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锋;朱少元;李娇春
恶性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肾上腺或肾上腺外嗜铬组织的少见肿瘤,一经确诊就已经发生转移,5年生存率低于50%.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使得对恶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有了很大进步.作者就恶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翠柳;王光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是核激素受体超家族的成员,近年来研究发现,除糖脂代谢调节作用外,PPARα在氧化应激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本文中作者对PPARα抗氧化应激作用的新应用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研究PPARα作用机制及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杨亚维;袁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利用单纯Ⅱ型胶原酶消化法从大鼠尾椎间盘获取髓核细胞,拓展组织工程髓核细胞的获取途径.方法:单纯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尾椎间盘髓核细胞,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行HE、甲苯胺蓝、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观察;取原代和传代细胞行细胞活性检测;取P1代细胞检测,绘制生长曲线并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成功分离出大鼠尾椎间盘髓核细胞.P0代细胞中包含多角形类软骨样细胞、体积大且胞浆中含有大量空泡的脊索样细胞;经传代纯化后终得到较高纯度的软骨样髓核细胞.台盼蓝细胞活力测定P0代活力高达99%,到P3代细胞活力稍下降,为95% ~97%.细胞生长曲线及周期测定示P1代细胞有较强增殖潜能,活力旺盛.胞浆内蛋白聚糖被甲苯胺蓝染成天蓝色,免疫组化呈阳性,表现为黄褐色沉淀;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示强阳性表达.结论:大鼠尾椎髓核组织可以提供代谢旺盛、维持类软骨表型的髓核细胞.
作者:朱厚毅;王运涛;王锋;时睿;康新桂;崔佳瞿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检测卵巢癌患者腹水来源的微囊体(MVs)体外促进人卵巢癌细胞株增殖及对顺铂的药物耐受作用,探讨腹水MVs对卵巢癌发生发展及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分离获得6例恶性卵巢癌腹水中的MVs,在体外观察MVs对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的影响,并观察不同MVs浓度下SKOV3细胞株对顺铂细胞毒性的耐药效果.结果:成功从卵巢癌腹水中获得了MVs,加入MVs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明显促进SKOV3细胞的增殖(P<0.05),且呈-定的浓度依耐性.-定浓度的MVs可以抑制低浓度的顺铂的细胞毒性(P<0.05),当药物浓度增大(顺铂10 μg·ml-1,紫杉醇10 μg·ml-1)MVs的抑制作用没有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腹水来源的MVs能明显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并在卵巢癌细胞对低浓度的顺铂药物耐受中起促进作用,为临床卵巢癌治疗过程中腹水MVs的检测提供新的临床意义.
作者:熊爱为;谢静燕;赵树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真核细胞以一种复杂而高效的膜转运网络维持细胞内外物质循环和新旧更替.Rab蛋白做为全局性调节因子,参与从膜发生、成熟到膜融合的几乎所有步骤,将各种膜转运形式如内吞和自噬等联系在一起.内吞能够调节细胞表面分子的分布和功能状态,而进入胞浆的蛋白可经由内吞体循环,或者在自噬小体作用下被降解利用,辅助细胞度过饥饿、缺氧等危机.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细胞表面的分布和活性受到内吞调节,并且MMPs在细胞内循环和运输与Rab蛋白关系密切.在本文作者简要回顾细胞内吞和自噬的内在关联,阐述膜结构变动对MMPs分布和功能状态的调节作用.
作者:张晓毅;余文敏;刘蕾;陈平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幼年皮肌炎(JDM)患者血脂水平异常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对初诊JDM患者33例及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JDM患者分为高脂血症组和非高脂血症组,观察初诊JDM患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结果:12例JDM患者血脂异常,其中总胆固醇(TC)升高、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例数分别是4例(33%)、5例(44%)、9例(77%).JDM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TC和HDL-C呈负相关(分别为r=-0.243、P=0.039和r=-0.354、P=0.007).多因素矫正后,线性回归模型表明JDM患者CRP和HDL-C相关(P =0.029).结论:初诊JDM患者存在脂质代谢紊乱,表现为TG、TC水平增高,HDL-C水平降低,提示高风险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JDM患者体内的炎症状态可能是HDL-C发生代谢紊乱的主要原因.
作者:李鞠;唐凤英;蒋真;刘焱;孟德钎;潘文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类型,是妊娠期特有的、严重危害母儿健康的妊娠并发症.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研究发现子痫前期还存在着遗传特性、发病机制及病理特征等方面完全不同的两种亚型,以妊娠34周为界,小于34周发病者称为早发型子痫前期,大于34周发病者称为晚发型子痫前期.早发型子痫前期约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0.9%,发病早、病情进展迅速、并发症多,常造成严重的母儿病率及死亡率.因此,采用多种预测方法早期筛选出可能发生早发型子痫前期的高危孕妇,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发病率、延缓疾病的进展、改善母儿预后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在本文中作者就目前早发型子痫前期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倪琰琰;程蔚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淋巴清扫中应用两种示踪剂对示踪准确率、检出率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淋巴清扫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7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亚甲基蓝组(44例)和纳米炭混悬液组(43例),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示踪准确率、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检出率、灵敏度、准确率和假阴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理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2,P>0.05);两组患者在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活力和精神健康等方面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淋巴清扫中应用两种示踪剂对示踪准确率、检出率影响较小,两种示踪剂下患者生活质量差异较小,因此在临床上亚甲基蓝和纳米炭混悬液均可作为示踪剂使用.
作者:赵启生;杨贵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除湿胃苓汤与针刺联合应用对脾虚湿蕴型亚急性湿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119例脾虚湿蕴型亚急性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79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在服用除湿胃苓汤的同时配合针刺治疗及外用派瑞松软膏,对照组患者应用西药依巴斯汀片联合派瑞松软膏外用.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89.9%)显著高于对照组(72.5%)(u=3.304,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167,P <0.05).观察组复发率(4.2%)小于对照组(1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895,P<0.05).结论:除湿胃苓汤与针刺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脾虚湿蕴型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后路全椎板切除入路手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和脊膜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68例椎管内神经鞘瘤和脊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和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复查X线片观察脊柱稳定性.结果:68例患者肿瘤均完全切除,经病理确诊神经鞘瘤44例,脊膜瘤24例.术后神经功能分级:Frankel A 1例,Frankel B 0例,Frankel C 4例,Frankel D 24例,Frankel E 39例.症状改善优良率为88.2%.随访期间复查X线片未见明显脊柱不稳征象.结论:经后路全椎板切除术可以大范围地暴露椎管内肿瘤,利于肿瘤的完全切除,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重建脊柱稳定性,用于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和脊膜瘤,短期内疗效确切.
作者:史航;王杨;朱裕成;李涛;马军;吴小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细管留置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优势.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进行分组比较:(1)将中等量以上原发性气胸患者,分为细管置入+定时抽气与传统气胸针穿刺抽气两个治疗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气胸闭合时间;(2)将大量原发性气胸患者,分为细管置入+持续负压吸引和传统胸管+闭式引流术两个治疗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相关并发症、症状缓解时间、带管时间、住院时间.结果:(1)细管置入+定时抽气的治疗有效率(91.7%)较穿刺抽气组(70.0%)高(P =0.029),其气胸闭合时间[(4.56±0.70) d]与后者[(4.89±0.90) d]近似;(2)细管置入+持续负压吸引的平均住院时间[(5.64±0.62)d]较传统胸管闭式引流[(7.2±0.78) d]短(P<0.01),并发症发生率(2/25)较后者(8/23)少(P=0.022),但其平均症状缓解时间[(40.48±14.31) min]较后者[(20.48±7.4) min]长(P<0.01),两者治疗有效率(84% vs 91.3%)、平均带管时间[(4.88±0.55)d vs (5.21±0.77) d]近似.结论:对于中等量以上的自发性气胸均可采取细管留置,然后根据破口愈合情况,酌情考虑延迟抽气、间断抽气以及持续负压吸引.
作者:许栋;杨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前全球心肌梗死的疾病负担逐渐增加,而今我们主要通过药物、介入治疗及外科搭桥手术来缓解病因,无法从根本上逆转后续的心室重构以及心力衰竭.如何修复损伤心肌、改善心功能是目前临床面临的主要问题.Notch信号通路是一条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跨膜受体蛋白家族.近年有许多研究发现Notch信号具有诱导干细胞分化、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缓解心肌纤维化、调节炎症等多重作用,可以介导心肌缺血损伤的修复,改善心功能.在本文中作者就Notch信号通路在心肌缺血损伤后的调控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何砚如;陈立娟;马根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nonthyroid illness syndrome,NTIS)在住院患者中较为常见.以炎症因子为起始因素,下丘脑、垂体和各外周器官脱碘酶的改变导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调定点下调、靶器官甲状腺激素变化是NTIS发生的重要机制.但近来研究发现NTIS早期可能是一种急性期反应,特别是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的下降和甲状腺激素转运体的改变在NTIS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目前对NTIS是否需要治疗尚不明确,深入了解NTIS的病理生理机制和局部器官组织功能状态为寻求NTIS的治疗方法所必需.
作者:王超群;刘志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技术评价冠心病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早期心肌功能受损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分为冠状动脉狭窄≥75%的冠心病组(A组)31例,冠状动脉轻度狭窄(<50%)组(B组)38例,另选3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C组).均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采集心尖左室长轴、四腔和二腔观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应用STI软件分析长轴方向左室18节段收缩期纵向应变和心尖左室长轴总应变(GLPS-LAX)、四腔总应变(GLPS-A4C)、二腔总应变(GLPS-A2C)及左室长轴平均总应变(GLPS-AVG).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取提示早期心肌功能受损应变值的截点.结果:(1)常规超声参数比较:3组间二维超声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2D-STI参数比较:A组在前间隔、前壁、后间隔、侧壁的所有节段,后壁的基底段、中间段,下壁的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应变均减低,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前间隔与前壁的基底段、中间段,后间隔的所有节段,侧壁的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应变减低,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在前间隔的所有节段,前壁的中间段、心尖段,下壁、后壁的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应变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GLPS-LAX、GLPS-A4C、GLPS-A2C、GLPS-AVG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整体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提示早期心肌功能受损的应变值截点分别为-17.5%、-19.5%、-23.5%;敏感性分别为51.3%、65.6%、83.8%,特异性分别为84.3%、66.4%、53.8%.结论:应用2D-STl技术能够早期、定量评价冠心病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左室心肌功能.
作者:曹怡;杨慧;王燕;陶满;曾萍;李滨滨;吴红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性结节激光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个甲状腺良性结节行超声引导下激光消融治疗,对病灶术前、术后15 min及术后1、3、6、9、12个月分别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消融前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5个甲状腺结节内部及边缘检出有彩色血流信号,而超声造影在全部10个甲状腺结节内部及边缘检出有彩色血流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消融结束后超声显示10个结节呈无造影剂灌注的边界清晰的无回声区,超声造影显示6个结节边缘有少量不规则的造影剂灌注的残余组织(P<0.05).术后1、3、6、9、12个月复查结节体积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缩小,超声造影显示结果明显优于常规彩超.结论:超声造影较常规彩超对甲状腺激光消融治疗具有优势性指导作用.
作者:单海琳;邹大中;邵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麦、玉米和多种谷物与豆组合3种膳食纤维对脂代谢紊乱大鼠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阴性对照(NC)组、高脂模型(HF)组、小麦膳食纤维(W)组、玉米膳食纤维(C)组、多种谷物与豆组合膳食纤维(CSC)组和阳性对照(PC)组,每组8只,各组喂饲相应的饲料.8周后,测定大鼠血脂及血清和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3种膳食纤维能显著降低实验大鼠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空腹血糖(GLU)水平,C和CSC能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CSC显著升高实验大鼠血清和肝组织SOD和T-AOC水平,显著降低血清MDA水平.W和C显著升高了实验大鼠肝组织SOD和T-AOC水平,但对血清SOD和T-AOC水平无显著性影响.3种膳食纤维均显著降低实验大鼠血清hs-CRP水平.结论:3种谷物膳食纤维,尤其是CSC膳食纤维,能够改善大鼠的糖脂代谢水平,对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章海风;姜明霞;程音;叶变良;翟成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KRAS基因在CRC中的突变率高,与CRC发生发展、治疗与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在临床上对KRAS基因突变的检测显得十分重要.在本文中作者就KRAS基因突变与CRC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的关系及其检测方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张钊;刘胜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成熟miRNA-140腺病毒表达载体.方法:从人类基因组中扩增出带有酶切位点的miRNA-140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连接到穿梭质粒pDC316-mCMV-EGFP,进一步将带有目的基因的穿梭质粒重组到骨架质粒AdEasy,并将重组质粒转染到AAV-293细胞中包装成腺病毒载体,经过二次扩增之后获得高滴度的腺病毒,并且检测其包装效率及感染滴度.后,用目的腺病毒感染骨肉瘤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iRNA-140表达情况.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均表明,miRNA-140成功克隆入pDC316-mCMV-EGFP载体中.与AdEasy重组后,包装纯化具有感染性的腺病毒miRNA-140,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软骨肉瘤细胞中miRNA-140升高4.2±0.2倍.结论:成功构建了成熟miRNA-140的腺病毒表达载体.
作者:贺鹏;段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在中晚期肝细胞肝癌联合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口服索拉非尼的中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患者单纯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2例患者行超声聚焦刀和生物治疗,4例患者行TACE结合微波消融治疗,3例患者行TACE、微波消融和生物综合治疗.结果:2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2例(9.5%),部分缓解(PR)3例(14.3%),疾病稳定(SD) 10例(47.6%),疾病进展(PD)6例(28.6%),临床获益率(CBR)为71.4%.结论:索拉非尼在中晚期肝细胞肝癌综合治疗中明显提高患者临床获益率,延长肿瘤进展时间.
作者:戴峰;朱西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贫血的危险性和医源性失血与贫血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1-2014年我科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大于等于7d的非明显出血、造血障碍的患者,统计其抽血量和血红蛋白的值.结果:贫血率为71.8% (244/340).血液血红蛋白平均下降幅度为(5.9±17.2) g·L-1,存活组出院时的血红蛋白高于死亡组(P<0.05),贫血与APACHEⅡ评分相关.血红蛋白日变化与日抽血量呈负相关,抽血量越大的组,血红蛋白下降越明显,日抽血量2 ml以下组血红蛋白的下降不明显.结论:患者的诊断性失血与贫血相关,小于2 ml的日抽血对患者血红蛋白影响不明显,贫血与病情危重、预后不良相关.
作者:严秀荣;吴蓓蓓;王永萍;陈菲;徐小勇;赵蓓蕾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