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西省临猗县中学生健康体检调查分析

姚望强

关键词:山西省, 临猗县, 中学生, 健康体检, 学生常见病, 学校卫生, 健康检查, 健康档案, 工作条例, 中和, 防治, 报告
摘要:为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2014年4月对临猗二中和北辛乡中学1466名中学生进行了健康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纵隔气肿一例

    患者男,17岁,学生。因“胸闷6 d,加重半天”入院。患者6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不适,症状不明显,无呼吸困难等特殊伴随症状,当时未予重视诊治。入院当日下午开始患者自觉胸闷症状较前加剧,无咳嗽、咳痰,无咯血及痰中带血,无呕血黑便。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105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5/80mmHg(1 mmHg=0.133 kPa),脉搏血氧饱和度93%。体型较瘦,神志清楚,呼吸平稳。颈软,无抵抗感,甲状腺未触及肿大,气管居中。颈胸部未见明显皮下气肿,胸廓无畸形。肋间隙正常,语颤对称,无胸膜摩擦感,两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口罗音,心律齐,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入院后胸部CT(图1)示:食管下段胸主动脉旁气体影,局限性气肿,考虑纵隔气肿。入院诊断:纵隔气肿。入院后予以抗炎等保守治疗1周后复查胸部CT示纵隔内局限性气肿较前明显吸收。患者胸闷症状明显缓解,予以出院。

    作者:曹友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妇科肿瘤围手术期脑梗死患者11例临床分析

    脑梗死是妇科围手术期严重而少见的并发症,有研究报道围手术期脑梗死发病率为0.02%~0.70%[1],其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一旦发生,将显著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严重影响手术的终结果并大幅降低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11例发生妇科围手术期脑梗死患者,现将其原因及临床特点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雅芹;孙立新;王明元;闫丽隽;牛悦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普外科手术中手术切口感染分析

    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普外科是外科手术较多的科室,是切口感染的高发区。术后切口感染影响患者健康,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影响手术疗效,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治疗不及时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了解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利于做好预防措施,控制感染,降低感染的发生风险,提高疗效。

    作者:宋培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山西省临猗县中学生健康体检调查分析

    为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2014年4月对临猗二中和北辛乡中学1466名中学生进行了健康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姚望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2010-2013年聚合酶链反应室间质量评价回顾性分析

    近年来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是迅速发展的检测病毒复制的一种方法,我室作为2009年新成立的PCR检验室,相比其他已经成熟的实验室,做好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PCR室的质量控制分为两大部分: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室内质量控制主要监测实验室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提高检验灵敏度及准确率的重要方法之一[1,2],室间质量评价是通过实验室间的比对,观察各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一致性,并采取一定措施使各实验室结果趋于一致[3]。实验室成立后,在每天做室内质量控制监测实验结果的基础上,2010年即参加了原卫生部临检中心统一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从而了解各实验室之间的差异。现对2010—2013年参加的室间质量评价结果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玉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先天性桡骨缺如伴腕手发育不全一例

    患者女,9岁,足月顺产,否认产伤史,家族群中无明显畸形,智力发育正常。出生即发现左前臂弯曲。查体示左肘部挛缩,左腕部屈曲畸形、成角,左手部分掌骨、指骨缺如,腕部较对侧纤细。颅面部、右上肢及双下肢未见明显畸形。X线示:左前臂向桡侧轻度弯曲,尺骨呈轻度弯曲,尺骨骨干粗大凹面向桡侧,左手第1、2掌骨、指骨缺如,左腕部仅见2个骨化中心。X线诊断,左侧桡骨缺如并左腕、左手发育不良(图1)。左侧桡骨缺如。左尺骨短粗弯曲畸形,左侧第1、2掌骨及拇指、食指指骨缺如,手向桡侧偏斜,与尺骨干近成直角,形似“拐杖手”。尺腕关节脱位,腕骨骨化延迟。

    作者:张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实用医技杂志》常见英文缩写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卵巢巨大肿瘤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卵巢疾病发病率高,涉及病种广泛,其中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率位于妇科肿瘤第2位,病死率居首位,5年生存率仅30%[1],很大农村妇女就诊时卵巢肿瘤体积已经很大,甚至形成盆腹腔的巨大占位,因此对卵巢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尤为重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有着优越的软组织分辨力,可以显示组织固有的T1和T2信号强度,能够提供超声和CT检查不易提供的组织特征信息,在诊断卵巢良性病变以及鉴别盆腔内其他的良、恶性肿瘤时,其诊断准确性超过了超声和CT检查,并成为检查这些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2-6]。现将我院收治的卵巢肿瘤患者的资料分析总结如下,以期探讨巨大卵巢肿瘤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作者:王俊波;郭兴华;张崇杰;张晓红;杨晓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前列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患者男,40岁,间断性血尿、血精1月余,1周前症状加重,伴明显尿痛、尿频、尿线中断、尿不尽感。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腰曲线对称存在,双肾区未及叩痛,沿双输尿管走行区未触及条索状肿物及压痛,膀胱区稍隆起,压痛阴性,阴毛呈男性分布,尿道外口未见异常分泌物,肛诊前列腺3度增生,质硬,中央沟消失,肛门括约肌正常。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92 ng/mL,游离PSA 0.30 ng/mL,游离PSA/总PSA 15.63 ng/mL,血细胞分析,肝、肾功能及凝血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X线片、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侧精囊腺后方低回声包块,性质待定。前列腺磁共振成像(MRI)示:前列腺肿物,考虑前列腺肉瘤。骨扫描示:未见明显异常。病理结果:前列腺切除标本病理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图1,2):前列腺恶性肿瘤,倾向分化差的癌。CD3(部分+),CD20(弥漫+),MUM1(+),Bcl-6(+),Syn(-), CgA(-),CD56(-),CD10(-),CD99(-),NSE(-),AE1/AE3(-),Vimentin(+++),PSA(-),CD34(-),Desmin(-),SMA(-), P63(部分弱+),CK7(-),Ki67(>90%+),符合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2],非生发中心起源[3]。影像结果:前列腺MRI平扫示:前列腺体积明显增大,前列腺正常结构消失,前列腺左侧可见团块状肿物突出于前列腺轮廓外,边缘呈浅分叶状,病灶以长T1、等T2信号为主,其内间以条索状等高T1、低T2信号影, DWI序列病灶呈明显高信号(图3,4),弥散加权成像(DWI)图像示:病灶呈高信号改变,钙化区呈低信号。病变累及前列腺中央带、交界带及外周带,边缘呈分叶状改变。

    作者:杨向丽;郭东强;李丽;李雪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江苏省常州市2013年结核耐药情况调查与分析

    多药耐药结核病(MDR-TB)是指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利福平等≥2种抗结核药物耐药[1]。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指除耐多药之外对任何氟喹诺酮类药物以及3种二线注射药物(硫酸卷曲霉素、卡那霉素和阿米卡星)中至少1种具有耐药性的结核分枝杆菌[2]。因M/XDR-TB治疗时间长,治愈率低,多药耐药结核病已经严重影响了国民的身心健康[3]。为了解常州地区2013年多药耐药结核耐药情况,探讨耐药的发展趋势,从收集的601株结核分枝杆菌菌株中,找出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的菌株,并分析其药敏情况,以期为M/XDR-TB的治疗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小春;朱敏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CT动脉造影血管成像在支气管扩张中的临床诊断治疗价值

    支气管扩张咯血为内科常见急症,常规诊断已大部分被CT尤其是高分辨CT(HRCT)所取代。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常发现一些疑似支气管扩张的病例,常规CT甚至HRCT仍未能确诊。随着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技术不断成熟、精细,对术前检查尤其是隐匿部位局限性支气管扩张的诊断率及影像检查手术指导提出更高要求。本研究收集了我院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证实为支气管扩张患者20例,回顾性再读片,探讨术前1周HRCT尤其是CT支气管动脉造影(CTA)检查对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价值及治疗指导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震萍;钱厚龙;王忠明;王桂红;朱明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加湿器在石蜡切片中的应用

    北方的冬季比较干燥,尤其是供暖以后湿度特别低。在石蜡切片过程中,由于磨擦产生静电,不仅给技术员带来不便,还影响切片质量[1]。我们在切片时采用空气加湿器来增加周围的湿度,防止静电的产生,以保证切片质量。

    作者:崔京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方法的改进

    甜蜜素,学名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属于非营养型合成甜味剂。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国家标准对甜蜜素在食品中的使用量有着严格的规定。目前,食品中甜蜜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比色法及薄层色谱法。现行的国家标准检验方法为GB/T 5009.97-2003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其第一法采用填充柱单浓度点变换体积标准曲线气相色谱法,这种用单管制作标准曲线本身就值得商榷,又因采用填充柱法分离效果有限,干扰大,易造成峰形拖尾,给积分定量造成一定误差。本研究结合文献[1-3]和工作经验,采用SE-54毛细管色谱柱代替填充柱,建立适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的甜蜜素测定方法。

    作者:沈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鲍曼不动杆菌186株耐药性分析

    鲍曼不动杆菌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且很容易在监护病房流行。由于鲍曼不动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其耐药机制复杂,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以及喹诺酮类抗生素已呈现多重耐药,给临床治疗其所致感染带来很大困难。为能更好地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本研究对本院2010—2013年住院患者标本分离的186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军军;姚素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从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以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为主要症状的心脏病[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当前治疗冠心病的好方法,主要是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 PCI在临床上应用的比较广泛,但是对于很多冠心病患者实施PCI之后缺乏正确的护理措施,患者功能恢复进展缓慢,使得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之后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

    作者:关亚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不完全性肾输尿管重复畸形一例

    患者女,34岁。近1个月感觉腰部困痛,长时间站立后有加重感(患者职业为售货员)。患者入院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无明确家族遗传病史。患者以仰卧位为主辅以侧卧位行双肾、双输尿管、膀胱B型超声检查。患者以仰卧位为主于辅以头高足低倾斜位及立位下多角度旋转行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 B超检查提示:右侧2组集合系统,肾盂、肾盏扩张、积水,右侧输尿管扩张。诊断:右肾重复畸形、肾积水、右侧输尿管扩张。静脉肾盂造影提示:右侧双肾盂、双输尿管,2条输尿管于右侧骶髂角区合二为一后入膀胱,右侧肾盂、肾盏扩张、积水,下方肾盂出口的输尿管扩张明显。诊断:右侧不完全性肾输尿管重复畸形。

    作者:武义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鼻泪管囊肿一例

    患者女,25岁,孕31周,2013年9月首次来我院行孕晚期常规超声检查:增大的子宫内可见一胎儿回声,宫底可见胎头光环,胎儿颅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胎儿上唇连线未见明显中断;胎儿四腔心切面观可见,结构清晰;胎儿肝、双肾可见,胃泡及膀胱无回声均能显示;胎盘、脐带未见明显异常;羊水量正常。胎儿左眼眶内下方可见一个大小约10 mm×9 mm无回声,呈圆形,边界清晰,内透声好,后壁回声增强(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其内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单活胎,晚孕,臀位。胎儿左眼眶内下方囊性回声,考虑鼻泪管囊肿可能,建议追踪复查。该孕妇分别于孕35周、孕39周复查,胎儿左眼眶内下方囊性回声无明显变化(图2)。产后新生儿左眼内下方可见皮肤稍隆起,触之有囊性感,经眼科及超声检查证实为鼻泪管囊肿。家属遂每日辅以轻柔手法按摩患处数次,并定期复查超声,直至鼻泪管囊肿消失。

    作者:余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肺炎克雷伯菌1132株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肺炎克雷伯菌属肠杆菌科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该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常见的引起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常常感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大量应用、不断更新、化学治疗等多种因素,促使该菌引起的医院院内感染和耐药率上升,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随着三代头孢菌素的不合理使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菌株日渐增多,使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本研究对我院2012—2013年2年间临床分离的1132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了标本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依据,以此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从而减缓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郝慧明;韩兰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