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的循证实践

郑小燕

关键词:抗凝剂皮下注射, 护理规范, 循证实践
摘要:目的:探讨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的循证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患者120例和护理人员42名为对照组,未实施循证实践规范护理,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患者120例和护理人员42名为观察组,实施循证实践规范护理,对比两组抗凝剂皮下注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者知晓掌握程度、护理人员掌握程度情况.结果:两组的抗凝剂皮下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和15%,观察组更低,两组的患者知晓掌握程度、护理人员掌握程度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结论: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的循证实践效果非常的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抗凝剂皮下注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知晓掌握程度、护理人员掌握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大剂量地塞米松在血液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地塞米松是一种长效糖皮质激素物质,大剂量使用地塞米松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肿瘤、血小板减少症、淋巴瘤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会有非常好效果,近年来随着治疗新方法不断得到推进,地塞米松在血液系统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石耿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试论门诊导医护士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及技巧

    门诊是医院主要的窗口,门诊导医肩负着重要责任,需要与患者耐心的沟通,并且要引导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本文分析门诊导医护士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沟通和交流,有效增进护患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并且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在细心的沟通中提升满意度.

    作者:黄秋燕;陈敏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关注中药不良反应,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药,随着科 技 的 发 展,中 药 也 从 传 统 剂 型 中 迅 速发展出了片剂、冲剂、胶囊剂等固体剂型,特 别 是 中 药 注 射 剂 的 出 现,使 中 药得到了全新的发展.但随着 中 药 注 射 剂 越 来 越 多 应 用 于 临 床,其 不 良 反 应的发生也逐年增加.

    作者:裴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新兵训练伤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干预

    军事训练伤是军事训练中的常见多发病,是影响新兵训练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训练伤与心理、生物、社会因素的关系正被人们所认识,成为研究的主要课题.我科常 见 训 练 伤 为 交 叉 韧 带 损 伤、半 月 板 损 伤、肩 关 节 损 伤等,年龄在 18-25 岁,通过对其住院期间的护理及出院后的随访,总结主要心理问题及原因,现分析报告如下:1 原因分析1.1 新兵训练是新战 友 进 入 军 营 的 起 点,也 是 艰 苦 难 以 适 应 的 一 个 阶段.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加上远离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他们对未来的一切感到茫然无措,对现实的艰苦训练适应困难,在心理和生理上产生超负荷的强大的压力.应激反应已经严重地影响训练效果和训练任务的完成,有时还会出现逃兵、自杀等严重的问题.近几年笔者经常深入到新兵训练基地作基础的新兵心理调适工作,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体会,认为新兵训练心理应激反应的预 防 和 调 适 应 进 一 步 加 大 力 度,并 且 要 形 成 一 定 的 制 度.现就自己的认识谈几点看法.

    作者:梁文杰;张令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方法:2015年2月~2016年6月,医院康复科收治患者86例入组,根据入院顺序,结合家属意愿,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42例,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4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持续6个月.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MMSE评分、执行能力正确应答数、记忆能力数字序列、视觉记忆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MMSE评分、记忆能力数字序列、视觉记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肯定.

    作者:田汇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浅析医院健康体检现状及管理对策

    健康体检对于每个人都是尤为必要的重要事宜,在我国主要由医院的体检中心负责.但是目前我国医院体检中心存在管理上的不足,进而导致了医院健康体检的工作效率不高.为此本文针对我国医院健康体检现状做出分析,并针对主要现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希望通过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医院健康体检的质量,更好的为体检人群服务.

    作者:董秋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急性阑尾炎的误诊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对其诊断和处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的预后.典型的急性阑尾炎,一般诊断不难,但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诊断常感困难,有时诊断错误,以致采用不必要的手术方法或延误治疗,产生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如何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漏诊,提高医疗质量,仍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作者:王志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分析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同期歪鼻整形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同期歪鼻整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鼻中隔偏曲合并歪鼻患者6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歪鼻整形术,后对本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结果:60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显效患者40例,比例为66.7%,有效患者17例,比例为28.3%,无效患者3例,比例为5%,治疗总有效率经统计后为95%.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后可知,其满意度经调查后为100%.所有患者完成手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如:鼻中隔穿孔和鼻腔粘连.结论:鼻中隔偏曲合并歪鼻患者实施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歪鼻整形术效果理想,同时可以使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有明显提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作者:雷法特·别克强塔伊夫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CRRT治疗危重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指床旁的血液滤过,长时间、连续性将血液进行体外净化,从而代替功能受损的肾脏进行工作的过程.CRRT可以将血液中的溶质及多余的代谢产物进行部分清除,保持机体内环境及酸碱平衡的稳定,并且整个过程较为平稳,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此方法安全有效,并在近几年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在重症监护病房中,CRRT是一种常见的抢救急性危重病的方法,可以降低危重病患者的病死率,我院对ICU危重病患者进行CRRT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任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家庭病床服务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防治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家庭病床服务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防治效果.方法:于2016年06月-2017年06月间,随机选择家庭病床患者40例,纳入研究组,实施家庭病床服务模式;同期选择我院门诊高血压患者40例,纳入常规组,予以常规服务管理模式,分析两组高血压患者的防治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掌握率明显更高于常规组,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MI(体重指数)、血压指标等明显优于常规组,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家庭病床服务模式,有助于防治高血压,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邓焕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双盲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接诊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55例采用利培酮治疗的为A组,55例采用奥氮平治疗的为B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PANSS评分逐渐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46%,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27%,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勤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观察苦参凝胶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苦参凝胶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24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n=60),治疗组(n=64).其中对照组采用氟康唑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苦参凝胶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60例患者中,有48例为有效,有效率为80%,有12例为无效,无效率为20%.治疗组64例患者中有62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6.87%,有2例患者治疗无效,无效率为3.12%.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苦参凝胶和氟康唑胶囊,对霉菌性阴道炎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广泛应用并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推广.

    作者:马国庆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心肌损害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与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对患者心肌损害情况.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7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主要分析依据,并观察67例患者心肌损害情况.结果:67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经心电图和心肌酶连续监测后有32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表现、其中6例严重心律失常,35例患者出现心肌供血不足表现、67例患者心肌均出现不同程度损伤.67例患者中治愈65例,治愈率为97.01%,死亡2例,患者死亡率为2.99%.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及心肌酶水平与中毒程度呈正相关,心肌酶极度升高和心肌酶极度异常者,病情严重,预后不良,在抢救患者时需要及时给予心肌保护,能有效减少患者病死率.

    作者:李洪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8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选用便利抽样法将患儿均匀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儿常规护理、肢体语言沟通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依从性水平及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依从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语言沟通护理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依从性,提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所收治的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产生不良反应患者资料100例.结果: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出现不良反应高的药物为左氧氟沙星,出现不良反应低的药物为加替沙星,患者产生不良反应通常出现在皮肤、神经系统以及消化系统中,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和患者的年龄、给药方式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密切相关,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和患者的性别无关,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需要提高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监管力度,确保药物临床应用安全性.

    作者:王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甲硝唑栓与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外用治疗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经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外用治疗与甲硝唑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经诊断确诊为妊娠伴细菌性阴道病患者84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即参照组(行甲硝唑栓治疗)与试验组(行硝呋太尔制霉素治疗).治疗后统计对比两组疗效与不良母婴结局情况.结果:①治疗效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与参照组78.6%比较明显要高,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②母婴结局:两组母婴不良结局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采取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不仅能获得可观的疗效,而且不会对母婴结局造成不良影响.

    作者:于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骨科内固定技术及微创骨科的发展与骨科护理

    骨科作为医院中的重要科室,骨科病人以老年人居多,因此受到了大量人的关注.医疗行业加大了对骨科新技术的研究,在近10年出现了很多新的医疗技术,包括微创骨科、内固定技术等,为骨科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升了骨科护理效果,帮助骨科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作者:李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麻醉科麻醉药品的安全管理

    探讨和分析麻醉科麻醉药品的安全管理体会,为减少麻醉科医疗事故提供参考.方法:以2014年科室发生的安全事故情况为对照组,2015年科室的情况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安全管理,而观察组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文件和医院麻醉科室的实际情况,采取系列的安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统计分析两组的医疗事故发生率.结果:双人专门管理麻醉药品可显著提高麻醉科的安全性,合理的管理制度可提高麻醉医生的工作效率,减少药品丢失、遗漏、出入库不准确等发生率.结论:科学合理的药品管理制度在麻醉药品管理中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曹宇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营养膳食护理改善老年骨折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营养膳食护理改善老年骨折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到2016年9月在长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营养膳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免疫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折患者采用营养膳食护理可改善患者的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朱倩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医院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善措施浅谈

    医疗机构将在日常医疗工作以及其他相关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书面形式文件和影像资料等一系列原始资料统称为病历档案.尽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医疗机构的病案管理水平已得到了显著性的提高,但依旧存在着病案书写质量低下以及病案管理设备落后和管理模式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医疗机构病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郑婧;郭红;胡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