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6例

康桂艳;李波

关键词:参芪扶正注射液, 化疗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lung cancer, 现报告如下, 一般状况, 化疗药物, 毒性反应, 单纯化疗, 不良反应, 患者, 辅助, 方法
摘要:化疗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为减轻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我科于2002年4月-2005年3月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36例,并与单纯化疗组的36例对照,现报告如下.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内异丸合内异灌肠液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内异丸合内异灌肠液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抗子宫膜抗体(EMAB)和癌抗原125(CA125)的影响.方法对58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采用随机单盲的研究方法分成3组,A组(采用内异丸口服)16例;B组(内异丸口服加内异灌肠液灌肠)24例;C组(采用丹那唑口服)18例,3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进行疗效评定,并检测3组治疗前后血清EMAB与CA125.结果3组临床疗效比较B组优于C组(P<0.05),A组优于C组(P<0.05),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EMAB和CA125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内异丸合内异灌肠液可增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但对EMAB和CA125无明显影响.

    作者:邬素珍;陈秀廉;黄月婵;刘春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补阳还五汤有效部位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caspase表达的作用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中4类有效部位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是否是通过抑制脑组织caspase表达而实现的.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2 h再灌注46 h,分别于缺血前和缺血后12、24、36 h给予由补阳还五汤提取的生物碱、苷、多糖和苷元,以尼莫地平为对照药.以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1、caspase-3、caspase-8蛋白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侧脑组织caspase-1、caspase-3蛋白表达增强,caspase-1主要表达在脉络膜,caspase-3在海马、皮质和髓质均有表达.补阳还五汤中生物碱、苷、多糖和苷元均可抑制caspase-1表达,尼莫地平对caspase-1表达无显著影响.生物碱可抑制海马和髓质区caspase-3表达,苷和苷元可抑制海马、皮质和髓质caspase-3表达,尼莫地平可抑制海马和髓质caspase-3表达,而多糖对其无显著影响.各组caspase-8表达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补阳还五汤中生物碱、苷、多糖和苷元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1表达,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对抗缺血后炎症反应.生物碱、苷和苷元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表达,抑制缺血后神经元凋亡,从而对抗神经元迟发性死亡.生物碱、苷、多糖和苷元可能是补阳还五汤抗缺血性脑损伤的主要物质基础.

    作者:唐映红;李花;陈北阳;陈瑞芬;邓常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黄芪注射液对IgA肾病患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肾小管功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inary 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UNAG)与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改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分析黄芪注射液对IgAN患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7例IgAN患者随机分为黄芪组和对照组,均予潘生丁、洛汀新等口服,黄芪组加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蛋白的变化,尿RBP及UNAG等肾小管功能指标.采用CMIAS2000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测量肾小球的包曼氏囊、肾小管及血管面积总和与所采集图像的总皮质面积.结果尿RBP、NAG与肾间质病理改变相关.黄芪组治疗后尿蛋白明显下降,肾小管功能好转,血白蛋白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与尿RBP密切相关;黄芪注射液治疗Ⅰ-gAN效果显著.

    作者:李素敏;严静霞;杨林;曾文;王彦;傅淑霞;段惠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拐杖在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作用

    笔者从事中医骨科专业近30年,正骨按摩治疗腰腿痛是本职工作之一.对急性腰间盘突出的起因、病程、进展、治疗、愈后等非常熟悉,还经常去指导患者.前不久我本人亦患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CT检查显示,L4、L5及L5、S1腰椎间盘突出,左侧神经根受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巧妙的应用了拐杖,对病情的恢复起到了很大作用,现将体会叙述于下.

    作者:郑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6例

    化疗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为减轻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我科于2002年4月-2005年3月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36例,并与单纯化疗组的36例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康桂艳;李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心脑舒通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及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脑舒通胶囊(主要起效成分为蒺藜总皂苷)对高脂血症大鼠心肌梗死(MI)后心肌细胞凋亡及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蒺藜皂苷抗高脂大鼠MI后心室重构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高脂血症心肌梗死复合模型,采用TUNEL和免疫组化SP法,观察蒺藜总皂苷对MI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以及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蒺藜总皂苷可减轻MI后心肌细胞损伤和心室重构的程度;(2)与高脂心梗组相比,蒺藜总皂苷大剂量、辛伐他汀均降低MI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并能下调Bax蛋白表达(P<0.05),各治疗组之间作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蒺藜总皂苷可通过调控Bax/Bcl-2蛋白表达比值,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抗MI后心室重构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郭艳;殷惠军;史大卓;陈可冀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药不同组分对小鼠缺血脑组织蛋白表达谱的影响

    目的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中药不同组分对小鼠缺血脑组织蛋白表达谱的影响.方法黄芩苷、栀子苷、胆酸、珍珠母分别干预缺血再灌小鼠3h后,断头取脑,提取蛋白,用蛋白质芯片比较分析以上组分对小鼠缺血脑组织蛋白表达谱影响的差异.结果黄芩苷、栀子苷、胆酸、珍珠母可影响5373Da,5707Da,15103Da 3个靶点蛋白的表达,中药对蛋白表达具有多靶点性和差异性.结论蛋白质芯片技术是探索中药药理机制的有效手段.

    作者:宋元英;王忠;曲迅;杨美香;邓碧萍;李澎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通心络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炎症反应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通心络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炎症反应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结扎冠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大鼠心梗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心梗组、通心络干预组[2.0g/(kg·d)],应用组织病理学的方法观察术后1、2及4周梗死区与非梗死区炎性细胞浸润的情况;以半定量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炎性因子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心肌梗死后1周及2周,在心梗组及通心络干预组,梗死区与非梗死区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至心肌梗死后4周,炎症反应消退,但TNF-α表达持续增加.通心络干预后炎性细胞浸润减轻,TNF-α表达降低.结论通心络能减轻心梗后心肌炎症反应,降低炎性因子TNF-α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

    作者:孔强;杨新春;刘秀兰;吕月平;石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以药测证绘制肾虚证两大基因网络调控路线图谱

    目的研究肾虚证基因网络调控的路线和规律.方法选择青年组(4月龄)、老年组(24月龄)、淫羊藿总黄酮(Epimedium Flavonoids,EF)治疗组SD大鼠,取全面反映肾虚的7个组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淋巴细胞、骨骼、肝脏、肾脏,采用Affymetrix公司的大鼠全基因组芯片再次重复肾虚证基因表达谱差异研究.结果老年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显示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与促甲状腺激素(TSH),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HR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结合蛋白(IGF、IGFBP);淋巴细胞显示与细胞生长相关的生长因子相关蛋白(GFRP),与免疫调节相关的IFNγ、IL-4、IL-6等;骨骼显示甲状旁腺(PTH)、降钙素(calcitonin)与骨基质相关的前胶原、胶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等;肝脏显示氧化磷酸化相关的细胞色素Cytochrome P450、NADH脱氢酶,与蛋白质代谢相关的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与糖代谢相关的葡萄糖-6-磷酸酶(G-6-Phosphatase)均为低表达.EF作用后,可见老年大鼠7个标本低表达的基因几乎全部上调,此外还有大量与衰老机理相关的基因明显上调.包括HPA轴的神经递质如GABA,激素如GnRH,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如CyclinB,免疫调节相关基因如NF-κB105;淋巴细胞与生长调节相关的基因如GFRP,免疫调节相关的基因如IFNγ;骨骼的甲状旁腺、降钙素、IGF、前胶原、胶原、GnRH、Progesterone等;肝脏的大量代谢相关的基因如Cytochrome P450、NADH脱氢酶;肾脏的代谢相关基因及钠、氯通道等基因.结论通过以药测证,发现肾虚证大鼠模型存在神经-内分泌-免疫以及神经-内分泌-骨代谢两大基因调控路线的紊乱,补肾能纠正该网络功能低下.

    作者:沈自尹;陈瑜;黄建华;刘小雨;张新民;陈伟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第二次中印传统医药研讨会纪要

    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的支持和资助下,在中国驻印度使馆的协助下,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负责筹办的第二次中印传统医药研讨会于2005年9月22-24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有40多人.大会主席由原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同济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黄光英教授和印度国家植物药研究所所长、印度参会代表团团长Dr.P.Pushpangadan共同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中医中药学科主任王昌恩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印度卫生部传统医药管理局Dr.S.Thirunavukkarasu参加会议并致辞;大会特邀中印双方传统医药领域的知名专家16人作专题报告.本次会议得到了筹办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同济医学院副院长龚树生教授、附属同济医院院长陈安民教授亲临大会并作热情洋溢的讲话,使与会中印嘉宾倍感亲切.本次会议始终在热烈而友好的氛围中进行交流与讨论,中印科学家交流了双方在传统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沟通了双方加强合作的意向,增进了中印科学家间的友谊,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作者:陆付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益气活血法对提高老年髋部手术围手术期安全性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药疗法对提高老年髋部手术围手术期安全性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72例老年髋部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及治疗情况,并采用χ2检验对单纯汤药组与汤药加丹参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组围手术期内发生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采用益气活血法防治老年髋部手术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中汤药加丹参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组对改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和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效果显著.结论运用中医药疗法对防止老年髋部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刘军;万豫尧;蔡德;许树柴;王慧敏;吕燃;李晓初;刘岩;曾伟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佐药及其在方剂中的运用

    方剂配伍中佐药与它药的关系和作用为复杂.考察表明,历代医家对佐药虽有所阐述,但侧重从反佐和治疗兼症确认其配伍作用.现代则归纳为佐助、佐制和反佐3个方面作用,在保留历代认识基础上,每一作用都增加了多种新的内容.本文认为,掌握佐药多种作用和配伍关系,有助于因病因方制宜,科学精准地选用佐药.

    作者:周昕欣;李波;梁茂新;李开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大黄(庶)(虫)虫丸对大鼠脑出血模型海马组织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黄(庶)(虫)虫丸对大鼠脑出血模型海马组织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探讨大黄(庶)(虫)虫丸对脑出血大鼠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法诱导脑出血大鼠模型,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观察大黄(庶)(虫)虫丸对大鼠脑组织海马中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天门冬氨酸(aspartic acid,Asp)及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影响.结果脑出血模型组3天后海马的氨基酸含量(μmol/g)Glu(15.2926±4.2429)、Asp(3.6384±3.1021)和GABA(0.3859±0.1846)含量明显的高于正常组Glu(8.5040±1.7794)、Asp(1.2669±0.4695)和GABA(0.1770±0.0472)和假手术组Glu(8.0057±1.1227)、Asp(1.4986±0.4174)和GABA(0.1829±0.04665)(P<0.05),而中药大黄(庶)(虫)虫丸治疗组的Glu(9.0550±1.7195)、Asp(1.8085±0.6862)和GABA(0.1993±0.0424)含量明显降低于脑出血模型组(P<0.05).结论提示大黄(庶)(虫)虫丸能抑制兴奋性氨基酸(Glu、Asp)的释放,纠正兴奋性氨基酸(EAA)/抑制性氨基酸(IAA)失衡,从而达到减轻脑组织损害的作用.

    作者:戴高中;陈汝兴;卫洪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声带小结疗效的喉镜观察及嗓音声学分析

    声带小结是耳鼻咽喉科一种常见疾病,易反复发作,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手术难度较大,稍有不慎损伤声带就会造成创伤性声嘶,故不易被患者接受,而且术后复发率较高,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声带小结90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彦君;毕胜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大动脉炎的临床观察

    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血管炎,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并可累及肺动脉.一般为多处动脉同时或先后受累,临床可以出现复杂的多器官或肢体缺血表现.目前缺乏有针对性、疗效好的治疗药物.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以益气补血、活血解毒法为治疗原则制成复脉饮,结合西药治疗活动期TA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冼宜;王璟璐;尹晶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益气活血法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和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益气活血法、益气法、活血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下分别加入益气活血药(36例)、益气药(24例)及活血药(20例).治疗2周后对3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功能测定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益气活血组(91.7%),分别与益气组(66.7%)、活血组(65.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心功能测定指标3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治疗后益气活血组与益气组、活血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3组治疗方法均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但益气活血法较单纯益气法、单纯活血法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李丹萍;陈强;易莉;赵阳;廖辉;徐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三通法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TNF-α及IL-1 β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通法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三通组采用三通法治疗,手足针组采用针刺手足穴位治疗.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第6、12和28天TNF-α、IL-1β含量,同时观察比较针刺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三通组、手足针组血清TNF-α、IL-1β含量水平均呈下降趋势(P<0.05);治疗后28天三通组与手足针组血清TNF-α、IL-1β含量接近健康人组水平;三通组与手足针组比较,TNF-α、IL-1β含量水平下降趋势更明显(P<0.05).与手足针组比较,三通组可明显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P<0.05).结论三通组可降低血清TNF-α、IL-1β含量水平,减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以及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作用优于手足针组.

    作者:季杰;刘慧林;程金莲;王麟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预防ST段上抬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衰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对ST段上抬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所致心衰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STEMI患者97例,分为西医对照组、参附小剂量组及参附大剂量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参附小剂量及大剂量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静脉注射0.3ml/(kg·d)、0.6ml/(kg·d)的参附注射液,14天后比较3组心衰发生率,并按心功能Killip分级标准比较心衰严重程度.结果3组患者的心衰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但参附小剂量组和参附大剂量组的心衰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且参附大剂量组的疗效优于参附小剂量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参附注射液有助于减轻心衰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作者:李泽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或单纯CHOP方案治疗中度非霍奇金氏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入选的60例中度非霍奇金氏恶性淋巴瘤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治疗,平均化疗5.7周期.对照组28例,单纯用CHOP方案治疗,平均化疗5.6周期.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CR)18例,部分缓解(PR)4例,稳定(NC)7例,进展(PD)3例,总有效率为68.8%;对照组CR 13例,PR 4例,NC 7例,PD 4例,总有效率为60.7%.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CD3、CD4、CD4/CD8比值明显升高,CD8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白细胞降低、神经毒性及心脏毒性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治疗中度恶性淋巴瘤可起到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化疗依从性更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王文玲;文小平;韩蕾;马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姜酚对中暑内毒素血症模型小鼠的影响

    目的观察姜酚在中暑内毒素血症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中暑内毒素血症模型组、常温对照组、姜酚组和溶剂对照组,每组8只.除常温对照组暴露于室温(25±0.5)℃、相对湿度(43±5)%条件下2 h外,其余各组均在人工热气候模拟舱干球温度(35±0.5)℃、相对湿度(65±5)%的条件下进行热暴露2 h,诱导其产生中暑内毒素血症,除模型组外,其余各组于造模前分别给予姜酚、溶剂蔗糖酯、生理盐水.造模后采用MTT法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能量代谢水平,中性红比色法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浆SOD活性,TBA法检测血浆MDA含量,用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姜酚组腹腔巨噬细胞的能量代谢水平、吞噬能力和血浆SOD活性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血浆MDA含量则低于模型组(P<0.01),血浆SOD活性和MDA含量与常温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中暑内毒素血症模型组部分肝细胞核变形、不规则,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减少,溶酶体增多,糖原颗粒减少,出现大量脂滴;姜酚组可显著改善中暑所致的内毒素血症小鼠肝细胞超微结构的脂肪样病变.结论姜酚通过缓解中暑对肝脏的损伤,提高中暑内毒素血症模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能量代谢水平,增强其吞噬能力,增加血浆SOD活性,减少MDA生成,对小鼠有保护作用.

    作者:聂红;孟兰贞;张慧;钟玲;黄雪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