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止痛药的不良反应和处理分析

杨颖

关键词:止痛药, 不良反应, 临床用药安全性
摘要:正确了解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能够有利于临床中安全使用止痛药物,阿片类以及非阿片类止痛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存在差异,阿片类止痛药物产生的恶心以及呕吐等不良反应大部分出现在患者用药早期,非阿片类止痛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大部分出现在长期应用药物的患者中.一些患者在第一次应用阿片类止痛药物的前几天,会产生不良反应,部分患者甚至在使用剂量没有达到止痛治疗标准的时候,就会产生呕吐、头晕以及嗜睡等不良反应,但是除去便秘,阿片类止痛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大多数属于暂时性,患者能够耐受.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与艾麦舒注射液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疏血通注射液与艾麦舒注射液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2016年5月到2017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40例患者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入院之后,都给予休息、吸氧以及抗血小板凝聚等常规治疗手段.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增加艾麦舒注射液治疗,每天50 mg.观察组患者在使用艾麦舒注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静滴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每日6 ml,治疗周期为14d.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差异性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而且心电图结果较好,各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对比结果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使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艾麦舒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比较理想,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建强;张田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新生儿床旁护理在母婴同室护理模式中的运用

    在我国医学护理水平的不断发展下,护理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当前社会民众对新生儿的健康问题十分关注,除了要求科学化的护理之外,还要求有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为此,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应运而生,更新了传统的护理理念.新生儿床旁护理是新时期产科人性化要求下的必然产物.对提升新生儿护理能力、缓解医患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邵雯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不同健康教育方式的教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说教式健康教育,给予试验组强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后的血糖指标,并对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糖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强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郭丽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分析与防护对策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情况及防护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工作的240名医务人员为对照组,未实施防护对策,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工作的240名医务人员为观察组,实施防护对策,给予两组实施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对比两组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医务人员的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分别为1.67%和7.92%,观察组明显更低.结论:通过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分析,然后制定相应的防护对策,能够有效的降低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提高异物人员的安全性.

    作者:蔡艳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共同参与式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

    在我国现有的新生儿护理当中,母婴同室模式已经成为当前的主流护理模式.新生儿的护理工作由传统的母婴分离、封闭式理念,走向现在开放式、人性化的护理模式.这种共同参与式的护理手段,能够充分发挥产妇的责任心和爱心,在新生儿护理中增加了人性化的内容.帮助产妇较早的接触新生儿,更快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共同参与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

    作者:吴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股骨近端骨折术后髓内钉周围再骨折的分型与治疗

    目的:探究股骨近端骨折术后髓内钉周围再骨折的分型与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接收的股骨近端骨折术后髓内钉周围再骨折患者58例设为此次研究对象,结合其分型的不同,分成4个组别,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对比组间疗效.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4±0.35)h,术中出血量为(581.4±26.31)mL;经过术后1年的随访,发现仅有D型患者术后愈合率相对较差,而其他分型患者均取得良好疗效(P<0.05);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股骨近端骨折术后髓内钉周围再骨折患者中,结合其分型的不同,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其疗效较好,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史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牙隐裂和牙折裂病因分析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牙隐裂和牙折裂病因分析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3例牙隐裂、牙折裂患者(39牙)当做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有效治疗措施,并总结病因和疗效.结果:牙隐裂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牙折裂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45%.结论:牙隐裂病因主要为:牙齿发育缺陷、本身结构薄弱、形态异常、温度以及创伤合力等;牙折裂病因主要就是外力撞击.分别给予牙隐裂患者、牙折裂患者有效治疗措施的效果确切.

    作者:邓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肝硬化护理中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产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100例医院收诊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0%和80.0%、KPS评分为(86.5±4.6)分和(72.6±4.8)分、护理满意率为92.0%和82.0%,观察组在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制药企业药品质量检验工作中的问题不容忽视

    现代化药品检验中,我国对于药品质量管理作出了明确指示.对此,本文立足于制药企业质量检验中的不足,制定了提高药品生产管理监督方法.提高药品质量与管理效果,为企业长久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李娜;李雪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耳穴埋豆在血瘀型崩漏中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法在血瘀型崩漏病人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口服琥珀酸亚铁,健脾生血颗粒加清宫术,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耳穴埋豆法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病人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耳穴埋豆治疗血瘀型崩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不同口腔修复材料用于糖尿病患者口腔修复的抗摩擦效果对照分析

    目的:讨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时选择不同修复材料的效果,对比各材料间修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陶瓷材料作为修复材料;实验组患者采用树脂材料作为修复材料进行修复,对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和6个月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在3个月与6个月时结果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半年后,对照组患者有4例患者出现牙齿破裂、畸形、松动现象,而实验组患者有3例患者出现破裂、松动现象,但无畸形出现.结论:陶瓷材料与树脂材料在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口腔修复时,其修复效果均能满足临床治疗效果,并且修复效果以及维持时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可比性,说明在临床上进行治疗时,应当根据患者的不同状况采用适宜的材料进行修复,才能提高治疗效果,将诊疗效果发挥完整.

    作者:窦芳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外科治疗在胆道术后肝胆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对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为了明确结石的大小、胆道梗阻的部位以及程度,医护人员需要进行胆道探查手术,根据探查结果决定外科手术方案.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一般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肝叶切除+胆道探查,肝叶切除+胆道探查+右肝表面切开取石术,肝叶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肝叶切除+胆肠吻合口切开探查术.术后胆道常规留置T管引流.手术治疗以后医护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长短以及详细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总出血量等等.外科治疗在胆道术后肝胆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大幅度缩短,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并且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结石复发率明显下降,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王良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医情志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中医情志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自我院内分泌科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9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取内科常规护理办法,观察组在内科常规护理和中医辨证分型基础上,给予组内2型糖尿病人以情志护理,观察两组病例血糖波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波动平均幅度较护理前均有明显减小,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糖波动平均幅度[(3.94(0.15)mmol/L]小于对照组[(5.10(0.46)mmol/L],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情志护理有利于糖尿病人维持血糖稳定,有积极影响,值得应用.

    作者:金志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临床技能实验室在本科实习医生内科技能强化培训中的应用与评价

    目的:探讨临床技能实验室在本科实习医生内科技能强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级实习医生100人随机分为实验教学组和常规教学组,每组各50人,分别进行内科临床技能培训,比较两组实习医生的理论和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并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实验教学组高于常规教学组(P<0.01),理论考核成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应用临床技能实验室强化培训实习医生临床技能的教学方法评价高,认为有必要应用此种教学方法.结论:利用我院的临床技能实验室的模拟教学设备,对实习医生的内科临床技能进行强化培训,提高内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尤其是提高实习医生的临床技能水平,获得实习医生好评.

    作者:杨红霞;聂进;杨春丽;张建勇;赵建军;郑飞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手术室无瘤技术的应用进展

    无瘤技术能够有效减少肿瘤根治术后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在改善患者预后和无瘤生存期中具有重要价值,是手术室护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收集、整理、分析了近年来关于手术室应用无瘤技术的相关研究,从无瘤技术应用的各个环节,综述手术室无瘤技术的应用进展,本文旨在丰富无瘤技术的理论内容,对手术室无瘤技术的应用实践提供一些参考,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作者:李鱼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胸部创伤X线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的X线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胸部创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病理诊断基础上,对照组采用CT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X线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肋骨骨折、肺挫伤检出率.结果:观察组的肺挫伤、肋骨骨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诊断相比,在胸部创伤诊断方面,X线诊断具有检查快捷方便、费用低廉的优势,在胸外伤常规检查中可作为主要影响技术进行应用.

    作者:宋明亮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糖尿病足感染39例治疗效果分析

    糖尿病足感染是导致糖尿病足进行性发展、恶化的因素,也是截肢的重要因素,收集 2014 年 7 月---2017 年 7 月期间我科收治 39 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资料,按 wagner 分级 法 糖 尿 病 足 均 为 2 - 3 级,治 疗 效 果 作 回 顾 性 分 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39 例患者中男性 28 例,女性 11 例,年龄 51 -73 岁,职业:2 例居民,3 例个体小贩,24 例均为农民,全部病例均符合 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病程 2 月至 21 年不等.全部病例均排除下肢血栓栓塞所致足缺血坏死后发生感染病例.感染诱因:1 例烫伤、2 例剪伤,2 例自发性水疱,1 例足趾因类风湿关节炎足趾关节畸形足趾受压溃 烂 感 染,3 例 因 不 合 适 新 鞋 致足皮肤损伤后溃烂感染,8 例足外伤,余 22 例感染诱因不明确.治疗时间按 1月计算.

    作者:王雅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肿瘤内科患者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肿瘤内科患者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样本均取自于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6例肿瘤内科患者,全体病例经常规检查后确诊,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8例,全体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内科肿瘤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常规辅助治疗,即做好化疗准备后,遵医嘱对治疗全程给予相应辅助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个体化辅助治疗,详情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干预、饮食指导、个性化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腹泻、感染、不良情绪等并发症发生率;治疗3个月后,采用自制并发症治疗处理临床满意度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腹泻、感染、不良情绪等并发症发生率低,并发症治疗处理临床总满意度高,两组比较(P<0.05)(97.92%VS89.58%)结论:肿瘤内科患者的并发症临床治疗意义重大,临床务必对此予以重视.

    作者:黄凌杉;贺亮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105例患者,全部患者均对其进行静脉血的采集,并分别在采血完成后1 h、3 h、6 h、12h及24h对血液标本进行生化检验,观察分析患者的每次生化检验结果.结果:全部患者的检测均完成后,将患者采血后1 h的检测结果作为标准显示,在存放3 h后,患者的GLU(血糖)检测结果存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存放6 h后,患者的AST(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TP(总蛋白)及ALB(白蛋白)等指标的检测结果,存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存放12 h后,患者的TBIL(总胆红素),BUN(尿素氮)等指标的检测结果,存有明显的差异(p<0.05);且分析显示血液标本存放时间越长,检测结果存有的差异越大.结论:血液标本的存放时间对于生化检验结果存有较大的影响,且存放时间越长影响越大.

    作者:关红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对比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14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住院患者,按照患者以及家属的治疗意愿,分别为其提供不同的手术方式,并对其进行分组,治疗组为72例,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手术,对照组为72例,应用半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其手术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与住院时间以及恢复时间等临床指标进行对比,表现出突出的差异,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使患者的预后质量以及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何亮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