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目的:探讨CT平扫与常规检查用于急腹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腹症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表现和术后病理确诊,对所有患者进行CT平扫检查和常规X线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结果:CT平扫诊断阳性率为98.85%,与常规X线诊断阳性率91.95%相比明显更高,P<0.05;CT平扫鉴别病变类型中,除炎性病变出现1例误诊外,诊断符合率为96.87%,其余梗阻性病变、出血性病变及缺血性病变等均为100.0%.结论:在急腹症诊断中利用CT平扫检查诊断符合率高于常规检查,且具有一定的鉴别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韦光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例患者分成两组,两组各为2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观察分析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而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产、剖宫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窘迫的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血压进行有效控制,并对妊娠结局进行显著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俞秀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在缓解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消化系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为参照组,接受中医情志护理的35例患者为研究组,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改善情况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优,消化系反应发生率(2.9%)较比参照组(22.9%)明显较短,组间数据结果经计算后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可以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以改善,消化系反应可以显著降低,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作者:苏再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报道1例病人肾脏旋转不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异位血管压迫,左肾结石伴积水的手术护理配合.该病症在术前临床分型诊断困难,合并肾功能不良、结石或积水者不易确诊.通常认为肾旋转不良未造成梗阻等并发症时,一般不需进行矫正.但患者如出现异位血管,且有结石伴积水则治疗首选手术矫正.2016年12月12日我院通过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成功为该患者实施手术后病情好转,达到手术预期的目的:.
作者:赵舒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探讨普贝生栓与Foley尿管水囊促宫颈成熟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产妇施以Foley尿管水囊,而对照组产妇施以普贝生栓,观察两组患者促宫颈成熟与引产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产妇经治疗后其宫颈Bishop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提高,而两组治疗后Bishop评分以及促宫颈成熟的有效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产妇从引产到规律性宫缩的时间、宫缩过强的发生率、阴道分娩率以及剖宫产率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普贝生栓相比,Foley尿管水囊对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引产成功率,安全可靠,因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敏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临床路径实行与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4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行临床路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参照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22.58%、80.65%(14/62),研究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23%,护理满意度为98.39%,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参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中加强应用临床路径,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王淑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耳鼻喉科围术期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9月到2017年6月我院耳鼻喉科围术期的患者120例,随机将对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1.6%,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0%,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耳鼻喉科围术期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密切医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柯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临床生化检验中存在一些因素会影响到检验结果,因此本文就通过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临床的生化检验提供参考.方法:本文采取案例分析法,探讨其中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以及如何降低这些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结果:通过分析得出,对严重溶血的复查、采血方式、以及血液标本处理都会影响着临床生化检验的结果.结论:在严重溶血检验阶段,必须要对其进行复检,在血液采集环节,需要注意在输液对侧进行血液采集,而且还要对生化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作者:付淑琴;潘紫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急性阑尾炎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对其诊断和处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的预后.典型的急性阑尾炎,一般诊断不难,但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诊断常感困难,有时诊断错误,以致采用不必要的手术方法或延误治疗,产生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如何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漏诊,提高医疗质量,仍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作者:王志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掌握急腹症预检分诊的正确性提高分诊正确率及护理措施,方法:针对本院急诊室148例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统计预检分诊的正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要具备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需掌握分诊的技巧,更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提高急腹症预检分诊的正确率才能做好急诊的护理观察工作.
作者:唐雪莉;蔡仁飞;陈昕;吴妙略;刘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校园内传染病的预防效果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校学生3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15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教育管理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两组学生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对校园内传染病预防的知晓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关健康教育,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提高学生自身预防传染病的能力,对降低校园内出现传染病的几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乔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保温护理对麻醉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进行全麻手术的患者98例,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术中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术中接受保温护理.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各项身体指标,评估两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期躁动发生情况.监测两组患者术后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记录出现术后并发症的人数.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总分与各项得分均比术前显著提升(P<0.05),其中试验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总分,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低体温与寒战发生率为4.08%,远低于对照组的18.3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温护理可以降低麻醉患者术后应激反应,使患者平稳度过术后恢复期,同时降低了术后躁动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姜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主要就重建钢板与髓内克氏针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对比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48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重建钢板进行内固定,对照组患者采用髓内克氏针进行内固定,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为95.8%,对照组为83.3%,观察组治疗效率相对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2.5%,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法与髓内克氏针内固定法相较而言治疗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率较小,但是临床治疗时需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内固定方法,才能保证临床疗效.
作者:杨建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内科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组35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护理外,还对其进行内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出血率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内科护理干预治疗的总有效率(94.3%)高于对照组(80%),满意度调查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其开展有效内科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治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率.
作者:李怡静;刘晓玲;吴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我院采用抗感染治疗的168例患者,按照双盲均分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84例给予常规西医护理,试验组84例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感染发生率为3.6%,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出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英;李玉玲;胡建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风作为老年多发疾病,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带来巨大伤害,中医药针灸、药物、康复、情志等治疗手段在中风不同病程的适时应用,对于中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影响大,明确其介入时机和作用对于指导临床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李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分为以下几种:医院管理的因素、患者方面的因素以及护理人员的因素.内科护理风险因素的管理对策包括提高医院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对法律的认知以及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等等.
作者:李月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疼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痛苦的症状之一,有50%~90%的癌症患者直至死亡都伴有疼痛,其中半数以上是剧烈疼痛[1].2001年国际疼痛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IASP)将疼痛定义为: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体验和伴有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的情绪体验.
作者:蔡慧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妇科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变化(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在各方面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妇科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杨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并发心理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并发心理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1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HAMD评分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康复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并发心理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心理状态,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苏慧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