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晶;郭艳
为进一步规范我院结核病防治管理工作,有效遏制结核病传播和流行,促进我县创建四川省结核病防治综合示范区,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方便病人的管理、答疑、咨询、交流沟通;我院由结核门诊医生刘君创建了一个微信群,将所有在我院治疗的结核病人加入微信群,主治医师刘君不定期会在群里发布一些结核病防治的有关知识,并提醒病人按时复查2、5、6月痰及治疗相关注意事项,并就患者一些疑问就行详细的解答,沟通交流.工作具体开展情况如下:一、建立结核病防治工作微信群目的(一)发布结核病防治知识,提高病人对结核病的认识,减轻患者对结核病的恐惧;(二)按时提醒病人复查、取药,提高病人治疗的有效性、依从性;(三)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解决了病人治疗过程中的一些疑问;(四)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拉近了医患之间距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华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研究水面综合护理在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睡眠质量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分析研究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住院的10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接受治疗护理后的睡眠质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经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体征数据均无显著差异,随机分为52例实验组患者,采取水面综合护理,5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护理中,观察两组患者的睡眠时间以及睡眠质量,并进行对比.结果:经试验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实验组患者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相比较,效果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患者在医疗护理过程中,综合护理在应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中,有较好的效果,实验组患者的每天平均睡眠时间7.33±1A2h,对照组的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6.08±1.23h,经对比分析、P<0.05,对比分析两纽患者的PSQI评分,其中P均<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进行的睡眠综合护理、可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罗彩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为了降低妊娠糖尿病对母婴的危害,让妊娠糖尿病孕妇如何执行医生为她制订的个性化食谱,很好的控制血糖水平.方法:对200例经过一日门诊的妊娠糖尿病孕妇(实验组)与开设前20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孕妇对妊娠糖尿病认知依从性提高,对此病的恐惧下降38%,而执行个体化食谱的依从性提高26%,巨大儿发生率下降2%.
作者:吴月英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尿道损伤,在泌尿系损伤中常见.几乎全部发生于男性尿道,尤其是较固定的球部或膜部.前者多因骑跨式下跌,会阴部撞击硬物(巨石、树木),使球部尿道受压于耻骨弓部而损伤;后者常由于骨盆骨折,断端碎片刺破或撕裂尿生膈所致.此外,也见于尿道器械使用不当、产钳或贯通伤等,详细介绍了前后尿道损伤的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随访和合并症诊治,旨在为临床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黎向荣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究分析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以期为其临床诊治提供较好的指导.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3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6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临床诊治及其预后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好发于冬春季节,患者初期临床表现可不明显,常以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基础疾病多、临床并发症多以及感染病原菌耐药范围多为主要特征,患者病程长,临床上具有较高的误诊率、漏诊率和一定的死亡率.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工作中应不断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充分了解其诊治知识,对疑似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等一级预防工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并结合患者病情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提高其临床疗效,有效降低误诊、漏诊和死亡比例.
作者:谢小馨;龙海;陈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置换关节脱位的预防护理对策及其应用效果.方法:抽取98例在我院行全髓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置换关节脱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髋关节脱位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訚盼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护士工作压力巨大,正确评估护士职业压力来源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非常必要.制定合理的制度,不断优化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构建融洽的护患关系,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是护理工作得以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将探讨护士的压力来源,并提出相应应对措施,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王德红;刘静;李淑桂;周凤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使用无创呼吸机对于呼吸衰竭治疗疗效;方法:用无创呼吸机与不用无创呼吸机及早用与晚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效果比较;结果:使用比不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机衰竭效果明显,早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比晚用效果好;结论:对于呼吸衰竭有使用无创呼吸机指针,尽早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跃;杨昭军;刘建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本文分析了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强调了高血压的危害,重点提出了具体预防保健措施以及健康指导方法,仅供参考.
作者:陶碧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伴随着医学基础、边缘学科及技术的发展,检验料在更新设备,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先进的技术、新项目、科学的方法应用于医学检验,更多的专业技术和经验,要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可行有效的措施方法,以质量为标准,服务为根本,科学为原则,为临床提供基本的依据.因此,必须提高检验质量工作,要保证准确发出每一张检验结果.
作者:高立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从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本院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72个,并将其平均分为两个纽,即如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均36个,其中,给予参照组的病患实施传统的护理措施,对研究组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待治疗过程结束之后,观察两组病患手术所花的时间、进行手术的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的出现状况,同时调查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参照组并发症患者有8个,研究组出现并发症患者有2个,研究组病患的并发率、住院时长、所花费用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都比参照纽更具有优势,通过比较两个组间的数据显示,其具有明显的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率,减短住院时长,减少所花费用,提高病患的满意程度.由此可见,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在医学领域存在较好的临床实践价值,其应该在临床方面得到普遍推广.
作者:黄莉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科研工作在医院总体工作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做好医院科研管理工作.对加强医院科研工作意义重大,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以及竞争的不断加剧,特别是在国家提出创新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医院科研管理工作更应该面对这种竞争,构建以创新力为导向的医院科研管理工作体系.
作者:肖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于2013年10月至2016年02月间我院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30例.其中常规纽患者给予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予以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切开复位解剖型锁定钛板内固定.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结果:研究组术后VAS评分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pilon骨折,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可获得满意的骨折复位以及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庄文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对后pilon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手术方式和传统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后pilon骨折共48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对其分组对照,每组24例患者,分别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后外侧入路手术和传统手术方式(前踝拉力螺钉固定后踝骨块并用钢板螺钉固定外踝及内踝骨折)手术治疗,对两种手术治疗情况和术后疗效展开对比和讨论.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P<0.05).从治疗优良率对比,观察组的(95.83%),远远高于(75.00%)的对照组, (P<0.05).结论:对后pilon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相比传统手术方案而言,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缩短骨折愈合时间,获得了更显著的疗效,更加有利于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梅俊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对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中的改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16年1至12月所接诊的脑梗死患者中按随机性原则选取90例,盲选45例为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另45例,则实施常规护理.对肢体功能改善情况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肢体功能评分在护理干预前未表现出较大差异.康复护理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康复护理运用于脑梗死治疗中,可实现对肢体功能障碍的有效改善.
作者:吴婷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对中国健康受试者单次和多次口服氟伐他汀钠缓释片与速释胶囊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抽取5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实验对象.分为2组.比较两组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受试者在单次服用氟伐他汀钠缓释片时的药物代谢参数(CMax、TMax、T1/2、AUC0-∞、AUC0-24h与VZ/F)与单次服用速释胶囊相比均较优,P<0.05;受试者在多次服用氟伐他汀钠缓释片时的药物代谢参数(CMax、TMax、T1/2、AUCtau与VZ/F)与多次服用速释胶囊相比均较优,P<0.05;所有受试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氟伐他汀钠缓释片的CMax及TMax值明显小于速释胶囊且第7d药物代谢的动力学特点与第1d相比差异性较小,不存在显著的积蓄现象.
作者:赵宸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弹性特点及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辖区内管理的糖尿病患者30例,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其心理弹性特点.结果:患者的心理弹性较易受到其婚姻家庭状况及疾病并发症状的影响.结论: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环境及心理护理,可保证治疗效果,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旭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究社区综合干预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社区医院子2014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82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为研究主体.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是414例与412例.A组给予社区综合干预,B组给予一般护理.对比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数值;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组的空腹血糖低于B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发生率均低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25).结论:为糖尿病前期患者提供社区综合干预,可以显著延缓其病情发展,降低其并发症发生几率,可推广.
作者:钟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了解消化性溃疡患者出现复发现象的临床诱因.方法:筛选64例因消化性溃疡、于2014年01月-2016年12月进入本院的患者,均有复发现象发生,在对其病情状况、病历资料深入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复发诱因.结果;生活习惯因素、性别因素、负性精神状态因素、抽烟因素、救治依从性因素以及Hp感染因素等,都可能会使患者出现复发问题,且上述诱因中,独立性危险诱因具体涉及性别因素、抽烟因素以及Hp感染因素;同时保护性诱因则涉及救治依从性因素以及生活习惯因素等.结论:受多种诱因影响,消化性溃疡患者大多表现出复发率高的特征,需引起重视.
作者:彭文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在本院2016年1至6月所接诊脑卒中患者中盲选40例为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在7至12月盲选40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在Fug——Meyer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质量Barthel评分中,干预前未表现出较大差异.干预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可实现对运动功能的有效改善.
作者:陈萍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