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细化护理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张晨霞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管理, 呼吸内科, 护理
摘要:精细化护理管理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强化对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因此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得到了有效应用.而在呼吸内科,精细化护理管理方式也有效提升了工作质量,被广泛应用,本文就对精细化护理管理方式进行研究.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牙隐裂和牙折裂病因分析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牙隐裂和牙折裂病因分析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3例牙隐裂、牙折裂患者(39牙)当做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有效治疗措施,并总结病因和疗效.结果:牙隐裂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牙折裂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45%.结论:牙隐裂病因主要为:牙齿发育缺陷、本身结构薄弱、形态异常、温度以及创伤合力等;牙折裂病因主要就是外力撞击.分别给予牙隐裂患者、牙折裂患者有效治疗措施的效果确切.

    作者:邓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宫颈癌的预防及早期诊断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宫颈癌疾病的预防措施和早期诊断方法,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资料100例,将两种诊断结果加以比较,总结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效果和预防措施.结果:100例患者中通过组织病理学诊断属于浸润癌患者3例,占总数的3.0%,原位癌患者3例,占总数的3.0%;100例患者通过阴道镜检查结果显示阳性患者15例,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阳性患者17例,诊断符合率为88.2%.结论:对于宫颈癌采取阴道镜检查方法简单,诊断结果准确,临床价值高.

    作者:王锦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腮腺肿瘤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评估

    目的:探究腮腺肿瘤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评估.方法:将本收治的40例腮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每组20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腮腺肿瘤手术患者有更好的护理作用.

    作者:杨倩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风湿免疫科无痛病房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风湿免疫科无痛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我院风湿免疫科无痛病房收治的96例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组,48例/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SR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P<0.05).结论:在风湿免疫科无痛病房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潘媛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浅析人性化护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内科收治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护理满意有36例(96.5%),护理有效的有39例(98.65%),对照组护理满意的有30例(88.56%),护理有效的有33例(93%),两者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内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钱春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食管癌患者放射性食管黏膜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放射性食管癌患者食管黏膜炎的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方法:对150例初次进行放射治疗并发生放射性食管黏膜炎的食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A组行单纯放疗(对照组)、B组治疗过程中同时行特殊护理(观察组),统计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放疗结束后,0级放射性炎症反应(A组:9例;B组:27例);Ⅰ 级放射性炎症反应(A组:23例;B组:25例);Ⅱ放射性炎症反应(A组:12例;B组:8例)Ⅲ级放射性炎症反应(A组:4例;B组:0例),Ⅳ级放射性炎症反应(A组:2例;B组: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殊护理对于减轻放射性食管黏膜炎患者的临床毒性反应效果显著,在临床治疗中及时应用,能够保证放疗计划的顺利实施.

    作者:徐蓓蓓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普贝生栓与Foley尿管水囊促宫颈成熟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普贝生栓与Foley尿管水囊促宫颈成熟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产妇施以Foley尿管水囊,而对照组产妇施以普贝生栓,观察两组患者促宫颈成熟与引产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产妇经治疗后其宫颈Bishop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提高,而两组治疗后Bishop评分以及促宫颈成熟的有效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产妇从引产到规律性宫缩的时间、宫缩过强的发生率、阴道分娩率以及剖宫产率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普贝生栓相比,Foley尿管水囊对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引产成功率,安全可靠,因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敏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临床中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以本院2016/1-2017/1收治的73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资料,对其实施科学的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总结护理体会.结果:在对本院的73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措施之后,康复患者41例,取得显著效果患者19例,一般效果患者11例,死亡2例.对护理工作满意患者69例,占全部患者的94.5%.结论:在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急诊治疗期间,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对患者的科学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患者的早日康复提供保障.

    作者:杨翠美;肖海雄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科研兴趣培养在医学本科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免疫学是医学本科生的必修基础医学课程,但是医学免疫学具有理论性强、内容复杂且抽象等学科特点,因此单纯应用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往往每学期学生的免疫学不及格率比较高.本文根据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结合各章节内容特点,将科研兴趣培养在免疫学各教学中进行应用,进一步提高和改进了医学免疫学理论的教学质量.

    作者:孙萍;彭美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分析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为两组患者提供常规治疗和卡维地洛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心率和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心率和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用于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治疗,可提升治疗有效率,抑制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双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专科医学院校开展第二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专科医学院校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存在缺乏统筹规划安排、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精力不足、教学活动形式内容单一简单、活动组织过于固定局限、宣传不到位等困难和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1.大胆实施教学改革,统筹人才培养方案;2.优化课程体系,整合第一第二课堂教学;3.丰富活动内容与形式,打造第二课堂教学品牌;4.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加强第二课堂专业化建设;5.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第二课堂教学大众化.

    作者:涂旭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妇产科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新生儿窒息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所在医院自2007年1月实现妇产科责任制护理模式.将2016年出生的100妇作为观察组,2015年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妇产科责任制护理模式实施前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差异.结果:对照组窒息发生率为1.74%,观察组窒息发生率为1.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责任制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此模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内科保守治疗观察与护理

    目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患的内科保守治疗观察与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71例2015年10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科接受内科保守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患,对上述病患的临床资料、治疗资料以及护理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1例病患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并且均显著改善,其中有60例病患痊愈出院,治愈率为84.51%,其中2例病患因呼吸窘迫综合征而死亡,死亡率为2.82%,剩余9例病患处于恢复期,还在留院观察.结论:在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患进行内科保守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密切的观察与护理,能够大幅度提高治疗效果,在缓解疼痛、促进病患康复等方面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莹;张卫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关注中药不良反应,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药,随着科 技 的 发 展,中 药 也 从 传 统 剂 型 中 迅 速发展出了片剂、冲剂、胶囊剂等固体剂型,特 别 是 中 药 注 射 剂 的 出 现,使 中 药得到了全新的发展.但随着 中 药 注 射 剂 越 来 越 多 应 用 于 临 床,其 不 良 反 应的发生也逐年增加.

    作者:裴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规范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对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临床规范治疗的疗效.方法:以2015年3月1日~2016年3月1日我院确诊接收的7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按照38例/组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胃颗粒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幽门螺杆菌转阴以及6个月后随访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幽门杆菌转阴36例,对照组27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71.1%;观察组出现1例复发,对照组7例,以上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临床规范治疗能够提高疗效,提高Hp转阴率,值得推广.

    作者:贾冬清;冀玉苓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脑出血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观察

    目的:脑出血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住院号随机分为两组,标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包括安排护理人员、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实时检测患者生命体征;标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下述护理方法,具体见下文.治疗结束后,测量记录所有患者对本次治疗的护理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结果:标准组患者的总满意例为48例,护理满意率为97.9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满意例为38例,护理满意率77.5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减少护患关系纠纷,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钟幼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疗分析

    急性腹痛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病情具有病因众多、发病急、疾病进展快、病情重等特点,不仅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更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消化内科的诊治过程中,医生需高度重视急性腹痛患者,尽快明确病因,同时凭借掌握的专业诊断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疾病作出明确诊断,避免出现误诊、漏诊,为疾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余海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纳米碳在甲状腺癌术中应用探讨总结

    目的: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纳米碳对甲状旁腺保护和淋巴清扫探讨和总结.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01月至2016年12月168例甲状腺癌术中应用纳米碳保护甲状旁腺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68例患者中10例患者标本术后病检提示见甲状旁腺,淋巴结清扫数目4-25枚不等,出现低钙症状18例,全部病例均治愈,效果良好.结论: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纳米碳示踪剂可减少甲状旁腺被切除的机率,可提高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减少了手术相关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育华;赵丽娟;鲍盈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如何提高放射科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价值观念和健康意识也有了一定的改变.在人们保健意识和能力提高的情况之下,医学影像资料在通讯和交通发展的趋势当中已经成为了一种共享性的社会资源,因而不论是社会还是公众对于医疗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人们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提高,但是人们所患的疾病种类有所增加、年龄阶段也有所不同,因而对于疾病进行诊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放射科作为现代医院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对于病理特征进行分析能够帮助确定出科学化的诊疗方案.因而其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对诊断和诊治都有重要的辅助性作用.

    作者:贾窈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舒适护理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到医院进行就诊的手术患者118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中有5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方法进行手术室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舒适率为89.83%,护理满意率为96.61%,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能够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杨晓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