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圣;陈晓华
滥用抗生素是指用药治疗效果实际违背或没有达到治疗目的,或危害患者健康的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现象.滥用抗生素问题,是指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原因或条件的总称.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可促进细菌耐药发展趋势,从而缩短抗生素有效使用周期,耐药菌株直接造成细菌性传染性流行病防治工作困难,持续高耐药率的细菌可导致持续高发病率.因此,控制滥用抗生素的社会现象、原因和条件,是降低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居会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偏瘫是脑血管意外多见的后遗症,且多发于老年人.对这类病人的护理除了加强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外,还要进行康复功能的训练,让病人逐步走向康复,回归家庭和社会,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骆昕;骆云;李艳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熟悉、了解肝门及胆囊三角的外科解剖特点,分别阐述肝门及胆囊三角的正常解剖关系和一些常见的胆道和血管解剖学变异和异常,以防范在外科临床实践中医源性胆道和血管的意外损伤.
作者:陈宏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对不稳定胸腰椎骨折应用钉杆角弓根内固定系统(APF)治疗,取得满意的复位效果和椎管间接减压作用.重点介绍了手术器械,手术体位,手术配合的方法和体会.
作者:杜美兰;王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骨盆肿瘤局部动脉内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介入治疗50例骨盆肿瘤患者,观察临床及放射学改善情况,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血管造影可清楚显示肿瘤的大小及血供特点,术中出血大大减少.治疗后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手术及病理证实: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液化和囊性变,并有假包膜形成.介入术后血管造影表现与病理结果相符.结论:骨盆肿瘤术前介入治疗的效果明显,其作用在于:使肿瘤缩小,分界变清晰,减少肿瘤血供,有利于完整切除,提高手术成功率.介入治疗是骨盆肿瘤术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马贵;田建明;叶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探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手术及化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年间收治的38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单侧附件切除加对侧卵巢剖检加大网膜切除13例;全子宫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加大网膜切除24例,其中8例加阑尾切除,2例加部分肠切除;1例晚期患者仅行活检术.除2例术后未行化疗,36例均行联合化疗.全组至今无瘤生存30例.存活2年以上34例,3年以上32例,5年以上23例.总5年生存率为80.77%.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年轻未生育者可以行保留生育机能的手术.术后辅以化疗,采用PVB、PEB、VAC等联合化疗方案.疗程不必过长,根据病情可选用3~10个疗程不等.
作者:姜允飞;姜琪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探索对食堂卫生状况进行评价的新途径.建立计权百分法评价公式m=60k+40-c.式中m为评价得分;k为卫生监督系数;c为百分标准构成扣分值.对某学院甲、乙、丙、丁4所食堂采用现场调查法进行调查.甲、乙、丙、丁4所食堂的m分别为83.0、82.2、67.0和63.8.甲食堂卫生状况好.此方法将食堂管理和卫生监督紧密联系起来,更准确、客观地反映食堂卫生状况,便于评比.
作者:于见才;王朝晖;孙怡华;陆海一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氯胺酮麻醉在小儿手术中应用较为广泛,它具有完全的镇痛作用和确切的麻醉效果.但也有交感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如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幻觉和苏醒期精神症状,故手术室护士加强氯胺酮麻醉期患儿的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郑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作者:杨晓强;陈培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38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进行了肝叶或肝段切除,其中部分病人同时行胆总管空肠吻合术.根据详细的影像学资料(CT,PCT等),了解肝内胆管结石的分布,确定手术方案.结果:33例随诊病人中,疗效:优24例,良5例,差4例.有结石残留9例,残石率27.3%.因残石引起肝脓肿或反复胆管炎发作需再手术5例,再手术率为15.2%.术后并发症:38例病人术后发生胆漏2例,膈下感染1例,肝断面出血1例.结论:肝内胆管结石只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行肝部分切除效果满意,部分病人可以根治.
作者:于树森;郝玉梓;程鸿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胃肠道间质瘤少见,临床与平滑肌源性肿瘤和神经源性肿瘤鉴别困难.文章报告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X线和显微镜、免疫组化的病理所见,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作者:张德昌;王志纯;刘玉龙;艾书跃;李世红;李士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腰椎关节突间小关节综合征的CT征象及其临床意义.方法:76例患者均行CT轴位平扫,扫描包括L1-2至L5-S1椎间盘.扫描层面平行于椎间隙平面,扫描距阵512×512.计算数据的百分比.结果:腰关节突间小关节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逐渐增加,以50~60岁之间多;发病部位以L4-5椎间关节常见;CT主要表现为:小关节面硬化;小关节突增生肥大及骨赘形成;小关节腔真空征;小关节面不对称;关节囊及关节周围钙化;皮质下骨囊性病变;小关节半脱位.结论:结合临床表现,CT扫描可准确诊断腰椎关节突间小关节综合征.
作者:田军章;江桂华;胡铁山;段刚;郑丽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缓激肽(BK)是否参与了大鼠心肌缺血预处理(IP)的心肌保护.方法: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处理(IP)组和缺血预处理时加缓激肽B2受体拮抗剂B1650(BKA+IP)组,观察各组缺血再灌注前后心功能变化,并且检测再灌注末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与IR组相比,IP组明显减轻了再灌注损伤,使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明显提高,MDA生成下降,SOD活性增加;加缓激肽B2受体拮抗剂,这种保护作用消失.结论:缓激肽参与IP的心肌保护作用是通过激活缓激肽B2受体介导的.
作者:朱立平;王亦流;王书婷;王力;胡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检测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率,分析妊娠对HPV感染的影响.方法:收集393例普查对象宫颈分泌液,采用PCR方法检测HPV,被检者按年龄、性活动史长短分为高龄组与低龄组,每组又进一步分为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检测各组HPV感染率,统计学分析其差别.结果:PCR检测HPV具有高灵敏度;低龄组中,妊娠与非妊娠对象HPV感染率分别为38.2%和24.8%;高龄组中,妊娠与非妊娠对象HPV感染率分别为56.9%和27.6%.低龄与高龄组感染率有显著差别(P<0.05),妊娠与非妊娠对象感染率也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女性生殖道HPV感染与被检者年龄、性活动史长短有关,妊娠状态下妇女易感染HPV.
作者:张雪慧;姚毓娟;汪振诚;周向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西药联合应用可以增强、减弱、抵消或中和各自的作用,中西药之间这种相互作用正逐步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文章着重阐述近年来国内外对常用中成药、中草药(植物药)与西药相互作用的临床研究结果,以期引起医患双方的共同重视.
作者:王群红;李宏建;杨连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通过研究找出银杏叶中叶绿素铜钠盐的制备方法.以制备银杏叶标准提取物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为原料提取叶绿素铜钠盐.所得叶绿素铜钠盐为紫黑色固体,405 nm处E1%1cm平均为217,630 nm处E1%1cm平均为62,消光比平均为3.5(217/62),产品得率为干叶重的0.53%.本工艺简便易行,对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银杏叶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新岗;黄蕴慧;刘毅;顾银娜;顾云;祁铁流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儿童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系儿科常见病,但合并心包积液少见,本院自1992年至2000年收治34例,经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确诊合并心包积液11例,用甲状腺片替代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严桂珠;丁银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学生近视眼的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药物.方法:选用20只新西兰纯种幼兔建立近视模型,然后分别采用2种药物和生理盐水治疗.结果:大光明护眼液治疗组的平均屈光度(D)值为(+2.50±0.68)、平均裸眼觅食距离(cm)值为(280.00±27.30)、平均体重(g)增长值为(726.00±31.30);而珍视明滴眼液治疗组和生理盐水治疗组近视屈光度(D)值分别为(+1.66±0.29)和(+0.85±0.42),平均裸眼觅食距离(cm)分别为(256.00±54.48)和(196.00±76.48),平均体重(g)增长分别为(622.00±31.94)和(560.00±62.85).结论:(1)长期限制视距、微弱光线照射和经常习惯性近距离视物是造成近视眼的直接因素;(2)采用大光明护眼液治疗近视眼的疗效明显,优于珍视明滴眼液和生理盐水治疗组(P<0.01).
作者:赵富清;张翠岚;彭兆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考察空腹与饱腹状态下自制阿莫西林胃滞留片在人体内的滞留时间,并与市售胶囊进行比较.采用γ-闪烁扫描示踪的方法进行研究.受试者空腹与饱腹服用自制片的胃滞留时间均比市售胶囊显著延长,服药后5h时胃中仍能检测到一定的放射性,饱腹者比空腹者胃中的放射性强度更强.自制胃滞留片在胃中的滞留时间比市售胶囊显著延长,达到了缓释、长效的目的.
作者:刘卫卫;张纯;谭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64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清NO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NO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且其升高水平在失代偿、有腹水、肝功能分级差、伴有并发症的患者较代偿、无腹水、肝功能分级好、不伴有并发症的患者明显(0.01<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NO水平升高,可能与疾病活动情况、腹水形成、肝功损害、并发症发生及预后等有关.
作者:苏志达;吕柯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