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于阅尽;黄卫;张慧;黄秋燕;黄少鹰

关键词: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慢性咳嗽,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主要表现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的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8例来我院耳鼻喉科就诊的UACS慢性咳嗽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9例.2组均口服氯雷他定1周,鼻腔吸人糖皮质激素1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辅助治疗,隔天1次,连续5次,对照组不予药物导入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咳嗽程度、鼻部症状和体征、咽部症状方面均明显改善;组间比较,除鼻部症状外,咳嗽和咽部症状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呈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9.9%)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组(76.8%),统计学分析呈显著性差异(P=0.033).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慢性咳嗽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麻醉科麻醉药品的安全管理

    探讨和分析麻醉科麻醉药品的安全管理体会,为减少麻醉科医疗事故提供参考.方法:以2014年科室发生的安全事故情况为对照组,2015年科室的情况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安全管理,而观察组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文件和医院麻醉科室的实际情况,采取系列的安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统计分析两组的医疗事故发生率.结果:双人专门管理麻醉药品可显著提高麻醉科的安全性,合理的管理制度可提高麻醉医生的工作效率,减少药品丢失、遗漏、出入库不准确等发生率.结论:科学合理的药品管理制度在麻醉药品管理中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曹宇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脑出血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观察

    目的:脑出血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住院号随机分为两组,标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包括安排护理人员、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实时检测患者生命体征;标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下述护理方法,具体见下文.治疗结束后,测量记录所有患者对本次治疗的护理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结果:标准组患者的总满意例为48例,护理满意率为97.9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满意例为38例,护理满意率77.5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减少护患关系纠纷,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钟幼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骨科疾病的探讨

    目的:对中西结合治疗创伤骨科疾病的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116例创伤骨科疾病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式,即常规手术钢板内外固定、换药、牵引等;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结合中药进行综合治疗.结果:创伤骨科疾病患者通过应用中西结合治疗方式,在消肿止痛效果、软组织修复以及骨折愈合时间上均优于常规西医治疗方式.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对创伤骨科疾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创口消肿止痛效果的改善、软组织的修复以及骨折的愈合,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存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急性阑尾炎的误诊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对其诊断和处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的预后.典型的急性阑尾炎,一般诊断不难,但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诊断常感困难,有时诊断错误,以致采用不必要的手术方法或延误治疗,产生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如何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漏诊,提高医疗质量,仍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作者:王志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试论细节管理对新生儿科护理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医院管理当中,如何能够促进提高新生儿科护理工作质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新生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仅家庭会对其护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医院的新生儿科护理也会严重影响医院的社会地位,所以医院需要对其细节管理进行改善和优化,使其能够实现质的改变,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姜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浅析医院健康体检现状及管理对策

    健康体检对于每个人都是尤为必要的重要事宜,在我国主要由医院的体检中心负责.但是目前我国医院体检中心存在管理上的不足,进而导致了医院健康体检的工作效率不高.为此本文针对我国医院健康体检现状做出分析,并针对主要现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希望通过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医院健康体检的质量,更好的为体检人群服务.

    作者:董秋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妊娠剧吐并发Wernicke脑病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针对妊娠剧吐并发Wernicke脑病患者应用维生素B1治疗,并给予一定的护理措施,探究分析其效果.方法:选择13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妊娠剧吐并发Wernicke脑病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补液、维生素B1等对症治疗,并应用一定的护理措施,分析其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13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入院时病情严重,抢救失败(7.69%),12例抢救成功(92.31%),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抢救成功的患者中4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肢运动障碍(33.33%),7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记忆力减退(58.33%),其他症状均有所好转或消失.12例患者意识清醒时间(2.4±1.5)d,生命体征恢复时间(5.8±2.6)d,住院时间(14.6±4.3)d,随访时间(77.5±14.1)d.结论:妊娠剧吐并发Wernicke脑病患者可在维生素B1治疗后给予一定的护理措施,有效改善患者各症状,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王飞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延续性护理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70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5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其中,对照组同时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包括健康宣教、机械通气护理、低流量吸氧、抗感染等,护理服务持续至患者出院.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延续性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FEV1、MMEF、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QOL-100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领域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服务在慢阻肺患者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具备于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江美芳;徐小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纳入试验组与参照组(n=29).为两组患者均实施抗炎、平喘以及解痉挛治疗等,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定喘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76%,组间各项数据资料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TNF—α、CD4+、CD4+CD25+、CD4+/CD8+等指标改善程度,肺功能改善情况等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存在显著区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显著,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范大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90例与观察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健康行为、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防治知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佼;林月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健康体检中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辨识及中医养生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中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辨识及中医养生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高血压患者8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给予中医体质辨识,同时对其中430例患者给予中医养生.观察中医体质辨识结果以及中医养生前后患者的血压状况.结果:总共回收有效问卷860份,其中气虚质、平和质两种体质患者占比高.在治疗干预之后,所有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当中气虚质、平和质患者多,中医养生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游媛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双盲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接诊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55例采用利培酮治疗的为A组,55例采用奥氮平治疗的为B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PANSS评分逐渐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46%,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27%,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勤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口服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疗程2个月,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芹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皮肤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不仅仅只满足身体疾病的质量,还需要解决心理上的问题.有效的语言沟通对于了解患者病情,做好临床护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在沟通过程中,护士要严格注意语言的准确性、情感性和保密性.如果是非语言沟通,要注意表情的控制,注意护患之间的距离,注意倾听对方的困难和需求.合理运用沟通技巧,做到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患者的病情,调整积极情绪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骨科内固定技术及微创骨科的发展与骨科护理

    骨科作为医院中的重要科室,骨科病人以老年人居多,因此受到了大量人的关注.医疗行业加大了对骨科新技术的研究,在近10年出现了很多新的医疗技术,包括微创骨科、内固定技术等,为骨科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升了骨科护理效果,帮助骨科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作者:李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产妇中产褥感染患者20例和同期剖宫产未发生产褥感染的患者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作出对比分析.结果:20例产褥感染患者中,均存发生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情况,与此同时产妇出现复旧不良情况.其中有14(70%)例患者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宫体和宫旁压痛情况,此外有13(65%)例患者发生恶露增多和异味现象,19(95%)例患者的周围血白细胞增多.未感染组各项指标优于未感染组,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发剖宫产手术产妇产褥感染的因素较多,医护人员要多加注意,积极实施预防措施,降低产褥感染发生率.

    作者:陈伯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早期糖尿病肾病血常规变化回顾性分析

    目的:对早期糖尿病患者血常规的变化特征进行探究.方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组、糖尿病非肾病组以及正常人组3组患者进行血常规指标的差异对比,并对3组人群的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的关联性进行解析.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的血红蛋白指标较糖尿病非肾病组和正常人组显著下降,而白细胞和血小板指标则3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已出现血红蛋白下降,糖尿病肾病贫血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作者:王许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用两种手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用扁桃体电切术和传统的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我院使用扁桃体电切术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传统的扁桃体切除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用时、术中的出血量、术毕至脱膜(手术切口上的白膜脱落)的时间及其在术后6 h、术后第1 d、术后第3 d和术后第7 d时疼痛症状的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的用时和术毕至脱膜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其在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其在术后6 h、术后第1 d、术后第3 d和术后第7 d时疼痛症状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使用传统的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相比,用扁桃体电切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少、在术后恢复快和疼痛症状轻等优点.

    作者:张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FB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另外,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8.3%.结论:将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作者:由瑞鑫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论老年患者的心理分析及临床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健康保健需求的提高,之前建立在功能护理基础上的护理服务已不能适应目前医疗的需求.优质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已在国内医院及各科广泛展开.呼吸科老年患者较多,部分反复住院,急性发病病情重,且老年患者多存在情绪低落或抑郁等不良情绪及悲观心理,因此临床护理不仅需要优质的基础护理,还需重视心理、社会等因素所致的护理问题.本文对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研究.

    作者:宋江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