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李杨

关键词:优质护理, 妇科护理,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妇科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变化(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在各方面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妇科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的临床特点、剂量及诊断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是职业病的范畴内容之一,这种病主要是针对从事放射工作的工作者而言的.当这些工作者长时间的接受超剂量当量所限的外照射时,就会引起病状,这样的病一旦产生就会造成身体造血组织损伤,严重的时候可造成全身体系统的其他疾病,而此文就是论述这种病情的临床特点、剂量以及诊断情况,通过对这几方面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日后在此领域更深次的探讨研究.

    作者:林金塔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医情志护理在缓解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消化系反应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在缓解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消化系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为参照组,接受中医情志护理的35例患者为研究组,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改善情况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优,消化系反应发生率(2.9%)较比参照组(22.9%)明显较短,组间数据结果经计算后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可以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以改善,消化系反应可以显著降低,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作者:苏再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

    本文主要是对心内科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主要的方法是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3年到2014年接受治疗的老年住院患者进行了分析,并是选取87名老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我院患者在院内感染的情况以及分析引起患者在院内感染因素.结果我们通过分析与研究发现,87名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率高达20.7%,其中呼吸道感染率高(44%).其次是泌尿道感染(27.8%).本研究发现,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在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为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糖皮质激素应用以及抗生素用药时间.提示老年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采取适宜措施和方法来预防院内感染,并且治疗期间避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减少侵袭性操作,缩短住院日降低老年患者院内感染.

    作者:张启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异位妊娠患者使用甲氨喋呤和米非司酮的效果探讨

    目的:观察异位妊娠者临床使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方法:观察对象选取我院2016.2~2017.3期间收治的75例异位妊娠者,按随机排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7例(用药甲氨蝶呤)、研究组38例(加用米非司酮),对患者异位妊娠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治疗后患者病灶缩小以及β-HGG水平情况.结果:治研究组治疗率为94.7%与对照组81.1%比较,研究组疗效佳,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包块缩小、血 β-HCG水平改善情况好,P<0.05.结论:异位妊娠者临床以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进行保守治疗,疗效好,患者症状改善好.

    作者:姚丹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浅谈内科临床实践中如何解决中西医结合的相关问题

    在笔者看来,所有的医疗问题,都是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所有的医疗问题也都是在临床实践中解决的.就当前而言,人们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接受度越来越高.而作为一线的医疗工作者,在医疗工作实践中,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方案的时候也越来越多,在西医临床实践中,应用中医制药的时候也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对于西医发展与中医发展无疑都是非常有利的,但是,作为一线的工作人员,我们也不能忽略其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作者:谢志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心理咨询技能对大学生自我成长的作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不断增长的大学生群体如何健康发展,怎样把他们培养成为具备优秀人格,健康心理,社会责任感,诚信等优秀品质,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高校中开展心理咨询行之有效的几种方式方法,从而阐明了科学的合乎时代的心理咨询在当代大学生心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大力运用先进的心理咨询方法,在高校中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马红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纳米碳在甲状腺癌术中应用探讨总结

    目的: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纳米碳对甲状旁腺保护和淋巴清扫探讨和总结.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01月至2016年12月168例甲状腺癌术中应用纳米碳保护甲状旁腺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68例患者中10例患者标本术后病检提示见甲状旁腺,淋巴结清扫数目4-25枚不等,出现低钙症状18例,全部病例均治愈,效果良好.结论: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纳米碳示踪剂可减少甲状旁腺被切除的机率,可提高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减少了手术相关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育华;赵丽娟;鲍盈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妇产科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新生儿窒息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所在医院自2007年1月实现妇产科责任制护理模式.将2016年出生的100妇作为观察组,2015年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妇产科责任制护理模式实施前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差异.结果:对照组窒息发生率为1.74%,观察组窒息发生率为1.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责任制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此模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浅议中西医结合诊治内科急症

    目的:对于中西医结合诊治内科急症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某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就诊的内科急症患者92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研究组相对于对照组来讲其主要就是在单纯的西医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联合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对比和统计.结果:通过对比分析,研究组的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研究组患者在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强中医治疗,其所产生的疗效比较显著,说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疗效.

    作者:辛国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早期急性乳腺炎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疗效观察.方法:根据本院136例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护理,研究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两组进行比较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应用.

    作者:刘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病中应用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病中的价值与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月接收普外科病患者106例,将其分为两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事件以及终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跌倒、沟通不良以及导管脱落等情况几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程度、操作评分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普外科病中对护理风险管理进行应用,能够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有效的提高,降低患者与护理人员出现纠纷的几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

    作者:姜艳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年妇女妇科病的临床特点和保健方法

    目的:通过对沧州地区中年妇女常见妇科疾病发生情况的临床分析,探讨妇科保健在预防妇科疾病中的必要性,并据此提出相应的保健方法.方法:选择常见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结合妇科保健策略干预,对比两组患者(180例)的治疗有效率.结果:90例观察组有效率为72.2%,对照组有效率是57.8%,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结论:中年妇女常见妇科疾病的种类较多,常规治疗同时结合妇科保健的策略干预值得推广.

    作者:赵冰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保温护理对麻醉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研究保温护理对麻醉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进行全麻手术的患者98例,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术中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术中接受保温护理.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各项身体指标,评估两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期躁动发生情况.监测两组患者术后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记录出现术后并发症的人数.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总分与各项得分均比术前显著提升(P<0.05),其中试验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总分,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低体温与寒战发生率为4.08%,远低于对照组的18.3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温护理可以降低麻醉患者术后应激反应,使患者平稳度过术后恢复期,同时降低了术后躁动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姜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55例儿童血红蛋白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对55例儿童血红蛋白测定结果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为疾病治疗提供完善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所接收的55例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通过对艾康血红蛋白分析仪的应用,分析测定55例儿童血红蛋白含量.结果:经专家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55例儿童中有15例(占21.8%)儿童血红蛋白偏低,大多存在轻度贫血的症状.儿童患者在年龄与性别上不存在明显差异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提升儿童血红蛋白含量,呼吁全社会提高对母乳喂养的重视,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妇女对保健知识的了解,建立儿童系统化管理体系,进而有效降低贫血疾病的发病几率.

    作者:闵如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观察探究

    目的:采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进行治疗,探究药物治疗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4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口服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以三个月作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研究对象治疗期间都表现闭经,血红蛋白升高,贫血症状纠正,子宫肌瘤的体积明显缩小,病患者肾、肝功能都正常;结论:在治疗子宫肌瘤过程中,采用米非司酮疗效显著,而且不良反应不多,属于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措施.

    作者:单秋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盐酸埃克替尼对晚期复发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盐酸埃克替尼对晚期复发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0例(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晚期复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50例晚期复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盐酸埃克替尼药物治疗,观察所有患者在用药后1周、2周、3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对比所有患者在用药后1周、2周、3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用药后3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轻于用药后1周、2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盐酸埃克替尼对晚期复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更好的治疗作用,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且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池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原发性肝癌术后采用延续护理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就延续护理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以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延续护理,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结果: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延续护理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可使患者自护能力显著提升,尽快恢复各项身体机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楚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

    探讨高血压病人的健康问题.方法:针对病人存在的健康问题,采取多种的健康教育.结果:提高了病人对高血压知识的认识水平,使病人认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高血压药物按时口服的重要性,病人明显改变了不良的生活方式,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通过对病人的健康教育,改变高血压病人的不健康的行为,明显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使血压控制在稳定的理想的状态.

    作者:丁翠梅;童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耳穴贴压配合中药熏洗对肛周疾病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肛周疾病术后耳穴贴压配合中药熏洗对疼痛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0例肛周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合观察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熏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贴压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肛周疾病术后疼痛的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陆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口腔全科医师与口腔全科医疗

    根据从事的医疗服务不同,可以将口腔医师分为口腔全科医师和口腔专科医师两种.两种医师工作各具有自己的特点与优势,都是口腔医疗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承担着口腔医疗保健重要工作,对保持我国民众口腔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临床上对于口腔全科医师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对于口腔全科医师的重视度不及口腔专科医师.对比,本文从口腔全科医师的角度,结合口腔全科医疗工作特点,对其服务范围、工作特点进行了分析.

    作者:颜莉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