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健;高彦军
目的:研究血清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ApoB/ApoA1)值与冠脉粥样硬化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500例行冠脉造影检查的住院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CHD组,206例)和对照组(294例),比较血清ApoB、ApoB/ApoA1值在两组中的变化,分析ApoB、ApoB/ApoA1值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冠脉病变支数及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CHD组血清ApoB[(1.02±0.25) vs (0.86±0.22)g·L-1,P<0.05]和ApoB/ApoA1值(0.94±0.50 vs 0.78±0.21,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ApoB(r=0.46,P<0.01)、ApoB/ApoA1值(r=0.52,P<0.01)与IMT呈显著正相关,与冠脉病变支数(ApoB:r=0.29,P<0.05;ApoB/ApoA1:r=0.42,P<0.01)及狭窄程度(ApoB:r=0.32,P<0.01;ApoB/ApoA1:r=0.38,P<0.01)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ApoB、ApoB/ApoA1值与冠心病发病及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反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作者:冯燕娴;石增刚;汤凤英;桑更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血清中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RS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6例RSA患者血清中Th1(IL-2、TNF-α、IFN-γ)/Th2(IL-10)型细胞因子水平,同时以正常健康早孕组64例作为对照.结果:RSA组血清中IL-2、TNF-α、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SA患者血清中Th1与Th2间平衡的改变可能是导致RSA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刘庆芝;黄山鹰;姚吉龙;欧秀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泌尿系结石成因复杂,目前研究显示机体代谢异常所导致的尿量和尿液中,草酸、枸橼酸、尿酸、尿钠、尿钾、尿钙、尿磷、胱氨酸的变化与结石的形成密切相关.作者就目前国内外有关24 h尿液成分与泌尿系结石形成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梁叶萍;吴文起;曾国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可以与其受体CXCR4结合,形成SDF-1/CXCR4信号轴,并在调控干细胞/前体细胞定向迁移至靶器官,促进正常组织发育及损伤组织器官修复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就SDF-1/CXCR4信号轴在生理及病理条件下干细胞迁移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孟晨;吴小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浓度肾上腺素应用于烧伤削痂术中减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54例深Ⅱ度烧伤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26例,肢体上止血带削痂,创面电凝止血,再外敷1∶25 000肾上腺素盐水,松止血带后再次止血植皮;对照组28例,肢体上止血带削痂,创面电凝止血,松止血带后再次止血植皮.对两组资料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治疗组平均失血量、平均每肢体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中出现一过性的血压及脉搏升高(P<0.05).结论:高浓度肾上腺素外敷可明显减少削痂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程宏宇;王晶;万能;杨卫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通过对纳米混悬剂各种文献的查询与学习,综述纳米混悬剂的应用、体外溶出及体内药动学研究状况,同时总结并分析文献的研究结果,归纳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说明纳米混悬剂应用范围广泛,能有效地改善难溶性药物的体内外行为,但是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较少,因此纳米混悬剂的体内外相关性有待深入研究.
作者:蒲晓辉;张晓;孙进;何仲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透视下手法复位经皮钢针内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采用C形臂透视下手法复位经皮钢针内固定、石膏脱外固定治疗的73例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6个月~2.5年的随访,本方法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4.5 d,功能评定优良率占97.26%.结论:透视下经皮钢针内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操作简便,损伤小,复位满意,固定牢固,骨折愈合时间短,疗效确切,且医疗费用低,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韩健;高彦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孤立性肿块样颅骨骨髓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2例颅骨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孤立性肿块样颅骨骨髓瘤极为罕见,临床表现复杂、特征性不强、起病慢、病程相对较长,误诊率高,应进行全面检查、综合分析,包括进行免疫球蛋白、有关的血生化检查以及尿本周蛋白、骨髓象分析等.结论:对颅骨孤立性病变患者,尤其是CT显示同时有骨及软组织改变者,应考虑颅骨骨髓瘤的可能,以免漏诊.
作者:张宪;何亮;董伦;张恒柱;姚金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观察应用去甲基化药物zebularine(Zeb)后人卵巢癌细胞系A2780中抑癌基因RASSF1A甲基化状态及表达水平的改变,探讨 Zeb对卵巢癌细胞RASSF1A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应用不同浓度(50、100、200 μmol·L-1) 的Zeb处理体外培养的卵巢癌细胞A2780后,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用药前后细胞中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状态,RT-PCR法及 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用药前后细胞中RASSF1A 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RASSF1A基因在卵巢癌细胞A2780中启动子区呈异常甲基化状态,在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阴性.经过Zeb处理后,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呈去甲基化状态,其mRNA及蛋白重新表达.结论:去甲基化药物Zeb能使卵巢癌细胞RASSF1A基因呈去甲基化状态,从而调控RASSF1A基因重新表达.
作者:沈文静;刘石磊;邱广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子宫在妊娠建立与维持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创伤或感染可导致子宫内膜修复障碍.目前尚缺乏一种理想的药物和方法能够确切改善内膜损伤,早期干预减少瘢痕形成.综合应用支架材料、生长因子、细胞疗法等促进已损伤内膜的修复再生,以实现子宫内膜结构和功能的恢复,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林娜成;李新安;胡娅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大鼠在肝部分切除术研究中应用广泛.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已成为大鼠肝部分切除术的经典术式;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可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实现独立的肝血管或胆管分支分离、结扎,显微外科技术进一步改进了大鼠肝部分切除术;腹腔镜下行大鼠肝部分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可重复的,是进一步研究腹腔镜外科及肝再生的应用工具.
作者:彭进;赵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类TOB/BTG家族成员以一段较特异的BTG结构域为共同特征,他们的N端有104~106个具有高度同源性的氨基酸,是一种抗增殖蛋白家族.研究发现,该家族成员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细胞周期,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且在抑制肿瘤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作者就该家族成员的构成、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曹倪豪;陈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家兔Ⅰ型肺泡上皮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探讨其损伤机制.方法:新西兰家兔1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DK组)和对照组(NS组)各6只,DK组家兔予链脲佐菌素(STZ)150 mg·kg-1和四氧嘧啶150 mg·kg-1,NS组予等剂量生理盐水,72 h后检测动脉血气,处死动物取肺标本进行Ⅰ型肺泡上皮超微结构、碱性磷酸酶(ALP)等细胞组织化学检查.结果:(1) DK组血气72 h后皆达到DKA标准.(2) DK组Ⅰ型肺泡上皮超微结构见细胞膜结构模糊、基底膜增厚、细胞膜外聚集高电子物质等损伤.(3) ALP检查:NS组动物ALP活性存在于细胞膜、线粒体上,血管内皮见颗粒状酶反应物;DK组动物细胞膜上ATP活性显著减少,线粒体上酶活性也明显变少.结论:DKA能引起新西兰家兔肺组织Ⅰ型肺泡上皮结构损伤、细胞膜及膜性细胞器功能下降等改变.
作者:顾小军;常家宝;朱晓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失调的Notch 信号与癌基因ras共同作用对正常肝细胞转化和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Notch1、Ras的重组载体NICD-pEGFP-C1、H-Ras-pEGFP-C1,利用重组载体共转染正常肝细胞系L02,用MTT法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行体内致瘤实验了解细胞转化状况.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外源性Notch1-ICD能促进L02细胞的增殖,与癌基因ras共转染能显著增加L02细胞的增殖;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处理共转染的L02细胞,结果显示,随DAPT浓度增加细胞增殖活性呈依赖性降低;克隆形成实验显示,共转染外源性的Notch1胞内结构域NICD和Ras能促进L02细胞克隆形成;体内致瘤实验显示,Ras与Notch1-ICD共同作用能促进L02细胞转化.结论:失调的Notch 信号与癌基因ras共同作用促使正常肝细胞转化和增殖,从而导致肝细胞恶性转变,同时抑制Notch 信号、Ras两条信号转导通路可能是肝癌治疗的新策略.
作者:范任华;陈平圣;赵迪;李静;吴楠;刘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椎间盘细胞老化可导致其细胞功能减退和细胞活性下降,进而引起椎间盘退变.细胞老化可分为复制老化和应激诱导早衰两类.复制老化为细胞老化的固有机制,而应激诱导早衰则加速了老化进程.细胞老化相关信号途径主要有p53-p21-pRb途径和p16-pRb途径两条.此外,新研究还发现椎间盘细胞老化可能被WNT信号通路调节.因此,通过干预椎间盘细胞老化途径中关键因子的表达来延缓或逆转椎间盘细胞老化,可能成为治疗椎间盘退变的新思路.
作者:王军;吴小涛;王运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大鼠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探讨蛋白激酶C(PKC)在肺缺血预处理(IPC)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在体单侧肺原位I/R模型.5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组、I/R组、IPC组、多黏菌素B(PMB)组和缺血预处理加多粘菌素B(IPC+PMB)组5组.实验结束时测定各组肺组织SOD活力、MDA含量、肺湿干重比和肺泡损伤数比值,观察肺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 与S组相比,I/R组SOD活力下降,MDA含量升高,肺湿干重比升高,肺泡损伤数比值升高(均P<0.01);与I/R组比较,IPC组SOD活力升高,MDA含量降低,肺湿干重比降低,肺泡损伤数比值降低(均P<0.01);与I/R组比较,PMB组和IPC+PMB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 肺组织病理学改变:I/R组、PMB组和IPC+PMB组肺组织损伤明显,IPC组肺组织损伤较I/R组明显减轻,S组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结论:IPC对肺I/R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且这一作用可被PKC抑制剂PMB抑制.
作者:张郁林;黄烨;周波;杨卫东;聂军;李奎;万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脏硬度测定(LSM)值、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血小板(PLT)比值指数(APRI)用于评估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4例慢性肝病患者肝活检当日或前一日作血常规、肝功能检测与瞬时弹性扫描(FS)检查.以肝活检结果为标准,比较LSM值与ARPI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并比较相应的截断点值及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应用LSM值与APRI区分显著肝纤维化(S≥2)的截断点分别为8.10 kPa、0.45,对应的AUC分别为0.85、0.67;两者区分早期肝硬化(S≥3)和肝硬化(S=4)的截断点分别为9.80 kPa、0.98与13.10 kPa、0.98,对应的AUC分别为0.96、0.66与0.97、0.72.在测定结果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性上,LSM值(r=0.64,P<0.05)比APRI(r=0.42,P<0.05)更明显.结论:应用LSM值和APRI评估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时,以LSM值反映更为准确.
作者:高蕾;王银玲;汪茂荣;张馨;王耀峰;王寿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生大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早期应用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96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生大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在治疗前及用药后7、14 d对两组患者进行胃肠功能评分、APACHEⅡ评分和比较,并对28 d后的转归情况进行比较.结果:MODS患者在治疗后7、14 d胃肠功能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治疗组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 d患者总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APACHEⅡ评分在8~20分间患者的病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生大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早期应用能够改善MODS患者的胃肠功能及预后.
作者:杨胜;张冬惠;金晓烨;杨超;贺丽;张文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由严重创伤性事件引起并延迟发生的严重精神障碍.对PTSD的生物学研究表明,脑结构脑功能的变化、神经生化物质的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因素以及遗传基因都是影响PTSD的重要因素.对PTSD的药物治疗首选抗抑郁药物,但其他一些药物也对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并还需配合适当的心理治疗.
作者:张田;傅安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综述目前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的常见手术方式及各种术式所需的修补材料.通过对几种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方式的比较分析,总结各种术式中常用的补片材料及其特性,列举临床常用补片材料的选择及其并发症.目前使用的各种补片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随着微创外科学、生物材料学的发展,相信将会有更多新的疝修补材料问世.
作者:周荷妹;嵇振岭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