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1-2013年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杨春平

关键词:麻醉药品, 镇痛作用,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连续使用, 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枢抑制作用, 应用数据, 身体依赖性, 临床合理用药, 晚期癌症, 使用情况, 合理使用, 两重性, 瘾癖, 医疗, 药物, 危害, 统计, 疼痛
摘要: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容易产生身体依赖性、成瘾癖的具有镇痛作用和中枢抑制作用的药物。这类药品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有很强的镇痛作用,合理使用可缓解剧烈疼痛,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医疗上必不可少的药品;另一方面,若管理不当,又不规范地连续使用易产生依赖性,若流入非法渠道则成为毒品,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因此,对于麻醉药品的合理应用和监管愈来愈受到国家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为认识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了解麻醉药品的应用趋势,现对2011—2013年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加湿器在石蜡切片中的应用

    北方的冬季比较干燥,尤其是供暖以后湿度特别低。在石蜡切片过程中,由于磨擦产生静电,不仅给技术员带来不便,还影响切片质量[1]。我们在切片时采用空气加湿器来增加周围的湿度,防止静电的产生,以保证切片质量。

    作者:崔京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自动配药机的效能分析与应用

    随着现代医疗行业的迅速发展,医院药房自动化也渐渐普及,我院于2011年建成这一系统,为医院药房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自动化设备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变了药房工作的传统模式,使药房无论从内部管理还是到对外服务都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1]。自动化药房是国际上一项成熟的技术,通过人工智能和机械传输手段,它可以极大地提高药品在摆药终端储运的效率,减少差错率,带来药房经营方式的转变和运营模式的升级。自动分包机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至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国外应用较广泛[2-4]。

    作者:欧国伟;陈妮诗;谢燕萍;庞佩珊;徐巧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实用医技杂志》常见英文缩写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措施

    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逐步深入,无偿献血事业发展迅猛,献血模式有较大转变,无偿机采血小板属血站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具疗效好、纯度高、作用快的优点,临床对机采血小板的需求日渐增长,但公众对献血的理解,多仍停留在全血捐献的层面,认识机采血小板模式不足,特别是首次参与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顾虑和疑虑心理严重,影响自愿机采血小板献血发展进程,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非常必要,是使初次献血者向固定献血者转换,保障献血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1]。本研究选取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就常规护理与分析心理状况,针对性加强心理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詹伟波;李诗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远程会诊系统在山西省某肿瘤医院的应用

    远程医疗(telemedicine)是网络科技与医疗技术结合的产物,通常包括:远程诊断、专家会诊、信息服务、在线检查和远程交流等主要部分,它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基础,实现对医学资料和远程视频、音频信息的传输、存储、查询、比较、显示及共享。这种高新技术不受国域限制、地域限制、大城市与边远地区的限制,医学专家和患者之间通过远程医疗会诊建立起全新的联系[1],患者在原地、原医院即可接受远地专家的会诊及其指导下的治疗与护理,从而节约医生和患者大量时间和金钱[2]。

    作者:田园;张文丽;蓝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B超定位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中的疗效分析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男性多于女性。自20世纪80年代初西德Chauss等[1]首次报道72例水中聚焦冲击波体外粉碎肾结石的临床效果以来,该技术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重视,并迅速发展,治疗效果显著。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无需麻醉等优点,已被《中国尿石症诊治指南(2007年)》推荐为直径≤2.0 cm尿路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2]。现将我院2009年2月至2014年5月采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治疗输尿管结石919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向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卵巢巨大肿瘤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卵巢疾病发病率高,涉及病种广泛,其中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率位于妇科肿瘤第2位,病死率居首位,5年生存率仅30%[1],很大农村妇女就诊时卵巢肿瘤体积已经很大,甚至形成盆腹腔的巨大占位,因此对卵巢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尤为重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有着优越的软组织分辨力,可以显示组织固有的T1和T2信号强度,能够提供超声和CT检查不易提供的组织特征信息,在诊断卵巢良性病变以及鉴别盆腔内其他的良、恶性肿瘤时,其诊断准确性超过了超声和CT检查,并成为检查这些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2-6]。现将我院收治的卵巢肿瘤患者的资料分析总结如下,以期探讨巨大卵巢肿瘤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作者:王俊波;郭兴华;张崇杰;张晓红;杨晓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前列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患者男,40岁,间断性血尿、血精1月余,1周前症状加重,伴明显尿痛、尿频、尿线中断、尿不尽感。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腰曲线对称存在,双肾区未及叩痛,沿双输尿管走行区未触及条索状肿物及压痛,膀胱区稍隆起,压痛阴性,阴毛呈男性分布,尿道外口未见异常分泌物,肛诊前列腺3度增生,质硬,中央沟消失,肛门括约肌正常。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92 ng/mL,游离PSA 0.30 ng/mL,游离PSA/总PSA 15.63 ng/mL,血细胞分析,肝、肾功能及凝血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X线片、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侧精囊腺后方低回声包块,性质待定。前列腺磁共振成像(MRI)示:前列腺肿物,考虑前列腺肉瘤。骨扫描示:未见明显异常。病理结果:前列腺切除标本病理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图1,2):前列腺恶性肿瘤,倾向分化差的癌。CD3(部分+),CD20(弥漫+),MUM1(+),Bcl-6(+),Syn(-), CgA(-),CD56(-),CD10(-),CD99(-),NSE(-),AE1/AE3(-),Vimentin(+++),PSA(-),CD34(-),Desmin(-),SMA(-), P63(部分弱+),CK7(-),Ki67(>90%+),符合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2],非生发中心起源[3]。影像结果:前列腺MRI平扫示:前列腺体积明显增大,前列腺正常结构消失,前列腺左侧可见团块状肿物突出于前列腺轮廓外,边缘呈浅分叶状,病灶以长T1、等T2信号为主,其内间以条索状等高T1、低T2信号影, DWI序列病灶呈明显高信号(图3,4),弥散加权成像(DWI)图像示:病灶呈高信号改变,钙化区呈低信号。病变累及前列腺中央带、交界带及外周带,边缘呈分叶状改变。

    作者:杨向丽;郭东强;李丽;李雪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CT动脉造影血管成像在支气管扩张中的临床诊断治疗价值

    支气管扩张咯血为内科常见急症,常规诊断已大部分被CT尤其是高分辨CT(HRCT)所取代。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常发现一些疑似支气管扩张的病例,常规CT甚至HRCT仍未能确诊。随着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技术不断成熟、精细,对术前检查尤其是隐匿部位局限性支气管扩张的诊断率及影像检查手术指导提出更高要求。本研究收集了我院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证实为支气管扩张患者20例,回顾性再读片,探讨术前1周HRCT尤其是CT支气管动脉造影(CTA)检查对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价值及治疗指导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震萍;钱厚龙;王忠明;王桂红;朱明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江苏省常州市2013年结核耐药情况调查与分析

    多药耐药结核病(MDR-TB)是指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利福平等≥2种抗结核药物耐药[1]。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指除耐多药之外对任何氟喹诺酮类药物以及3种二线注射药物(硫酸卷曲霉素、卡那霉素和阿米卡星)中至少1种具有耐药性的结核分枝杆菌[2]。因M/XDR-TB治疗时间长,治愈率低,多药耐药结核病已经严重影响了国民的身心健康[3]。为了解常州地区2013年多药耐药结核耐药情况,探讨耐药的发展趋势,从收集的601株结核分枝杆菌菌株中,找出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的菌株,并分析其药敏情况,以期为M/XDR-TB的治疗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小春;朱敏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不完全性肾输尿管重复畸形一例

    患者女,34岁。近1个月感觉腰部困痛,长时间站立后有加重感(患者职业为售货员)。患者入院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无明确家族遗传病史。患者以仰卧位为主辅以侧卧位行双肾、双输尿管、膀胱B型超声检查。患者以仰卧位为主于辅以头高足低倾斜位及立位下多角度旋转行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 B超检查提示:右侧2组集合系统,肾盂、肾盏扩张、积水,右侧输尿管扩张。诊断:右肾重复畸形、肾积水、右侧输尿管扩张。静脉肾盂造影提示:右侧双肾盂、双输尿管,2条输尿管于右侧骶髂角区合二为一后入膀胱,右侧肾盂、肾盏扩张、积水,下方肾盂出口的输尿管扩张明显。诊断:右侧不完全性肾输尿管重复畸形。

    作者:武义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从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以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为主要症状的心脏病[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当前治疗冠心病的好方法,主要是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 PCI在临床上应用的比较广泛,但是对于很多冠心病患者实施PCI之后缺乏正确的护理措施,患者功能恢复进展缓慢,使得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之后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

    作者:关亚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先天性桡骨缺如伴腕手发育不全一例

    患者女,9岁,足月顺产,否认产伤史,家族群中无明显畸形,智力发育正常。出生即发现左前臂弯曲。查体示左肘部挛缩,左腕部屈曲畸形、成角,左手部分掌骨、指骨缺如,腕部较对侧纤细。颅面部、右上肢及双下肢未见明显畸形。X线示:左前臂向桡侧轻度弯曲,尺骨呈轻度弯曲,尺骨骨干粗大凹面向桡侧,左手第1、2掌骨、指骨缺如,左腕部仅见2个骨化中心。X线诊断,左侧桡骨缺如并左腕、左手发育不良(图1)。左侧桡骨缺如。左尺骨短粗弯曲畸形,左侧第1、2掌骨及拇指、食指指骨缺如,手向桡侧偏斜,与尺骨干近成直角,形似“拐杖手”。尺腕关节脱位,腕骨骨化延迟。

    作者:张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妇科肿瘤围手术期脑梗死患者11例临床分析

    脑梗死是妇科围手术期严重而少见的并发症,有研究报道围手术期脑梗死发病率为0.02%~0.70%[1],其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一旦发生,将显著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严重影响手术的终结果并大幅降低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11例发生妇科围手术期脑梗死患者,现将其原因及临床特点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雅芹;孙立新;王明元;闫丽隽;牛悦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正常甲状旁腺超声表现

    随着现代医疗设备技术的提高,超声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展,有关甲状旁腺文献的报道逐渐增多,目前对正常甲状旁腺(parathyroid glands,PTG)超声影像学特征争议颇多,有文献报道正常PTG超声表现多为低回声[1-3],也曾有学者认为由于PTG微小且与周围组织结构之间的声阻抗差较低,超声几乎不能显示正常的PTG [4],亦有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正常PTG多表现为高回声[5-7]。本研究对120名健康体检者及拟手术的30例甲状腺肿瘤术前者进行检查,现将有关PTG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俊花;薛改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间位结肠对超声检查的影响

    间位结肠系由希腊学者Chilaiditi等于1910年首次报道,亦称Chilaiditi综合征,指结肠(多为肝曲)由肝前间隙或肝后间隙进入肝脏与横膈之间。本文结合实际病例,探讨间位结肠对超声检查的影响。

    作者:蒋昌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临床价值

    引起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常见疾病是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也是引起小儿腹痛的常见疾病,临床上多见于7岁以下儿童,一般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腹痛以脐周及右下腹多见,呈阵发性发作,有压痛和反跳痛,痛点不固定。临床上易与急性阑尾炎相混淆,本文将我科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68例急性腹痛患儿中检查出258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曹文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普外科手术中手术切口感染分析

    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普外科是外科手术较多的科室,是切口感染的高发区。术后切口感染影响患者健康,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影响手术疗效,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治疗不及时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了解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利于做好预防措施,控制感染,降低感染的发生风险,提高疗效。

    作者:宋培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注射点显像联合计数方法在肾动态显像中的应用

    肾动态显像是临床常用的评价肾脏功能的技术方法,可以为临床提供丰富的图像和数字信息,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1]。注射点显像并计数则是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探索应用的一种方法。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患者显像结束后注射点显像并计数无明显放射性浓聚灶,计数值在相对稳定的一个区间内,少数患者则注射点出现放射性浓聚灶,计数值多数高于该区间。我们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以发现和论证注射点显像并计数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与应用价值。

    作者:张其波;焦永法;刘京伟;滕海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