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腔内修复术与传统开放术对破裂腹主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安乾;王兵;崔文军;司江涛;王颖

关键词:腔内修复术, 开放手术, 破裂腹主动脉瘤, 疗效评价
摘要:目的:比较开放性手术(OSR)和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破裂腹主动脉瘤(RAAA)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观察32例RAAA患者(其中EVAR组13例、OSR组19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内漏发生率、术后死亡率、高腹压发生率、二次有创干预率.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输血输液量、住院时间、术后30 d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二次干预率等方面,EVAR组明显低于OSR组( P<0.05).但EVAR组高腹压及内漏发生率较高.结论:EVAR救治RAAA的临床疗效比OSR更具有优势.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欧洲生命质量量表三种测量方法的一致性研究

    目的:探讨视觉标尺( VAS)法、时间权衡( TTO)法、标准赌博( SG)法用于欧洲生命质量量表( EQ-5D)测评的一致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某医学院校600名医学生作为样本,采用中国大陆EQ-5D官方中文版量表进行生命质量测评,应用广义小二乘(GLS)回归法和加权小二乘(WLS)回归法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在医学大学生中,使用固定界限值对正交设计状态评分得到相对一致的结果,模型评分曲线形态相似、几乎重叠,模型回归系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模型中生命质量影响大的因素一致,主要为重度的焦虑/沮丧和疼痛/不舒服.结论:在特殊控制的条件下,VAS法、TTO法、SG法可以得出相对一致的结果,在个别健康状态下,SG法评分高于VAS法、TTO法评分低于VAS法;但本研究对象为医学生,可用作青年人群生命质量评分的参考,在全人群中推广应用应慎重.

    作者:叶静陶;卓琳;王国威;贡佳慧;刘丁阳;朱杰;徐玲;卓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肺部磨玻璃结节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手术是目前治疗肺部磨玻璃结节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因磨玻璃结节实性成分少,不易触及,给手术者及病理科医生带来诸多困难.通过对肺部磨玻璃结节的定位,我们可以快速而准确地找到病灶.作者对临床上常见的肺部磨玻璃结节定位方法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艺洪;薛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两种评估量表对脑性瘫痪儿童粗大运动功能评定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比较两种粗大运动评估量表在脑性瘫痪儿童评估中的相关性和差异.方法: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GMFM-88)和Peabody-2粗大运动发育量表( PDMS-2)两种评估量表分别对65例3~59月龄的脑性瘫痪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水平在入院时和综合康复治疗一疗程后进行评估.对综合康复治疗前后两种量表原始分及两者分值的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儿综合康复治疗前后两种量表评估原始分之间呈现显著相关性(r=0.976、r=0.975,P<0.001);治疗后分值差异也呈现显著相关性( r=0.805,P<0.01) ,而GMFM-88分值变化高于PDMS-2( P<0.05).结论:GMFM-88及PDMS-2在康复评估中呈高度相关性,均能精确地反映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的变化,交换使用被认为是可靠的.但在粗大运动功能的康复评估中GMFM-88分值改变较大,提示可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作者:孙垚;朱欢;朱敏;张跃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EZH2抑制剂影响膀胱癌细胞活性及侵袭能力的研究

    目的:探讨EZH2抑制剂GSK126对膀胱癌细胞活性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膀胱癌细胞活性实验以及小鼠膀胱癌模型验证GSK126对膀胱癌细胞活性及小鼠膀胱癌肿瘤组织生长的影响,通过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膀胱癌细胞上皮间质标记蛋白表达量来验证GSK126 对膀胱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细胞活性实验证实GSK126可以有效抑制膀胱癌细胞的活性和小鼠膀胱癌组织的生长.病理检查显示GSK126降低了小鼠膀胱癌组织的侵袭能力.体外实验显示,GSK126升高CDH1、UPK3KA的表达量,降低CDH2、ZEB1的表达量.结论:EZH2抑制剂GSK126在体内及体外实验中可抑制膀胱癌细胞的活性,降低膀胱癌细胞浸润和侵袭能力.

    作者:王奕铎;凌志新;陈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HBx抑制RASSF1A表达参与肝细胞癌发生的可能机制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关键基因HBx对肝细胞癌相关抑癌基因RASSF1A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控方式,以期理解HBx参与肝细胞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RT-PCR、qPCR法检测肝细胞癌细胞系中RASSF1A的表达水平差异,并评估RASSF1A表达水平与HBx表达的相关性;应用HBx转染的肝细胞系、肝癌细胞系和DNMT1敲低的肝癌细胞系为研究对象,以qPCR、BGS等方法分析HBx对RASSF1A表达的影响及其调控方式.结果:与肝细胞系相比,抑癌基因 RASSF1A 在肝细胞癌细胞系中呈低表达趋势,且RASSF1A的表达水平与HBx表达呈反相关关系.转染HBx基因后,肝癌细胞系中RASSF1A的表达水平下降.应用DNA甲基化酶抑制剂5′-aza处理肝癌细胞后RASSF1A的表达水平升高,siRNA抑制主要DNA甲基转移酶 DNMT1 后 RASSF1A 表达水平亦得到回复. BGS 方法分析显示抑制 DNMT1 的表达影响了RASSF1A启动子区Cp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结论:肝癌细胞中HBx能够抑制RASSF1A的表达,并可能通过改变其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状态调控其表达而参与肝细胞癌的发生.

    作者:宋蕴薇;仇雪梅;陆森;樊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的研究进展

    自身免疫性脑炎是一组由体液免疫和(或)细胞免疫为主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的研究和发现越来越多,作者就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佳敏;郭怡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习惯性流产者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孕酮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孕酮水平与习惯性流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门诊或住院者中至少有2次连续自然流产史的非孕期妇女123例作为习惯性流产组,同期正常妊娠的孕妇123 例(为正常妊娠组)和非妊娠育龄妇女123 例(为正常育龄组)作为参考组,对各组EMAb、Hcy、叶酸、孕酮水平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习惯性流产组的血清Hcy平均值明显高于参考组,叶酸平均值及孕酮值明显低于参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正常妊娠组Hcy值与叶酸水平呈负相关(r=-0.459,P=0.012);习惯性流产组Hcy值与叶酸水平呈正相关(r=-0388, P=0.023). (3)习惯性流产组的EMAb阳性率高于两参考组(P<0.05). (4)与<30岁相比,≥30岁习惯性流产患者的Hcy值明显增高,孕酮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孕妇EMAb、Hcy、孕酮、叶酸水平与早期先兆流产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董延华;韩宁;许雅娟;李蕾;王鲁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丹参酮Ⅰ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丹参酮Ⅰ(T-Ⅰ)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中的保护作用.方法:(1)体内实验: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sham+T-Ⅰ组、缺血再灌注( IR)组、IR+T-Ⅰ组4组,术前每组腹腔注射等量T-Ⅰ或玉米油2周,左肾蒂夹闭50 min诱导RIRI,收集术后48 h血清及肾脏标本,比较各组之间的血清肌酐(Cr)水平、尿素氮( BUN)水平、肾脏组织病理学评分、肾脏组织凋亡比例及肾脏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 (2)体外实验:用过氧化氢处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建立氧化应激模型,将HK-2分为对照(C)组、T-Ⅰ组、H2O2组、H2O2+T-Ⅰ组4组;用T-Ⅰ或其溶剂处理24 h,然后用过氧化氢处理2 h,比较各组细胞活力、细胞凋亡及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果:(1)体内实验:与IR组相比,IR+T-Ⅰ组血清Cr、BUN水平显著降低,肾组织内SOD活力升高而MDA含量显著下降,肾脏组织凋亡比例显著降低,且IR+T-Ⅰ组肾脏组织学病理评分较IR组显著降低;(2)体外实验:经过T-Ⅰ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过氧化氢处理后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增强细胞活力,减少细胞凋亡.结论:T-Ⅰ通过抗氧化活性在RIRI中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高文强;邱雪峰;李凯;陈蔚;赵晓智;李笑弓;郭宏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爱惜邦线和钢丝治疗尺骨鹰嘴横行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比较5号爱惜邦线(ETHIBOND,聚酯不可吸收缝合线)与7号单股钢丝治疗尺骨鹰嘴横行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20 例尺骨鹰嘴横行骨折模型,分为爱惜邦线组和钢丝组,每组10例,对骨折模型进行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测量骨折断端间的压力、500 次疲劳试验后骨折断端的移位,以及静态牵拉试验中弹性模量、断端分离(1 mm和2 mm)时所需载荷、内固定断裂时的极限载荷和移位.结果:爱惜邦线组和钢丝组在疲劳试验后均未出现内固定失败,但钢丝组每50个循环次数时小载荷(10 N)对应的骨折断端的移位均小于爱惜邦线组(P<0.05),同时钢丝组骨折固定后断端间的压力、静态牵拉试验中内固定的弹性模量、断端分离时所需载荷、内固定断裂时的极限载荷和移位均大于前者(P<0.05).结论:爱惜邦线和钢丝在治疗尺骨鹰嘴横行骨折时均能提供良好的固定,但钢丝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作者:殷志鹏;戚晓阳;邱旭升;郑冲;王骏飞;陈一心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江苏地区5028例肾活检病理类型与甲状腺疾病关系分析

    目的:初步探讨江苏地区5 028例肾活检标本病理类型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脏病研究所行病理诊断的5 028例肾活检标本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5 028例肾穿病例中,合并甲状腺疾病者89例,女性占76.41%;甲状腺机能减退在伴发的3种甲状腺疾病中占64%;89例甲状腺疾病与12种肾脏疾病伴发,其中狼疮性肾炎、干燥综合征肾损伤、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性肾损伤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伴发率较其他肾脏病为高;甲状腺疾病伴发率在全部肾穿刺标本中或膜性肾病中均有逐年升高趋势.结论:肾穿刺病例中,合并甲状腺疾病以女性、甲状腺机能减退多见;自身免疫性肾脏疾病常伴发甲状腺疾病;肾脏疾病伴发甲状腺疾病逐年增多,应予重视.

    作者:弓玉祥;杨旻宇;倪海锋;陈平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手术导航系统分类及在颌面外科中的应用

    颌面外科手术的高风险性使诸如光学、电磁、机械等各类型手术导航系统在包括颌面肿瘤切除、颌面修复、颌面正畸等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加,且较传统手术方式有明显的优势.作者就手术导航系统分类特点以及在颌面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杨亦;熊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检测用于评价宫颈癌患者移位卵巢功能的价值

    目的:通过分析宫颈癌患者卵巢移位术后血清抗苗勒管激素( AMH)水平变化,探讨AMH水平检测用于评价移位卵巢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前后血清AM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改良Kupperman评分值,分析年龄对AMH水平变化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手术方式、不同术后治疗方式对AMH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术前及术后的4次检测中,血清AMH水平随年龄的增长均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较FSH水平及Kupperman评分结果更早出现异常,其中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至术后12个月,除26~30岁组患者与术前相比无明显下降,其他3组较术前均显著降低.行卵巢楔形切除术、术后放化疗者术后AMH水平下降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手术方式及术后辅助放化疗均会影响宫颈癌患者卵巢移位术后卵巢功能,血清AMH水平是评价此类患者卵巢功能的敏感可靠指标.

    作者:葛莉莉;叶春萍;余宁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肌壁间肌瘤患者长效与短效长方案促排卵过程及效果比较

    目的:探索更适合宫腔形态正常的肌壁间肌瘤患者的辅助生育促排卵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 IVF/ICSI)助孕的肌壁间肌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史、肌瘤大小及数目分为肌瘤术后组、肌瘤直径<2 cm组、肌瘤直径≥2 cm组及多发性肌瘤组4组,再按降调节药物分为长效亚组(A亚组)及短效亚组(B亚组),对促排卵过程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肌瘤直径<2 cm组及多发性肌瘤组中,促性腺激素(Gn)用量A亚组均显著高于B亚组. A亚组着床率有大于B亚组趋势,但仅在肌瘤直径<2 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的长效亚组相比,多发性肌瘤A亚组和肌瘤≥2 cm A亚组胚胎着床率低于肌瘤术后A亚组及肌瘤<2 cm A亚组,但仅在多发性肌瘤A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较大的或多发性肌壁间肌瘤可能对生育功能仍有不利影响,这些患者若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而是直接进行辅助生育治疗,则可优先考虑长效长方案.

    作者:宋天然;孙海翔;王玢;陆菲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胃上皮内瘤变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帕多瓦、维也纳、WHO分类标准被制定用来统一胃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目前认为上皮内瘤变具有进展为癌的风险,分级越高癌变风险越大.近来的新型诊断方法如放大内镜联合图像增强内镜技术被期待能 改善胃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率.目前指南建议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病变行内镜下切除治疗,对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病变目前尚无明确的治疗方法.当白光内镜下存在病变较大、表面凹陷、表面发红、表面结节、溃疡、糜烂等危险因素和(或)放大内镜联合IEE技术内镜下发现阳性病变,如不规则的表面微血管、不规则的表面微结构伴有境界清楚的边界,则建议行内镜下治疗.

    作者:葛敏;施瑞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粉防己碱对胃癌耐药细胞ZNF139、MDR1及GST-π mRNA的影响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TET)对胃癌耐药细胞锌指蛋白139(ZNF139)、多耐药基因1(MDR1)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π( GST-π) mRNA的影响.方法:选取胃癌细胞SGC7901 以及胃癌耐阿霉素细胞SGC7901/ADR,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两种细胞 ZNF139、MDR1、GST-πmRNA及蛋白表达,同时检测2.0 mg· ml-1TET 处理前后SGC7901/ADR 细胞ZNF139、MDR1、GST-π mRNA 及蛋白表达.结果:SGC7901/ADR细胞ZNF139、MDR1、GST-π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SGC7901细胞(P<0.05);SGC7901/ADR细胞ZNF139、MDR1、GST-π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SGC7901细胞(P<0.05);TET处理后SGC7901/ADR细胞ZNF139、MDR1、GST-π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较处理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TET能下调胃癌耐药细胞ZNF139、MDR1、GST-π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从而在逆转胃癌多药耐药特性方面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筛查的现状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肿瘤.作者从筛查覆盖率、经济效益、意识形态及筛查障碍等方面综述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筛查的现状,从而分析出: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筛查障碍的普遍存在使得降低宫颈癌死亡率面临极大的挑战.人类乳头瘤病毒DNA检测结合巴氏涂片更加有效、可靠,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健康信念模式(HBM)可作为理想的理论指导.未来,宫颈癌疫苗免疫和宫颈癌筛查方案的组合可产生巨大的益处.

    作者:周黎;周怀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管状吻合器及乙状结肠腹膜外造瘘在低位直肠癌Miles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管状吻合器及乙状结肠腹膜外造瘘在低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 Miles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和相关指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8例行Miles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58例患者分为吻合器造瘘组40例、传统法造瘘组18例,腹膜外造瘘组32例、腹膜内造瘘组26例,对比分析造瘘口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与传统法造瘘组比较,吻合器造瘘组患者的造瘘口旁感染发生率低(P <0.05),对造瘘口满意度高(P<0.05);与腹膜内造瘘组比较,腹膜外造瘘组患者的造瘘肠管旁腹内疝发生率低(P<0.05),规律排便出现时间更短(P<0.05),规律排便后每天排便次数少(P<0.05),造瘘口旁疝、造瘘口脱出/回缩、造瘘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法造瘘和腹膜内造瘘,管状吻合器及乙状结肠腹膜外造瘘可减少术后造瘘口并发症,更适用于直肠癌Miles术患者.

    作者:任磊;姚晖;刘春凤;徐林霞;周业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腔内修复术与传统开放术对破裂腹主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开放性手术(OSR)和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破裂腹主动脉瘤(RAAA)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观察32例RAAA患者(其中EVAR组13例、OSR组19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内漏发生率、术后死亡率、高腹压发生率、二次有创干预率.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输血输液量、住院时间、术后30 d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二次干预率等方面,EVAR组明显低于OSR组( P<0.05).但EVAR组高腹压及内漏发生率较高.结论:EVAR救治RAAA的临床疗效比OSR更具有优势.

    作者:安乾;王兵;崔文军;司江涛;王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平均血小板体积为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指标,作为血细胞计数的组成部分,其数值的变化可反映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变化.许多研究发现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作者针对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冠心病发病、严重程度、预后、介入治疗术后的相关性及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潘扬;丁建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微小RNA及长链非编码RNA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危害女性健康的妇科常见疾病.研究表明,以微小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为代表的表观遗传异常与EMs密切相关.现对miRNA、lncRNA与EMs发生发展、相关性不孕及恶变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冒晨昱;蔡云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东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