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宇飞
目的:对55例儿童血红蛋白测定结果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为疾病治疗提供完善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所接收的55例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通过对艾康血红蛋白分析仪的应用,分析测定55例儿童血红蛋白含量.结果:经专家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55例儿童中有15例(占21.8%)儿童血红蛋白偏低,大多存在轻度贫血的症状.儿童患者在年龄与性别上不存在明显差异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提升儿童血红蛋白含量,呼吁全社会提高对母乳喂养的重视,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妇女对保健知识的了解,建立儿童系统化管理体系,进而有效降低贫血疾病的发病几率.
作者:闵如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补肺活血化痰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5年2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12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肺活血化痰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周咳嗽、咳痰、喘息、紫钳及哮鸣音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补肺活血化痰法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效果理想,有助于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吉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优化医学科普文的易读性提升,可以有效的提升医学科普文在社会以及公众中的传播效应;其中易读性强调了医学科普文从专业化向通俗的转变,力求大限度便于大众对于医学科普文的理解.本文将主要进行探讨医学科普文的易读性重要性以及应当如何进行医学科普文的易读性提升.
作者:李云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经过对一例经股静脉行接触性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的护理后,体会到正确的治疗方案、正确的手术方式,积极预防颅高压以及精心的术后护理对患者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单纯抗凝治疗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有效,但无法预示该病预后,经股静脉置入微导管将溶栓药物直接注入静脉窦,可有效提高脑内局部药物浓度,即可溶解血栓,可减少全身用药,降低并发症发生.此溶栓治疗技术创伤小,费用低,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再通率达90%以上,且无严重的并发症.我们采用手术前予积极降颅压、抗凝治疗的同时,做好术前准备和心理疏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导管的脱出移位、及时发现出血倾向、耐心的心理指导、重视出院宣教等促进患者康复.本案例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作者:卢秋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实施急诊常规护理流程;实验组实施急诊优化护理流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抢救中实施优化护理流程,护理效果显著,既可减少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又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急诊推广应用.
作者:沈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膜分离技术在我国中药和生物制药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且深入的应用,丰富中药和生物制药分离技术手段的同时,简化了制药分离操作流程,提高了制药分离效率.目前,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和生物制药领域已经发展出微滤、纳滤和超滤等多种技术形式,并在抗生素提炼、多肽和氨基酸分离等多种分离操作中,有着系统的应用.笔者即从中药和生物制药领域中的分离操作入手,就膜分离技术的应用进展,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作者:李雪冬;唐志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分为以下几种:医院管理的因素、患者方面的因素以及护理人员的因素.内科护理风险因素的管理对策包括提高医院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对法律的认知以及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等等.
作者:李月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疼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痛苦的症状之一,有50%~90%的癌症患者直至死亡都伴有疼痛,其中半数以上是剧烈疼痛[1].2001年国际疼痛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IASP)将疼痛定义为: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体验和伴有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的情绪体验.
作者:蔡慧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给予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行人性化护理,观察护理效果.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所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中选取48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6年1月~2017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48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4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给予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行人性化护理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张顺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的循证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患者120例和护理人员42名为对照组,未实施循证实践规范护理,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患者120例和护理人员42名为观察组,实施循证实践规范护理,对比两组抗凝剂皮下注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者知晓掌握程度、护理人员掌握程度情况.结果:两组的抗凝剂皮下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和15%,观察组更低,两组的患者知晓掌握程度、护理人员掌握程度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结论: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的循证实践效果非常的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抗凝剂皮下注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知晓掌握程度、护理人员掌握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小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慢性支气管炎呼吸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的13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均有6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即通过吸氧以及止咳等西医手段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了对于匹多莫德雾化吸入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将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记录,并进一步进行对比.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组患者并发症的出现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样满足P小于0.05.结论:在今后慢性支气管炎呼吸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可以联合匹多莫德雾化吸入法进行治疗,从而进一步增强临床的综合效果.
作者:卢科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护理干预预防血透肾内科患者静脉内瘘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本院肾内科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入院接受静脉内瘘术的血液透析患者共计100例,遵循随机平分的原则,将这100例血透肾内科患者平分为甲、乙两组,各有患者50例,对甲组采取常规的血液透析护理模式,而乙组在此基础之上,实施血液透析静脉内瘘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干预;综合分析甲、乙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干预的实际临床价值.结果:在选取的100例血透肾内科患者中,甲组患者发生血栓的几率为22.00%,发生感染的几率为14.00%,发生心力衰竭的几率为6.00%,发生窃血综合征的几率为20.00%,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8.15%;乙组患者发生血栓的几率为6.00%,发生感染的几率为6.00%,发生心力衰竭的几率为0%,发生窃血综合征的几率为8.00%,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4.35%;甲、乙两组的所有数据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结论:通过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际临床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对预防血透肾内科患者静脉内瘘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明显减少血透肾内科患者并发症中血栓、感染、心力衰竭以及窃血综合征的发生,可见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正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探讨高血压病人的健康问题.方法:针对病人存在的健康问题,采取多种的健康教育.结果:提高了病人对高血压知识的认识水平,使病人认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高血压药物按时口服的重要性,病人明显改变了不良的生活方式,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通过对病人的健康教育,改变高血压病人的不健康的行为,明显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使血压控制在稳定的理想的状态.
作者:丁翠梅;童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医院与患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化,一旦对这一矛盾处理的不恰当,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而化解或者是缓解医院与患者之间的矛盾,不仅要采取合理措施来实现,而且也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因此,在新生儿科室中,加强新生儿护理中的风险管理,在大程度上降低风险,在确保婴儿安全的基础上减少纠纷的产生.为此,本文就主要针对新生儿科护理中的风险管理进行相关方面论点的探讨与研究.
作者:姚丹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报道1例病人肾脏旋转不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异位血管压迫,左肾结石伴积水的手术护理配合.该病症在术前临床分型诊断困难,合并肾功能不良、结石或积水者不易确诊.通常认为肾旋转不良未造成梗阻等并发症时,一般不需进行矫正.但患者如出现异位血管,且有结石伴积水则治疗首选手术矫正.2016年12月12日我院通过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成功为该患者实施手术后病情好转,达到手术预期的目的:.
作者:赵舒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妇科急腹症的适应证、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5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在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运用腹腔镜诊治妇科急腹症具有诊断治疗双重价值,能减少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在妇科急腹症诊治中安全、有效、实用.
作者:胡红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究股骨近端骨折术后髓内钉周围再骨折的分型与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接收的股骨近端骨折术后髓内钉周围再骨折患者58例设为此次研究对象,结合其分型的不同,分成4个组别,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对比组间疗效.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4±0.35)h,术中出血量为(581.4±26.31)mL;经过术后1年的随访,发现仅有D型患者术后愈合率相对较差,而其他分型患者均取得良好疗效(P<0.05);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股骨近端骨折术后髓内钉周围再骨折患者中,结合其分型的不同,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其疗效较好,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史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通过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护理需求的了解,根据需求制定出护理对策能有效地降低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从而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满意度.本文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和医学杂志报道,总结出腹膜透析的居家患者的护理需求和相应的对策,旨在归纳出有效地策略,能够为相关患者的护理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科学护理措施.
作者:杨少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针对针灸科院感意识不强,所采取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措施,主要通过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培训,提高认识,改善诊疗环境,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标准预防,建立完善的中医针灸科院感制度,提高我院中医针灸科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作者:许秀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住院患者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容易发生很多意外,如跌倒、坠床、压疮、烫伤、走失、误吸、虚脱、心脑血管疾患意外、晕厥,甚至发生猝死.而造成这些意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贯穿在住院期间的各个环节,而且这些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我们要充分认识各种因素,并制订相关护理措施,以达到规范护理程序.
作者:陶雪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