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医院检验科人员面临的危害因素和制定防护措施

徐林萍

关键词:社区医院, 检验科, 危害因素, 防护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医院检验科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的危害因素和制定防护措施.方法:对检验人员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职业防护对策.结果:通过职业安全防护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改善室内环境与布局、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加强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损伤的预防,可以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结论:根据社区医院检验科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出相应的防护对策,可以有效地降低职业危害.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严格实施手术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关键

    目的:讨论严格实施手术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关键.方法:在我院2016年4月进行严格实行手术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选取实施前后1年的手术室进行手术,比较实施前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结果:严格实施手术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后,手术室中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小于实施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中严格实施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室中的安全隐患,从而减少手术室中的护理差错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黎泽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孕期家庭暴力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妇女在孕期阶段所受家暴的现状,以及引发这些家暴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能够有效的制定出相关的预防家暴的手段,为相关部门建立有效的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通过对整群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安徽省芜湖市选取孕期妇女7820名,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孕期妇女所受家暴的现状,以及引发这些家暴的因素.结果:妇女在怀孕阶段所遭受的家暴群体接近11.57%,其中性暴力发生率低为2.14%,心理暴力友生率高为5.87%,躯体暴力其次,为3 57%;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出家庭收入、职业及文化程度是主要影响家器的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分析,得出家庭收入(OR=0.395).配偶酗酒(OR=3.571),配偶文化程度(OR=0.410)是主要影响家暴的因素.结论:芜湖市孕妇存在一定的家庭暴力发生情况,应该引起重视:家庭经济收入和职业是影响家庭暴力发生的主要因素.

    作者:周沫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老年糖尿病护理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慢性疾病[1],患者可能发生失明、肾功能衰竭、心肌梗死等多种并发症[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临床研究发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发生肾脏、神经、视网膜、血管方面并发症的可能性,并延缓其发生[3].胰岛素泵就是一种能够对糖尿病患者加强治疗的仪器,它在中国投入使用仅有十多年的时间,却已在各大医院中被广泛的应用,有效的缓解了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使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4].但是,事实上,医院中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有意外情况发生.接下来,在本文中,笔者将针对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老年糖尿病护理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黄雪彬;邱俊霖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CT和MRI检查对诊断鞍区肿瘤的临床对比

    目的:探讨CT和MRI检查对诊断鞍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2017年6间经临床病理诊断为鞍区肿瘤患者100例,对所有选患者术前CT和MRI检查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不同的影像学方式对鞍区肿瘤的诊断效果;结果:两种检查对颅咽管瘤和胶质瘤的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比较,CT检查符合率明显低于MRI检查符合率,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率(P<0.05);结论:CT与MRI对垂体瘤、脑膜瘤的诊断和鉴别能力相似,MRI检查对颅咽管瘤和胶质瘤的诊断与鉴别方面明显优于CT检查.

    作者:欧新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在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奥扎格雷钠以及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治疗,对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分析,治疗组的效果明显高于时照组.对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脑血栓患者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治疗,其优势明显,整体效果优于单一用药,能改善血脂水平,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世科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糖尿病肾脏疾病住院患者初诊时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对糖尿病肾脏疾病(DKD)住院患者初次诊断时的临尿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尿治打护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首次诊断为DKD的1242例住院患者的临尿资料,并追踪随访,分析相关指标.结果:V期患者血压控制差;而…、Ⅳ期患者血糖控制较差.结论:早期诊断并结合不同分期患者的临尿特点,做好各期DKD患者的护理,提高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可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马芳霞;马小琴;周琳;李晓妮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治现状与进展

    支原体感染在小儿肺炎中是特别常见的一种病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有很多,比如呼吸道感染,与此同时,肺炎病原体也很有可能导致肺部外部的一些身体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就目前而言,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测方法主要还是进行血清的特异性抗体检测.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也被广泛的运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中.在治疗的过程中,首要选择的抗生素仍然是大环内酯类.同样,这也是常用的药物.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小儿来说.就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才能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唐红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带教临床护生中出现问题的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分析探讨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方法:对带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找出影响护生学习效果的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有心理压力问题、责任心不强、动手能力差、法律意识淡薄、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不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问题.而在应对策略方面,消除护生的心理压力、提高护生的责任意识、增强护生的动手能力,强化护生的法律意识、指导护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等,是有效的应对策略.结论:对带教过程中护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提出相关的应对苯略,可以帮助护生尽快顺利完成实习任务,获得扎实的护理技能.

    作者:马黔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社区高血压伴糖尿病病人的治疗价值探析

    目的:对杜区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应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临床治疗意义探析.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6例社区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应用氯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糖、胰岛素敏感性等情况,并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指标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患者,且比较差异显著(P<0 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社区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

    作者:邵淑维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易性病(女变男)一期背部扩张器置入术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易性病(女变男)一期背部扩张器置入术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对西京医院整形外科开展易性病(女变男)一期背部扩张嚣置入术进行手术配合的分析及总结.结果:护士充分的术前准备,器械护士熟悉手术的各个配合环节,巡回护士的密切关注手术,医生安全放置扩张嚣,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结论:与手术医生的密切配合,无菌妥善的操作扩张器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作者:柏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献血晕厥常见相关因素、类型及防治对策

    目的:探究献血晕厥常见相关因素、类型及防治对策.方法:对我血站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进行无偿献血者的献血过程予以回顾分析,结合献血者发生的献血晕厥症状,对其献血晕厥常见因素、类型、防治对策进行分析.结果:在8543例献血者中共发生献血晕厥反应62例,而导致献血者出现献血晕厥主要是由于精神状况、体住性低血压、空腹献血等因素导致,通过及时的救治,献血晕厥者意识均得以恢复,且在半小时内晕厥症状得以有效缓解,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在无偿献血前,医生要做好相关的体格检查、健康征询状况,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以消除献血者的焦虑、紧张等情绪,并为献血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升采血人员的操作水平,以降低献血晕厥反应的发生.

    作者:冯洁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入的骨科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率、感染率以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切口感染率为0.0% (0/50).与对照组的6 0%(3/50)差异轻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愈合情况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及费用分别为(9.7±25)d、(2.6±0.5)万元,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3±3.7)d、(3.4±0.3)万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现的3例切口感染中,接台手术1例(2.0%)、手术时间长1例(2.0%)、术前皮肤消毒不彻底1例(2.0%),各项之间差异轻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经济负担,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手术预后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黄玉耀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奥拉西坦和吡拉西坦治疗老年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比较性研究

    目的:对奥拉西坦和吡拉西坦用于老年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性研究,旨在为临床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33例老年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按分组分别予以口服奥拉西坦和吡拉西坦进行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后,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和组间比较.结果: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9%显著优于对照组80.3%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略低于对照组14.5%.结论:在老年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中奥拉西坦较吡拉西坦具有更高的价值,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宋春雷;蒋楠楠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6年4月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问粉碎性骨折18例.按AO分型:A2.Ⅱ型6例,A2.Ⅲ型12例.结果:18例均获随访,分别随访3个月-32个月(平均随访13.2个月),术后按Harris评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价,其中优7例,良9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8.88%,本组病例无切口感染、关节脱位、假体松动,深静脉血柱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疗效满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左炳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中药黄芩治疗急性湿疹的效果与药理作用分析

    目的:研究中药黄芩外用治疗急性湿疹的效果和药理.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湿疹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黄苓外用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皮损和瘙痒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中药黄芩外用治疗急性湿疹的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秀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浅析胆囊结石微创切除术临床效果及应用技巧

    目的:探完胆囊结石徽创切除术临床效果及应用技巧.方法:对我院收治区间为2016年2月至2016年10月的96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每48例患者为一个小组,根据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囊结石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胆囊结石微创切除术,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胆管损伤、肠阻梗、胆漏等发生率都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结论:对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微创切除手术,术后并发症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达瓦仓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风险管理在传染性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指的是在护理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危重症患者有着病情变化快、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复杂的特点,因此护理工作量较大,再加上患者家属心理较为焦躁,也为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本院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薛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脊柱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进展

    在脊柱手术中,手术部位感染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伴随着还有很多危险的因素,这方面相关的研究也在不断的进行中,医学方面的专家对脊柱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也是特别的重视.手术部位感染主要是包括表浅手术切口的感染和深部手术感染、器官感染三种情况.脊柱外科手术的特点就是这种部位的手术时间一般持续比较长,所以就导致脊柱组织长期暴露在外面的面积比较广泛,而且一般来说在手术中都会为患者植入一些固定材料,这样的手术对患者手术部位的创伤是比较大的.综上所述,脊柱手术部位切口感染在手术之后是容易出现的并发症.患者一旦出现手术部位感染的情况,就对手术的切口愈合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严重的甚至有可能需要进行二次手术,这就出现了很多的麻烦,一方面有可能引起一些相关的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另一方面也给患者和患者的家属带来了心理上的负担,使患者的消极情绪增加.手术部位切口感染对患者术后的感染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所以就会导致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长,对医院来说就是增加了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对医院的医疗资源长期占用,为患者和其他还没有开始接受治疗的患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本文首先介绍了脊柱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然后详细的阐述了在术前和术后的预防措施,后总结了脊柱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进展.

    作者:方奕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价值

    目的:为探讨经内镜粘膜切除术(EMR)在诊治消化道广基隆起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2年12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895例,男556例,女339例,年龄7~90岁(平均52.3岁).均有内镜治疗适应证的胃肠道隆起性病变,分别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处理情况、回收标本病理诊断,并内镜随访.结果:895例患者共计1356个病灶均完整切除回收,术后病理诊断:腺瘤型息肉456例.增生性息肉252例,炎症性息肉149例,平滑肌瘤、脂肪瘤等其他病变38例.术后并发症:出血12例,内镜或血管介入治疗后缓解.发热9例,药物治疗后缓解.无1例发生穿孔、狭窄和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结论:EMR是一安全有效的内镜技术,对常规活检不能确诊的病变行EMR可病理确诊,提高消化道早癌检出率,同时可作为微制治疗手段根治消化道息肉、腔内型粘膜下肿瘤、消化道早癌.

    作者:吕晓翠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于预防并发症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于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医院进行治疗的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应用慢性病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变化情况、并发在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进行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明显好于治疗前,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89%相比于对照组的22.22%.观察组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慢性病管理模式,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改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强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