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庆双
目的:探讨CT和MRI检查对诊断鞍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2017年6间经临床病理诊断为鞍区肿瘤患者100例,对所有选患者术前CT和MRI检查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不同的影像学方式对鞍区肿瘤的诊断效果;结果:两种检查对颅咽管瘤和胶质瘤的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比较,CT检查符合率明显低于MRI检查符合率,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率(P<0.05);结论:CT与MRI对垂体瘤、脑膜瘤的诊断和鉴别能力相似,MRI检查对颅咽管瘤和胶质瘤的诊断与鉴别方面明显优于CT检查.
作者:欧新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膏盲指的是眼外观正常,视力渐降,甚至目无所见的内障眼病.本文主要从青盲从肝论治,首要解郁;青盲从肾论治,重在滋补肝肾;热病伤阴宜养阴熄风,血亏者宜养心补血;阴阳两虚,阴中求阳,以温补肾阳为主;熟练运用种子药,但不冒然杂投;久病有瘀宜活血化瘀,久病人络宜通络等方法.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在治疗上有一定独到之处,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将在今后的青盲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付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6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其中80例(联合组)采用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86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问、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总引流量、胸壁引流管拔除的时间均优于传统组(P均<0.05X联合组与传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5%、33.72%,p<0.05.两组优良率比较,P<0.05.联合组术后屈曲、外展、后伸、外旋、内旋功能的功能的损伤程度均较传统组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保乳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并减轻肩关节功能伤害.
作者:刘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慢性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56例慢性鼻窭炎需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例资料及护理方法,总结围手术护理体会.结果.5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其中符合显效标准的有27例,占48.21%,符合有效标准的有25例,占44.54%,符合无效标准的有4例,占7.14%,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5 36%;随访期间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3.57%.结论:慢性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防治病情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福贵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处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剖宫产后切口妊娠患者12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64例,采用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降血HCG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的血β-HCG、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介入治疗法处理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金青;肖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留置导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住院的100例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导尿后不同时间尿路感染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留置导尿后的第2、4、6、12小时候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留置导尿患者在手术后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将尿路感染发生率进行有效的降低,从而将护理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提高.
作者:李文琪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惠性阑尾炎运用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来我院实施治疗的病患,共有52例,将他们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A组与B组),给予A组的26例病患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给予B组的26例病患实施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所有病患的治疗情况.结果:对比两组病患手术治疗的基本情况,其中A组病患的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以及术后活动时间均低于B组病患,数据有较大的差异,统计学有对比意义P< 0.05.对比两组病患术后并发症产生情况,A组并发症总产生率为3.85%,B组为26.92%,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病患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晓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精神护理等综合干预措施对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就诊的老年病抑郁症患者144例.分为队照及干预组,每各72例,全部患者根据不同原疾病,给予内科疾病常规治疗,一般健康指导咨询及电话随访等,共3个月,同时给予口服抗抑郁剂酸氟西汀.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干预前后采用Zung抑郁(SDS)及焦率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绪状况,比较干预前后评分.结果: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SAS总分(43.24±7.71 vs 43.31±7.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DA分(43.85±6.97 vs 45.21±4.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后对照组与干预组SAS总分(39.78±8.86 vs 35.63±9.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SDA总分(38.93±6.35 vs 34.02±4.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有口干、便秘、食欲下降、头晕等,余无特殊.结论:不同次多方面的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干预对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患者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该措施简单易行,无明显不良反应,对促进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罗翠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无效的沟通是造成不必要的医疗差错以及妨碍病人有效护理的主要因素.SBAR技术(情景-背景-评估-推荐)是用于在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之间建立通信的标准工具.虽然教育SBAR技术需要适当的教育方法,但在这个问题上目前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SBAR技术中角色扮演和演讲在护士沟通技能中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由78名护士随机分配到角色扮演和演讲组进行.SBAR技术分别对每组进行教育.在每组的学习会话结束时,通过标准SBAR量表来研究执行SBAR技术的参与者的技能.使用SPSS统计软件18.0版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发现执行SBAR技术的总分显示角色扮演和演讲组的平均分数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同时比较进行SBAR技术的每四个部分的技能的得分显示两组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角色扮演是在护理教学SBAR技术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及有效沟通的工具.
作者:方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温和灸配合普通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6年12月80例DNP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药物对照组.针灸组取穴:曲池、外关、合谷、阳陵采、足三里、三阴交、并炙足三里、三阴交、涌采等;药物对照组口服甲钴胺(弥可保)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液流变学、肌细胞传导等变化情况.结果:针灸组总有效率为82.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液流变学、肌电图均有显著改善.结论:针灸组治疗DPN疗效肯定.
作者:朱登月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析《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临床护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对我系2015级的2个护理班子以分组研究,1班为对照组(n=60),2班为观察组(n=60).对照组按照原有护理实训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观察组按照改进后的护理实训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对两组护生的专项考核成绩及临床护理能力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生专项考核成绩为(89.5±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的(84.4±5.3)分,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生各项护理能力迟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学》实训课程中加设临床思维能力培训,可有效培养护生的各项护理能力,使其更好的完成护理工作.
作者:邸竹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通过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观察其脊髓损伤后行为,为今后进一步对脊髓损伤的研究提供较为可靠的实验用模型.方法:构建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脊髓右半横断损伤组.分别在损伤前、损伤后定期进行BBB功能评分,连续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假手术组在不同的时间BBB评分均很高,而脊髓损伤组评分较低.结论:通过本研究所制备的大鼠脊髓右半横断损伤模型,操作简便、稳定可靠、易于复制,对脊髓损伤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作者:决利利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其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11年12月儿科护理纠纷12例资料.结果护理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投诉的原因中,沟通障碍占58.33%,静脉穿刺失败占25%,医疗费用过高占16.67%.结论:建立高素质稳定的儿科护理队伍,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穿刺技能,培养护士良好的医德修养和职业情操,加强法律教育,规范护理行为,是降低儿科护理投诉的重要举措.
作者:燕海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比较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患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保守组和手术组,每组40例.保守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手术组患者则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手术组治疗成功有效率明显高于保守组,总有效率为95%,而保守组仅为7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浩疗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的首次治疗成功率优于保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继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溶血情况和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相关性分析.方法:在我院2015年-2017年进行血液标本检验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将其标本分别进行常规管和溶血管检验,对比两个试管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和血糖(Glu)等生化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结果:和常规管检验结果相比,溶血管ALT、AST、TBIL、LDH、Glu含量检验结果有显著差异,对比P<0.05.结论: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指标具有一定影响,因此在临床生化检验中一定要避免出现溶血情况,以提高临床检验准确性.
作者:高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欣普贝生与催产素用于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1日-2017年3月31日待产的114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纳入试验的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对比研究两组病人在用药前后的bishop评分及宫颈成熟程度.结果:和对照组孕妇实施比较可以发现,治疗组孕妇在使用药物之后其bishop评分改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效果优于催产素,可以提升引产的成功率,改善新生儿的出生状态,具有很好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红敏;周志春;马海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针对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甲组不实施预防对策,乙组实施预防措施,对不安全因素和具体防范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血透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实践证明,其因素包括:设备因素,管理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细节因素等.对甲组和乙组的不安全因素发生几率进行分析,乙组的发生几率低于甲组.结论:血液透析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对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采用预防措施,其优势明显,能大程度减少不安全因素,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游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积极心理学理论方法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RHMS评分和HEIQ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RHMS评分和HEI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积极心理学理论方法进行干预护理,能有效果提升护理工作效果,对患者的康复也有较大影响,应当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于晓婕;王璟;高安民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道常见溃疡性疾病,发病中位年龄是30岁,以男性居多,秋冬季节高发,患者主述上腹部疼痛,且疼痛具有节律性和周期性,疼痛发生于用餐后2h、饥饿时和夜间睡眠时.患者痛感可随着精神兴奋、紧张等变化加重.目前临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主张保守治疗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是有严格的临床指征.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盆腔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13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65例,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65例,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张辉;陈丹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