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正顺;余琼华;严鸿;张阳宝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对大鼠胶原免疫性关节炎(collagen-Ⅱinduced arthritis,CIA)及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以Ⅱ型胶原加完全弗氏佐剂和完全弗氏佐剂单独致炎免疫大鼠造成CIA和AA模型,以雷公藤多甙治疗,观察大鼠黏膜、全身免疫指标(外周血T细胞亚群)以及关节局部炎症因子(IL-6、TNF-α、COX-2和NF-κB等)的变化.结果CIA模型组派伊尔结(Peyer's patch,PP)CD4+、血中CD4+、CD8+均升高;AA模型组PP CD4+降低,CD8+升高,血中的CD4+,CD8+均升高.雷公藤对两模型组的PP和血中T细胞亚群存在不同影响.两种模型大鼠关节可见高水平IL-6、TNF-α、COX-2和NF-κB表达,雷公藤多甙可以抑制这些炎症介质的表达.结论两种关节炎模型在黏膜免疫反应方面及雷公藤多甙对这两种模型的影响存在异同.
作者:周静;赵宁;贾红伟;肖诚;何颖辉;吕爱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慢性疾病,30%~50%的COPD患者有营养不良,且营养状况是影响COP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生长激素与COPD营养状态密切相关.本院开展冬病夏治已近20年,其中以益气健脾方夏治Ⅱ号冲剂治疗气虚痰湿型COPD缓解期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我们通过检测COPD患者血清瘦素、TNF-α、生长激素水平,探讨夏治Ⅱ号冲剂对COPD营养状态的影响和益气健脾方可能的作用机理.
作者:朱渊红;王新华;朱奕豪;宋康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IgA肾病血瘀证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94例IgA肾病血瘀证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94例IgA肾病患者中,血瘀证占61.70%,非血瘀证占38.30%.血瘀证组中医宏观辨证以舌质紫暗常见;临床多表现为蛋白尿伴血尿,常伴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血肌酐、甘油三酯、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尿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明显低于非血瘀证组;Lee's分级多见于Ⅲ~Ⅴ级者;肾小球球性硬化、肾小管间质总积分、间质炎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和血管积分均显著高于非血瘀证组.结论IgA肾病血瘀证与临床指标及肾组织病变程度有关,中医宏观辨证与现代医学微观辨证相结合更有利于揭示IgA肾病血瘀证的实质.
作者:危成筠;陈香美;赵丹阳;庄永泽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中药大黄、三七粉对肾综合征出血热腔道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临床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伴腔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予大黄3g、三七2g,研成细末混匀,每日3~4次口服,对照组29例,予止血敏2g,每日1次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5例,有效6例,愈显率为70.97%,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3例,有效6例,愈显率为44.83%,总有效率65.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为(2.32±0.82)h,血小板计数为(8.84±1.13)×109/L及血小板聚集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分别为(4.15±0.69)h,(6.22±0.89)×109/L]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大黄、三七粉有促进血管收缩,缩短出血时间及止血作用,可增加血小板数量,提高血小板聚集功能.
作者:付德才;于春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持续低剂量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联合人参皂甙Rg3对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观察其抑瘤效果、毒副反应及生存期.方法以荷Lewis肺癌的C57/BL6小鼠为模型,随机分为5组:即低剂量CTX组(简称低CTX组)、大耐受剂量CTX组(简称高CTX组)、人参皂甙Rg3组、低剂量CTX联合人参皂甙Rg3组(简称联合组)及模型组,治疗中观察肿瘤体积、小鼠体重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小鼠生存期,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情况.结果低CTX组肿瘤生长比较缓慢,小鼠体重及外周血白细胞数均无明显下降,生存期延长;联合组抑瘤效果更持久而稳定,毒副反应未增加,小鼠生存期更长(P<0.01).低CTX组较高CTX组MVD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CTX组和人参皂甙Rg3组MVD及VEGF表达均下降,两者合用时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低剂量CTX与人参皂甙Rg3联合应用显示出明显的抗血管生成协同作用,抑瘤效果显著且持久,毒副反应小,生存期较单药治疗延长.
作者:康欣梅;张清媛;佟丹丹;赵文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逐年提高,其喂养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研究四磨汤对早产儿胃食管反流(GER)的影响,2003年3月-2004年8月,我们筛选了本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45例早产儿进行了分组对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皓;武艳霜;于雪静 刊期: 2005年第08期
2003年10月-2004年2月,我们用自制复方马蹄香颗粒治疗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患儿50例,并与用西药必奇、金双歧的50例患者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凡;解建平;杜曾庆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临床试验效应值的分析应包括效应值大小和精度两个方面,而对试验效应的解释应遵循准确、清晰和定量的原则.对于主要临床结局,可使用相对危险度、比数比、相对危险度降低率、绝对危险度降低率、减少1例重大临床事件需要治疗的人数等指标;而替代指标和中间指标的解释方法仍需要加强研究.国内中医药研究中的试验效应表达尚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作者:朱泉;郭新峰;赖世隆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冲洗内窥镜鼻窦手术(endoscopic sintis surgery,ESS)后术腔,对黏膜恢复的作用.方法78例(140侧)均为本科行ESS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试验组40例(70侧)术后每天用中药制剂冲洗鼻腔,对照组38例(70侧)不使用.两组分别于ESS术后2~3、8~11、13~15周钳取上颌窦开口后壁的黏膜组织进行观察.结果内镜下试验组在ESS术后2~3、8~11、13~15周,黏稠涕、黏膜水肿肥厚、窦口堵塞、窦内血性分泌物、粘连等项目与对照组比较,侧次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光镜下试验组鳞状上皮化生、纤维组织增生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侧次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电镜下试验组炎性细胞浸润、纤维减少排列紊乱、微绒毛和短纤毛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侧次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制剂用于ESS术后冲洗鼻腔,可加快促进术腔黏膜恢复,安全易于操作.
作者:熊志洁;章松勤;方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海龙蠲哮方合咳喘平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疗效.方法将150例4~14岁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儿,随机分为海龙蠲哮方合咳喘平穴位贴敷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75例)和西药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75例).治疗2周后对疗效、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和血清IgE等指标进行研究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6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EOS、IgE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临床观察发现海龙蠲哮方配合咳喘平穴位贴敷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疗效,改善实验室指标.
作者:高修安;朱锦善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我院2003年6月-2004年12月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6例,并与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的64例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纯珍;张成秋;程宝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治疗作用.方法对轻、中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色甘酸钠20 mg/10 ml,每天2次,共6周(30例);银杏内酯10 mg/10 ml,每天2次,共6周(30例)及生理盐水10 ml,每天2次,共4周(10例)雾化吸入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哮喘患者的症状评分(根据Chetta A的方法)、血嗜酸细胞计数、血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RIA法)、肺功能(FEV1、PEF)、对蒸馏水气道激发试验的反应性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银杏内酯和色甘酸钠治疗组在用药6周后症状评分分别由治疗前的(5.1±2.3)分、(6.0±2.6)分降至(1.6±1.7)分(P<0.01)、(1.6±1.7)分(P<0.01);银杏内酯组的ECP由6.7μg/L降至4.3μg/L(P<0.05),FEV1、PEF有所提高(P<0.05,P<0.01),而色甘酸钠组仅表现为FEV1的改善(P<0.05);两个治疗组对蒸馏水气道激发试验的反应性亦均降低(P<0.01);生理盐水组虽然有症状评分的降低,但ECP、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均无改善(P>0.05).治疗的不良反应以胸闷、刺激性咳嗽为主,在银杏内酯组尤其多见,但大部分患者可耐受.结论银杏内酯具有抗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为哮喘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作者:倪健;董竞成 刊期: 2005年第08期
2003年8月-2004年12月,笔者根据中医学理论,观察通腑逐瘀法对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及TNF-α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友祥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中药金叶败毒制剂对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蛋白激酶pul97的抑制作用,探讨其治疗HCMV感染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中药金叶败毒制剂和更昔洛韦(GCV)干预后感染细胞HCMV pul 97mRNA表达水平,应用MTT法观察两种药物对感染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金叶败毒制剂和更昔洛韦对HCMV pul 97mRNA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HCMV感染72h后两种药物均可明显增强感染细胞的增殖活性.结论金叶败毒制剂可能通过抑制HCMV蛋白激酶pul 97基因的表达而抑制HCMV的表达和复制,从而促进感染细胞的增殖而达到抗病毒作用.
作者:袁慧;闻良珍;李丹;刘继晓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中药方剂益肾软坚散能否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CAAN)大鼠的肾损害起到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18只分为3组,每组6只.模型组予关木通浸膏水溶液间断灌胃制成CAAN动物模型,中药组在造模基础上同步予益肾软坚散水煎剂灌胃,对照组予自来水灌胃.于1、4、8、12、16周分别检测大鼠体重、24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血清肌酐(SCr);并于第16周末处死大鼠,取肾脏组织,切片做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用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p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和Ⅰ型胶原(Col Ⅰ)mRNA及蛋白质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SCr自造模后1周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P<0.01,P<0.05);16周时肾间质纤维化面积显著扩大(P<0.01);肾组织内TGF-β1、CTGF、PAI-1、TIMP-1及Col Ⅰ各指标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中药干预后,上述上调指标除24h尿蛋白定量外均被显著抑制(P<0.01,P<0.05).结论益肾软坚散可抑制肾间质内细胞外基质蓄积,从而改善CAAN的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功能.
作者:张聪;谌贻璞;杨彦芳;董鸿瑞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氧自由基、氮氧自由基损伤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川芎嗪是活血化瘀中药川芎的一种生物碱,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它对HIE一氧化氮(NO)及氧自由基(SOD、MDA)的影响,以便为临床应用提供新的依据.
作者:朱芮;邹典定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和临床经验,谈谈中药方剂名称英译的问题.中医药有数千年历史,据完备的方剂书籍刊载,已经有5万多个方剂,但临床常用的不过是数百个.就这些方剂的名称英译而言,均还没有比较统一的译法标准.
作者:杨伊凡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以诺维本(NVB)、泰素(Taxol)、健择(Genzer)、卡铂(CBP)、顺铂(DDP)等组方被认为是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有效药物,在对中晚期肺癌抑瘤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然而化疗引起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下降等,严重影响化疗如期执行,有些甚至严重感染导致死亡.因此,如何减轻化疗后骨髓抑制已成为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课题,2002年8月-2004年8月,我们在化疗同时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防治肺癌化疗后引起的骨髓抑制,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利员;刘展华;余丽娟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腹膜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常用和有效的方法.皮肤瘙痒是尿毒症终末期患者的常见症状,影响了腹透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药治疗以抗组胺药,阿法骨化醇为主.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腹膜透析对大中分子物质的清除优于血透,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存在皮肤瘙痒症.笔者根据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特点用中药内服、外洗配合透析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沈伟钢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笔者2003年1月-2004年1月采用黄芪注射液及川芎嗪注射液治疗6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的尿蛋白、水肿及血压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孟庆荣;岳峰;付兆武 刊期: 2005年第08期