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直升机飞行员听力受损与飞行小时之间的关系探究

冯华金;王韫婧;朱逸文

关键词:直升机, 飞行员, 听力受损, 飞行小时
摘要:目的:研究直升机飞行员听力受损与飞行小时之间的关系探究.方法:在我公司直升机飞行员体检的人群中随机抽取100名飞行员听力检测结果,采用统计学数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飞行员年龄越高飞行总小时越长;飞行员年龄越高听力受损现象越严重;飞行员飞行总小时越长听力受损越严重;直升机飞行员听力受损与飞行小时之间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飞行小时与听力受损成正相关性.从医学的角度建议未来直升机飞行员在飞行的过程中应该从飞行行为,饮食预防和药物预防等方面对听力受损进行防治,从而有效的保障直升机飞行员的飞行质量和生命安全.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儿肠套叠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肠套叠是临床上常见的小儿急腹症之一.一年四季均可见到本症,冬春季发病率高.肠套叠发病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饮食习惯改变、食物刺激、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功能紊乱、肠痉挛和病毒感染等,也有继发于回盲部游动、淋巴结肿大、肠道肿瘤或美克尔憩室等器质性病变者.此外,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肠套叠也并非少见.临床所见到的大多数是近端肠管按肠蠕动方向套入远端肠管内,称为为顺行套叠,偶见逆行套叠.根据肠管套入情况将肠套叠分为回结型、回盲型、回回结型(复套)、小肠型、结肠型和多发型,其中回结型和回盲型占75%以上.

    作者:杨光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及预防性护理研究

    目的:对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形成进行临床观察并探究预防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接受妇科盆腔手术的16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预防性护理),每组800例,并观察LEDVT风险因素,对比不同组别患者LEDVT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年龄、恶性肿瘤、合并慢性疾病、床下活动时间、术后止血药用量是引发LEDVT的危险因素(P<0.05);研究组LEDVT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中应用预防性护理,能够降低LEDVT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蒋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四联疗法联合胃复春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四联疗法联合胃复春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2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以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试验组在四联疗法的基础上加入胃复春进行治疗.一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胃镜检查结果,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其中23例治愈,41例显效,31例有效,5例无效,远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得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四联疗法联合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更佳,且预后效果更好,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业四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11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2015年3月21日-2016年5月12日),其中一组单纯采取缬沙坦治疗,另外一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氨氯地平治疗.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1%与81.36%,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压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分别为93.22%与77.97%,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78%与8.47%,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来说,笔者建议采取缬沙坦+氨氯地平进行治疗,便于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常群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循证医学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循证医学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5月的32例实习生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带教模式,选择2016年7月-2017年5月的32例实习生作为观察组,传统带教方法基础上结合循证医学思维模式,对比两组实习生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生总成绩与对照组对比,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在实习阶段,带教老师给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医学生循证医学思维方式,可提高他们的整体水平,值得应用.

    作者:李晖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一对一的临床带教模式在儿童重症医学科进修护士中的应用体会

    重症医学科主要负责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延续性生命支持,对于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并且防治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它通过医学理论与先进的监测和支持技术为危重病人提供有效生命支持,从而改善危重病人的生存预后.重症医学的临床带教有其特殊性,我国目前还没有系统、正规的重症医学培训教材和课程供实习医师学习,特别是临床实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摸索.本文就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满足临床教学的需求,为重症医学带教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徐敏;黄晓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法研究

    目的:探究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医院收治的9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必嗽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在患者使用药物之后,对两组患者使用药物的效果进行比较,并且进行药物安全性方面的评价.结果:在经过1周的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7.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6.3%,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来说,通过盐酸氨溴索药物进行治疗,具有明显小的副作用,高的治疗有效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推广意义和价值.

    作者:张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循证医学教学法在呼吸内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在呼吸内科实习教学中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法的意义,以促进教学方法改革.方法:选取在本院呼吸二科实习的60名医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实验组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对比分析两组实习结束后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并对两种带教方法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均较对照组高(P<0.05);且实验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法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和水平,提高实习生对临床带教方法的满意度.

    作者:李青;李秋香;向敏;徐光艳;聂进;冉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8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选用便利抽样法将患儿均匀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儿常规护理、肢体语言沟通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依从性水平及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依从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语言沟通护理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依从性,提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抗结核药物对HBV-Ag阳性肺结核患者肝损害的综合干预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抗结核药物对于肺结核患者肝功能损害情况的综合干预情况.方法: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HBV-Ag阳性肺结核患者,统一使用相同的抗结核治疗,选取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对其进行综合干预,选取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非综合干预.结果:进行统一抗结核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共有4例,未出现肝功能损害患者;对照组肝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共有6例,肝功能出现损害患者有4例,两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结核对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损害可以通过综合干预减弱,减少药物对肝功能损害的情况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拉旺邓登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与运动功能独立性的影响

    目的:探究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与运动功能独立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4月期间在长征人民医院内科治疗的5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程序化护理,比较两组肢体功能与运动功能独立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肢体功能和运动功能独立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实行程序化护理干预,可提高肢体功能与运动功能独立性,改善患者运动功能.

    作者:胡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采用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明确有效的诊断技术.方法:将我院从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阴道超声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经过检查结果的对比发现,阴道超声的诊断准确率同手术病理诊断率进行比较差异较大,组间数据比较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检查能够准确的诊断异位妊娠病症,同手术病理结果差异较小,能够为医生的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操作方便快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蒋辉;徐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耳穴贴压配合中药熏洗对肛周疾病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肛周疾病术后耳穴贴压配合中药熏洗对疼痛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0例肛周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合观察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熏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贴压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肛周疾病术后疼痛的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陆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硫酸镁治疗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硫酸镁治疗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护理对策与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4例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2例)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2.9%,不良反应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6%、26.2%,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酸镁治疗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及时给予有效的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效果,降低患者的痛苦与不良反应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滕杭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护理标识在手术室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护理标识在手术室风险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普外科收治11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576例次手术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590例次手术纳入观察组,采用护理标识指导手术室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手术室差错事件发生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风险管理中,采用护理标识,可有效降低护理差错事件、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王会琼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自动摆药机在我院住院药房的应用评价

    本文对我院使用的自动摆药机运行情况进行总结,探讨自动摆药机在我院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及优点,对于发药机的使用优势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和优化方案,更好的为临床提供支持,提高了医院药房的服务水平和药学服务质量,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并让我院药房进入现代化时代.

    作者:乔俊巍;孙瑶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情感激励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情感激励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0月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中12例作为此次实验对象,使用情感激励护理模式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干预,然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对12例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比较所有患者评分情况.结果:12例工作人员在接受情感激励护理干预后,SAS评分与SDS评分显著降低,工作人员焦虑、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得到有效改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采用情感激励护理干预能有效帮助工作人员缓解负面情绪,提升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倪丽媛;阿米娜·具拉提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

    沟通技巧的提升对于护理工作者来讲与他们必备的临床护理技能一样重要[1].护患沟通工作在整个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作为医院的门诊护士,要时刻认识到护患沟通技巧的重要性,对自己的言行时刻进行约束,将沟通技巧融合在与患者的交流中.在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时候,护理人员应该将患者作为中心,提升交流质量,以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为目标展开工作,对患者进行身心全面的护理.针对护患技巧在门诊护理中的重要作用,笔者试对门诊护患沟通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进而探讨护患沟通的有效技巧,以期为门诊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有效帮助.

    作者:陈文娣;赵丽华;钟丽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盐酸埃克替尼对晚期复发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盐酸埃克替尼对晚期复发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0例(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晚期复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50例晚期复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盐酸埃克替尼药物治疗,观察所有患者在用药后1周、2周、3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对比所有患者在用药后1周、2周、3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用药后3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轻于用药后1周、2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盐酸埃克替尼对晚期复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更好的治疗作用,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且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池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风险管理在泌尿科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住院患者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容易发生很多意外,如跌倒、坠床、压疮、烫伤、走失、误吸、虚脱、心脑血管疾患意外、晕厥,甚至发生猝死.而造成这些意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贯穿在住院期间的各个环节,而且这些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我们要充分认识各种因素,并制订相关护理措施,以达到规范护理程序.

    作者:陶雪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