皮下静脉的激光血液治疗仪.实测皮肤及静脉血管的透光率,设计激光输出端头结构.结果650 nm的激光对于手背皮肤的透光率为20%,对静脉壁的透光率为90%,设计出了单半导体激光输出端头.表明半导体激光器贴近皮肤照射皮下静脉,进行激光血液辐照治疗可能成为激光血液疗法的又一种新疗法.
作者:刘建刚;段平;窦忠新;骆晓森;刘红旗;陈亚蕾;沈健;王国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在手术室范围内,对手术病人进行个案护理查房是对该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作者重点介绍个案护理查房在手术室的实施方法.通过护理查房的实施,提高了手术室整体护理的质量,词动了护士学习业务知识的积极性,促进了护士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作者:吴竹梅;陈红;周建征;熊烨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保留眶隔脂肪的下眼袋整形术.方法:为避免下眼袋整形术传统的眶脂肪切除所带来的下睑空虚或潜在的眼球下沉表现,从1999年9月至2000年8月,应用这一方法矫治眼袋36例.将疝出的脂肪回纳到眶内和将睑囊筋膜间断缝合到裂开的眶隔或下睑缘骨膜上,并紧缩外眦韧带,重塑眼轮匝肌,切除因老化松驰而形成的过多的下睑皮肤,上提面中部软组织.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眼袋消失,下睑形态良好,效果满意.随访6个月以上,无下睑外翻、下睑凹陷等并发症,无一例复发.结论:睑囊筋膜眶隔脂肪疝修补术矫治眼袋是可行的.
作者:李继猛;薛海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女性,46岁.因进行性腹膨胀伴尿频、尿急2年于2000年1月13日入院.查体:腹部膨隆,左腹可触及一质地硬、不活动、表面尚光滑肿块.上界于左侧肋下、右缘越过中线脐旁4cm、下界占据盆腔.B超显示腹部及盆腔不均质肿块(24cm×13cm×10cm大小),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子宫未见异常.CT示腹部、盆腔占位性病变.钡剂灌肠造影示肠管右移、肠腔内未见占位性病变.
作者:张斌;陈如华;庄永忠;王国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滥用抗生素是指用药治疗效果实际违背或没有达到治疗目的,或危害患者健康的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现象.滥用抗生素问题,是指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原因或条件的总称.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可促进细菌耐药发展趋势,从而缩短抗生素有效使用周期,耐药菌株直接造成细菌性传染性流行病防治工作困难,持续高耐药率的细菌可导致持续高发病率.因此,控制滥用抗生素的社会现象、原因和条件,是降低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居会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对不稳定胸腰椎骨折应用钉杆角弓根内固定系统(APF)治疗,取得满意的复位效果和椎管间接减压作用.重点介绍了手术器械,手术体位,手术配合的方法和体会.
作者:杜美兰;王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通过研究找出银杏叶中叶绿素铜钠盐的制备方法.以制备银杏叶标准提取物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为原料提取叶绿素铜钠盐.所得叶绿素铜钠盐为紫黑色固体,405 nm处E1%1cm平均为217,630 nm处E1%1cm平均为62,消光比平均为3.5(217/62),产品得率为干叶重的0.53%.本工艺简便易行,对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银杏叶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新岗;黄蕴慧;刘毅;顾银娜;顾云;祁铁流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胃肠道间质瘤少见,临床与平滑肌源性肿瘤和神经源性肿瘤鉴别困难.文章报告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X线和显微镜、免疫组化的病理所见,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作者:张德昌;王志纯;刘玉龙;艾书跃;李世红;李士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甲状腺腺瘤是常见的甲状腺肿瘤,为探讨超声对其诊断价值,本文对超声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1例病例进行对照分析.
作者:陈小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缓激肽(BK)是否参与了大鼠心肌缺血预处理(IP)的心肌保护.方法: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处理(IP)组和缺血预处理时加缓激肽B2受体拮抗剂B1650(BKA+IP)组,观察各组缺血再灌注前后心功能变化,并且检测再灌注末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与IR组相比,IP组明显减轻了再灌注损伤,使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明显提高,MDA生成下降,SOD活性增加;加缓激肽B2受体拮抗剂,这种保护作用消失.结论:缓激肽参与IP的心肌保护作用是通过激活缓激肽B2受体介导的.
作者:朱立平;王亦流;王书婷;王力;胡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