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玉根;鲍华英;赵非
目的:探讨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congenital bicuspid aortic valve,CBAV)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CBAV患者83例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结果:83例患者术前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61例,术中诊断22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65例,行双瓣置换术(主动脉瓣+二尖瓣)18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1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4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7例,动脉导管未闭缝扎术5例,升主动脉成形术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术后早期死亡5例,病死率6.0%.死于低心排综合症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顽固性心律失常1例.结论:CBAV主要表现为主动脉瓣的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二维超声心动图是常用的诊断技术,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常规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作者:王晓伟;吴延虎;陈亦江;张石江;秦建伟;陈广明;陈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结肠Cajal间质细胞(ICC)、干细胞因子(SCF)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和UC组(n=24),于造模后1、4、7天分别处死UC组8只小鼠,取远端结肠,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CF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结肠ICC的变化,并进行结肠组织学评分.结果:结肠组织学评分在7天达高值(P<0.05).与正常小鼠比较,UC小鼠结肠肌间ICC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肠SCF的表达也显著减少(P<0.01),SCF与ICC呈正相关(UC 4天时,r=0.862,P=0.027;UC 7天时,r=0.948,P=0.004).结论:UC小鼠远端结肠组织内SCF表达下降,伴随ICC数量减少,提示UC病变可能与SCF/Kit系统下调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慧;陆宗海;陈蕾;林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本文通过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的作用,以及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作用的关系,探讨Ang Ⅱ参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uman kidney cell)HKC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蛋白印迹等方法,观察Ang Ⅱ(10-9、10-8、10-7、10-6 mol/L),及其与TGF-β1共同作用对该细胞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影响.明胶酶谱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2和MMP-9)的变化,Boyden小室检测HKC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①单独应用Ang Ⅱ不能够造成HKC细胞E-cadherin表达的变化,也不能诱导α-SMA表达,但是却能上调FN的表达;②与TGF-β1共同作用时能够加强TGF-β1影响E-cadherin,α-SMA和FN表达的作用;③Ang Ⅱ能够增加HKC生成MMP-2和MMP-9;④Ang Ⅱ能够(10-7和10-6 mol/L)增加HKC细胞迁移至Boyden小室膜下侧面的数目.结论:①Ang Ⅱ可以参与EMT过程,但不是导致EMT的关键因素;②Ang Ⅱ能够以协同的方式参与TGF-β1导致的EMT,可能以此方式加重肾小管间质的纤维化.
作者:高雯;狄佳;闻萍;江蕾;熊明霞;杨俊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室间隔缺损(VSD)的传统治疗方法为体外循环(CPB)下外科修补和内科经心导管介入封堵治疗,但无论哪种方法均存在明显的缺点和局限性.近年来,采用经胸微创镶嵌治疗婴幼儿室间隔缺损日益得到重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本院2006年8月~2008年8月,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胸壁小切口于右心室表面穿刺用导引鞘管引导、置入封堵器完成室间隔缺损封堵1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戚继荣;莫绪明;顾海涛;张儒舫;钱龙宝;左维嵩;孙剑;彭卫;沈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通过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前脂肪细胞(3T3-L1)分化过程中盐皮质激素受体(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MR)表达的影响,探讨PPARγ在肥胖及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吡格列酮对小鼠前脂肪细胞3T3-L1进行刺激,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在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的过程中,盐皮质激素受体及其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结果: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给予吡格列酮刺激后细胞分化效率明显增加的同时,盐皮质激素受体及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11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 1,11β-HSD1)的表达量增加.结论:PPARγ在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的同时,明显增加盐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
作者:狄文娟;刘娟;程鹏;丁国宪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构建大鼠野生型Gadd45γ基因和其特异性短发卡状小干涉RNA(shRNA)真核表达质粒,并观察其在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中过表达及沉默Gadd45γ基因的情况.方法:用DNA重组技术将针对大鼠Gadd45γ基因的cds区序列或针对其不同位点所设计的4对shRNA序列分别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A或pGCsi.U6.neo.GFP中.在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正确后,用GenEscortTM Ⅲ转染试剂将上述两种质粒分别转染至大鼠GMCs中,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HA-Gadd45γ融合蛋白的表达及筛选佳沉默效率的shRNA.结果:限制性酶切及核酸序列分析证明两种重组质粒均构建正确.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构建的pcDNA3.1/Gadd45γ质粒在大鼠GMCs中能够表达;Gadd45γ shRNA-3具有佳沉默效率.结论:成功构建了大鼠野生型Gadd45γ基因和其特异性的shRNA真核表达质粒,该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Gadd45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车楠;邱文;夏梅;赵聃;王迎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阻断VDR在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中的表达,观察VDR表达受抑后对小鼠成骨细胞Dmp1、Cbfa1及BMP-2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针对小鼠VDR mRNA 144、594、852、3 628位点设计、合成4对21核苷酸siRNA(siRNA1、siRNA2、siRNA3、siRNA4);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下转染mc3t3-E1细胞,以空白及非特异性siRNA作为对照,各组于转染24 h及72 h后收集细胞分别抽提RNA及蛋白.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中VDR 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VDR蛋白表达的变化,从而筛选有效序列.进一步应用SYBR Green荧光实时PCR方法定量检测成骨细胞功能基因-Dmp1、cbfa1及BMP-2基因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转染siRNA3、siRNA4的mc3t3-E1细胞VDR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转染siRNA1、2及非特异性siRNA的mc3t3-E1细胞VDR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转染siRNA3、siRNA4的mc3t3-E1细胞Dmp1、cbfa1、BMP-2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1).结论:针对小鼠VDR mRNA 852、3 628位点设计、合成的siRNA可有效抑制小鼠成骨细胞株VDR的转录和表达;VDR表达受抑可下调mc3t3-E1细胞功能基因Dmp1、Cbfa1、BMP-2mRNA的表达;VDR在维持成骨细胞功能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李婵娟;顾海燕;赵德育;刘晓梅;张翔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2(PGE2)对人肝癌细胞HuH7 Survivin表达的影响及其与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性.方法:用PGE2、EP受体激动剂、EP受体抑制剂、PI3K抑制剂(LY294002)处理HuH7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结果:5 μmol/L PGE2处理HuH7细胞8 h后,Survivin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上升了63.59%(P<0.01);5 μmol/L EP1、5μmol/L EP3、5 μmol/L EP4受体激动剂分别处理HuH7细胞8 h后,Survivin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上升了114.76%(P<0.01),76.68%(P<0.01),70.01%(P<0.01),而5 μmol/L EP2受体激动剂处理HuH7细胞8 h后,Survivin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10 μmol/L EP1,10 μmol/L EP4受体抑制剂分别处理HuH7细胞8 h后,Survivin的表达水平与PGE2组相比分别下降了32.95%(P<0.01),28.36%(P<0.05),而10 μmol/L EP2受体抑制剂处理HuH7细胞8 h后,Survivin的表达水平与PGE2组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10 μmol/L PI3K抑制剂(LY294002)处理HuH7细胞8 h后,Survivin的表达水平与PGE2组相比下降了28.05%(P<0.01).结论:PGE2可能通过EP1、EP3、EP4这3种受体影响HuH7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且这种调节作用可能与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作者:蒋慧;白小明;冷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兔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时肺血管内皮、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等部位内皮素1(ET-1)、血清炎症因子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动脉血气的表达状况及尿激酶(UK)溶栓或血必净抗炎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3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PTE模型组、UK组、血必净组、和UK+血必净组,每组6只.采用自体血栓回输法建立动物模型.常规取造模前、造模后1、2、4、8 h行动脉血气分析、放免法测定TXA2和PGI2、后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肺血管内皮、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等部位ET-1的表达水平.结果:①血气分析:模型组栓塞后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血必净组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UK及UK+血必净组后PO2指标较模型组提前好转;②放免法测定结果:TXA2、PGI2栓塞组1 h升高,2 h达高峰,4 h后开始降低,1、2、4 h与对照组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必净组、UK组及血必净+UK组均1 h升高,2 h达高峰,2 h后开始下降,且各治疗组高峰值均较栓塞组低.各组术前无显著性差异;1、2、4 h各治疗组与模型组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各治疗组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以血必净+UK组浓度下降快,UK组次之,血必净组较慢.8 h各组无显著性差异;③病理检查显示:PTE组兔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血必净、UK组肺组织损伤较PTE组减轻,UK+血必净组肺组织损伤轻;④免疫组化检测显示:PTE组和血必净组ET-1蛋白表达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UK组和UK+血必净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PTE后溶栓结合抗炎治疗可明显改善动脉血气,降低TXA2、PGI2炎症因子和ET-1介导的急性肺损伤,提示血必净能减轻APTE时的肺损伤,同时对患者开展溶栓治疗时,也要重视必要的抗炎治疗使用.
作者:陈旭锋;黄培培;吴昊;陈彦;张劲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PTH)缺乏引起生殖功能降低的机制.方法:使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比较分析了同窝4个月PTH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分别给予正常钙(1%)、低钙(0.01%)及高钙饮食(2%)后生殖能力、卵巢成熟卵泡数量、黄体形成及血管生成的差异.结果:与同窝野生型雌性小鼠(PTH+/+)相比,正常饮食PTH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PTH-/-)生殖能力下降,成熟卵泡数量及黄体生成减少,卵巢血管发生减少;低钙饮食PTH-/-表现为完全不孕,成熟卵泡数量进一步减少和黄体缺失,卵巢血管发生减少更为明显;而高钙饮食PTH-/-生殖能力、成熟卵泡数量、黄体形成及血管发生均恢复正常.结论:PTH缺乏经细胞外钙介导卵巢血管生成障碍而致生殖能力降低.
作者:郭健;苗登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肌动蛋白磷酸化在溶血磷脂酸(LPA)致乳腺癌细胞(MDA-MB-231)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构及细胞迁移中的作用.方法:10 μmol/L LPA孵育MDA-MB-231细胞4 h,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速度;用Western blot及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细胞内骨架组分及胞浆组分中肌动蛋白的分布改变;用二维电泳法分离并比较细胞内骨架组分及胞浆组分中磷酸化和非磷酸化的肌动蛋白含量.结果:10 μmol/L浓度的LPA可明显增加MDA-MB-231细胞迁移速度.LPA处理后细胞内F-肌动蛋白含量明显增加,而肌动蛋白总量并未出现明显变化.此外,LPA处理还可明显升高细胞内胞浆组分中磷酸化的肌动蛋白量;在骨架组分中,肌动蛋白仅以磷酸化的形式存在,且含量在LPA刺激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LPA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及细胞骨架发生聚合,其作用可能与其改变细胞胞浆中肌动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作者:杜军;杨郁;戈应滨;顾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B-Flow)在颈动脉狭窄处管腔面积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拟诊为颈动脉狭窄病变患者62例,选择二维超声(2D)模式下狭窄处管腔内面清晰的颈动脉共74条,在管腔狭窄处分别记录2D、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PDI)和B-Flow横切面声像图,用LOGIQ9系统自带软件,分别测定残余管腔面积.结果:病变处的颈动脉B-Flow表现动脉内膜粗糙、局部增厚或有斑块突入管腔,B-Flow血流在斑块处往往呈涡流改变.颈动脉狭窄处残余管腔面积测值,B-Flow与2D间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与CDFI、PDI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Flow能以高帧频和高空间分辨力,同时显示血管解剖结构与病变处血流状态,与二维超声相结合,将会使所测量的血管面积更加准确,从而为临床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亚丽;胡建群;胡淑芳;蔡晓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蟾蜍灵(bufalin)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GMC)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对照组、LPS刺激组和蟾蜍灵干预组,应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蟾蜍灵对GMC的细胞毒性作用,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系膜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逆转录PCR检测Bax和Bcl-2基因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Bax和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透射电镜观察蟾蜍灵干预组可见凋亡早期形态学改变.逆转录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蟾蜍灵组较脂多糖组Bax表达增多,Bcl-2表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蟾蜍灵干预后,Bax较Bcl-2表达过量.结论:蟾蜍灵可能通过调节Bax和Bcl-2的相对表达量而诱导脂多糖作用后肾小球系膜细胞发生凋亡.
作者:李善文;甘卫华;陈荣华;张爱青;潘晓勤;费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胎盘绒毛组织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变化与分娩发动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印迹杂交法检测正常足月剖宫产产妇胎盘绒毛组织(临产组15例,未临产组15例)孕激素受体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5例未临产组均存在核PR染色阳性,15例临产组出现弱阳性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临产组PRA表达量较未临产组下调,同时临产组PR-B表达量较未临产组也下调,两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产组PR-A/PR-B较未临产组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A/PR-B比值升高可能是参与分娩发动的机制之一.
作者:姜子燕;肖云山;孙丽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肝癌的动态CT灌注成像(CTP)的可重复性.方法:采用德国Siemens sensation 64层螺旋CT机,应用Body PCT肝脏灌注软件进行处理,该软件应用的数学模型是斜率法和Patlak分析法.首先建立一个相对一致的标准后处理方法,应用软件处理后得到灌注彩图,用鼠标划出各感兴趣区,包括按肿瘤大小和按肿瘤直径一半划出的兴趣区(ROI).然后建立1个后处理对比的方法,观察观测者之内的可重复性:2个技能和经验都不相同的观测者(甲、乙)采用双盲法分别进行(CTP)的后处理.分别对甲和乙的前后2次后处理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其前后2次后处理的一致性;观察观测者之间的可重复性:对甲和乙后处理分析的数据进行比较,评价不同操作人员对CTP可重复性的影响.结果:在第1次后处理时,甲乙2人有一致性;甲前后2次后处理有一致性;乙前后2次后处理也有一致性.结论:肝癌的动态CT灌注成像具有可重复性.
作者:周丹;陈晓晖;郭金和;何仕诚;闵捷;滕皋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为了证实PTH基因在胸腺的表达,明确PTH蛋白在胸腺组织的定位以及胸腺来源的PTH是否受到血钙水平改变的调节.方法:使用RT-PCR、real-time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比较分析同窝2周龄PTH基因敲除纯合子(PTH-/-)和野生型(WT)小鼠以及1-α羟化酶基因敲除纯合子[1α(OH)ase-/-]和野生型(WT)小鼠的甲状旁腺和胸腺的PTH表达差异.结果:PTH-/-小鼠的甲状旁腺和胸腺无PTH表达:同窝WT小鼠甲状旁腺和胸腺均有PTH表达,但胸腺表达水平较甲状旁腺低.PTH在胸腺上皮细胞表达,而不在胸腺淋巴细胞表达.1α(OH)ase-/-小鼠表现为低钙血症.与正常血钙的WT小鼠相比,PTH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在1α(OH)ase-/-小鼠胸腺组织中均明显升高.结论:胸腺组织不仅是产生PTH的辅助器官,而且其PTH表达也受到血钙水平的调节.
作者:刘静宁;顾振;苗登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二磷酸盐类药物阿仑膦酸钠对人工关节磨损微粒刺激破骨细胞分化形成的影响,探讨二磷酸盐防治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诱导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破骨前体细胞(osteoclast precursors,OCPs),然后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M-CSF两种细胞因子协同诱导OCPs向成熟破骨细胞分化,同时在培养体系中加入高分子聚乙烯微粒(103/ml)和不同浓度的阿仑膦酸钠(0.4、2.0、10.0、50.0 μg/ml),对获得的各组破骨细胞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计数阳性破骨细胞(核≥3)的数目;提取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RAP mRNA的表达.结果:高分子聚乙烯微粒组TRAP阳性破骨细胞数目和TRAP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阿仑膦酸钠组TRAP阳性破骨细胞数目和TRAP mRNA的表达均显著低于高分子聚乙烯组(P<0.05),且随着阿仑膦酸钠浓度增高TRAP阳性破骨细胞数目和TRAP mRNA的表达呈递减趋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可以抑制人工关节磨损微粒刺激破骨细胞分化形成.
作者:吴瑞;王青;范卫民;任科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剖宫产术是产科领域中处理难产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由于受社会因素的干扰,以及部分产妇不能忍受临产时宫缩痛或因产程略长缺乏从阴道分娩的信心,坚决要求剖宫产,从而致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本科对此类产妇曾采用安定静脉推注、利多卡因宫颈封闭及相应的心理疏导等措施,但可能会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3],近年又采用了安定纱布内贴宫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作者:厉叶青;韩菲;文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SLC26A5基因IVS2-2A>G突变与中国汉族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南京市聋校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120例及同地区听力正常人100例外周血样本,常规方法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SLC26A5 IVS2-2区域,对PCR产物直接测序进行突变性质的鉴定.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的基因区域均扩增成功,序列分析在120名散发聋患者及100例听力正常人中均未检测到SLC26A5基因IVS2-2位点任何形式的碱基变异.结论:SLC26A5 IVS2-2A>G在中国汉族非综合征耳聋及听力正常人群中携带率较低或无突变,其与遗传聋的相关性需进一步研究评价.
作者:刘丽君;魏钦俊;陈智斌;鲁雅洁;曹新;邢光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构建针对大鼠ATF3(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3,ATF3)基因的特异性短发卡RNA(small hairpin RNA,shRNA)真核表达质粒.方法:用DNA重组技术将针对大鼠ATF3基因不同位点所设计的5个shRNA序列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Genesil-1中.在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后,用脂质体将5个shRNA分别转染至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GMC),随后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来筛选佳沉默效率的shRNA.结果:限制性酶切及核酸序列分析证明重组质粒构建正确.Western blot证实在重组质粒中,shATF3-1具有佳的沉默效率.结论:成功构建了针对ATF3基因的shRNA的真核表达质粒,并且该shRNA可以特异性地降低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ATF3的蛋白表达.
作者:任琎;姜孝明;夏梅;赵聃;王迎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