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国成
目的:研究ICU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其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筛选自我院ICU收治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常规组(32例)与治疗组(32例),常规组行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纽行常规治疗+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参数.结果:与常规组患者治疗3d后相比,治疗组患者的血液酸碱度pH值(7.43±0.07)更趋于正常值,PO2值(86.53±5.26) mmHg与SatO2值(96.2±6.3) mmHg显著升高,PCO2值(46.33±2.99)mmHg与TCO2值(33.2±6.5) mmHg明显降低(P<0.05).结论: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治疗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董权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寄生虫病曾是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一类疾病,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常见的五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黑热病、钩虫病)的发病率已经有了明显的降低.但是由于现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居民已经不仅仅满足于鸡鸭鱼肉等家常菜,转而追求鲜美、生猛、新奇的饮食方式,因此诸如生鱼片、炝虾醉蟹、罕见的野味都让人食指大动成为很多的人饮食常态,也正因如此使得一些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病率有了上升的势头;农村城市化建设,很多农民都被征地住进了小区,为了解闷很大一部分人开始饲养宠物,久而久之与宠物同吃同睡已不足为奇,因此人畜共患疾病也呈上升趋势.健康教育是有效应对寄生虫病的一项重要策略,是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农村高发地区应对寄生虫病、预防寄生虫病发生和扩散的重要手段[1].
作者:孙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创建节约型医院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医务工作者的共识.我们曲塘医院是一所乡镇中心医院.近年来在创建现代化医院的过程中医院积极进行内部运营机制和分配制度的深化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成效.针对医院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护理部将成本管理的理念贯穿到护理的每个环节,把节约管理作为护理管理的重头戏进行.护理部在日常琐碎的工作中紧扣管理的重点,引导科室成员充分发挥管控职能,做好科室成本管理和物资管理工作,加大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的渗透,帮助各班组制定了相关管理条例,把人员值班、药品器械、办公用品以及一次性消耗物品等物资管理纳入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内容,和绩效工资发放进行挂钩,进一步强化医院广大护理人员的成本管理理念.
作者:王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儿童咳嗽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的肺系疾病,目前临床上以痰热咳嗽为多见,发病率逐年升高.近年来中医在治疗咳嗽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多种中医疗法屡见不鲜,其中推拿疗法在近年来受到大家广泛关注,推拿手法操作简便,简单易学,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花费少是天然的绿色疗法.针对咳嗽的病机证候表现,中医推拿有多种流派的治疗方法.
作者:于启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及探讨在神经内科ICU医院感染的相关特点和护理干预的一些有效措施.方法:通过对126例神经内科ICU出院患者,进行回顾调查以便对医院感染的有关病例分组进行查看,任意选取对照组和观察组人数各63例进行分析探究.结果:在这126例当中观察组有5例发生了医院感染病例,所占比例达到7.94%,对照组感染16例,感染率达到25.40%.两组有着明显的差异,有可比性(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使神经内科ICU医院的感染率问题得到很好的控制,并能得到降低感染率的效用,同时也缩短了住院的时间,这样对患者的健康的恢复有着很大的帮助.
作者:何月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在脑外伤患者恢复期问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6年1至12月所接诊的脑外伤患者中盲选取96例,均分对观察组与对照纽,行不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后各指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外伤患者恢复期间给予有效康复护理干预,可实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有效改善.
作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运用微创经皮肾穿刺治疗肾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到我院诊治的肾结石患者52例,分为两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6例试验组采用系统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成效.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纽经护理后的成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微创经皮肾穿刺治疗肾结石患者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安全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的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确保病人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安全.刚出生的新生儿,因相貌特征相似,且不具备理解和表达能力,如果不加以有效的身份识别,往往会造成抱错新生儿的情况.如若发生,会造成家庭的终身痛苦,当事人精神的严重创伤、医院的经济赔偿和声誉的影响.因此,医院应加强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护理,杜绝因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而引起发生抱错新生儿的事件.
作者:罗灿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伴随着医学基础、边缘学科及技术的发展,检验料在更新设备,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先进的技术、新项目、科学的方法应用于医学检验,更多的专业技术和经验,要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可行有效的措施方法,以质量为标准,服务为根本,科学为原则,为临床提供基本的依据.因此,必须提高检验质量工作,要保证准确发出每一张检验结果.
作者:高立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PA)的一般并发症以及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4年至2016年收录的共7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患者护理数据进行研究探讨.结果:78例SPA患者中并发症的出现概率为77% (60例),治愈成功约有66例,死亡12例,治愈率1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死亡率高,需要对患者进行重点观察,通过严格科学的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降低SPA死亡率,类似病症的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肖英;熊利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卵管保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为腹腔镜输卵管保守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输卵管保守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月经、血hCG恢复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月经、血hCG恢复时间情况和对照纽相比较,观察组明显要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输卵管保守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较,前者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疗效更佳,术后恢复更快,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愈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的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20例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纽,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未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20例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的评分.结果:观察纽护理人员在护理文书、基础护理、压疮护理、消毒隔离和质量检查等5个方面的质量评分和整体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度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总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的管理模式,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腰背肌功能锻炼的临床效果.结果:将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两组,一组单独行康复护理(对比组,40例),一组在康复护理的同时施予腰背肌功能锻炼(分析组,40例),观察此对两组康复效果.结果: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5%,相较于对比组80.0%明显较高,且分析组半年复发率明显较对比组低, (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时施予腰背肌功能锻炼效果显著,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使复发率降低.
作者:王云春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腰硬联合麻醉与连硬外麻醉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10例择期行TURP的老年患者,年龄66-85岁,平均72.4岁,根据麻醉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n=55)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EA组n=55),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麻醉后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用改良的Browage分组法评定运动阻滞效果.术后随访腰麻后头痛,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麻醉起效时间EA组明显慢于CSEA组(P<0.05),EA组中,有8例由于麻醉不全,有痛感后辅助静脉镇痛药,其中2例因不能耐受手术而改气管插管全麻;CSEA组中无1例辅助静脉镇痛药和改全麻.CSEA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EA组,CSEA组术后无1例腰麻后头痛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的TURP中,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与硬膜外麻醉比较有很大的优越性,可作为老年患者TURP的首选麻醉方法.
作者:许晶;刘广涛;李海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帕罗西汀、舍曲林治疗7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并已确诊的首发抑郁症患者78例,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采取帕罗西汀治疗的患者为参照组(30例),而实施舍曲林治疗的患者则为研究组(48例),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参照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参照组低,P<0.05,各组间数据的对比差异明显,有可比性.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经舍曲林治疗可取得极好的疗效,且患者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杨景志 刊期: 2017年第14期
ICU是医院集中救治危重症病人的集聚地,是高风险的科室,因此,成为了风险事件发生率的高危地带,远远高出普通病房的风险率,若是问题未得到及时处理,严重危及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护理风险[2]是指患者在医院内接受护理的过程中发生的任何不安全事件.因此,对ICU病房实行风险管理,可以及时发现风险因素,给予风险控制措施,对保障患者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贾运乔;张瑞芬;王晨雷;郭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饮食指导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指导、运动指导等.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饮食指导,包括指导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纤维物质等.观察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观察组相关血糖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在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饮食指导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相关血糖水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风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评价反流性胃炎应用多潘立酮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反流性胃炎患者56例.随机给其中28例使用多潘立酮治疗,并设为药物组.另28例给予安慰剂治疗,设为参照组.分析两种方案的疗效.结果:药物纽反流性胃炎改善率92.9%.参照组反流性胃炎改善率71.4%.药物纽的反流性胃炎改善率比参照组高(P<0.05).治疗后药物组的反流性胃炎症状积分比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药物组的反流性胃炎症状积分比参照组低(P<0.05).结论:在反流性胃炎的治疗中,进行保护胃黏膜、控制反流药物使用的同时,给予多潘立酮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缓解反流性胃炎症状.
作者:周亚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CT与MRI对脊柱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脊柱外伤治疗的患者共90例,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分为实验纽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例各45例.其中实验组采用MRI即核磁共振技术对患者进行脊柱外伤检查,对照组则采用CT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使用效果,判断实际病情的诊出率.结果:MRI在脊柱外伤诊断中对韧带损伤、软组织损伤、脊髓损伤和椎体损伤等诊出率较高;而CT技术能更精确的诊出脊柱、椎体特殊部位的无形变裂纹骨折和骨折片的移位.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CT与MRI(核磁共振技术)作为脊柱外伤诊断两种主要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各有各具优势,要有效提高脊柱外伤诊断精确率,可以联合使用两种方法,减少误诊.[1].
作者:满延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分析诺氟沙星与加味藿香正气丸联合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肠胃炎患者96例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诺氟沙星治疗,另外48例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诺氟沙星与加味藿香正气丸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症状缓解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85.41%,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泻、呕吐、腹痛及发热等不良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肠胃炎患者采用诺氟沙星联合加味藿香正气丸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杜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