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玲
目的:研究100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主要护理措施;方法:充分完善术前心理和身体准备是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可以避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甲状腺危象的发生.指导患者术前准确服药的方法,严格遵照医嘱服用硫脲类药物及碘剂等药物,不可擅自停服,帮助患者认识服药的重要意义及注意事项,让其理解药物治疗保证手术顺利及安全的重要环节,积极配合护士测基础代谢率.手术后护士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切口渗血量,发音情况,以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00例术后护理效果显示,均无并发症产生.结论;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王晓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旨在观察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应用中的效果,以期为护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待所有治疗完成后,将两组取得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AMA评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治疗妇产科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琴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65例为研究组对象,均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另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单纯西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集: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于轻型颅脑伤患者,有助于舒畅患者情志、降低其头疼等临床症状,对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疗效有积极意义.
作者:黄桂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中晚期喉癌患者临床以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的有效性.方法:对我院2008.7-2017.1期间收治的100例中晚期喉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8例行环舌骨吻合术治疗,52例行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噪音功能进行比较.结果:以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者吞咽能力、嗓音功能恢复好,P<0.05.结论: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用于中晚期喉癌治疗,患者噪音功能、吞咽功能恢复效果较好.
作者:梁恒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分析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实施血液灌流治疗所产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01月-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63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纳入对象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毒治疗,观察组患者基础治疗上再行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6h内实施血液灌流治疗疗效显著优于6小时后治疗病例(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存活病例住院时问及死亡病例存活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相应病例数(p<0.05).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基础治疗上再行血液灌流治疗,能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患者并发症不仅有降低,存活率也大幅度提升.
作者:朱鹏飞;杨红艳;薛顺青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外伤性腹部内脏损伤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式.方法:将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干本院实施外伤性腹部内脏损伤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患者入院顺序纳入研究组与参照组(n=25).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术后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在术后护理质量评分对比方面存在明显区别,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伤性腹部内脏损伤治疗期间,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有助于避免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且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能够显著提升,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
作者:陈建琼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 8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4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则给予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慢性胃炎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积分.结果:研究组慢性胃炎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C反应蛋白、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积分相近,P> 0.05;干预后研究组C反应蛋白、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加速症状消失,降低炎症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在强迫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在强迫症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强迫症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实施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强迫症的症状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耶鲁布郎强迫量表)Yale-Brown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Yale-Brown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Yale-Brown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明显好于治疗前,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数据之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在强迫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温琳;胡文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本文主要针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术后康复治疗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通过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找出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别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两个月、四个月及六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治疗过程中采取康复训练及物理治疗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作者:肖兴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无效的沟通是造成不必要的医疗差错以及妨碍病人有效护理的主要因素.SBAR技术(情景-背景-评估-推荐)是用于在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之间建立通信的标准工具.虽然教育SBAR技术需要适当的教育方法,但在这个问题上目前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SBAR技术中角色扮演和演讲在护士沟通技能中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由78名护士随机分配到角色扮演和演讲组进行.SBAR技术分别对每组进行教育.在每组的学习会话结束时,通过标准SBAR量表来研究执行SBAR技术的参与者的技能.使用SPSS统计软件18.0版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发现执行SBAR技术的总分显示角色扮演和演讲组的平均分数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同时比较进行SBAR技术的每四个部分的技能的得分显示两组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角色扮演是在护理教学SBAR技术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及有效沟通的工具.
作者:方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比分析宫腔镜下经输卵管注入MTX治疗异位妊娠与常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异住妊娠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MTX保守治疗,治疗组采用宫腔镜下经输卵管注入MTX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血孕酮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17、6.974,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x2=6.314,P<0.05).结论;相出于肌肉注射保守治疗,采用宫腔镜下经输卵管注入MTX治疗输卵管妊娠,安全性高、创伤小、不良反应少,是一种临床可以使用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王娟;刘焕年;陈广;文玉玲;王金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当前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存在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分子生物学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作者:王曙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的适应症及疗效.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我科应用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8例,优良率95%,该方法损伤小,克氏针固定有一定强度,关节功能恢复好,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中的医疗人才缺口在不断的加大,为了弥补这种缺口现象的出现,我国积极的进行医科类院校的建设和发展,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高水平医学人员.就目前的医药院校教学来看,妇产科临床医学是一门重要的教学内容,此学科的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具备临床问题解决能力的专业医护人员,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习人员进行临床实践的教学意义重大.从现阶段的此专业教学来看,要提升学生的医护能力,利用案例教学法十分的重要,因为案例教学法和传统的教材案例教学法不同,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进行临床感受,从而发现问题,并由问题入手展开学习.简言之就是临床教学法意义重大,所以本文就案饲教学法在妇产料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作者:张智慧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子宫收缩乏力是常见的原因,本文首先讲述了什么是产后出血,然后阐述了一些相关药物的作用和特性,后总结了药物防治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研究舒适护理在耳鼻咽喉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耳鼻咽喉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焦虑程度、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V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值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耳鼻咽喉术后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措施,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情绪.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咏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探讨口服布洛芬用于退热的护理经验.方法:根据作者20余年的儿科临床护理工作,归纳总结小儿退热中应用布洛芬的护理实践,使之上升为一种经验.将我院20]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需要使用布洛芬退热儿童500例作为护理对象,对该经验整体效果进行检验.结果:全部患儿未出现副作用,体温明显降低,92%家长反馈精神状态好转.结论:该经验方法在小儿口服布洛芬退热临床护理中可行,值得使用与推广.
作者:袁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了解齐拉西酮在临床上对强迫症增效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强迫症患者80例,将其均分两组,曲林组采用盐酸舍曲林药物进行治疗,齐拉西酮组患者在曲林组基础上加治齐拉西酮,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Y-BOCS比分在治疗前并未发现明显差异,而在治疗8周后,两组治疗评分相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且齐拉西酮组患者治疗评分明显高于曲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于治疗后第二周、第四周、第八周测量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状况中并未发现明显差异,80例患者也未发现服药不良情况;两组患者在为期8周的治疗过程中,齐拉西酮组患者有3例治愈.强迫症显著改善的患者有22例.强迫症有所改善的患者有10例,治疗无效的有5例;曲林组治愈患者有1例,强迫症显著改善患者有19例,强迫症有所改善的患者有l4例,治疗无效的患者有9例;齐拉西酮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速87.5%,显著高于曲林组的77.5%.结论:临床在治疗强迫症患者过程中,在基础治疗上加齐拉西酮,可以达到增效治疗的目的,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温琳;潘惟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通过本研究探讨与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结合我院患者,选取96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8例病人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照组48例病人仅给予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疗效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组.
作者:张艳辉;邢佳侬;戚秀鹃;刘小凤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积极心理学理论方法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RHMS评分和HEIQ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RHMS评分和HEI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积极心理学理论方法进行干预护理,能有效果提升护理工作效果,对患者的康复也有较大影响,应当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于晓婕;王璟;高安民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