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裴晓燕;张秀丽;陈秋霞;张华宁;遇晓杰;闫琳;杨舒然;杨大进
目的 了解川西北气田钻井工人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6年1-12月,以工作现场位于川西北气田(平均海拔2552 m)参加健康体检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051名男性气田钻井工人为研究对象,检测血尿酸、空腹血糖、血脂、血清肌酐及血红蛋白等指标,从中随机抽取一个作业队食堂,采用称重法和24h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比较不同血尿酸水平研究对象的生化指标水平及膳食摄入状况,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1)2016年川西北气田体检钻井工人中检出高尿酸血症513人,检出率为48.8%.(2)高尿酸血症组研究对象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和血红蛋白平均水平高于血尿酸正常组(P<0.05).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肌酐及血红蛋白增高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度分别是血糖、血脂、血清肌酐和血红蛋白正常者的3.57(95% CI 2.45~4.67)、2.88 (95%CI 1.99~4.16)、1.93 (95%CI 1.30~2.86)、1.61 (95%CI 1.01~2.51)和2.54(95%CI2.11 ~3.36)倍(P<0.05).(3)高尿酸血症组研究对象畜禽肉[(239.7±30.2) g]、油脂[(37.6±10.8) g]和食盐[(8.9±4.1)g]的摄入量高于血尿酸正常组[分别为(203.3±21.8)、(32.4±9.6)和(7.4±2.7)g],蔬菜[(167.7±126.8)g]、奶及奶制品[(73.6±32.9)g]、维生素B2[(0.7±0.2)g]、维生素B6[(0.4±0.1)g]、维生素B12[(1.0±0.3)g]的摄入量低于血尿酸正常组[分别为(246.3±138.7)g、(91.4±38.1)g、(0.9±0.1)g、(0.6±0.1)g和(1.4±0.4)g](P<0.05).蔬菜的摄入是高尿酸血症的保护因素[0.82(95% CI0.65~0.93)],蛋白质[(1.47(95%CI 1.16~2.28)]、脂肪[2.34(95%CI 2.01~3.22)]的摄入是其危险因素.结论 2016年川西北气田钻井工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与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肌酐及血红蛋白增高有关,也与脂肪摄入过多等膳食因素有关.
作者:丁洁;李燕君;姚迎春;邓海云;吕晓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60岁及以上居民蔬菜和水果摄入现状.方法 利用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资料,选取5031名60岁及以上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连续3天24小时回顾法收集膳食数据,分析摄入状况,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摄入量比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蔬菜和水果摄入量是否达到推荐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60岁及以上居民蔬菜消费率为99.5%,消费量中位数(P50)为242.3 g/d.水果消费率为39.7%,消费量第75百分位数为(P75)为64.8 g/d.Logistic分析显示,男性、60~ 79岁和城市蔬菜消费更有可能达到推荐量.高收入和城市水果消费更有可能达到推荐量.结论 15省(自治区、直辖市)60岁及以上居民水果消费率低且消费量不足.蔬菜消费率高但深色蔬菜占到一半的比例低.性别、年龄和地区影响蔬菜是否达到推荐量.收入和地区影响水果是否达到推荐量.
作者:欧阳一非;张兵;王志宏;苏畅;张继国;杜文雯;姜红如;黄绯绯;贾小芳;汪云;李丽;王惠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从“致病菌-食品”角度,分析2002-2016年中国单位食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起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收集并整理2002-2016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全国单位食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以及数据库检索的文献数据,在对不同原因食品、致病因素和发生环节引发事件数、病例数以及死亡数的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维度归因分析.结果 共纳入2002-2016年全国单位食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2129起.单维度归因分析发现,引发事件起数居前3位的单一食品依次是蔬菜类、肉类和菌类,分别占单一食品引发事件数的46.09%、16.91%、10.53%;生物污染物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占事件总数的34.05%;发生环节以生产加工不当为主,占事件总数的43.31%.多维度归因分析得出,因四季豆中含有皂素引发事件数多(426起),其中因生产加工不当引发404起事件;食用毒蘑菇引发暴发事件125起,其中因误食误用引发75起事件.结论 四季豆为主要的原因食品,重点从生产加工方面入手,强化监管,降低发病风险.
作者:耿雪峰;李薇薇;张晶;付萍;韩海红;刘继开;郭云昌;杨淑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饮用水中67种农药残留的固相膜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 水样经C18固相膜萃取,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7∶3,V/V))混合溶剂洗脱,40℃氮吹浓缩,采用DB-5MS毛细管气相色谱柱(30 m×0.25 mm×0.25 μm)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串联质谱检测,工作曲线法定量.结果 本法除敌敌畏、速灭威部分农药外,线性范围为0.050~5μg/L,相关系数为0.9924~0.9999,方法定量限(S/N=10)为1.0×10-5 ~0.059 μg/L.通过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实验测得方法回收率为81.0%~125.0%,相对标准偏差为1.5%~21.4%(n=6).结论 本法准确灵敏、操作简便、环保,适用于生活饮用水中多种农药残留的同时快速分析.
作者:罗晓飞;吴凌;孙成均;杨晓松;文君;叶倩;张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烹调油和烹调盐的消费状况.方法 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本研究选取具有完整膳食数据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居民(共4897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居住地特征和地域老年居民的烹调油和烹调盐消费量.膳食调查采用个人连续3d24h膳食回顾法,结合家庭称重法.根据家庭成员的膳食能量比估算每个家庭成员烹调油和盐等调味品的分配比例,并进一步计算每个家庭成员的烹调油和盐等调味品消费量.结果 研究人群烹调油消费量P50为29.81 g/d;烹调盐消费量P50为7.84 g/d.男性、60 ~ 69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者、农村居民烹调油和烹调盐的消费量相对较高;南方居民烹调油的消费量相对较高;中、低家庭人均收入者及北方居民烹调盐的消费量相对较高.29.24%的老年居民烹调油消费量低于推荐量,59.71%的老年居民则超过推荐量;烹调盐消费量超过推荐量的老年居民比例则高达77.64%.老年居民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知晓率为22.36%.结论 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烹调油和烹调盐消费量总体偏高,营养健康知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作者:姜红如;王惠君;苏畅;杜文雯;贾小芳;王志宏;张继国;黄绯绯;欧阳一非;汪云;李丽;张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炎症因子被认为是童年期不良经历与身心健康关联中重要的影响因素,近年来众多研究结果表明,童年期不良经历与躯体慢性低度炎症相关,从而影响个体身心健康.本文就童年期不良经历与个体炎症反应以及健康问题的关联研究进行综述,为童年期不良经历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循证依据.
作者:王伟;万宇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18~59岁成年人肉类摄入状况及其人口经济因素的差异.方法 利用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中有完整膳食及相关数据的18 ~59岁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 367名.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以县城居委会、城市居委会、村和郊区村作为基本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随机抽取20户,户内所有家庭成员均作为调查对象.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d24h膳食回顾法,在调查的3d中任意一天消费了畜禽肉的成年人,就被视为相应肉类的消费人群,利用3d的肉类食物摄入计算肉类及亚类的人群消费率和平均每天摄入量(全人群和消费人群),评价各种肉类摄入量占肉类总摄入量的比例并分析肉类消费在不同特征(性别、年龄、收入、教育程度、城乡、地区)人群间的差异.结果 2015年我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成年人肉类总体消费率为86.0%,畜肉和禽肉消费率分别为83.6%和30.0%.成人肉类平均摄入量为94.0 g/d,其中畜肉和禽肉平均摄入量分别为77.4 g/d和16.7 g/d.消费人群肉类、畜肉和禽肉摄入量分别为109.8 g/d、92.5 g/d和55.6 g/d.猪肉摄入量占肉类摄入总量的73.9%,占畜肉摄入量的86.3%.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量比较,分别有49.9%和32.2%的成年人畜禽肉摄入量超过和低于推荐量.西部地区、城市、高收入及高教育水平人群肉类消费率、摄入量及超过推荐量的比例均较高(P<0.05).结论 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18~59岁成人肉类摄入模式不甚合理,摄入过量的现象比较严重,猪肉摄入量所占比例较高.
作者:王志宏;张兵;王惠君;张一平;苏畅;张伋;贾小芳;姜红如;黄绯绯;丁钢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对成人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及症状的影响.方法 2015年9-11月,在长三角地区的上海、苏州和南京三个城市的4个调查点随机整群抽取4144名年龄大于18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收集距离调查点近的环保监测站点的每日PM2.5、NO2、03、CO、SO2等5种大气污染物的浓度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大气污染对成人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及症状的影响.结果 成人近两周急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为0.99%,近两周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率较患病率高,为3.88%.家里使用跟空气污染相关的化学品(OR=2.339,95%CI1.156~4.734)、过敏(OR=4.857,95%CI2.279~ 10.350)是成人近两周急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的危险因素;从事的岗位存在有毒化学品、高温等职业有害因素(OR=1.796,95% CI1.220 ~2.644)、有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OR=2.670,95%CI.865~3.823)、过敏(OR=3.703,95%CI2.395~5.725)是成人近两周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此外,在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发现,近两周PM2.5的平均暴露水平既是成人近两周患急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的危险因素(OR=1.014,95%CI1.000~1.028),也是成人近两周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OR=1.025,95%CI1.018~1.033).结论 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可能会使成人近两周急性呼吸系统患病和症状的发生风险增加.
作者:李成橙;韩京秀;李亚伟;刘静怡;孟聪申;徐斌;彭香红;李宁;于颖慧;徐东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和描述2013-2016年北京地区孕妇维生素A和维生素E营养水平.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北京地区18 ~47岁孕妇首次到医院就诊同时检测维生素A、维生素E血清样本5487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的浓度,并与正常人群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的浓度作比较.定性分析2013-2016年4年间孕妇维生素A、维生素E营养状况变化趋势及改善状况.结果 2013-2016年间,北京地区孕妇血清维生素A的检测值[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分别为1.23 (1.05~1.44)、1.40 (1.19~1.68)、1.51(1.30~1.75)和1.54(1.30~ 1.79) μmol/L,总体异常率4年分别为22.3%、14.6%、8.1%和8.6%,以缺乏为主要表现(21.6%、13.4%、6.8%和6.4%);血清维生素E的检测值[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分别为36.00 (28.80~45.00)、30.72(25.44~37.92)、30.00 (24.96~35.52)和31.68 (26.40~37.92) μmol/L,总体异常率4年分别为17.4%、7.5%、3.6%和4.3%,以过量为主要表现(17.4%、7.5%、3.6%和4.0%).结论 2013-2016年北京地区孕妇血清维生素A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血清维生素E水平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维生素A、维生素E整体营养状况有所改善.
作者:李俊;郑春梅;倪君君;李玮;陆娣;李浩;马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介绍了不同种红曲霉在工业中的应用和产桔青霉素情况.分析桔青霉素的合成代谢途径,并比较了目前已报道的紫色红曲霉、红色红曲霉及橙色红曲霉桔霉素合成基因簇的差异,对不同种红曲霉桔青霉素合成关键基因的分布进行总结.综述了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在红曲霉中的应用,提出了目前对于不同种红曲霉产桔青霉素研究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作者:王美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中国网售自制即食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 从全国范围内采集网售自制即食食品3573份,按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 4789)的规定,对样品中大肠埃希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进行检验.根据《即食食品微生物含量指引》和《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进行评价.结果 网售自制即食食品中大肠埃希菌计数>100 CFU/g的样品比例为11.28%;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为1.82%,沙门菌检出率为0.36%;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103 CFU/g的样品比例为0.67%,大值9.2×106CFU/g;蜡样芽胞杆菌计数>105 CFU/g的样品比例为0.52%,大值6.0× 106CFU/g.主要样品中凉拌菜的污染相对严重.共有275家网店检出不满意样品,占全部调查网店的20.72%,其中64家网店有多份样品检出致病菌.结论 部分网售自制即食食品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特殊人群应谨慎食用.
作者:李莹;裴晓燕;张秀丽;陈秋霞;张华宁;遇晓杰;闫琳;杨舒然;杨大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暴露对人胎盘绒毛癌细胞(BeWo细胞)炎症与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BeWo细胞进行培养和相应剂量(0 ~ 750 nmol/L) DON暴露,ELISA法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qPCR法检测基因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环氧酶(Cox)-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和B淋巴细胞瘤(Bcl)-xl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50 nmol/L DON暴露组炎症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呈显著性改变,即炎症相关基因IL-6、TNF-α和Cox-2在3、12和24 h时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而IL-8仅在暴露24 h时显著上调(P<0.01),而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在3、12和24 h时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Bcl-xl的表达在暴露24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BeWo细胞DON暴露时炎症反应增强,凋亡被抑制,推测以上结果可能是DON胚胎发育毒性的潜在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俞苗;侯伟;陈梁凯;陈丽梅;杨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使孕期及哺乳期Wistar大鼠暴露于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探讨DEHP母代暴露对子代呼吸道过敏影响.方法 将36只健康2月龄雌性Wistar大鼠分成3个不同剂量组,从妊娠0天(GDO)起,各组孕鼠分别给予0、30和300 mg/(kg·d) DEHP至仔鼠出生后21天(PND21)断乳,建立母体DEHP暴露模型.仔鼠出生后,不同剂量组各笼选取1只仔鼠在PND21、PND28进行卵清白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并在PND32、PND33和PND34连续滴鼻致敏激发,PND35与未致敏仔鼠共同取材,包括肺泡灌洗液以及肺组织.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中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的分泌情况,肺组织进行HE及PAS染色观察肺组织过敏性炎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上皮衍生因子IL-33的表达变化.结果 肺泡灌洗液中,与对照组比较,DEHP0+OVA组总炎症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数目上升为(131.500±25.548)×104、(32.000±10.079)×104(P<O.05);DEHP30+OVA组总炎症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数目上升为(156.167±17.994)×104、(16.331±6.667)×104(P<0.05);DEHP300+OVA组总炎症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数目上升为(172.167±19.994) ×104、(55.000±17.018)×104(P<0.05).加入不同剂量DEHP与OVA致敏后,与对照组比较,DEHP0+OVA组IL-4、IL-5、IL-13表达量分别增加为(38.401±6.594)pg/mL (P>0.05)、(30.026±2.756) pg/mL(P<O.05)、(13.806±4.355)pg/mL(P<0.05);DEHP30+OVA组IL-4、IL-5、IL-13表达量分别增加为(57.733 ±7.293) pg/mL(P<O.05)、(31.544±1.043) pg/mL(P>0.05)、(18.068±1.497) pg/mL(P<0.05);DEHP300+OVA组IL-4、IL-5、IL-13表达量分别增加为(54.943±6.049) pg/mL(P>0.05)、(32.377±3.739) pg/mL(P>O.05)、(20.168±0.939)pg/mL(P<0.05).肺组织病理观察显示,单纯DEHP暴露组仔鼠肺组织没有明显的过敏性炎症反应,而各DEHP+OVA组仔鼠肺组织有较明显的过敏反应且随着DEHP剂量加重而加剧.免疫组化显示DEHP单纯暴露组IL-33表达无明显增加,而DEHP+OVA各组IL-33表达量增加且有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孕期及哺乳期DEHP暴露会导致子代呼吸道过敏反应加重,其可能机制是通过增加IL-33表达量启动以Th2型细胞为主的肺部致敏反应所致.
作者:吕俊锋;程晓萍;王博涵;刘莹莹;张翼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中国老年膳食指南指数(CDGI(2018)-E),评价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膳食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以及平衡膳食宝塔为依据,采用等权重连续性评分方法,建立CDGI(2018)-E,并利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评价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膳食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 CDGI(2018)-E总分范围为0~110分,包含3个大类13个评价指标,分别为“足量”摄入类[谷薯类(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其他谷物及杂豆)、水果、蔬菜(蔬菜总量、深色蔬菜占比)、大豆及坚果类、奶及奶制品].“适量”摄入类(水产品、畜禽肉、蛋类)和“限量”摄入类(油、盐、酒).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膳食指南指数的均值为53.79分(中位数53.42分),高收入水平和高教育水平的老年人膳食指南指数较高,东部高于西部和中部,城市高于农村.“限量”摄入类的评分较高,而“适量”和“足量”摄入类的评分则主要分布于0~15和0~25,导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膳食评分较低的前5个指标依次为奶及奶制品、水产品、水果、其他谷物和杂豆、畜禽肉.高分数组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B2、烟酸的摄入量高于其他组.结论 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钠、钾等一系列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的营养素在不同分值老年人群中存在差异,老年人的膳食质量整体偏低,奶及奶制品、水产品、水果的摄入状况亟待改善,营养教育和干预工作的主要针对对象应放在西部和中部地区、农村、低收入、低教育水平的老年人中.
作者:王柳森;张兵;王惠君;杜文雯;张继国;王志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重组酶聚合酶(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扩增方法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blaNDM的快速检测方法,为广泛耐药菌基因类型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遵照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引物和探针设计原则,以blaNDM基因特异性序列为靶基因,设计相应的RPA扩增引物和探针.取梯度稀释已知拷贝数的DNA模板和致病菌核酸样品进行各扩增体系的RPA扩增实验,分析扩增体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特征以便筛选和评价blaNDM基因的RPA扩增体系.结果 3组扩增体系的引物和探针能够有效的扩增靶基因,检出限达到2×102 copys/反应,与其他细菌样品无非特异性扩增反应,能够在2~7 min内实现靶基因有效扩增.结论 建立了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blaNDM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体系,该反应迅速,检出限较低,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适用于耐药菌的现场检测.
作者:屠博文;赵莹;黎俊宏;杜强;毛旭建;唐宏兵;吉俊敏;韩晓冬;王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南京市成年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以及流行特征.方法 2010-2013年,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调查南京市成年居民4918人.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个人健康情况以及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相关指标.MS患者的筛查采用2009年国际联合暂定声明(JIS)诊断标准.结果 4918名调查对象中有1627人患MS,粗患病率为33.1%,年龄标化患病率为26.3%,男性MS年龄标化患病率为29.0%,女性为24.8%,不同性别之间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52,P=0.245).不同年龄段(x2=132.557,P<O.001)、职业(x2=87.572,P<O.001)、文化程度(x2=26.077,P<O.001)的调查对象MS患病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有高血压(x2=26.582,P<O.001)、糖尿病(x2=16.013,P<O.001)家族史的调查对象MS患病率更高.结论 2010-2013年南京市成年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较高.
作者:孙睿旋;郭宝福;谢国祥;李小成;金迪;祝白春;姜云;王艳莉;陈洋;马连凯;孙桂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筛选不同饲料硒(selenium,Se)水平饲喂大鼠时,不同组织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reference genes,RGs).方法 24只断乳雄性SD大鼠在缺Se饲养5周后,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以Se含量<0.01、0.25、3、5 mg/kg饲料饲喂4周后处死,取肝、睾丸、骨骼肌、脂肪组织等样品待检.以荧光定量PCR检测Actb、Atp5f1、B2m、Gapdh、Gusb、Hprt、Pgk1、Ppia、Rplp2、Rps18、Tbp、Ywhaz等12个候选内参基因的mRNA水平,以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Delta CT和RefFinder等方法对其表达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 各组织中稳定性排名前4的内参基因是:肝中Ppia>Atp5f1>Rplp2 >Hprt;睾丸中Ywhaz>Atp5f1 >Rplp2> Ppia;骨骼肌中Tbp>Ppia>B2m>Rps18;脂肪组织中Hprt> Tbp >Atp5f1 >Pgk1;综合4种组织,则Rps18>Hprt>Rplp2>Atp5f1.结论 分析不同饲料Se水平饲养大鼠的目标基因表达水平时,应根据组织类型选择适宜的内参基因.
作者:梁雄顺;莫俊銮;龚春梅;徐远飞;刘小立;杨晓光;周继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老年居民膳食胆固醇摄入现状,并分析膳食胆固醇摄入状况与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关系.方法 资料来源于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数据,在中国选择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岁及以上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3天24小时回顾法收集消费数据.应用方差分析分析不同性别、城乡、年龄、学历、收入、体质指数水平的膳食胆固醇摄入量差异.应用卡方检验分析膳食胆固醇不同摄入水平的分布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膳食胆固醇摄入量与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膳食胆固醇不同摄入水平与血清胆固醇边缘升高及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风险.结果 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4698名60岁及以上居民膳食胆固醇平均摄入量为223.1mg/d,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均随学历、收入水平增加而升高.老年居民膳食胆固醇平均摄入量高于300 mg/d的比例为28.0%.蛋类和红肉类是老年居民膳食胆固醇的主要食物来源,分别占总摄入量的53.8%和26.0%.老年居民胆固醇摄入每增加100 mg,TC就会升高0.0409 mmol/L,LDL-C升高0.0280 mmol/L.膳食胆固醇摄入高于300 mg/d的老年居民患血清胆固醇边缘升高、高胆固醇血症的风险分别是摄入量低于300 mg/d的老年居民的1.320倍、1.332倍.结论 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老年居民的膳食胆固醇摄入量男性高于女性,与经济文化水平正相关.蛋类和红肉类是老年居民膳食胆固醇的主要食物来源.老年居民膳食胆固醇摄入量与TC、LDL-C成正相关.老年居民摄入高水平的膳食胆固醇会增加血清胆固醇边缘升高及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风险.
作者:汪云;贾小芳;苏畅;杜文雯;王志宏;张兵;王惠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新疆油田车辆驾驶员的职业紧张的水平.方法 利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6年6-9月对603名新疆油田车辆驾驶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进行职业紧张水平的评价.结果 共调查603人,其中男性575人,女性28人;年龄23~60(46.0±7.2)岁.不同性别、年龄、工种、学历、婚姻状况油田车辆驾驶员职业紧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23~35岁组、大专及以上组、未婚组职业紧张程度较高.结论 2016年新疆油田车辆驾驶员中男性、年轻人群、学历较高、野外作业特种车、商务车及未婚人群职业紧张水平较高,成为新疆油田车辆驾驶员职业紧张干预的重点人群.
作者:张大军;安恒庆;徐蕾;张园月;陶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新疆沙漠油田工人职业紧张对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2016年3-7月采用整群抽样随机抽取新疆克拉玛依市3个油田公司共计1280人作为本次调查对象,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对职业紧张进行评价,分析职业紧张对高血压的影响.结果 随着职业紧张程度的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有增加的趋势(x2=21.078,P<O.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职业任务较重组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职业任务较轻组的1.562倍(95%CI1.072~2.277),个体紧张反应较强组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个体紧张反应较弱组的1.701倍(95%CI1.158~2.498,P<O.05);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分析,有倒班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是无倒班者的1.389倍(95%CI 1.115~1.730),经常饮酒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是不饮酒者的1.877倍(95%CI 1.300~2.710),高盐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是低盐者的1.286倍(95%CI1.107~1.691),肥胖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是正常者的1.564倍(95%CI 1.249~2.216),高度职业紧张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是低度职业紧张者的1.976倍(95%CI 1.641~2.336).结论 职业任务较重、个体紧张反应较强可以增加新疆沙漠油田工人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倒班、饮酒史、食盐摄入量、体质指数、职业紧张程度是沙漠油田工人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
作者:陶宁;安恒庆;徐蕾;张园月;庞渊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